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辦學特色

作者︰不能咸魚一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果然到了簽字時,市府代表說道,只給兩億,然後就是地方也窮啊,各種重建都是要錢的啊的訴苦,氣得楊東望四人團是臉都綠了。

最後沒得辦法,畢竟是明年甚至後年、大後年的事兒了。楊東望也只能爭取了逐年增加,兩年後固定在每年三個億。

回來後,楊東望也有點後悔,難道他們真沒想過?還是自己提醒了他們?

這是自己想多了?萬一他們真的沒想到?那我這次不是自己坑了自己?

不是,肯定不是這樣!

還是簽訂協議好一些!即使劉市長沒有想到,那萬一劉市長走了,以後的市長絕對也會跟他在這個問題上起爭執的。

不然其他各區給兩千萬,他們只比人家多五倍的名額,經費卻是多給了好幾個億,他們肯定會覺得劃不來的。

趁現在定下來也好!

這麼想著,楊東望才覺得舒服了。

三個億在手,錢能壯膽,楊東望這才終于有點兒底氣了;我終究還是個沒見過大錢的普通人,楊東望自嘲道。

還好,朝廷對武道學院實行的是包干制,不然楊東望總覺得就憑自己這麼不專業、不小心,財務上肯定會不清不楚,麻煩多多。

看來朝廷也知道在武道中,金錢不是最重要的物資,也就不怎麼細管了,畢竟整個九大院校才花了多少錢嘛。

對于一個方圓二千萬平方公里,十多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來說,毛毛雨啦,九大院校加起來也沒一個網紅VV偷稅偷的多嘛。

至于學院人員,楊東望其實也很奇怪,自從公布了建院名額,資金資源迅速到位,的確體現了朝廷的高度重視……但是然後呢……人員呢?就沒有動靜了?

為此,楊東望還特意還問過劉市長,朝廷難道就沒有什麼指示嗎?

然後劉市長說,呀,不是說了和地方、校方協同組建嗎?我們自己弄就行啊!

他還反問道,難道楊東望希望朝廷派人下來?給你當祖宗麼?額,楊東望被噎了半死。

但這種放手狂奔的姿態實在令楊東望有點心里沒底,這是不是太過兒戲了?就不怕我們卷款潛逃?

為此,他還特意在四人組里提過這個問題,當然他主要是想看看來做帝都的三個人是怎麼認為的。

薛文竹首先說︰「老板,您會為了那點錢就做出這麼傻的事兒嗎?那點錢對于您們來說算個什麼呢?對于朝廷來說更算個什麼呢?

您知道我們(武安局)每年經費有多少嗎?光我們江城的就十多億,我們從來不差錢,我們差的只是資源啊,對吧,雖然局長沒有給我們發很、很離譜的工資,但至少我知道他們從來不缺經費的呀。」

額,看薛文竹的意思是朝廷在武事幾部門上對經費管理很松?這倒是,包干制嘛……自己是被原來科研報賬里的條條框框套住了麼?那除了錢呢。

他又看向葉靈。葉靈說,「據我了解,朝廷只會派一個思政人員總負責之外,就沒了,我就是知道這個情況才自己先申請好,才來跟您說的。」

嗯,這讓楊東望確定了朝廷的確是有,其他人員是地方自己弄的意思。

最後肖起分析道,他說他們幾個人以前也談到過,其實朝廷搞出九大院校,看似準備充分,其實很多時候也是被事趕事的趕鴨子上架的。

很可能朝廷層面其實也不知道怎麼來,大家都是在模著石頭過河,朝廷現在應該是把他們自己的想法先在帝都二校里面進行實驗,畢竟那里就近好調整。

對地方倒沒有過多的干預,因為也怕指導錯誤,就想著反正大家都是模著石頭過河,說不定地方還能模出更好的這個結果呢,對吧。

所以現在地方呢,如果我們要是圖省事兒,那就先緩緩,可以看看帝都怎麼辦,我們就怎麼辦……又或者呢,我們就按照原來的文化課辦學是怎麼辦的,我們就照著模子換個藥而已,文科換武道而已,反正朝廷估計就是這個意思。

而且,那些地方自建的,肯定是這麼干!

