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暴露的問題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次空軍派出規模如此龐大的運輸機群,執行陸軍營級單位成建制戰略空運任務,除了向東南沿海軍事斗爭一線亮亮家底兒外,最重要的目的還是通過這次戰略空運來模索空軍運輸部隊在緊急情況下如何跟其他軍兵種,尤其是陸軍部隊的配合。

畢竟裝備是一方面,怎麼用就是另外一方面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假,可有了利器卻不知道怎麼用,那也是白搭。

正因為如此,總部為此並沒有設置什麼專門的預案,只是在陸軍部隊中挑選了小滿所指揮的營,畢竟作為一支名義上是摩托化步兵營,實際上卻是一支如假包換的輕型機械化營的王牌部隊,還是很適合進行成建制空運的。

無論是92式步兵戰車還是PTL—97式100mm突擊炮,亦或是同平台的120mm拍榴炮,戰斗全重就沒有超過20噸的,連運—17都能輕松搭載一輛92式步兵戰車之外,還能混裝一台EQ140型軍用卡車。

若是換成重型機械化營,整體的物質總量將翻上一番,40架大中型軍用運輸機根本就不夠用;而單純的輕步兵又太過單薄,體現不出空軍成建制戰略空運的能力。

只有小滿所指揮的營不大不小剛剛好。

然而小滿所指揮的營合適歸合適,但在總部不設預案,故意「放任自流」的情況下,空軍和陸軍敷一接觸就暴露出諸多問題。

一字排開的大中型運輸機和一百多台套的陸軍裝備就這麼雜亂無章的堆在機場的跑道上,無論是空軍的調度還是陸軍的後勤主管,一個個忙得叫都不佔地,喉嚨都喊啞了,但依舊是雜亂無章。

沒辦法,無論是空軍還是陸軍,誰都沒經歷過這麼大規模的成建制空運,甚至于空軍的這些大型運輸機連裝載陸軍主戰裝備的次數都非常有限。

什麼機型該裝什麼型號的車輛,那個機型適合不同車輛混裝,那個機型適合裝備人員和裝備的混裝,是倒車入機艙合適還是直接開進去合適,車輛駕駛駕駛員的技術過不過關,如何指揮協調……

可以說當小滿所指揮的營抵達機場那一刻,難題便一個接著一個,甚至兩個軍種的主官為了一台車輛的調度都會相互拍桌子罵娘。

好在無論是空軍還是陸軍,骨子里都有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兒,一次不行就用兩次,兩次不行就試三次,總之盡可能找到最合適的裝載方案。

兩個軍種在基地內忙活到大半夜,這才找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快速裝載方案。

就比如說進口的俄制伊爾—76MD機艙總廠超過20米,可以裝載三輛92式輪式步兵戰車。

運—18NB的機艙長度超過17米,可以裝載兩輛PTL—97式100mm突擊炮或是同平台的120mm拍榴炮,亦可以混裝一輛PTL—97式100mm突擊炮和兩輛212吉普車。

至于運—17,由于機艙長度只有12.7米,滿打滿算只能裝載兩輛92式輪式步戰車。

而那款被空軍稱作運—19的新型大型運輸機,盡管起飛重量達到138噸,但基本指標跟運—18NB沒有太大差別,更準確的是運—19就是在運—18NB的基礎上換裝了推力更大的WD—64plus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改進版。

除了發動機外,其他方面幾乎與運—18NB指標相同,只不過發動機的推力更大,做到了大力出奇跡的效能,從而令運—19的最大起飛重量照比運—18NB的125噸多出了13噸。

所以運—19的裝載情況與運—18NB完全是一模一樣。

如此一番試驗和模索後,40架大中型運輸機通過混裝的方式將小滿所指揮的營700名官兵和128台套的裝備,連同一個基數的彈藥全都裝載完成。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也暴露了諸多的問題,首先就是協調,很明顯空軍和陸軍對這次戰略空運過于樂觀,結果到了實質性的操作時數不勝數的麻煩接踵而至,導致原本三小時的裝載時間硬生生的拖了成了10個小時。

這個也就罷了,關鍵是基地內大型運輸機密密匝匝也就罷了,小滿所指揮的營一百多台套的裝備也一擁而上,一度讓現場十分混亂。

以至于現場負責協調的首長不止一次的怒道︰「這就是和平時期,要是戰時,就這麼個搞法,基地里里外外都得被人一鍋端嘍。」

其次則是裝備的適應性問題。

在沒有進行類似的大規模綜合性成建制戰略空運之前,手里有了運—18NB和運—19的空軍運輸航空兵部隊說實話有些瞧不上送俄國進口的伊爾—76MD戰略運輸機。

機載設備老不說,飛機來還跟拖拉機一樣,一點兒飛行的享受都感受不到,關鍵還全TM是二手貨,哪有運—18NB和運—19這種全新的飛機飛機來舒服?

可真正做實戰話的運輸任務時,空軍方才發現,所有機型里只有伊爾—76MD戰略運輸機的裝載能力最高,能夠搭載3輛92式輪式步兵戰車不說,機尾的艙門升降板上還能固定一輛212吉普車。

運—18NB和運—19的載重能力並不弱,可礙于機艙尺寸,做不到伊爾—76MD這麼高效,反而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裝載效率極低。

就比如說兩款運輸機的尾部升降艙門,在設計時就沒有做優化考慮,導致高度極低,別說是EQ—140這樣的軍用卡車了,就是212吉普車都沒法搭載,只能是混裝一些槍支彈藥或小件兒的後勤物品。

如此一對比,空軍方面才發現,老毛子的東西雖然糙了點兒,但一切應用都是從實戰這個基礎出發,相較于此,國內的同類產品還有些稚女敕。

正因為如此,在此次戰略運輸演練後,空軍便向幾款國產運輸機制造商中國騰飛發出了大大小小一百多條的改進意見。

空軍如此,陸軍就更不用說了,以前裝備設計研發是沒考慮過空運這個選項,所以裝備大了小了,長了短了都無所謂,反正能放在火車上就行。

可通過這次戰略空運演練後陸軍發現,以往的裝備設計思路根本無法適應未來快速反應的現實需求,不說其他的,PTL—97式100mm突擊炮的炮管就做得太長,以至于偌大的運—18NB和運—19只能滿打滿算裝載兩輛,效率低到要命。

因此在戰略空運演練還沒結束,陸軍便向設計單位提出改進PTL—97式100mm突擊炮的意見不說,干脆把後續的PTL—97式100mm突擊炮全給停了,搞得生產該裝備的研制單位差點兒沒瘋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