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悔之晚矣!

鄭明友在眾多清丈小隊長中雖然不算突出,但基本的能力還是有的。

他知道,絕不能讓秦觀文獨自一個被楊志才的人送去法院。倒不是擔心秦觀文的安危,而是怕半路上秦觀文又中了什麼圈套。

比如投靠了楊志才,成為了勛貴及大地主這一邊的人,然後在法院斥責田稅改革之事。

同時,為了取得楊村百姓的信任,他又讓三位在清丈田畝中表現出較高威望的普通百姓隨同。

楊志才作為原告,小蓮作為重要證人,自然也是要去的。

等這些人一走,楊村「清丈專員睡著地主老爺小妾」之事才算是告一段落。

百姓們對清丈專員仍抱有懷疑態度,不僅沒有了之前的熱情,甚至村里的未婚女子、小媳婦也都躲了起來,不再露面。

但好歹是沒有人再當著他們的面說怪話了。

鄭明友知道,想要進一步消除百姓對他們的誤會,還得等上元縣法院對秦觀文的判決結果出來才行。

‧‧‧

秦觀文被送到上元縣法院時,已經天亮。

因為案件涉及到清丈專員,被要求加急審理,故定在下午開庭審判。

利用上午的時間,上元縣法院檢察官聯合巡捕對該案件進行了一定的了解,發現秦觀文或許有被設計陷害的可能,但現有證據卻無一能證明其清白,反倒是楊志才這邊告他強堿小蓮的人證、物證充分。

因為在十二月一日朱媺娖就發出了相關聖旨,凡涉及田稅改革之案件,易速判不易拖延。

于是下午,在三十三位听審團成員的見證下,上元縣法院對此案做出了審理及判決。

「《大明律》,強堿者,絞;未成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堿幼女十二歲以下者,雖和同強論!」

因為大明法院如今還有著向百姓普法的責任,故每次審判,法官都會盡量講述相關法律。

此番秦觀文被告為強堿罪,故法官便將《大明律‧強堿》相關的三條律法都念了出來,並做出了解釋。

其中最後一條中的「雖和同強」,意思就是,即便十二歲下的幼女同意配合發生關系的,男子亦會被判為強堿罪。

可以說,神州自漢代有強堿罪之始,對強堿罪犯幾乎都判的是重刑。唯有唐朝此類刑罰最輕,只判徒刑兩年半。

大明法院听審團制度,實行不過數月,選擇的都是本縣各行各業的名望之輩。因為听審團只具有听審資格,而不是陪審員。

所以,當法官宣判時,听審團都安靜地听著。

只有被告席位上的秦觀文,滿臉絕望與後悔。

「經審理,秦觀文強堿楊志才妾室吳小蓮證據確鑿,故我上元縣法院第一法庭判秦觀文絞刑,緩期三個月執行。

若有不服,可向應天府法院上告。本案審判完結,散庭!」

「我不服!」秦觀文又掙扎大叫起來,「法官大人,我真的是被陷害的!我要上告!」

法官看著他道︰「你會被關在上元縣監獄三個月,在此間有權利約見家人。若想上告,可讓家人請訟師替你上告、辯護。」

說完離開。

秦觀文听了再次露出了絕望之色。

他雖是南京市民,讀了些書,可從父親病逝後家勢就迅速衰敗下來。如今只有一位四五十歲的老母,家中雖不說一貧如洗,卻也沒什麼錢,不然也不會二十好幾還沒娶媳婦。

自從法院新政實施以來,雖然訟師增多,可請訟師所需的費用卻並沒有降低多少。以他家中的情況,想要請好的訟師上告,簡直不可能。

何況,秦觀文也知道,他這個案件想要平反很難——楊志才既是故意給他下圈套,又怎麼會留下證據讓他翻身呢?

听審團的大部分人也都離開了。

這些人中沒有誰同情秦觀文,反而都露出了厭惡之色。顯然,秦觀文已經被認定為強堿犯,以及利用權力欺壓百姓的惡吏。

楊志才故意慢走一步,帶著小蓮來到秦觀文身邊時,停下來嘲諷,「臭小子,當了個小吏就敢打本老爺小妾的主意,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法院判你死緩,還給你留個全尸,已經是便宜你了。」

秦觀文雙眼通紅地瞪著楊志才,又看向躲在其後面不敢露臉的小蓮,掙扎著想去打二人,卻鎖鏈控制住,只能無能狂吼。

「哈哈哈‧‧‧」

楊志才摟著小蓮得意大笑著走了。

最後走得是來陪同秦觀文的另兩名清丈專員,其中一人以前跟秦觀文關系還不錯。

這人來到秦觀文身旁,嘆道︰「之前就讓你提防、遠離楊志才,你不听,現在後悔也晚了。唉。」

另一人則恨恨地斥責道︰「培訓時教師就反復告訴我們了,所有地主都是我們敵人,面對他們時也要像面對敵人一樣小心謹慎。

虧你還是我們當中培訓成績不錯的,竟然被人一奉承,就將培訓所學都忘完了。

如今你按罪論死也就罷了,還連累得我們小隊在楊村乃至淳化鎮失去人心,讓清丈工作更加困難。

秦觀文,你自己想想,你到底對得起誰?!」

「啊!」秦觀文痛苦的大吼一聲,深深低下頭痛哭起來。

他後悔極了。

可惜再也沒有機會翻身。

‧‧‧

左都御史,高宏圖府邸。

其弟子吳成禮進來向高宏圖行禮後,便道︰「老師,今日又添一件清丈專員作惡的案件,一人威脅楊村地主楊志才,強睡其妾室。

如今田稅改革展開尚且不到半個月,便相繼發生一十三起清丈專員仗勢欺人,以權亂法之事。

而且這還是在應天府,是天子腳下。若是將來田稅改革推廣向整個南直隸,乃至其他各省,可知清丈專員會多麼的無法無天。

陛下想要清丈田畝,增加國庫收入是好事,可事情不是這麼辦的。

老師身為左都御史,有勸諫君上之責,不可再這般觀望下去了啊!」

吳成禮越說越激動,眼楮都微微發紅了,一副為國為民的忠良模樣。

高宏圖抽著旱煙,眉頭緊皺。

如果放在崇禎朝,踫到這樣的事,他早就上奏痛批「田稅改革」一事及相關大臣了,甚至會在朝堂上勸告皇帝停止此事。

可如今不同以往。

今上雖是女子,卻是天命所衷,有大神通之人。登基半年,所做之事幾乎沒有錯的。

另外,吳成禮說的這一十三起案件,涉事的清丈專員都被依法定罪,並沒有被包庇。

而十三個人相較于一千多清丈專員來講,其實只是個小數目。

所以,高宏圖沒什麼信心勸服朱媺娖。既不能成,他就不想去做這件事。

可吳成禮所說也有一定道理——如今田稅改革才開始半個月不到,範圍也是在天子腳下的應天府,若是將來擴大到別處,豈不會失控?

就在高宏圖衡量、猶豫之時,右都御史姜曰廣過來了。

第一更。

(本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