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臣為君傀,再傳大捷!

朱媺娖先對龍文光道︰「袁繼咸是個中正之人,而今又是內閣首輔,會有不少時間、精力花費在內閣事務上,應是不會過問吏部太多事務。

煥斗先生則是吏部目前唯一的侍郎,當替本宮做好選賢舉能之事,將合適的官吏放在合適的位置上。」

朱媺娖這話對于擅長委婉講話的明朝臣子、讀書人來講,已經很直白了,那就是讓龍文光在吏部按她的需求去選拔任用官吏。

龍文光也是讀書人,如果是別的君主這麼要求,他說不得會給個軟釘子,既免得被儒林視為諂媚君主的小人,也可為自己獲得清名。

可他追隨朱媺娖已近一年,對朱媺娖的了解可比南京這些官員多太多了。

因此,他听完便作揖道︰「臣定盡忠職守,不負監國所望。」

朱媺娖頷首,又看向劉鱗長。

「工部尚書何應瑞,此前在弘光朝貌似毫無存在感,可這也正說明其人長于實務,不喜政爭。

他能力或許一般,但與孟龍(劉鱗長字)先生定是一路人。

所以孟龍先生上任後,可以與其同心協力,處理好工部事宜,並盡快改革南京這邊的軍器局,建立鋼鐵廠、兵工廠、船廠等軍工產業。

此外,工部新任郎中宋應星乃我大明工造百科之才,主事陳于階則是數學、軍工之才。

孟龍先生可考查他們實際才干,若不虛,便可倚賴信用之。」

劉鱗長听自己工作上無需什麼勾心斗角, 地輕松,當即作揖道︰「臣定謹記監國囑咐。」

「兩位且先去下榻之處歇息吧。」朱媺娖道,「後日便是本宮登基之日,明日兩位可是有得忙呢。」

兩人作揖,後退著離開了武英殿。

後日便是五月二十五日。

龍文光、劉鱗長作為侍郎肯定是要參與登基大典的,明日必會被叫去熟練流程,乃至排練,以免在大典上出岔子。

就這,還是朱媺娖登基大典流程簡化過的結果,否則她及一應官員必然需要更多時間去演練。

朱媺娖看向王應熊,道︰「法務院院正之職貴重,可知本宮為何屬意春石先生來任?」

王應熊拼命轉動大腦,努力思考。

論人品,比他好的大臣雙手都數不過來;論對大明律法的理解、掌握,他更是排不上號;論聲望,他在朝中同樣地拍到一二十名後了。

能夠在年輕時就中舉、中進士,王應熊終究還是有些智商的。

想了一圈,他終于明悟了些什麼,試探著道︰「臣一無所長,唯一可獻于監國的,便是一顆忠心了。」

「春石先生當真是聰慧之人。」朱媺娖笑了,「在法務院院正這個位置上,本宮看重的便是忠心。或者說,只有對本宮忠心耿耿,毫無二心之人,才能做好這個院正。」

朱媺娖說的這些其實都是虛話。

法務院院正人選上確實需要忠心,但更重要的是听話,是能做一個甘願听從她命令、為她傀儡的人。

且事實上,法務院院正人選完全由她來任免,其余人無權過問,這就確定了院正只能听她的命令行事。

之所以這麼做,卻是與朱媺娖設想的大明法務院初立時的職能有關了‧‧‧

王應熊並非清流,又是個官迷。

因此,他听了朱媺娖的話立即作揖表態,「臣定對監國忠心耿耿,唯監國之命是從!」

「好,接下來本宮就與春石先生講一講法務院的事‧‧‧」

朱媺娖和郝光明商議出的法務院,最初只有四個職司,依次為︰法務司、律法修訂司、最高法院、大明法律提議大會。

法務司就跟戶部戶政司、財政部財政司一樣,實為該部門的辦公室。

律法修訂司則主要負責「大誥(特指明朝憲法)」以外的大明律法的起草、訂立、修改、解釋等相關事務。

最高法院則負責裁定大明各省三級法院不能裁定的桉件,並定期對各地法院裁定桉件進行檢查,以取代大理寺。

至于「大明法律提議大會」,主要是幫朱媺娖收集地方乃至明間各階層在法律上意見的,以方便修訂律法。

