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周旋

作者︰蒼穹之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新野。

杜預剛剛收到楊崢的詔令,輕輕念了一聲,「必取襄陽!」

「天下之月復心在荊州,荊州之頭在襄陽,月復在江陵,足在江夏、武昌,得荊州者得江東!」周旨盯著沙盤道。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襄陽不是那麼容易拿下的。

秦、晉、吳三國的力量在此交織,錯綜復雜。

加上晉吳將要聯盟的消息傳來,為杜預增加了不少難度。

這幾天,東吳的哨船已經在漢水上游晃蕩。

吳國的野心不言而喻。

于他們而言,襄陽比壽春還要重要。

杜預道︰「襄陽已是甕中之鱉,羊祜乃智謀之士,豈會不知?如今之勢,不降大秦,則降東吳!」

周旨一愣,「羊祜會歸降大秦?」

杜預笑道︰「天下大勢皆在我大秦,羊祜在姑臧羈留四年,陛下待之甚厚,你覺得他會降吳還是降我大秦?」

「正是如此,羊祜文武兼資,智略深遠,必能看清天下大勢!」周旨喜道,不過轉眼臉上的笑意就淡了許多,「既然如此,羊祜為何還不降?」

「盛名之下,必為盛名所累!羊祜德行冠絕當世,自然不會行不忠之事,想要說服他歸降大秦,恐怕不容易。」

「迂腐!」周旨斥道。

杜預笑了笑,「不過,羊祜雖不會輕易投我,亦不會輕易投吳,所以此戰之關鍵,在我軍能否打贏東吳。」

「江東鼠輩何足道哉?若是陸戰,屬下一萬步騎可破其三萬。」

杜預正色道︰「但若是在漢水呢?周將軍不可輕敵。」

陸抗于西陵一戰而成名,力壓羊祜。名震天下。

張儼道︰「我軍征戰半年,軍心疲憊,陸抗養兵數年,兵鋒正銳,此戰……頗難。」

杜預搖頭道︰「此戰說難亦不難,時勢在我,先著急的是羊祜、陸抗、鐘會,而不是我們,急則出錯,我軍可後方制人!」

只要羊祜沒投降東吳,對秦軍而言都是利好。

三方勉強算是均勢,這個時候就要看誰先出錯了。

「但陛下似乎有些急迫。」張儼道。

楊崢詔令下的比較堅決,趁風雪而來,對襄陽的極為重視。

杜預道︰「陛下遠在河東,不知荊州虛實,既然以我為荊豫都督,南面之事當由我而決,陛下雅量高致,諸位大可放心。」

杜預最大的優勢就是有一個穩定的後方,信任的君主,少了一些內部掣肘。

張儼北向拱手︰「陛下英明,都督不妨去信一封,探一探羊祜的心意。」

「公所言甚是。」杜預當即采納。

襄陽。

羊祜正處于焦頭爛額之際。

穩定的後方,信任的君主,這些都沒有,甚至內部起了一些爭執。

司馬炎的詔令是讓羊祜投陸抗,從而加強東吳實力,引發秦吳大戰。

但問題在于,這年頭誰都不傻。

羊祜的部下並不想投陸抗,成為臣下之臣。

從任何方面來看,投降秦國都是最優解。

尤其是河東大戰之後,秦國一統天下已經成為共識。

現在投了東吳,難道以後再投降一次?

「江東豈有我等容身之地乎?都督能見容于鐘會否?他日秦軍南下,陸抗、鐘會必以我等為馬前卒,我等死無葬身之地!」軍司馬徐胤拱手道。

此言立刻引起一片共鳴。

「西陵之戰我等與陸抗仇深似海,豈能說降就降?」

「今日之事,乃皇帝負我,非我等負國家,都督何必再遵守洛陽詔令?」

「住口!」羊祜怒道。

堂中立即安靜下來。

不過眼神中多有不忿之色。

司馬炎的這份詔令,無疑是將襄陽晉軍全都賣了。

這些被拋棄的人,豈能不怒火中燒?

「稟都督,江陵來信!」親兵捧著一份縑帛進來。

這個時候陸抗來信,心思不言而喻。

羊祜接過,還未展開。

又有親兵在堂外道︰「稟都督,新野來信!」

堂中之人嘖嘖稱奇。

不過這不是最後一封,兩封信剛放在案幾上,第三份信也來了。

「稟都督,建業來信!」

襄陽奇貨可居,正可待價而沽。

如今形勢,羊祜投東吳,即便秦軍聲勢滔天,鐵蹄也不可能直接踏過漢水,東吳的威脅盡去,即便將來秦軍一統中原,想要攻破江東,也要費一番周折。

如果羊祜投秦,那麼東吳的水軍就沒有多少優勢。

因為大戰會在江漢平原上爆發。

江漢平原正好讓秦軍鐵騎沖鋒。

羊祜先看了杜預來信,不動聲色,再看陸抗來信,還是一言不發,最後才看建業鐘會來信。

眾將好奇心大起,「都督,三面如何說的?」

「爾等自己看吧。」羊祜揮了揮手。

眾人搶著觀看起來。

不過結果讓他們有些失望。

三方都沒有開出價碼,只是噓寒問暖,一句實質性的東西都沒有。

這讓眾人全都疑惑起來。

「杜預、陸抗、鐘會這是何意?」

羊祜並未回答,起身道︰「諸位各司其職,不必多問,若有玩忽職守者,暗中投敵者,休怪軍法無情。」

羊祜鎮守荊襄以來,以德服人,即便抓住敵方士卒,也常常放歸。

但這並不意味著羊祜沒有威信。

什麼時候嚴厲,什麼時候寬松,羊祜火候掌握的恰到好處。

「唯!」眾人拱手。

退下之後,羊祜一人獨坐,神情肅穆。

其實杜預說中了羊祜的軟肋。

盛名之下,必為盛名所累。

羊祜最在意的就是名聲。

在秦國四年,受楊崢厚待,死活不肯投降,最大的原因便是名聲。

剩下的一小部分原因,則是對司馬家有些許期待。

但很顯然,司馬炎令他失望了。

在他心中最高明的做法是,引而不發,坐觀秦吳大戰,拖延一兩年,待中原恢復些實力,然後積極備戰,坐收漁利,令一上將率重兵出洛陽,配合青徐大軍,攻打宛城,與自己南北夾擊,收復南陽。

秦吳大戰,晉國有很多文章可以作,沒必要這麼著急的舍棄襄陽。

那是下下之策。

然而河東大戰,洛陽君臣的志氣已經被打沒了。

或者說,他們從來就沒有一統天下的志氣,從未想過收復故土。

「天下大勢,不可擋矣!」羊祜幽幽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