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4章 王者氣度,大東亞聯盟!

南洋是充滿發展機遇的。

這點不僅僅是大明朝廷在宣傳,在商人們眼中也是如此,因此商人們願意付出一些利益去換取更多。

正如張好古所說的那樣,大明商人不會佔據全部利益,他們更習慣的還是和氣生財。

這是東西方傳統思維的不一樣,也是文化展現出的不同。

而這一點,在經歷了尼德蘭人殖民掠奪之後,大明商人所展現出的姿態尤其讓南洋的百姓印象深刻。

這種與西方掠奪者那高高在上的歧視,殘暴的掠奪不同,大明商人的和善讓南洋這些小國寡民感受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大國氣度,什麼叫做上國的溫暖。

「那個老頭是怎麼回事?」

蘇明禮皺眉看著工地上一個年紀頗大的馬都拉百姓,那滿頭白發和蒼老的神態,顯然已經是六七十歲的人了。

這樣的老者按理說不應當在家頤養天年了嗎?

大明律制定之初就考慮到了老有所依少有所養這件事,因此大明對老人和孩童非常重視。

實際上不僅僅漢代是以孝治天下,明也是以孝治天下,因此明人對贍養老人很重視,尤其是在如今的天啟朝。

富裕的天啟朝有著充足的資金和能力去做事情,像是對老人的贍養,對多子女家庭的補助,對參軍將士家庭的優待,如今又有免費的教育,這一樁樁一件件在泰西諸國看來完全不可思議的事情都在大明的土地上發生,大明朝廷辛勤澆灌的幼苗正在開花結果。

因此對蘇明禮來說,六七十歲的老人還在工地上做工,尤其是在他的工地上做工,哪怕對方不是漢人,而是馬都拉人,都是一件不容接受的事情,這個年紀的老人在村鎮都已經開始休息,開始頤養天年了,怎麼眼下還在工地上勞動?

「少爺,這老頭是個可憐人,他的兒子和兒媳都因為尼德蘭人死了,就剩下一個孫子,他需要把孫子養大。」蘇安在一旁說著這個馬都拉老人的故事。

蘇明禮沉默片刻,走上前去。

此時這個馬都拉老人剛剛停下喘口氣,他已經不是年輕時那個強壯的小伙子了。

當時的他無論是下海捕魚還是上山打獵都是一把好手,可惜的是他已經老了,已經沒有當初的體力了,而兒子兒媳的死,又讓他必須承擔起養大孫子這件事情來,畢竟那可是他唯一的血脈傳承了。

他沒有指望孫子能報仇,畢竟尼德蘭人的強大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他只希望孫子能平安長大就好。

可誰能想到,那麼強大的尼德蘭人,只需要一個小隊就可以鎮壓一個城鎮的尼德蘭人,有著槍炮火藥的尼德蘭人,竟然在面對明人的攻擊時顯得那麼羸弱不堪。

那些平日里在他們面前耀武耀威的尼德蘭士兵,在面對明人時,甚至都沒怎麼打就主動投降了。

這樣的事情讓馬都拉人感覺簡直不敢想象。

那種感覺怎麼說呢?

像極了你所遇到的那個一直欺負你,在你面前吆五喝六的小混混突然有一天在面對另一個壯漢時展現的無比听話乖巧,仿佛一個小孩子一般被壯漢吊起來打還不敢吱聲。

哪怕不是自己親自報仇,馬都拉人都感覺到了由衷的開心舒暢。

尼德蘭人就是這個小混混,而大明就是那個更強壯的壯漢。

但與尼德蘭人不同,大明雖然更加強大,但也表現出了足夠的文明和友善,這樣的態度讓馬都拉人更能接受,也更能信服。

所謂的天朝上國,就是如此吧?

充滿文明和禮儀,待人待事都是彬彬有禮,雖然有著強大的武力但不會用其欺凌弱小相反還會保護弱小。

大明啊,夢幻一般的天朝上國,南洋人憧憬的東方霸主,如今真的來拯救他們了。

自從大明趕走了尼德蘭人之後,馬都拉人的生活再次恢復了平靜,鄰里對老人也是頗為照顧,這讓老人感覺這輩子可能就這樣過去了,等孫子長大了,傳授他捕魚打獵的技巧,讓他娶上一個媳婦,把血脈傳承下去,自己這輩子也就足夠了。

可是,大明來了,帶來了希望,帶來了機遇。

大明在城鎮上建立起了書院,里面教人讀書識字,傳授人們知識道理,那是只有貴人才能掌握的知識,但現在被大明傳授給所有人。

為了給孫子爭取一個更好的未來,為了讓孫子能夠讀書識字獲得改變,老人決定要賺錢。

大明雖然也接受以物易物,但無疑更接受錢幣,老人這才選擇了到工地上做工。

畢竟大明正在投資建設馬都拉,把這個小港口建設成大城市,因此馬都拉各處都是工地,海港處,城鎮內,所有馬都拉人都在給大明打工,也都接受了寶鈔這種來自大明的貨幣,這是通用于南洋諸國的貨幣。

