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皇帝都投降了,我們還爭什麼?躺平吧

陛下與內閣閣臣聯合手諭?

那不就等于正式的聖旨嗎?

李永茂與兵部衙門其他聞聲而來的官員都不禁疑惑。

待兵部主要官員都來了,這宦官便展開聖旨,念道︰「甲申天變,先帝與京城共存亡、殉國難,我南京忠誠念國不可一日無君,方擁立福王繼位。

今方得知先帝傳詔坤興公主監國,授予大明皇帝二十四璽,遺命監國復興大明‧‧‧」

這份手諭格式的聖旨有洋洋灑灑數百言,其實總結起來就三點。

其一,先帝遺詔坤興公主監國確有其事。

其二,南京群臣因不知有先帝遺詔,又出于為國勢著想,才擁立福王繼位為帝。

最後,福王自認德行、能力皆不如坤興監國,故請退皇位、去帝號,交權于坤興監國。

听完後,李永茂等官員都呆立當場,一時震驚得無法思考。

尤其是李永茂。

方才他還想著學習于少保,前去帶領京營,抵抗坤興公主的大軍呢。

沒想到朱由崧以及內閣竟然已經投降了!

其余兵部官員雖然方才已知曉坤興公主的大軍來到了南京城外,卻同樣沒想到朱由崧和馬士英內閣會直接投降。

還投降得如此徹底。

這點從手諭上便能明白。

朱由崧與內閣聯名下發的手諭,一則證實了坤興公主監國乃是受先帝遺命,具有正統性。

第二點則是為了南京群臣找好了退路——當初南京群臣是不知道先帝遺詔之事,才擁立福王。所謂不知者不罪,將來朱媺娖監國也不好拿此事來追究他們。

也無法追究。

畢竟弘光朝廷曾受長江以南各大省份承認,總不能把那些曾承認弘光朝廷的官員都以錯認偽帝的罪名論處。

真這樣做,不用清軍來攻打,長江以南各大省份的官員就先被逼反了。

所以,這第二點為的是安這些官員的心。

至于第三點,就是告訴弘光朝廷的官員們,不用想著去反對坤興公主監國的事了。

朱由崧和內閣都投降了,你們反對又有什麼用?

想明白這些,一眾兵部官員都不吭聲了。

還有人露出了輕松之色。

原本他們正愁該怎麼應對坤興公主兵臨城下之事呢。

現在好了,不用煩惱了,和朱由崧、閣老們一樣躺平就好。

李永茂回過神來卻不願相信。

他目光銳利地看著宦官,喝問道︰「陛下與內閣怎麼會發這樣的手諭?你這手諭定然是假的!」

「是真是假李侍郎一看便知。」小宦官嘆聲道,「況且後面還會有正式的聖旨,下發到朝廷其他衙門。陛下,不,福王與閣老們是擔心兵部這邊听聞監國大軍到來會無詔行事,弄出亂子,這才讓咱家來下達一份手諭。」

說話間,手諭已到了李永茂手中。

他一看,手諭乃是馬士英親筆所寫,而後朱由崧用印、簽名,閣臣王鐸、阮大鉞同樣簽了名。

這一下他再無話可說了。

即便是宮廷生變,這份手諭乃是皇帝與內閣被強迫著發出來的,也說明坤興公主的人打入了宮廷。

內有宮廷被控制,外有大軍兵臨城下,他即便想爭,又拿什麼去爭?

于是,李永茂便像被抽去骨頭一般,身形佝僂下來,一手捏著手諭卷軸,另一只手則擺著道︰「罷了罷了,你且回去回復陛下與三位閣老,我李永茂會約束好兵部眾人,不會給他們添亂的。」

李永茂如此作態,顯然是不相信以公主監國替代朱由崧,會讓大明變得更好。

見此,隨小宦官而來的、實際是禁衛軍親兵偽裝的一名「錦衣校尉」忍不住開口了。

「這位侍郎老爺神情為何這般垂頭喪氣?監國乃是仙女下凡,替代了偽帝定會讓大明更好,你們都應該高興才對!」

李永茂听了先詫異地看了這「錦衣校尉」一眼,隨即就不禁冷笑,「仙女下凡?你是坤興公主的人吧?豈不聞子不語怪力亂神?就憑公主麾下有你這般想法的人,我便知道她尚且不如今上!」

「你!」

這「錦衣校尉」氣得臉色脹紅,當下就想動拳頭說服這狗官,卻被他同伴拉住了。

「監國如何,這人以後自會知曉,你我何必與他費口舌?」

說完,帶著小宦官一起離開了。

其實兵部這邊即便有所動作,也造不成什麼大亂子。

馬士英等人傳來這份手諭,純粹是不想引起朱媺娖誤會‧‧‧

南京城外,揚子江上。

朱媺娖的御船已經靠岸停泊。

但她卻並沒有靠岸停泊,而是站在御船閣樓頂上,憑欄望著高大的南京城。

同時也是借用手機攝像頭,讓郝光明能夠欣賞這明末時六朝古都的景象。

「不愧是六朝古都,又是大明的副都啊。從長江上看去,這南京城的氣勢確實不一般。

對了,你知道這南京城的別稱‘金陵’是如何來的嗎?」

朱媺娖當初在宮中雖然也讀了不少書,但畢竟才十六歲,對此還真不知道。

于是微笑道︰「相公何必賣關子?說給我听就是了。」

郝光明在另一邊卻是拿著平板,查到了相關資料,才念道︰「史書載︰‘楚子熊商敗越,盡取故吳之地。以此地有王氣,故埋金以鎮之,號曰金陵。’」

接著又道︰「不過我們後世有人研究金陵的風水,認為這里確實匯聚王氣,可卻留不住,往往很快便會隨江流散盡。

所以歷代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不長久。即便是你們大明,也經歷了靖難之役,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了。」

朱媺娖道︰「這說法不無道理——如今弘光朝廷才建立不到一年,卻將為我所取代。這豈不也是某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

如果是這樣,相公說說,我日後要不要將都城放在南京?」

郝光明笑道︰「你應該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對你們這時來講,北京、南京選哪個確實有點困難。

但實際上,以北京為首都,以南京為陪都,卻是很好的策略。

你們這時,已經有大運河連通南北,說起來南北二京交通已算便利的了。

如果你還嫌不夠,日後可以建立一條連通北京、南京的鐵路,輔以電台,對南京以及南方諸省的掌控便會比大明以前高出百倍千倍。」

听見這話,朱媺娖不僅沉思起來。

她在想,既然副都有利于掌控地方,那麼今後的大明不但要有北京、南京、中都,還要有西都、西京以及東都。

就在她暢想未來時。

放在一旁桌子上的對講機響了起來。

里面傳出紅娘子的聲音,「啟稟監國,禁衛軍第一鎮及邊防軍第十一鎮,已順利接管南京主要城門。

但一些次要的城門仍由原南京京營部分軍隊協防。

俺看過了,這些投靠俺們的京營都需要整訓,否則不值得信任。

如今俺們要控制整個南京城防,可信兵馬還欠缺不少,希望監國能酌情增派些人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