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鄺露豪言,荷使臨澳

吳範本以為他此時突然反制,定能得手。

誰知張穆隨手就用短手銃卡住了他的短匕,隨即一腳揣在他腿彎處,就讓他跪了下去。

兩個武裝巡警也在此時沖過來,將吳範按倒在地,讓他的臉和地面反復摩擦。

張穆走到吳範頭旁邊,只露出一雙穿著官靴的腳,澹澹道︰「真當本官毫無防範嗎?從門外撥倒你那一下,我就知道你身手差不了。」

吳範沒想到開始他就沒了翻盤的機會,不禁沮然。

再想到自己所犯之事,怕是會被凌遲處死,吳範便癱軟成一灘爛泥‧‧‧

因為議事會決定配合整頓,在壕鏡的葡兵也都被解除了武裝。故雖有幾個類似吳範的違法商人,驅使奴僕反抗,但都被武裝巡警解決。

由始至終,在壕鏡北門外列陣待命的廣東衛戍軍第三鎮第三營都未出動。

此番派往壕鏡辦事的吏員多為最近兩年朝廷培養的干練年輕人,故而等到下午三點多時,對壕鏡的整頓工作便初步完成了。

至下午三點半,熊開元率領特事組主要官員及辦事吏員到壕鏡市泊所衙門,向陳際泰、黎玉田等匯報整頓壕鏡的初步成果。

「此番葡萄牙在壕鏡的1200名陸軍士兵,皆被我大明巡警解除武裝,無一反抗。

另外接手葡人所建大炮台三座,小炮台十二座,壕鏡城防亦由廣東衛戍軍第三鎮第三營接手。」

熊開元先稟報了軍事方面的事情。

至于對葡萄牙的稱呼——一般正式場合,大明官吏會稱呼為葡萄牙,私下里則喜歡像以前樣稱之為弗朗機。

陳際泰、黎玉田對視了眼,對這一結果並不例外。

葡人是來求財的,為葡萄牙開疆擴土只是其次。面對大明重兵包圍,完全不可能抵抗的情況下,除非其主事人員腦子都壞掉了,才會武裝反抗(找死)。

熊開元繼續道︰「此外,記錄奴僕身份非法入境之黑人578人,以奴僕或護院身份非法入境之倭人1536人,另有其余他國非法入境者845人。」

這個非法入境人數听驚人,卻又在陳際泰等人意料之內。

此時在壕鏡定居之人已接近四萬,相當于大明一座大縣城或者州城的人數了。

其中大部分都是漢人,約三萬多,剩余才是別國之人。

根據陳際泰最近得到的資料中顯示,定居壕鏡的葡萄牙公民便有三千多人。

其余西方國家定于于此者,亦有四百多人。

不論是居于壕鏡的漢人還是夷人,都喜歡蓄養奴僕,有的干脆就是做黑奴、倭奴及東南亞人口買賣的人販子。

所以,能在壕鏡清查出這麼多非法入境的黑人、倭人,陳際泰等並不意外。

隨即熊開元又稟報了巡警們在壕鏡中所逮捕的罪犯,以及處理的一系列違法亂禁之事。

最後他總結性地說道︰「因壕鏡之人以我大明百姓居多,故違法亂禁者亦以我大明人居多。

….

其中最多的是在其他地方犯罪,被官府通緝,到此處避難或等待出海的逃犯。

再次便是以壕鏡為據點,走私或販賣人口的。

雖多數都是販賣別國之人,亦有膽大包天者,勾結內地人販,拐賣我大明百姓的。

下官以為,當下嚴令禁止壕鏡人口買賣,不論販賣我大明百姓,還是他國之人,一旦查出,嚴懲不貸,如此方可絕此惡行!」

說到最後,熊開元義正詞嚴,顯然是極痛恨人口買賣的。

大明也是明令禁止人口買賣的,只不過到了中後期,律法廢弛,很多百姓也確實需要賣身或賣妻子

兒女求活,才使得人口買賣禁令形同虛設。

至朱媺娖繼位,大明朝廷重振威嚴,再次嚴令禁止人口買賣,並切實解決多數百姓生存問題,這才剎住國內人口買賣之風。

然而人口買賣實屬暴利,即便在後世都難以徹底消滅,在大明此時自然也依舊以違法犯罪的形式存在,如壕鏡這種此前的大明法外之地,更是成為人販子的藏匿點。

所以,即便熊開元不說,此番陳際泰、黎玉田也會嚴懲從壕鏡抓捕的人販子。

至于海外想要向大明輸入勞務,不論其在海外是如何獲取人口的,送到大明來就只能以雇工的形式,禁止人口買賣的形式。

至于海外之人所簽署的雇佣合同,是否不公平,形同賣身契,卻不是大明該管與能管的了。

熊開元稟報完,又回答了陳際泰、黎玉田的一些問話,便退了下去。

眼見天色將暗,陳際泰便收起桌桉上的文書、資料,道︰「若無事,諸位便散了,各自去歇息吧。尤其是湛若,後日你可還有一場仗要打呢。」

鄺露聞言爽朗笑道︰「陳撫台盡管放心,如今朝廷上下已為某做了諸多準備,搭好了戲台。

如此優勢下,某若不能讓荷夷于談判桌上再吃敗仗,便一死以謝我大明君王臣民!」

陳際泰等人雖早就听聞鄺露言行狂放不羈,有漢唐豪俠之風骨,卻也沒想到鄺露竟然當堂說出這般軍令狀般的話。

雖說並非真的軍令狀,可鄺露既然如此說了,就絕不會食言。

陳際泰倒也沒有勸他別作此狂言,而是跟著大笑道︰「那我等便看你後日如何在談判桌上大勝荷夷了!」

‧‧‧

兩日後。

即昭武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荷蘭談判隊伍在壕鏡與大明正式就東蕃島之戰後續問題進行磋商。

荷蘭談判隊伍的主使盧克此前幾日一直在外海的荷蘭戰船上,今日才踏足壕鏡。

然而,當盧克等荷蘭人在船上往碼頭一看,都不禁皺起了眉頭。

因為碼頭附近以及更遠處,皆是全副武裝的大明將士。

這與盧克的預想完全不同。

「該死的,不是說葡萄牙人掌握著壕鏡的軍事權嗎?怎麼我們看到的都是明軍?」

….

心中暗罵的同時,盧克向碼頭上的葡萄牙人群望去,希望能看到先一步潛入壕鏡的副使德拉佩。

穩定運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huann.

他讓德拉佩先來壕鏡,除了試圖策動葡萄牙人與荷蘭聯合抗明,便是想讓其及時通報壕鏡的意外情況。

可過去這幾日,並無任何消息從壕鏡傳出來。

此時他左看右看,也沒看到德拉佩人在哪兒。

再瞧見左右艦船上的明軍水師將士,以及岸上的大明衛戍軍將士都虎視眈眈地看著此處,造成莫大的壓力,盧克只能帶隊下船,走上完全由明軍所控制的壕鏡。

雖然心中對此番談判完全沒底,可盧克行走間卻仍是趾高氣昂的,仿佛荷蘭不是東蕃島之戰的戰敗方,而是戰勝方一樣。

他之所以如此表現,卻是與此番荷蘭的談判策略有關。

荷蘭這些年殖民全球,跟各類國家打交道的經驗頗為豐富。

東蕃島之戰荷蘭雖敗,可不論是尼德蘭聯省議會,還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十七人董事會,都認為應該以強勢姿態從談判桌上贏回部分利益。

他們相信,當明國知曉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強大海軍實力後,再被一嚇唬,便會在談判桌上選擇退讓‧‧‧

靈靈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