第二百五十七章 日講官人選,文官論資排輩

作者︰刁民竟敢害朕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十二點半後再訂閱吧)

面對秦檜的質問和滿朝大臣不善的眼神,魏征卻非常澹然。

「三鼎甲雖然初入官場,但也都是飽讀經義之人。」

這點無可辯駁。

只是中了三鼎甲,可能還會有投機取巧之嫌,畢竟殿試根本不考經義,考的是策問。

但今科的三鼎甲可都是根正苗紅的學霸,狀元、榜眼、探花都在鄉試里中了解元,而且他們還都是會試的五經魁。

能踩著萬千競爭者一路殺上來,這肯定是不怕火煉的真金!

毫不客氣地說,恐怕朝中很多大臣都沒有他們的經義水平高,因為做官和治學完全是兩碼事。

魏征繼續道︰「日講官定員六人,除了三鼎甲之外,自然可以再從其他衙門中擇人充任。」

「有三名老成的日講官主持,三鼎甲又都是飽學之士,只要稍加適應,想必定能擔任好日講官的重任。」

這不就是以老帶新嗎?

這下百官紛紛沉默了。

原本大家是把這留個名額視為囊中之物的,可要按魏征這麼說,那一下子少了一半,這還夠爭嗎?

但眼下的情況也不是他們想怎樣就能怎樣的,還要看看皇帝陛下的意思如何。

最關鍵的還是把經延這件事定下來,免得皇帝再左右橫跳。

至于人選……說實話,這東西並不是恆久不變的。

幾個人爭相瓜分著從別人那里搶來的東西,但無論誰搶到手,別人都不會覺得這東西是強盜的,大家都知道這是屬于原主人的。

同樣,日講官的名額就是屬于翰林院的。

你看六部花了多少年,才把搶來的會試副考官人選變成他們的「慣例」?

所以,一次兩次並不能定下這個日講官的人選,只要重開經延,大家就還有機會。

大家紛紛望向上方,卻見李乾陷入了思索。

「三鼎甲啊……」

「朕這幾日常常召狀元郎入宮,也從他口中听了不少經義。」

李乾若有所思地答道︰「如果是諸葛修撰的話,倒是可以。」

「而且另外兩位編修也學識淵博,不如將他們也一並算上吧,朕听听試試。」

還听听試試,你以為這是菜市場挑魚啊?

大臣們心中月復誹,但面上卻非常欣喜,畢竟皇帝陛下都這麼說了,那就代表他已經徹底認下經延這件事了。

少三個名額就少三個把,為了避免他再反悔,大家趕緊將事情定下來。

「陛下,那另外三名日講官便從朝中其他衙門中選取?」

秦檜抬起頭望向皇帝陛下,其他官員們也不例外。

「可以。」

李乾也知道,不給這些人些好處,他們肯定是不干的。

「另外三名日講官,都要選拔有在州部郡縣任職過的人。」

李乾又給他們加上了一條限定。

大臣們面面相覷,不少人其實能看出來皇帝陛下打的是什麼算盤。

這種事要說不行也不行,畢竟傳了幾百年的規矩了,日講官選拔還從來沒有這種規矩呢!