可是老人也清楚,他這個年紀體力不再充沛人還容易多病,做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大明一般不會雇佣老人做工,因為不需要。

馬都拉雖然也經歷了尼德蘭人的血腥殖民和掠奪,但馬都拉這個地方人口還是比較充足的,大明有足夠的工人可以雇佣。

老人在向明人說明緣由之後,才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個工作。

但他真的年紀大了,眼下高強度的工作讓他汗流浹背氣喘吁吁。

還沒休息一會兒,他忽然看到有人向他走來,抬頭一看,發現來人竟是這些明人的主事,是那日長老都要親自接待的貴人。

這下老人急了,他拼命的用手比劃著解釋︰他還可以繼續工作,他能勝任這個工作,不要趕他走。

讓老人感到意外的是,這個年輕的明朝貴人並沒有呵斥他,相反還請他坐下,和顏悅色的和他聊家常。

老人又一次把自己的故事講給了這個年輕的明朝貴人,引得這個貴人頻頻點頭,最後拍了拍老人的肩膀︰「都不容易。」

等蘇明禮走後,周圍的馬都拉人都圍聚上來,七嘴八舌的詢問著那年輕的明朝貴人說了什麼,老人剛剛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他激動地表示,明朝貴人說了,他可以繼續留在工地上做工養家湖口,而他的孫子也能得到一個進入學院的機會。

毫無疑問,大明展現出來的氣度真正折服了馬都拉人,也告訴了馬都拉人,強國不是欺凌弱者,而是保護弱者,帶領弱者,這才是強國應有的姿態。

像馬都拉這樣的地方,在南洋還有很多,而南洋一個個城鎮,一個個國家也都被大明所折服,從一開始敬畏于大明的強大力量,到最後敬佩于大明的文明氣魄。

東方的古老文明,再一次感染南洋,將其光輝播撒在這片土地之上。

大明,大明,在此時此刻的南洋人心中,大明兩個字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天朝上國,更是希望,是未來,是友善,是一切的美好。

明人帶來了財富,更帶來了知識,帶來了技術,這些是可以傳承下去的寶貴東西,知識和技術是真正能讓人強大的力量,而如今明人將這些寶貴的知識和技術分享給南洋,怎麼能讓南洋不欽慕于大明?

南洋的百姓,貴族,對大明充滿了期待,充滿了幻想,他們也想去大明這個地上天堂生活,他們想要生活在大明的土地上,對如今的南洋人來說,上至國主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大明無疑就是最美好的,大明的空氣都比其他地方要清新香甜,人人都渴望著前往大明。

來自大明的商人還在源源不斷抵達南洋,將一船船的材料運抵一個個已經初步成型的海港上。

這每一船的材料都價值連城,這些都是各國國主所購買的建設材料,用以建設發展。

說起來,這些購買材料的錢還是大明出的,各國國主是用大明的錢來購買大明的材料,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這對大明來講並不是什麼壞事。

首先南洋各國的市場已經向大明敞開懷抱,而各國港口也都因此有一半屬于大明,更何況這麼多熱錢投入市場,對大明的工業化來講無疑是一次促進,朝廷用民間資本來拉動需求,繼而擴大工業化進展,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資本都能獲益。

南洋各國的資源已經展現在大明商人眼前,那些尼德蘭人用槍炮都沒打開的南洋各國內部,如今毫無遮攔的面向大明,那些豐富的資源,讓大明商人都為之感慨。

各種珍貴的木材,豐富的礦產,肥沃的土地,優良的稻種和各種瓜果,還有那工業發展所必須的橡膠樹,南洋真的什麼都有,這里毫無疑問是一片未曾開發的寶地,是商人們的樂土。

這些消息由大明商人帶回本土後,引得大明本土又是一陣狂熱,那些和南洋有關的股票再一次迎來暴漲,而各個商會對南洋更加重視,他們已經投入了重金,準備展開一次饕餮盛宴。

一時間,南洋各國到處都迎來了大明的商人,這些揮舞著寶鈔,帶著資源和技術到來的大明商人得到了各國國主的盛情款待,商人們需要南洋各國的資源,而南洋各國也需要發展和技術,二者一拍即合開始開發南洋那豐富的資源。

首先便是橡膠樹。

這種大明工業急需的資源,是大明投資南洋的重點項目之一。

南洋各國知道大明需要橡膠樹後,他們開始廣泛種植這平時並不怎麼在意的植物,將其種在了每一片適合種植橡膠的地方。

而大明的商人也與南洋各國聯合,在各國建設了一片片橡膠種植園,用更加合理的手段來培育種植橡膠。

單單橡膠這一種資源,就讓南洋各國所獲頗豐,大明商人租賃土地,建設橡膠種植園那可是在幫南洋各國發展,雇佣的也都是南洋本土人,這些技術對南洋來說已經是非常寶貴的財富了。