楊東望見三個臭皮匠都是這麼分析,再結合自己的判斷,也算吃了個定心丸。

首先,看來朝廷對地方是真沒有什麼具體的指導了。

第二呢,似乎朝廷也是沒有具體的方法,那麼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這倒挺有意思,因為這樣一來其實就沒有所謂的對錯之分了。

至于為什麼、什麼細化方案都沒有,還要辦校,這倒是體現了朝廷的政策,一定要先給人民一個希望,先把事兒做起來。

至于這個事兒具體怎麼做,慢慢模索唄,對吧,方向不變,過程是曲折的,都是可以理解的。這也很符合我們的民情,事兒怎麼做可以先不清楚,但一定要把態度擺出來。

那楊東望現在的態度是什麼?第一,絕不躺平,不能是換湯不換藥,向文科們抄,那是自降逼格,白瞎了朝廷給的正四品高級別、高待遇,那是地方院校才會干的事兒。

第二,也不能等著帝都,照搬照抄,不用跟著他們走;到時候別真學成了一個樣,那自己不真成他們在地方的分部了!

此時,楊東望再想起他們地方七大在起學院名稱時,那些劍啊,刀啊的,倒是有了些新的體會。

難不成他們早就想到這點了,只不過知道全面發展肯定玩不過帝都雙雄,這是打算專項突破了,這樣一想,說不定自己在笑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笑自己傻呢!

果然不能小瞧任何人……楊東望再次給自己警醒了下!

那麼問題來了,也就是第三了,辦學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特色又在哪兒呢?

自己的特色在哪兒呢?帝都那兩個,一個是專門培養武道軍事人才的,一個是號稱要培養文武全才的……而地方的這些刀啊劍啊呢,很有可能就是他們院長的武功特色。

那麼自己的特色在哪兒呢?自己和範齊教授是,唯二的出身教育界的人,範教授是文科的,而自己是理科的,那是不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促進武道呢?

這是楊東望的一點思路,雖然可能和特事部有一定程度的撞車,但這不也正說明了這條路是可行的麼?

當楊東望把他這個想法向建院四人團說了之後,他們也都給予了認可,方向什麼的對不對先不說,但是楊東望提出的這個辦學要特色的論斷,他們是極其支持的!

而對于楊東望的選擇,他們也說了特事部里面的武道研究院,現在更主要的是在研究靈氣、武道的起源歷史,希望能從歷史中得到更多資料,說到底就是對自己創造功法有點不自信,希望老祖宗們能留下什麼只言片語,他們好參考,據說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

另外一個方向呢,就是研究各種變異獸、靈藥和礦藏,搞清楚這些武道資源的細微作用,開發出最佳的利用方式,不然最近怎麼武道資源形式變化這麼大,種類這麼多,是吧?

而對這個怎麼利用科學來促進武道,倒不能說肯定沒有人在研究,但絕對不是主流,畢竟開始的時候各武者之間差異性太大,再者畢竟他們很多人員都只是純研究人員,是普通人,這些人有時很難在科學和武道(偽科學)之間自如切換。

你看,他們最開始就是將武道當成偽科學看的,當然,現在據說叫神學……反正相當一部分人是搞不來融合研究的,因為這會搞得他們懷疑自己甚至有些還會精神分裂,這不是搞笑,這是有前科的!

所以,像楊東望這樣的既搞過科學研究,本身又是武道高手,的確比較適合在這個方面做出嘗試。

即使那兩位校長情況相同,但他們突破的情形跟覺醒者很像,雖然他們現在成就很高,但那也只能說明他們的這個境界高,據說他們對基礎武道所知不多,基本沒有戰力,算是個空殼子,這也是他們為什麼最後去了院校的原因。

當然除了戰力,也主要是人家本身就一直在教育界(司雲帆是西醫大學,顧守拙也是兼職的中醫藥大學),這點倒是和楊東望很像。

再說就算最後路子跟帝都有所重合也沒有什麼吧,對吧?不可能真的就他們一個學院做科武研究的。

而且楊東望相信,一旦他開始走出這條路,就會有很多人跟風,那些地方院校怎麼可能甘心一直默默無聞。

想通了這些,學院的構建就很簡單了。

學院領導院長︰楊東望;嗯……現在還是個副教授,但學校已經承諾他要給他教授的名分,也給了他相應的教授和院長的工資待遇,這是學校的。

另外,他以院長的身份享受武直委直接管理,然後年薪,據他所知現在已經有千萬,而武安局的兼職年薪不變。

看到這里,楊東望一陣感慨,武者掙錢真是快。國家對武者錢財方面根本就不在乎,只是對資源有所限制。

而即使是資源,像他這種先天高手,他在武直委也是領的武學院院長和先天兩份,職位和實力是分開的,都有領取,還有在武安局的兼職,也有一份,還有武安局內部自己的福利,所以武道資源還是很多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