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策略

軍機會議上,朱媺娖借用後世開發青藏地區的經驗,一番講述,終究是讓以袁繼咸為首的幾位保守派軍機大臣贊同了收取青藏之事。

雖說以朱媺娖如今的威望,大明的很多事都能做到一言而決。

但她的命令終究是需要人去執行的。

下面的人秉承著理解、贊同之意去做,和帶著反抗心理敷衍了事,乃至暗中阻撓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袁繼咸等保守派大臣都被說服,馬士英這樣的「親信」,以及李岩等軍務院的大臣自然不會反對。

因為大明開疆擴土,將士們才有更廣大的用武之地,軍務院的權利才能得到伸展。

就這樣,大明收取青藏之事算是定下了。

當先的第一步是趁勢收取青海地區,然後便是西康地區。

至于西藏,屬于真正的雪域高原,即便固始汗及黃教現在就投降,大明想要派遣駐軍、實際統治那里,也是需要不短時間的。

‧‧‧

下午,兩點半。

武英殿中軍機會議再次召開。

所議之事卻成了收取青海的具體軍政事務。

軍務院協理朱大典道︰「陛下,此前青海數戰皆捷,我大明俘虜的青海兵已近兩萬人。

如此多的俘虜該如何處置?都按照舊例充為苦役建設甘肅、青海地方嗎?」

朱媺娖看出朱大典有想法,便問︰「朱協理可是有什麼想法?」

朱大典道︰「臣以為,或可從這批青海兵挑選誠心歸降者,組建青海衛戍軍。

青海氣候、環境畢竟有異于陝甘等地,若要收取、守衛青海,還是以當地蒙人、藏人為兵源較好。」

大明從開國之初,就不排斥外族人。

因為元朝給神州帶來的少數民族乃至色目人太多,他們中很多數代居于神州,已經本土化。

在朱元章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時,這些人又有不少投靠了大明,或是成了大明官員、百姓,或是成為了大明將士。

即便是到了明末崇禎年間,遼西也還有一支夷丁騎兵(實際是蒙古騎兵),且成為了關寧鐵騎的核心。

所以,朱大典為大明收取青藏的戰略目的考慮,便想到了收服青海兵為大明所用。

朱媺娖點頭笑道︰「此提議不錯,其他人可還有補充?」

李岩起身道︰「臣以為,若要收服青海兵,當結合治理青海地方之策一起進行。

據悉,青海如今被固始汗分封給他的八個兒子,稱八台吉。這八人下面又有若干蒙古大小貴族,以統治青海蒙、藏民眾。

蒙人的統治方式我們是知道的,貴族以牧民為財產,故牧民幾乎等同于奴隸。

雪區貴族的對藏族民眾的統治、壓迫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大明若要真正統治青藏地區,而非只是讓其名義上歸屬大明,替代貴族之統治勢在必行。

故臣以為,可以在青藏地區施行‘分貴族之土地、牧場、牛羊,授予牧民、農奴’的政策。

此策正好可以從收服這批青海兵俘虜開始——選軍政員與懂得蒙語、藏語者,向俘虜宣講我大明治理青海的政策。

令此輩漸漸心向我大明,而後從中擇取肯歸附者,登記造冊,分牧場(田地)、牛羊。

如此不僅可以整編出青海衛戍軍,更可瓦解蒙古貴族的統治,建立起我大明的統治。」

竹林老宅這邊听著李岩的話,不禁看了眼他準備好,要在這次會議上念給朱媺娖的稿子。

因為他懷疑這稿子是否被李岩偷看了。

他昨晚和朱媺娖商量出的青海治理方略,跟李岩的所說大體相似,都是瓦解蒙、藏貴族統治,解放蒙藏底層民眾,以建立大明對當地的直接統治。

愣了下神,郝光明稍稍想想,就知道李岩為什麼會提出相似的方略了。

因為李岩本就是農民軍出身!

當初李自成「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等系列策略就是李岩提出來的。

如今李岩跟隨了朱媺娖幾年,作為親信重臣,臂膀元從,接觸的後世信息、思想可以說是眾臣中最多的,因此進步極大。

所以,李岩能提出這樣的方略很正常。

其余軍機大臣听李岩講完,都不禁眼楮一亮。

因為通過蒙藏貴族間接統治青藏地區,和大明直接統治青藏地區完全就是兩回事。

前者,不過是讓大明多了一大堆土司,稅賦收取效率低,治理效率也低,真的是吃力不討好。

後者則是「設府縣,置流官」,使青藏地區真正被大明所掌控。無論是收稅,還是治理,效率都要高得多。

于是,袁繼咸、葉廷桂等人紛紛出聲,對此策表示贊同。

朱媺娖便順勢定下這一策略,並利用她跟郝光明商量好的方略,與眾軍機大臣一起對該策略進行完善補充。

後面幾日,軍務院、內閣制定出了大策略下的各類具體施政方針。

然後便通過無線電台,直接向西北地區發去了一條條軍令、政令‧‧‧

多吉搬著一塊大石頭,吭哧吭哧地往前走。到了幾百步外的石堆放下,稍喘兩口氣,便又往回走——那里還有很多石頭要搬。

這些石頭是漢人搬來建造墩子的。

就是那種幾個漢人守在上面,就能射殺他們很多人的墩子。

厲害著呢。

成為俘虜後的這十來天,多吉和其他俘虜一直被明軍監管著干這件事。

曾有同伴見多吉干事太踏實、賣力,嘲笑他傻。多吉雖從不反駁,只顧埋頭看過,可心里卻也有自己的計較。

起初被俘虜後,他以為明軍會像蒙古人那樣,把他們殺掉,或者直接貶為奴隸。

現在他們雖然也像是奴隸,可明軍卻並不怎麼虐待他們。飯食雖不給吃飽、吃好,可還是比多吉以前吃的好多了。

作為生活在青海之南的藏人,多吉幾乎是處在最底層,一年到頭的勞作下來,所得只能夠家里主要成員活命。

他不到四十歲的阿瑪(母親),便在去年大雪紛飛的時候,因為缺少食物,又染了病,在一個夜晚走進了茫茫雪地里,再也沒有回來。

阿瑪如此,他多吉平日里又怎麼可能吃得好?不過勉強果月復不死而已。

多吉的寓意是金剛,是小時候法師看他在同齡人中個子高大給取的。可他卻因為常年吃不飽,長得很瘦,看起來跟高大強健的護法金剛搭不上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