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 《建國天竺,女帝怡然——郝怡然傳》(下)

乾元三十年,十月。

天盛公主領監國郝怡然,以平定北方諸土邦戰亂、拯救千萬印度生民為名義,開啟了公主領對印度中部諸土邦的征討之戰。

此前,天盛公主領的領土主要包括後世印度南部的金奈,以及周邊的泰米爾納德邦、安德拉邦、卡納塔克邦三大邦。

至于南部沿海區域的一些小邦國,以及東部平原區域,都屬于大明帝國在印度的勢力範圍。

公主領不可能跟大明帝國對著干,自然不會再向東部以及南部沿海擴張,只能向北方,也即是印度中部擴張。

此番,天盛公主領雖然只出兵五萬,卻用三月時間就攻佔了中南部最大的王邦。

隨後天盛公主領又用一年多的時間,陸續攻佔了包括後世馬哈拉施特拉邦、切蒂斯格爾邦、奧里薩邦在內的一大片區域。

天盛公主嶺的領域一躍擴大到七省之地!

這一番大跨步北拓之後,郝怡然謹慎地停止了在印度的對外征戰。

一則,印度北方諸邦國實力要強于南方諸邦國——北方諸邦國原本以騎兵為尊,騎兵眾多,這些年又通過各種渠道購入槍炮,彼此吞並,幾乎個個都能拿出上萬裝備了槍炮的騎兵出來,戰斗力絕不容小覷。

二則,郝怡然擔心公主領繼續擴張下去,會引起大明帝國的警惕,乃至打壓。

如今公主領對大明帝國還依賴頗多,更難以對抗,若是讓大明帝國敵視、打壓,那日子可就難過了。

事實證明,郝怡然的憂慮不無道理。

乾元三十三年,大明帝國內閣針對印度的貿易進出口措施進行了調整,雖然調整得不大,卻還是令天盛公主領壓力倍增。

公主領的一些工業產品要麼是得不到某些關鍵性零件,要麼就是產品賣不出去,使得公主領的經濟增長速度驟降。

面對這一情況,郝怡然一面與心月復臣屬們調整領地的產業結構,往自產自銷,或是將市場限制印度大陸的方面發展。

另一方面,又派遣使團前往大明帝國,名義上是為公主領向乾元大帝問安,實則是打探情報、疏通關系。

大明帝國雖然只給了公主領一點顏色,卻讓公主領上下壓力山大,一些郝禧瑛的舊臣甚至暗中詬病郝怡然,認為她不該好大喜功,肆意向北方擴張三四省之地,以至于觸怒了乾元大帝。

對此,郝怡然不置一詞,絲毫不放在心上。

乾元大帝可是她的舅舅,在她小時候對她可好了,與母親關系更是好得沒話說。她不信,就因為她向北方擴土,舅舅就會動怒。

她認為此番應是大明帝國內閣對公主領的敲打。

只要她後面別再繼續擴土,大明帝國內閣要不了多久,就會放松對公主領的壓制。

兩年之後,也即是乾元三十五年,郝禧瑛、李終于回到了天盛公主領。

兩人再了解過去這十余年公主領的變化後,沒對軍政事務進行干涉,而是操辦起了郝怡然的婚事。

如今,郝怡然已經二十六歲了,即便如今風氣相較于幾十年前開放不少,二十六歲未婚也屬于大齡女青年了。

最重要的是,過去這些年,郝怡然在處理軍政事務的過程中,與一位掌管情報的年輕臣屬互生情愫,成了戀人。

此人名叫沈兆,父親是隨郝禧瑛來印度的一名中層官員,最初為一縣官,之後做到了一省提學官之職,後因病請辭。

沈兆十年前投軍,而後迅速被軍情部門看中,再之後便多次立功,被調入天盛公主領的懸鏡司為中級官員,就此與郝怡然產生交集。

郝禧瑛、李仔細調查了沈兆的家世背景、個人經歷,又和沈兆面談了幾次,便認可了這個未來女婿。

在公主領休養了半年多,為郝怡然舉辦了一場頗為盛大的婚禮後,郝禧瑛、李便再次出海,踏上前往大明帝國本土的戰艦。

此去,兩人主要是去看望乾元大帝等親戚,順帶探一探朱和塵的口風,看能不能讓大明帝國內閣撤銷對公主領的經濟壓制。

或許是郝禧瑛的「探親」舉措有了效果,又或者大明內閣本就沒打算壓制公主領太久,乾元三十七年,大明內閣再次更改針對印度大陸這邊的一系列商貿政策,令公主領外部經濟環境大為好轉。