一般情況下,「大明法律提議大會」五年召開一次,由地方法院、官府以及監察部門聯合提名各地方、各階層「議員」,然後交給法務司的人抽選部分來京參加大會。

朱媺娖、郝光明都知道,後世在這方面都難以做到真正公平公正,在明朝就更不可能做到了。

可即便其中有種種齷齪,卻仍是能起到一部分收集民間意見作用的。

因為這里面的各地方會具體到各個鄉鎮,各階層也是具體到各個細分的行業。

另外,地方官府、法院、監察部門三方提名都是單獨上交的,規定他們不得溝通。

總之就是最大程度保證一定的公平、公正,令「大明法律提議大會」能起到一定作用。

此外,這個大會籌辦是需要時機的,兩人估計第一屆起碼也得三五年之後才能辦起來,那時大明地方官場環境肯定比現在要好一些。

法務院院正職位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朱媺娖的規定中,「大明法律提議大會」所議好的任何法律相關提議,院正都有一票否決權!

這樣一來,朱媺娖就能通過控制院正人選,來否定那些她不希望出現的法律法規。

雖然稍微聰明點的人都能看出這套規則中的問題,可那又怎樣?

對于上位者而言,有一個傀儡在前面和臣子掐架,和親自下場終究是大大不同的——這樣至少能保住基本的面子。

王應熊就是朱媺娖在法務院的傀儡。

听明白後,王應熊反而大松一口氣。

他原本還擔心朱媺娖會交代什麼困難任務呢,沒想到只是讓他當個傀儡。

當傀儡嘛,他最擅長了。

最後,朱媺娖又道︰「除了這個大會,最高法院及下面各地方的三級法院,你也須得看好,最好不要出現重大的、大面積的貪腐瀆職之事,否則本宮也保你不住,明白嗎?」

「臣明白!」

講完後,朱媺娖正待讓王應熊離去,就見劉淑英拿著一張紙匆匆走來,臉上卻是帶著振奮的笑容。

她作揖行禮之後,便道︰「恭賀監國,靖南伯傳來電報,言其與李國英在鳳陽府霍丘以南的丁塔店盡滅劉良左、劉良臣殘部,並陣斬劉良臣,生擒了劉良左!」

听黃得功終于殲滅降清的劉家兄弟,朱媺娖不禁滿臉高興,當即就接過電報親自看起來。

王應熊也很高興,跟著道︰「恭喜監國,賀喜監國!如此大捷,定能讓後日的登基大典更添光彩呀!」

朱媺娖沒接話——她的注意力都在電文所傳捷報上。

此前,劉良左正如郝光明所預料的一般,在其弟弟劉良臣的勸說下,又因不知南京之變以及朱媺娖的存在,便輕易地降了清。

隨後劉良左起十萬大軍從壽州南下,直取廬州府!

不過,劉良左這十萬大軍雖非夸大之言,可其中大部分從流民中新招的兵員毫無戰斗力,實際是充當民夫、炮灰使用的。

其部該類兵員有六七萬,劉良左打的注意便是,讓這些「新兵」先充當民夫,運送糧草南下。

遇到難啃的軍隊,或是需要攻城時,就讓這些「新兵」當消耗品。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減少他麾下精兵、敢戰之兵的戰損,待「新兵」消耗幾番,能活著的,也就自然成了敢戰之兵,連練兵的過程都免了。

劉良左這十萬大軍,一直到廬州府城前,都如入無人之境——事實上也確實沒踫到多少人,鄉野的百姓都讓他麾下的兵禍害完了。

遇到的幾個縣城,里面官員不是望風而逃,便是跟著降清,幾乎沒有遭到抵抗。

這種情況下,劉家兄弟難免都有些輕忽大意。

于是,在攻打廬州府城合肥時,被故意隱瞞兵力駐守于此的馬得功、丘鉞狠削了一波兵力,踫得是頭破血流。

兄弟二人降清後正志得意滿,欲為大清建功呢,自然不甘心被一座合肥城擋住,當即在城下整頓了兵馬,重新發兵,認真攻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