而除了橡膠之外,大明商人還與南洋的貴族們合作種植稻米,開發礦產。

大明用互相協作,共惠共利的姿態,贏得了南洋上下一致的尊重。

畢竟大明所擁有的力量完全可以強佔這些,逼著南洋各國用橡膠稻米朝貢或者是奴役各國,這樣還不用花多少錢,也不用大費周章的建設學院等等。

可明人依舊選擇了協作,選擇了共同發展,這無疑是將南洋諸國擺在了與大明近乎平等的位置上,這對南洋諸國來說,是最大的尊重。

南洋諸國的國主和貴族震撼于大明展現出來的尊重和友善,而大明也震撼于南洋諸國坐擁寶地卻無法將其發展。

「這里的土地環境還有氣候,非常適合種植橡膠樹,若是將這一片都種上橡膠,那未來的收益可是不敢想象啊。」蘇明禮搖著折扇打量著馬都拉的土地。

朝廷對橡膠的需求,是人盡皆知的。

如今大明的工業發展正在緊要關頭,對橡膠的需求非常大,像是瓊州島等僅有的幾個可種植橡膠的地方都得到了朝廷的重金扶持,而這些地方的橡膠也都被朝廷收購,有多少朝廷要多少,可以說是根本不嫌多。

商人們如今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格物的知識,知道工業發展的趨勢,因此他們非常清楚橡膠的重要性。

可以說朝廷未來莫說一百年,就是兩百年,三百年,都離不開橡膠,尤其是優質的橡膠。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這是長達數百年的買賣,是優質的資產,是可以傳承的財富。

因此商人們都無比重視橡膠資源,這是可以和煤鐵資源相提並論的重要財富,是朝廷重點關注的項目。

大明對南洋的援助中,最主要的幾條里就有對橡膠的需求。

可以說大明已經把賺錢的東西擺在了眼前,明擺著告訴商人們和南洋各國,去種植橡膠吧,大明需要這個。

大明對橡膠重視也引得南洋各國的國主和貴族都把橡膠的種植當成了國策,如今南洋各地大大小小的橡膠種植園可不都是大明商人的,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屬于南洋各國王室和貴族,他們也學著大明商人的模樣經營起種植園來,這種尼德蘭人殖民南洋的產物,成了如今南洋重點發展項目。

而除了橡膠樹,像是能治療瘧疾的金雞納樹,各種香料樹,以及棕櫚,甘蔗等也在南洋各國開始廣泛的種植。

南洋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讓這些作物可以繁茂的生長,以此給大明帶來充足的資源。

單單香料一條,胡椒、肉蔻、丁香等等都可以在南洋廣泛種植,而身為當今世界上人口最多,最擅長吃的大國,大明對香料的需求是極大的。

民以食為天,簡單五個字就表明了中原對食物的重視。

而香料,自漢以來,就是中原王朝不斷進口的重要貿易商品。

漢人對食物的執著是難以想象的,美味的食物能給人帶來一天的美好心情,各種香辛料都是大明所需求的,而大明本土缺少足夠的香料產地,南洋各國的朝貢體系中,香料就曾是重要的一環。

但這也僅僅滿足部分達官顯貴的需求,對大明百姓來說,香料的需求依舊無法滿足。民間市場對大宗香料的需求,曾一度讓民間不斷走私南洋的香料。

但隨著海禁消失,市場開放,朝廷可以向南洋進口大量的香料,如今南洋各國所面臨的,不是大明不需要南洋的香料,相反,大明無比需要南洋的香料,可南洋的香料不夠了。

是的,是巨大的大明市場來言,南洋現有的香料也許能滿足本地王公貴族的需求,也許能讓泰西的商人賺的盆滿缽滿,但卻無法滿足巨大的大明市場,大明如今近四千萬戶百姓對香料的需求是極大的,尤其是南北直隸,東南沿海這些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有著對香料的購買能力,卻缺少足夠的香料,這怎麼能行?

南洋各國原先還在為自己所擁有的香料產能而驕傲,可面臨龐大的大明市場,這點香料產能完全不夠用。

曾經被尼德蘭人稱為香料群島的地方,如今是大明在南洋的重要香料來源地,大明商人與當地的土著合作,讓土著們廣泛種植香料來換取大明的其他商品,鐵鍋、糧食、酒水、衣服等等,大明可以提供土著們生活所需的一切,而大明只需要土著提供香料。

橡膠,香料,僅僅這兩樣就引得商人們瘋狂,更何況南洋還可以大規模種植甘蔗、油棕。

前者是糖分的主要獲取來源,蔗糖可是好東西,這種一點點就能讓人心情愉悅分泌多巴胺的東西,大明的需求量極高。

如今大明國強民富,百姓滿足了一日三餐,滿足了吃飽肚子,也有了新衣服後,手里有著余錢的百姓自然追逐更多的東西,例如,吃的更好一點?

可以說,隨著大明的工業發展,隨著大明百姓越來越富裕,大明對各種資源的需求是無止境的。

而這些自然也帶來的新的市場和巨大的利益,商人們賺取了利益,朝廷有了稅收,百姓有了更豐富的生活物資,工人也賺取了工資,這是一個完美的循環,也是大明處于上升期的體現。

工業化的大明,開放的大明,所帶來的就是無窮的機遇和美好的未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