乾元三十八年,郝禧瑛、李從大明返回印度,不久後便向領地眾臣屬宣布,將天盛女王之位正式傳給郝怡然。

她則退休,與李一起隱居「養老」。

在29歲成為天盛女王,並育有一子的郝怡然對國事迸發出更大的熱情。

對內,她繼續勵精圖治,試圖突破大明帝國的技術封鎖,建立公主領自己的重工業體系,以及以本土為主的經濟體系。

對外,她帶著公主領繼續擴張。

既然在印度次大陸上的擴張容易引起大明帝國警惕和敵視,那她就發展海軍,向海外擴張。

一是在非洲建立天盛公主領的海外領地。

雖然目前大明帝國在海外開拓的重心是美洲和非洲,但非洲廣大,仍有很多地方沒被大明涉及,這就是公主領的機會。

第二,便是增強在歐洲的商貿活動,跟在大明帝國後面,利用工業商品沖擊歐洲市場,吃一些大明帝國開拓歐洲市場的殘湯剩飯了。

不要小看殘羹剩飯。

歐洲文明之發達此前本就僅次于神州,頗為富庶。又早于大明登上大航海的舞台,殖民全球一兩百年——底層的窮苦大眾或許沒錢,但中層,尤其是高層貴族絕對大大的有錢。

從這些歐洲貴族、富豪口袋中掏錢,郝怡然可沒有絲毫心理負擔。

‧‧‧

乾元四十九年,六月。

印度次大陸的天氣格外炎熱,郝怡然便帶著沈兆和一雙兒女到領地東北邊一處避暑勝地休假避暑。

說是避暑,但郝怡然每日仍不忘處理一些重要國事,對內外的各種情報也格外關注。

這一日,沈兆給她拿來了一摞大明帝國的報刊。

「自三十九年,太子因食福壽膏被廢,大帝思慮近一年後,雖挑選九名出色皇子下放帝國各地管理一縣,以查其資質能力。

如今過去了近十年,這新太子沒選出來,帝國政局卻因‘九龍奪嫡’多有動蕩,官場吏治亦不如之前清明。

我看這這些報刊上的報道,旁敲側擊之下,大帝怕是心思全在挑選太子上面,並未注意到帝國這十年的變化。」

郝怡然將報刊上沈兆劃出的重點都翻著看了看,隨即笑道︰「帝國政局昏暗,這不正是我們的機會嗎?」

沈兆露出些許憂色,道︰「乾元大帝和母親一樣,當年不知從昭武先帝那里得了什麼好處,明明六十多歲的人了,可從報刊照片上看仍像是四五十歲的樣子。

龍未老,威猶在,不管你心里有什麼想法,最好別輕舉妄動。」

郝怡然道︰「相公放心,我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我們跟在大明後面,在非洲、歐洲吃了十年的殘羹剩飯,能得到的好處已經不多了,必須開拓新的海外地盤才行。

因此,我準備趁機派出一支隊伍進入南美洲東部,以及瀛洲西部。

這根據懸鏡司外衛的情報,這兩處大明都司力有未逮,還是有不少地盤可供開發的。

另外,我們在歐洲的商業版圖也可以嘗試暗中擴大一番。大明內部政局不穩,外面的這些官員未必有心思針對我們。」

沈兆知道郝怡然如今心思主要就在國事和教育子女之事上,對國事尤其看重。

此事既然郝怡然拿定了主意,他再勸說也無用。況且郝怡然的這番動作,也不算多激進,于是他便沒勸說了。

事實證明,郝怡然的選擇沒錯。

之後一二十年,大明帝國內部政局因「九龍奪嫡」每況愈下。

雖然大明帝國軍事實力依舊強勁,對外仍能稱霸全球,日不落帝國的位置不可動搖,可海外諸藩王、封疆大吏卻都漸漸生出異心。

乾元六十年,時年53歲的郝怡然在爭取郝禧瑛的支持後,向乾元皇帝進表,宣布改「天盛公主領」為「天盛王國」,獲得乾元大帝許可。

同時,對內改革軍政、官制,使得天盛公主領軍政體質完全轉變為獨立王國模式。

此事之後,美洲各王領、瀛洲各王領,紛紛效仿。

大明帝國諸藩名為封王,已多實為一獨立王國,只是如藩屬國般,以大明帝國為宗主。

乾元大帝以及大明帝國對此事並無什麼特別的反應,似乎是默許了。

這令不少藩王暗暗開心,卻又有些不踏實。

郝怡然倒是大概猜得出來乾元大帝為何會對藩王自立之事放任不理。

其一,大明帝國如今雖然看著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實則軍隊、官場都已渾濁一片。

若是沒有大動作,還能唬住諸多封藩及敵對外國。可若是在大動作中漏了底細,說不定便會引出更大的動亂,便是日不落帝國之位也難保。

其二,自昭武七年諸藩開始遷封海外,建立王領,已過去八十多年。如美洲永王領、定王領實力已經十分強大,還要超過天盛領。瀛洲惠王領、周王領、魯王領、唐王領實力同樣強大。