但要說行也行,畢竟之前日講官也從來沒在翰林院之外的衙門中選過,官員們自己的都不干淨,這時候也沒什麼立場再反駁皇帝陛下。

「秦相,還有丁侍郎,你們就同外朝商議一下,共同議定出一個名單來,給朕過目。」

「是,陛下。」

門下左侍郎丁汝夔率先應聲,隨後秦檜也回過神來,應道︰「是,陛下。」

「好,既然如此,那就先散朝吧。」

李乾說完也沒跟這些大臣們繼續掰扯,而是直接起身離開了。

這下其他官員們也顧不得再糾結李乾的話了,紛紛開始盤算起來,要如何從那剩下的三個名額中搶到一個。

到了這一步,經延這件事基本上就已經算是板上釘釘了……

近些日子以來,重開經延一事不斷在朝中發酵,不管是大官員還是小官員,幾乎都听到了風聲。

而翰林院掌院學士鄭玄更是每逢早朝結束,都等在承天門外,眼巴巴地望著過往的諸多大人們,想在其中打听出點消息來。

今日也不例外。

以前下朝的諸多大人們幾乎都把他當做小透明,就算是被問到也大多只是隨意應付兩句。

可今日就不一樣了,有的官員隔著老遠見到鄭玄就笑呵呵地同他打招呼。

「哈哈,鄭學士,今日也來承天門喝茶啊?」

「鄭學士,老夫家中書房前陣子走了水,損失了幾分古籍的抄本,剛好听說翰林院就有,不知可否借老夫抄閱一番……」

除了打招呼的、套近乎的,更多的還是向鄭玄道喜的官員。

雖然方才還在早朝上阻撓翰林院出現日講官,但既然現在事已成定局,那就沒必要再和人家拉著個死人臉了。

翰林院有了三個日講官的名額,雖然不見得會重回往日規模,但大概也不會是現在這種衰落樣了。

這時候最好還是要打好關系,至于以前的齷齪……那當然都不叫事了。

鄭玄最初還有些懵,但後來望見這麼多身著緋袍的大人都過來道喜之後,就算他再遲鈍,也能察覺出問題來了。

此刻的鄭玄既激動、又欣喜,但還不能當著這些大人的面失態。

「謝……謝過諸位大人……」

鄭玄什麼都沒問清楚,這就激動的有些語無倫次了。

諸多大臣們看著他這副極力壓抑著的樣子,都哈哈笑了起來……

待這邊的人一個個離開,人群散盡後,鄭玄這才帶著打听到的消息,一路回到了翰林院。

~~

在鄭玄回來之前,這邊就已經稍稍有些熱鬧了。

官員們對于任何有可能讓自己晉升的消息都是非常靈敏的,不管在什麼時候。

鄭玄回來的時候,剛好看到幾個老翰林,指揮著下面的官吏正在把大門關起來,把幾個官吏擋在外面。

「幾位大人且慢。」

鄭冠急匆匆地走了過去,面上滿是不解︰「這大白天的,為何要關門啊?」

沒見這外邊還有人嗎?

「自然是要將那些阿諛奉承、見風使舵之徒擋在門外!」

門後的一個老翰林冷哼一聲,話中所指的人不言而喻。

這就相當于指著鼻子罵人了,外邊的幾個官吏當場臉色脹紅,口中叫罵著轉身離去。

鄭玄看的大汗,這是什麼情況?現在就開始和別的官員鬧別扭了?

「幾位大人留步。」

鄭玄急忙上去挽留,幾位官員見他這個翰林院的老大都這樣了,還能說什麼呢?

