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縱橫游說變買賣,俄國少女獻天子

和多和沁更加驚訝了。

一是沒有想到明國竟然連俄國人的事都知道,也沒想到俄國不僅在進犯準格爾,還在進犯遠東女真人的地盤。

二是沒有想到,明國竟然願意贈送一批火槍給他們,這可不太像以往明國的行事作風。

但和多和沁並沒有將驚訝過多表現在臉上,只是微愣,他便笑道︰「我听說明國就是靠著槍炮擊敗了清國,在黃風口也是靠著槍炮擊敗了和碩特部上萬騎兵。

不過,據我所知,你們明國用的似乎是一種不需要火繩的燧發槍。既然要表示誠意,為何不送一批燧發槍給我們呢?」

這就叫做「打蛇上棍」。

反正閻爾梅是沒想到和多和沁作為一大部台吉,竟然如此厚臉皮,非要讓大明送他燧發槍。

為了出使任務,閻爾梅並不準備一口回絕。

他道︰「貴部若是想要換成燧發槍,並非不可以,只是燧發槍制造艱難,尤其是合適的燧石很難尋找,目前我大明邊防軍尚未全部列裝,即便送給貴部,恐怕也送不了多少。」

和多和沁道︰「我們買也是可以的,事實上,我準格爾部也有不少火槍兵,所用火繩槍就是從俄國買的。

那價格可真是貴得離譜,如果明國有意與我部修好,共同對付俄國,火槍總不至于賣得太貴吧?」

談到這里,閻爾梅不禁心中暗罵︰這老狐狸,明明是我來游說他的,竟然被他抓住話頭,弄成談生意了。

閻爾梅不知道,他感覺和多和沁難對付是很正常的。

後世噶爾丹之所以能夠建立準格爾汗國,跟大清打了上百年,便是因為和多和沁奠定的好基礎。

當然,準格爾部首領家族,既綽羅斯家族,本就算是瓦剌的王族——擒住堡宗的也先太師,便是出自綽羅斯家族。

和多和沁雖然狡猾難纏,閻爾梅卻也不是好相與的。

他笑道︰「琿台吉說的哪里話,我大明燧發槍若是生產有多的,自然會多送一些給貴部,哪里用得著貴部花錢來買?

當然,前提是貴部與和碩特部劃清界限,並與我大明約定好共同防範俄國入侵之事。」

和多和沁臉皮是真的厚,就像沒听見閻爾梅這話似的,道︰「明國若是送火繩槍,能送多少支?燧發槍不賣,火繩槍總能賣吧?

對了,听說明國的火炮比傳聞中的紅夷火炮更好用,威力也大,若不能送,我們買也是可以的。」

‘這老狐狸,是逼著我跟他一樣不要臉皮啊。’

雖然是讀書人出身,但閻爾梅還是很能放得開的,不然後世他也不會以蹈東和尚的身份搞反清事業。

他道︰「只要貴部答應本使前面所提之事,我大明便贈送一千支火繩槍,外加火藥、鉛丸若干。若要更多,就需要貴部出錢購買了。

至于火炮嗎,紅夷大炮不好運,但弗朗機、虎蹲炮卻是可以賣給貴部一批,用以抗擊俄國人。」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閻爾梅所說,都是他出使前,朱媺娖授權他可以用以「收買」準格爾部的條件。