這些王領傳承代數多的,已經是第四代領主在統治,與大明帝國皇室情感淡薄,野心也更難遏制。

如今大明帝國內里虛弱,若是組織眾王領改制,激得眾王領造反,大明帝國真未必有能力平定叛亂。

即便能平定,也必然耗時日久,得不償失。說不定海外尚未平定,本土便出了更大的亂子。

這種情況下,乾元大帝能隱忍地退讓一步,才更顯難得,無愧大帝之名。

便連郝怡然都暗暗敬佩。

乾元六十九年,乾元大帝退隱,晉升為太上皇,傳位于朱怡鈞。

大明帝國改元雍平。

朱怡鈞繼位後,為了先處理好大明本土軍政、吏治等問題,對海外諸藩采取了進一步懷柔、安撫的政策。

已經六十幾歲天盛女王郝怡然抓住機會,再次向印度北方擴張天盛王國的領地。

數年之間,後世印度北方的中央邦、恰爾肯德邦乃至西孟加拉邦,皆被天盛王國攻佔。

就此,天盛王國幾乎與大明的緬甸省接壤——彼此之間不過相隔三個小王國和七八個土邦而已。

經過此番擴土,天盛王國領土再次大大增加,建制多達兩都九省七大海外分領!

王國親軍(主力部隊、相當于野戰軍,包括陸軍、海軍)多達三十萬,守衛軍(相當于衛戍軍)及海外軍隊加起來則多達八十萬!

如此實力,放在歐洲亦屬于一流強國,能排入前五之列!

不過,在進行了印度次大陸上第二次擴張後,年66歲的天盛女王郝怡然也遭到了一次重大打擊。

在她率領部分王國重臣遷都至新京(甘提)之際,王子(長子)郝伯淳竟然誤信傳言,認為她在北方遇刺身亡,在奸佞的蠱惑下擅自登基稱王!

如果僅是如此,只能說明這個兒子愚蠢。

可之後郝伯淳竟然意圖控制留守天盛王都的五萬親軍,並斷掉了對北伐軍隊的輜重補給,險些釀成前線大敗!

雖然後來,天盛的局勢被郝怡然留下的幾位重臣,以及無限電台的手段給控制住了,但此舉仍舊造成了天盛王都內的動蕩,死傷上萬人!

最重要的是,郝伯淳最後一番舉動無疑透露了其目的——他就是想登基做天盛新王!

郝怡然痛苦之下,明人將長子郝伯淳押到了新京來,由她親自審問。

結果從郝伯淳口中听到這樣一番話。

「祖母建立天盛公主領,在位十余年即命母親為監國,又過十余年,傳位于母親,自去養老。

可母親已在位37年,卻仍不肯傳位于我。我自沖齡為王子,如今年近五十,仍難繼位。母親捫心問一問,天下可有三十年之王子?!」

听見這話,郝怡然直接氣得一口血吐出來,當場暈了過去。

當夜,郝怡然便蘇醒過來,召見了原本就隨軍的四女兒郝伯淽。

沒人知道母女兩談了什麼,但在兩日後,郝怡然便明發旨意,宣布廢除長子郝伯淳世子之位,囚禁于新京。

同時,立四王女(第四個出生)郝伯淽為天盛王國儲君,即女世子。

此事之後,郝怡然便身體每況愈下,常常臥病在床,于是便將天盛王國軍政事務逐漸移交給女世子郝伯淽處理。

大明帝國雍平十二年,壽達74歲的天盛女王郝怡然去世,33歲的女世子郝伯淽繼位,為第三任天盛女王。

大明帝國永歷三年,大明帝國原乾元大帝、現無上太上皇朱和塵去世,享年一百歲,舉世哀慟!

永歷五年,38歲的天盛女王郝伯淽率軍再次北伐,徹底滅亡苟延殘喘的莫臥兒,以及周邊諸邦國。

除東部、南部沿海一些港口城池仍受大明帝國控制,天盛幾乎統一了印度次大陸,版圖還要超過這一時空的莫臥兒帝國全盛時期。

永歷八年,41歲的郝伯淽宣布改國號為天竺,建元昭曦,是為天竺昭曦女帝。

同時追封其母,天盛女王郝怡然為隆武皇帝,尊為太祖。

據說昭曦女帝原本是想拜祖母郝禧瑛為天竺太祖的,但因為郝禧瑛仍在世,也不願參與到此事中來,昭曦女帝便只能作罷。

此後,天盛女王郝禧瑛及後面的隆武、昭曦兩帝皆為女子,被史書稱為郝氏天竺的天竺帝國帝位便形成了傳女不傳男的潛規則,使得歷任郝氏天竺帝王皆為女帝!

晚安~

(本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