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稱臣求和?

和碩特汗國的第一任第巴,權力則更大一些,為目前甘丹頗章政權的實際掌控著者,平日里負責處理汗國絕大部分政務。

其名為索南群培,又稱索南饒丹。

本是四世達賴侍從官,在藏巴汗政權打壓格魯派時,他便作為使者向青海土默特部求援,為格魯派立下不小的功勞。

後來他又與四世班禪一起找到四世達賴的轉世靈童五世達賴,再加上其家族本就是藏地傳承頗久的大貴族,根基深厚,由是成為格魯派的第巴。

即格魯派甘丹頗章政權的攝政者(大管家)。

固始汗能成功入主藏地,說是聯合了五世達賴,倒不如說是聯合了索南群培。或者說,這其中索南群培所起到的實際作用要大于五世達賴。

因為當時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加措不過二十幾歲,還很年輕,並未真正掌握格魯派權力。

固始汗如今在汗國與索南群培實際仍屬于合作關系,並且這種關系處于一種頗為良好的狀態。

索南群培雖然並不掌握多少軍事權力,但固始汗知道此番與大明戰爭影響有多麼重大,如今出現變故,當然要找索南群培商議。

三年前,固始汗決定重修布達拉宮,由索南群培負責此事,故其一直居住在布達拉宮那邊。

好在金帳距離布達拉宮並不遠,沒過多久索南群培便過來了。

索南群培今年五十四歲了,須發也有了白色,身材看起來有些胖。

他進入金帳,先向固始汗行禮問候,然後才道︰「汗王傳我可是要商議與明國戰爭的事?」

「不錯。」固始汗點頭,隨即將青海那邊的幾場大敗說了。

至于戰報,他卻並沒有給索南群培看。

最後固始汗道︰「明國軍隊的強大出乎了我的意料,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找你過來,便是商議怎麼收尾。」

得知青海兵損失過半,在康巴地區(川滇藏交界的大片區域,西康也包括在內)也是接連戰敗,索南群培便知道確實不能再打下去了。

因為和碩特汗國周邊環境也不是那麼安全。

在其西南方向,有藏傳佛教噶舉派當政的兩個小國家,不丹、拉達克。

其國雖小,可軍事實力並不算弱。

再加上和碩特汗國建立後平定噶舉派引起的內亂也才過去幾年,實際境內仍有不少噶舉派勢力殘留。

若是鎮守藏地的軍隊太少,噶舉派聯絡不丹、拉達克掀翻固始汗及格魯派的聯合統治也是有可能的。

在西北方向,葉爾羌汗國這代汗王阿不杜拉勉強也算是位雄主,故葉爾羌汗國如今國力、軍力不弱,在兩大汗國邊界也是有些爭端的。

如果和碩特汗國因為跟大明之間的戰爭,輸得太慘,即便大明不舉兵來滅,也很有可能被不丹、拉達克或者葉爾羌滅掉。

索南群培原本就不太同意和明國開戰,對和碩特汗國如今的周邊形勢也很清楚,此時听固始汗有了罷戰的想法,當即點頭同意,「汗王智慧猶如大日,我們確實不能再和明國打下去了。」

「可是這尾卻不好收啊。」固始汗再次嘆氣,「河湟地區是別想擁有了,就連康巴恐怕都要失去一大塊。

那里是汗國的重要稅賦來源,如果失去太多,在青海恐怕就沒法養多少兵馬了。

而沒有青海兵馬的支撐,僅憑藏地供養的這些兵馬,恐怕很難防住西邊的三只豺狼。」

听了這話,索南群培才皺起眉頭來。

他听出了固始汗的意思——要向明國稱臣求和,必然會失去大片稅賦重地。沒了稅賦支持,汗國就養不了那麼多兵,沒有足夠的精兵,他與格魯派的統治就很危險。

這和碩特汗國並非只是孛兒只斤家族的,也並非只是蒙人貴族的;還是格魯派的,是藏人貴族的。

所以,這時候你們得分割出部分利益,大伙兒共渡難關,不能讓他固始汗這邊獨抗,他也扛不住。

索南群培跟固始汗的合作一直都比較愉快,眼下的利害關系固始汗剛才也說得明白。

所以,索南群培稍稍考慮後便道︰「我會跟達賴說一說,將藏地奉養寺院的稅賦拿出一部分用于養兵。

只是僅憑這部分稅賦,也養不了多少兵,恐怕還得找其他教派幫忙才行。」

藏地的佛教派系可不止噶舉派(白教)和格魯派(黃教),還有其他一些派系,如寧瑪派(紅教)、薩迦派(花教)等。

這些佛教都擁有不少寺院,而寺院則擁有土地、牧場及戶口,類似于封建小貴族。

雖然目前青藏是格魯派當政,但其他派系實力加起來也是不小的。

固始汗深知,這些佛教派系都不是好相與的,要他們幫忙,就必然要分割權力和利益給他們。

可如今除了這招,他也沒更好的辦法了。

于是點頭道︰「就這樣吧。」

索南群培離開金帳後,固始汗就向青海、康巴地區傳達軍令,讓各部收兵,避戰。

同時,又讓格魯派一位喇嘛為主使,讓一位汗國官員為副使,組建了一支上百人的使者隊伍,出使大明,稱臣求和。

然而日喀則到南京的路程有近萬里之遙(非直線),和碩特汗國的使者團要到南京,便是入川走長江水路,怕是也得三四個月之後了。

‧‧‧

十月底。

兩營青海衛戍軍經過初步訓練,勉強可用。

朱媺娖及軍務院一眾大臣考慮到入冬後青海不易展開軍事行動,便決定以此二營為向導,另派兩鎮邊防軍、兩鎮衛戍軍,先收取海南、海北的部分地區,初步建立直接統治。

在甘肅西北面,大明朝廷同樣沒有客氣。

一面派出軍隊,掃蕩原屬于和碩特部等聯軍小部落的牧場;一面在險要之地建立墩台堡寨,進行實際性的擴地。

換源app

但考慮到守御、治理成本,及準格爾部的想法,大明此番擴地並不準備取得和碩特部的全部領地,而是只取一部分‧‧‧

南京。

紫禁城,武英殿。

朱媺娖正站在一副西北地區的大地圖前,邊看邊思量著。

只見上面有一片區域已經劃上了澹澹的紅色斜線,正是朱媺娖與軍機大臣們討論後,決定收取的地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