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烈火

作者︰蒼穹之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楊崢原本想免除徭役,減輕百姓負擔,但經過實踐之後,發現有些理想化了。

修橋補路要借用民力,營建城池也要借用民力。

大戰時,輸送糧草,也需要民力……

在魯芝、索靖的勸誡下,楊崢換了個說法,改徭役為庸。

凡丁壯,每年須為官府勞作一個月,可以用物品錢糧折抵役期。

均田制,租庸調,有田則有租,有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以之厚生,則不堤防而家業可久;以之成務,則不校閱而眾寡可知;以之為理,則法不煩而教化行;以之成賦,則下不困而上用足。

當然,這個制度並非最完美的。

這世上也沒有完美的制度。

只是相對目前而言,均田制是最合適目前秦國現狀。

秦國直接與百姓聯系起來,繞過士族豪強中間商賺差價。

漏洞以後當然會有,這就需要考驗後人的智慧了。

楊崢不是聖人,能讓大秦興盛兩三百年,讓隋唐盛世提前到來,對華夏已經功莫大焉。

洪武大帝設計的制度在當時也算是完善的,還制定大誥,祖宗之法不可改……

明朝也就被限制死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形勢、規則,以及使命。

楊崢的使命是推翻以司馬家為首的士族豪強聯合體,所以必須借用寒門庶族的力量。

百姓對征發異常配合。

畢竟提供一日兩餐,也不用打仗,就砍砍柴而已,在家閑著還要耗費糧食,跟官府混,興許打破了塢堡,興許還能得到三瓜兩棗的賞錢。

楊崢的殺伐果斷是出了名的,但出手大方同樣出名。

府兵、百姓都沾了些油水。

所以此次都非常配合。

連屯田的奴隸也趕來了。

轉眼,南安就聚集了十幾萬的人馬。

宣義郎和宣義掾將百姓組織起來。

楊崢還下令造了五十多輛投石車。

人多力量大,十幾萬可移山填海,一個小小的塢堡自然不在話下。

深秋季節,到處都是枯木枯草,被砍伐來堆積在塢堡之下。

楊崢一句廢話都沒說,直接上干貨。

烈焰在城下騰空而起,火油一罐一罐的投入塢堡中。

很快,這些看似堅固的塢堡中,響起了淒厲的慘嚎聲。

不過塢堡中的人倒也硬氣,死扛著不投降。

楊崢心中一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令人加大火力,不斷有干柴拋入塢堡中。

陣陣持續一天一夜,連塢堡的天都被燒紅了。

第二天,塢堡就扛不住了。

里面的堡民殺了塢主,出城投降。

望著一個個被烤的黑乎乎的戰俘,楊崢帶著親衛沖入人群,馬鞭肆意抽打,「不見棺材不掉淚的賤骨頭!給你們田不要,讓你們當人不當,全都送到居延、朔方為奴!」

听到不用死,俘虜們心中暗暗松了口氣。

楊崢屠城、築京觀的惡名廣為流傳。

其實大秦的奴隸比他們當蔭戶、莊奴強多了,三年可以轉為待歸,兩年後轉為治民。

破了第一座塢堡,就能破第二座、第三座。

楊崢與張輔兵分兩路,一路燒下去。

有的負隅頑抗,寧願被烤成焦炭也不出堡投降。

有的則一見秦字大旗,知道秦王楊崢親至,乖乖開城投降。

南安三十三座塢堡轉眼被滅。

隴西也如法炮制。

豪強們雖然在戰術上守望相助,但在戰略上仍是一盤散沙,各個擊破沒有絲毫難度。

隴西之戰比南安要慘烈一些,此地的豪強無法無天慣了,此次叛亂也是他們先發動起來的,尤其是牛、梁、辛等姓氏,與中原士族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有時候內部斗爭比外部斗爭更為慘烈。

但在秦國的泰山壓頂之下,所有的抵抗都是徒勞的。

一盤散沙的豪強不可能跟秦國對抗。

所以在楊崢下了決心的時候,他們覆滅也僅僅是時間問題。

塢堡一座一座被推平,隴西豪強們一家一家覆滅。

十幾萬人口被遷徙至居延、北地、朔方、西海諸郡。

剩下的天水郡,在秦軍一路風火連天煙塵滾滾之下,也乖乖的投降了。

楊崢按照承諾,合法的田地還是他們的,願意跟他們繼續生活的百姓也悉隨尊便,允許他們蓄養家奴,但所有田地和人口必須登記造冊,塢堡必須拆除,私軍必須解散。

豪族三代超過一百人必須分家,並且所有子弟,不分嫡系、旁系都享有同等繼承土地的權力,也就是推恩令,大田化小田,大宗化小宗。

所有人一體租庸調,沒有例外。

在秦軍血淋淋的刀子面前,豪強們異常擁護楊崢的各種法令,高度配合,完美展現了豪強的另一面,親切、友好、恭順……

楊崢留張輔在隴右主持大局,帶著大軍回返長安。

隴右只是一次試行,難免有些粗魯和不體面,不完善之處也非常多。

一個塢堡就是一個封閉的王國。

消息閉塞,什麼都是听塢主的。

豪強說什麼就是什麼。

很多蔭戶並不知道楊崢是在給他們分田,所以抵抗才稍微激烈了一些。

「下一步,就要看你們鎮撫司、宣義司了,蜀中大小豪強,全部要有你們的人,每家每戶都要模清楚,讓蔭戶、圈禁的百姓知道大秦國策,知道均田是什麼!」楊崢稍微總結了一下。

「臣領命!」龐青、趙阿七一起拱手道。

思路已經非常清晰,盡量發動百姓。

楊崢就不相信給田給地還不要的。

沒有蔭戶、圈禁的百姓支持,豪強也玩不轉。

這也是釜底抽薪之策。

秦國有士家豪強,但沒有士族門閥。

其力量不可能如中原一般,能直接跟官府對抗。

趁他們沒有進化為士族門閥之前,壓制和削弱他們是最好選擇。

而不是要他們的命。

存在即合理,天地萬物都有兩面性,士家豪強並非一無是處。

隴右處理的雖然有些不體面,但壓在楊崢心口上的一塊大石被挪開。

順我者活,逆我者亡。

此戰也表明了楊崢推行均田制的決心,剩下的就看宣義司、鎮撫司的水平了。

不過楊崢覺得,豪強們最終妥協是必然的。

因為歷史上成功的例子太多了。

(本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