火繩槍在大明新軍中已經開始逐步淘汰,一些重要地方的衛戍軍,如北疆諸省的衛戍軍,已經開始列裝禁衛軍、邊防軍換下來的光明式燧發槍。

至于要賣給準格爾的弗朗機、虎蹲炮,也都是淘汰下來的昭武年以前的老式鐵炮,而非鋼炮。

鋼炮的事,閻爾梅就當做不知道,提也不提。

和多和沁臉皮雖厚,卻並非不要臉皮,听閻爾梅都不提新式火炮的事,便知道大明不可能賣,于是也不再糾纏。

他道︰「俄國人近來又有進犯我準格爾西北的跡象,就連喀爾喀蒙古都受到了侵犯,若是有你們贈送的一千支火槍,明年我部倒是可能給予他們一點臉色看看。

若是貴部能賣我們一些火炮,那就更好了。瓦剌諸部知道明國願意賣我們火炮,想必會選擇與明國做朋友,而不是成為敵人。」

和多和沁的話很明白,如果只是贈送一千支火繩槍,他只能讓準格爾部不參與鄂齊爾圖發起的聯軍進犯大明之事。

但如果大明願意賣火炮,他便可以約束其他部落也不參與此事。

然而,也不知是想要留有反悔的余地,還是擔心將來做不到,和多和沁並沒有把話說明、說死。

閻爾梅知道,此番游說能讓和多和沁如此承諾,已經不錯了。

當即笑道︰「琿台吉放心,只要和碩特部不阻攔我們的商隊,待本使派人回轉大明,一千支火繩槍很快就會送來。

至于火炮嗎,不知琿台吉準備買多少?」

閻爾梅這次過來,確實也有售賣軍火之意。

用朱媺娖的話說,與其讓那些過時的槍炮躺在倉庫里朽壞掉,不如賣出去換取軍費。

和多和沁仿佛變成了一個草原商人,毫不恥于言利,當場就問︰「不知你們明國的火炮怎麼賣?」

「這得看琿台吉買弗朗機還是虎蹲炮了,以及買哪種口徑的火炮‧‧‧」

當即,大明外交使者閻爾梅就和準格爾首領談起軍火買賣來,並最終定下交易。

閻爾梅在準格爾部盤桓數日,得到了和多和沁的熱情招待,甚至還贈送給他一個俄國美少女。

盛情難卻,又擔心不接受會讓和多和沁覺得他沒有「交朋友」的誠意,閻爾梅便「勉為其難」的收下了。

因為不知道回去後會不會因此事被問罪,得到俄國少女的當晚,閻爾梅表面裝作喝醉,實則清醒得很,待被俄國少女扶回帳篷後,又假裝睡死過去,讓這位才十四歲的俄國少女毫無辦法。

在心里,閻爾梅已經想好了,回去後就將這俄國少女上交給陛下。

雖說陛下不是男子,不好,但想必身邊若多一個金發碧眼的少女,也會開心不少吧?

就這樣,閻爾梅這支使者隊伍離開準格爾部時,多了一個俄國美少女以及兩匹好馬。

接著,閻爾梅又開始游說輝特等瓦剌小部‧‧‧

昭武四年,二月初二,龍抬頭。

南京。

春節雖然已經過去一個月,但南京街頭仍有不少春節的氣氛,行人如織,摩肩擦踵。

街上店鋪幾乎家家都客人不絕,一片繁榮昌盛之景。

作為如今大明各種城市中的一景,上午八點,報童們又開始沿街叫賣大明報,各處寄賣點也都將大明報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賣報!賣報!大明報記者實地此方甘肅衛戍軍將士以及瓦剌俘虜的照片新聞出爐了!」

如果說如今大明報哪一大優勢是其他半官方或者民間報刊完全無法比得上的,那肯定是附帶照片的新聞文章。

因為其他報刊並沒有朱媺娖所賜下的仙器「照相機」,只能請畫師畫插圖,可是插圖畫得再好,又哪能跟照片相提並論呢?

所以,如今大明人听到大明報上發了帶照片的新聞,都是爭相購買,生怕買遲了看不到。

況且,即便能從別人手里看到,也不如自己買了能收藏來得好——如今大明已經出現了很多喜歡收藏報紙的人,尤其喜歡收藏大明報上的照片。

甚至還有書商找上大明報報社,合作刊印大明報照片集高價售賣。

不過,這次帶照片的大明報給大明百姓帶來的卻並非新奇見聞以及歡樂,而是淚水與義憤。

在南京讀書備考的唐大陶听見報童的叫賣聲,順手就買了一份大明報。

展開看見了上面的第一幅印刷照片,瞬間就被震撼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