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鼎力革新小非議,不拘一格用人才!

不得不說,南京官話由卞玉京這種聲色俱佳的年輕女子說出來是真的好听。

教諭、訓導都不禁含笑點頭,女官也是如此。

隨即教諭又道︰「桌上白色之物名為粉筆,你身後牆上黑色木板名為黑板,乃是小學教學用具。

現在,你用粉筆將剛才那兩句話寫在黑板上。記住,要照教材上規制,橫著寫,標點準確。」

如今不僅發行于各省《大明報》用左起、橫排、標點,朝廷大部分公文也是如此。

因此有遠見的讀書人都意識到,朝廷有意推動書寫各式變革,都在私下里練習這種書寫方式。

卞玉京也不例外。

她發現,除了看著不習慣,不如以前右起豎寫的文字美觀,新的書寫方式反而更加方便。

卞玉京所不知道的是,神州右起豎寫的書寫方式是因為早期使用刻刀和竹簡記錄文字。

在竹簡上刻字,顯然是豎著刻更方便。至于右起,也是因為多數人以右手持刻刀、毛筆,右起書寫不會被卷起的竹簡擋住手腕,甚至可以做到左手拿木牘、竹簡,右手刻書。

還有一點,以前是以右為尊。

如此習慣,導致後來即便紙張開始替換竹簡,讀書人也多習慣將紙張如竹簡一般卷起,制作成紙書卷。

一直到唐朝,紙質書仍以卷軸為主流。

到了宋朝,知識下行,讀書人大大增加,書籍印刷也進入爆發時代,不僅印刷術得到長足發展,書籍裝訂也變得更加多樣和方便。

蝴蝶裝、包背裝、線裝書皆成于宋朝,至明朝中葉,線裝書才曾為主流。

其實,自有紙張以來,右起豎寫的方式就不那麼合時宜了,在線裝書上書寫則更不方便。

只因這是一件小事,且多數時候人們都是在空白紙張上書寫,而非在空白書冊上寫,所以也就沒人挑戰千年傳統去改變。

如今朱媺娖以皇帝之威,朝廷之名,推行更加方便的左起橫排書寫方式,並沒有遭到多少阻礙。

就像人們因為這是件小事不屑于去改變它一樣,即便是頑固之人,不認可這種書寫方式,也不願因此觸怒皇帝和朝廷。

何況,目前朝廷也只是要求部分公文需用左起橫排的書寫方式,並未強令所有讀書人瞬間改變習慣,自然就不會發生激烈的反抗之事‧‧‧

此前卞玉京並不曾練習過粉筆書寫,但她以書畫成名,書法本就不錯,畫技也讓她精通多種毛筆的運用。

因此,她雖是第一次寫粉筆字,卻寫得頗為好看,再次令三位面試官點頭暗贊。

待卞玉京寫完,教諭又問︰「你可知這《對韻歌》于學生有何用?」

早有考慮的卞玉京不假思索地道︰「不僅可助學生識字,還可有助于其了解詩詞、對子所需要的韻律。」

三位面試官相視,不知發現彼此都帶著滿意之色。

然後,那訓導道︰「卞玉京畫技聞名秦淮,她代理副課的才能定是有的,應不必試了。」

教諭吳疇點頭,便對卞玉京道︰「三日後會公布今日面試結果,那時你再來縣學詢問。」

卞玉京向三位面試官盈盈一禮,離開了明倫堂。

里面是三人並沒有急著叫下一人進來面試,而是感嘆起來。

「這卞玉京不愧是昔日秦淮名妓,其才學當小學語文教師綽綽有余。怎奈何是風塵之人,可惜啊可惜。」吳疇嗟嘆道。

女官道︰「此事須得我請示陛下方能決定,故而,她未必不能為小學教師。吳教諭可惜得太早了。」

吳疇一時尷尬,不說話了。

卻說卞玉京出來,眾人見她神色平靜,都猜不到她面試結果如何。

卞玉樓則問︰「姐姐面試可順利?」

卞玉京道︰「還算順利,但能否選上還得等三日後知曉。」

姐妹倆說了沒幾句,里面的小吏便出來叫卞玉樓面試了。