再說了,剛才也不是鄭玄趕的人,也不能把氣撒在他身上。

但不管如何剛才受到的對待總歸讓這些人心中不舒服,只是聊了幾句,又要匆匆告辭。

「如今還沒有聖旨詔書發下來,本官也不敢妄下定論。」

鄭玄笑著同他們道別︰「改日若來了聖旨,諸位大人可再過來……」

送走了這些人之後,他再回到翰林院,方才的幾個老翰林官員臉色都不是太好,還有幾人直接冷哼一聲轉身就走,一點兒也不給他這個掌院學士面子。

鄭玄干笑一聲,也沒法說什麼。

他這個掌院學士並非從翰林院中一步步提拔出來的,而是翰林院沒落後,朝廷從其他衙門中調過來的。

這就導致了有許多心高氣傲的老翰林官員們根本不待見他,也不拿他的話當回事。

而鄭玄也奈何不了這些人,因為他們幾乎都是即將致仕,或者已經致仕還留在翰林院中的官員。

這些人沒有晉升需求,也看不上翰林院那仨瓜倆棗的俸祿,人家留在這里,為的就是一個情懷和感情。

如今鄭玄的所作所為破壞了他們對翰林院的情懷和回憶,人家當然要給他甩臉子。

鄭玄也知道這些人的厲害,所以以往從來不惹怒他們,與其說他是翰林院的掌院學士,還不如說他是這群老頭的保姆……

鄭玄心情復雜地穿過大門,向里面走去。

只是走了幾步,他就漸漸忘了方才在門口的不快。

如今的翰林院一改往日的暮氣沉沉,變得漸漸有活力起來。

就連路過的官吏們腳步都輕快了許多。

鄭玄一路來到了狀元廳,按照他得來的消息,諸葛亮和包拯、王華將是日講官的人選。

但擔任日講官這個職位還有許多要求和規定,必須要和他們說清楚才行……

只不過隔了很遠,鄭玄就能听到狀元廳那邊不斷傳來的談話聲。

待他走近時,卻發現許多老翰林早已來到了這邊。

對鄭玄時,他們就像是一個個凶狠的惡老頭,基本上沒什麼好臉色。

但在面對諸葛亮的時候,這些人卻變成了慈祥和藹的鄰家老爺爺,笑的一個比一個燦爛。

鄭玄心里有些發堵,他也知道這都是正常現象。

他這個掌院學士不過是外人,可諸葛亮就不一樣了。

據鄭玄所知,從前翰林院官員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是庶吉士在院中學習三年後,經過最終考核留館的人。

二則是殿試後入院的三鼎甲。

也就是說即便放在那個時候,諸葛亮也是最根正苗紅的翰林院出身的官員。

此外,文官們之中論資排輩的情況也非常嚴重。

除了論官職大小,就是論出身、論年資等等。

如果在一個郡里,郡守召集下面的所有縣的主官個左貳官、其他雜七雜八的官員來到郡城衙門開會,那在等候郡好。守的時候,官員們一定會先排出個上下高低來。

由于他們官職相差不是很大,所有只能論出身,進士出身的官員可以去內廳等,但那些舉人出身的官員嘛……一般就只能在外廳了。

內廳里的也不消停,進士之間也有很大區別。

三甲和三甲的在一塊論年資,二甲和二甲的在一塊論年資,至于一甲……下面縣里的官員基本上沒有一甲出身,三鼎甲保底就是京官正七品,下方都得給個正六品的地方職位。

這些論資排輩中在京官中也有,而且比地方還要嚴重。

最頂級的出身自然是一甲,一甲中的頂級則是狀元。

狀元出身的官員可謂是無比豪橫,如果他們的上官是三甲出身,很有可能在這些人面前都不自在。

而狀元中還有一更加豪橫的人,那就是諸葛亮這樣的連中三元者。

解元、會元、狀元,這三元又稱大三元,但凡有個文官宴會等活動,這都能打破一般的官職、年資限制,成為接受別人仰視的存在。

知道這些,就不難解釋為何這些老翰林們把諸葛亮這個新人當成寶了。

鄭玄收拾了一下心情,臉上又帶上了笑容,來到人群中。

他也沒拐彎抹角,而是直接道出了自己來意︰「方才朝會上,陛下已經決定要重開經延,並令今科的三鼎甲充任經延日講官。」

說完之後他本以為這些老翰林們會非常激動,可大家都像是已經知道的樣子。

鄭玄這才回過神來,可能是方才那些過來的官員給他們報了信。

鄭玄心中暗暗月復誹,怪不得這時候都跑到這里來了,平日里一個個那麼清高,現在還不是都想過來爬桿子?

這些論資排輩中在京官中也有,而且比地方還要嚴重。

最頂級的出身自然是一甲,一甲中的頂級則是狀元。

狀元出身的官員可謂是無比豪橫,如果他們的上官是三甲出身,很有可能在這些人面前都不自在。

而狀元中還有一更加豪橫的人,那就是諸葛亮這樣的連中三元者。

解元、會元、狀元,這三元又稱大三元,但凡有個文官宴會等活動,這都能打破一般的官職、年資限制,成為接受別人仰視的存在。

知道這些,就不難解釋為何這些老翰林們把諸葛亮這個新人當成寶了。

鄭玄收拾了一下心情,臉上又帶上了笑容,來到人群中。

他也沒拐彎抹角,而是直接道出了自己來意︰「方才朝會上,陛下已經決定要重開經延,並令今科的三鼎甲充任經延日講官。」

說完之後他本以為這些老翰林們會非常激動,可大家都像是已經知道的樣子。

鄭玄這才回過神來,可能是方才那些過來的官員給他們報了信。

鄭玄心中暗暗月復誹,怪不得這時候都跑到這里來了,平日里一個個那麼清高,現在還不是都想過來爬桿子?

章節報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