卞玉樓面試完出來,神色就沒有卞玉京那麼平靜了,略有些難看。

卞玉京關問︰「可是出了什麼岔子?」

卞玉樓先點頭,又搖頭,道︰「所試皆可,只是他們似乎對我原是風塵女的身份不滿。」

卞玉京笑道︰「我也是如此,但即便我們因此選不上也沒什麼。至少,我們此行漲了一番見識不是嗎?」

‧‧‧

下午五點。

被朱媺娖以「欽使」身份派往江寧、上元兩縣協助選拔小學教師的明史蘭、安若熙回到紫禁城,一起來向朱媺娖匯報今日面試小學教師的情況。

負責上元縣的明史蘭道︰「上元縣今日面試之人共有一百二十七位,其中符合最低錄取標準的只有三十六位。

且只有兩位女子,一位乃書商之女,年十六,名尉遲雪灩。

另一位卻是上元縣一普通市民家的寡婦,年二十五,名段雲緲。」

朱媺娖听了頗感興趣地問︰「那這兩位女子可符合錄取要求?」

「符合要求,且表現比多數應聘男子都要出色。」

朱媺娖微微點頭,並不意外。

如今敢出來應聘為女先生的,必然要承受很大的輿論壓力。若非對自身才華有足夠的信心,是不會頂著壓力去面試的。

隨即,安若熙道︰「江寧縣今日面試者有一百四十四位,符合最低錄取標準者僅四十三位。

其中亦有兩名女子,名為卞玉京、卞玉樓,此前皆是秦淮畫舫上的風塵女。」

「卞玉京?」听到這個後世秦淮八艷的名字,朱媺娖略微驚訝,隨即問︰「她們表現如何?」

「卞玉樓表現只比尋常面試男子略好,但卞玉京表現可入今日江寧面試者前十之列。」說到這里,安若熙一頓,問︰「陛下,江寧教諭言,若招風塵女為先生,恐怕學生們的長輩難以接受,會令民間更難接受女童入學之事。這卞家姐妹是否要招募?」

朱媺娖道︰「朕決心改變大明種種弊俗,鼎力革新風氣,哪一樣不會令民間非議?

解放女子之事如今才開了個頭,絕不可畏首畏尾。那卞家姐妹此前雖是風塵女,但只要滿足招募要求,今後潔身自好,為何不能招募?」

安若熙低頭,「卑職明白了。」

之後,朱媺娖又根據兩人呈上的面試記錄,詳細詢問了其他情況,比如說三門主課的面試者各有多少,其中功名最高的是哪位,無功名者、童生、秀才各有多少,等等。

待問完,天已黑透,朱媺娖便回到竹林老宅吃晚飯。

吃完,朱媺娖翻著給朱媺看的後世《笠翁對韻》書籍,聯想到這個世界李漁的相關資料,不禁道︰「沒想到這李漁不僅能編出《笠翁對韻》這等啟蒙佳作,對在戲曲方面的作品也這麼多。

希望他來到京城後,能令藝術團工作進度更快、更有成效一些。」

原來,郝光明雖是年前就收到了在網上讓人編的大明小學三年教材,卻是過年後才因翻看語文教材注意到李漁。

此人原名李仙侶,字謫凡,號天徒,1611年生,目前是浙江金華府秀才。

後來帶清下江南,他才改名李漁,號笠翁。不科考、不仕清,沉醉于文學、戲劇方面的研究和創作。

從其之前的名、字、號就能看出,年輕的李漁頗為狂放不羈,不說憤世嫉俗吧,起碼對世俗禮教也沒那麼在乎。

估計是到年紀大了,才領悟到傳統文化中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而後有了《笠翁對韻》、《笠翁十種曲》等傳世佳作。

這樣知民間疾苦、接地氣,又不受傳統太多束縛的文人,才是朱媺娖所需要的。

郝光明向推薦後,朱媺娖第一時間便派人去金華府「請」他。

但估計李漁要來南京,起碼也得二月份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