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我望雲煙目斷遠(三)

作者︰破賊校尉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趙似再一次重申保密條例後,便讓大家各自散去,只留下了章惇和許將兩人。

等到崇政殿里只有他們三人時,趙似開門見山地說道。

「章公、許公,朕出征,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半, 就會回轉。在此期間,兩位的首要任務就是支援滅夏前線的戰事。其次就是穩住國內局勢。」

趙似眼楮微微一眯,像是見到老鼠的貓。

「朕知道,朕出征期間,肯定會有各路牛鬼蛇神跑出來。章公、許公,你們只管穩住,而今新政的好處,大家都看到了,也多多少少拿到手了。所以已經成了大勢, 那些再逆勢而行的人,只是跳梁小丑,成不了大氣候。」

章惇和許將心中一凜,連忙應道︰「臣等明白。」

「章公,現在新政推行到了關鍵時刻。重要的事情就三件,一是繼續稅賦改革。丈量田地,確定田稅基數;明細工商各出產、交易等稅種;鹽、茶、酒、糖改專營為牌照許可生產,適用不同的稅制,放開經營」

「二是繼續加快直道修建、河運疏通;擴大鋼鐵冶煉、棉布、絲綢、機器等生產;加快新型海船修建和下水,擴大海外商貿,同時組建水師,打擊海盜和走私行為,重點扶助向西、向東、向東南的海路勘查」

「三是完善地方官制, 重點是要完善縣一級官署機構職能, 讓它能夠承擔起民生、社會治安、司法、征稅等承宣布政的職責。嘗試建立鄉鎮一級官署機構,開始執行相應職責」

「章相,新政推行,你的決心和能力朕是相信的。但是我們不能學王文成公這個拗相公, 一條道走到黑。很多新政舉措,初衷是好的,可是到地方上實際一執行,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會出現。所以反饋和及時調整十分重要」

說完國政方面的事情,趙似又說了幾句軍隊建設方面的事情。

「許公,西北滅夏之戰,各部已經演練過多次,由前線指揮部指揮,軍咨等三署去協調好了。你這邊關鍵是盯住北邊。朕給你交個底,萬一勢態出現最危急的情況,就算是把河東、河北打爛了,也要堅持到西北三軍把西夏滅了。」

「類似的話,朕也已經跟王稟、韋寶慶、徐率直和郭成說過。遼軍大舉南下,我軍主力不在,盡量不與他們野外決戰,以晉陽、真定、河間三堅城為防御中心,組成三大防御區,阻礙遼軍南下的腳步, 拖延時間。這是朕為何把最善守的兩員大將,王稟和郭成調去河東河北的原因。」

「這三年來,他們有一半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修建加固城防上。實力相差太遠,我們必須得認。所以忍氣吞聲當一當縮頭烏龜,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等我們把西夏解決了,主力部隊調回來,我們再跟北遼把賬算清楚。」

一直談了一個多小時,趙似才放章惇和許將出皇城。

出了東華門,許將又一次坐上了章惇的馬車。大宋一文一武的最高長官,聚在一起,交換著各自的意見。

「章相,官家親自領兵出征,我這心里,十分地不安啊。」

「唉——官家的性子,你我都知道,定下來的事情,根本勸不動啊。」章惇也是只嘆氣,一籌莫展。

「兵事凶險,吉凶未測,這是老夫擔心的事之一。其二,官家一旦離京,老夫擔心,很多人就會按捺不住跳出來,但是一旦發生傾覆,你我怎麼向官家交代?」

「傾覆?什麼傾覆?能發生什麼傾覆?」章惇不屑地問道,「向太後已經仙逝,剩下的朱太後是官家親母,怎麼可能動搖國本?自天啟元年,敦輿山之亂,官家就借機把地方世家以及朝中勢力清理一遍。正如他所言,剩下的都是些跳梁小丑,誰還能興風作浪?」

許將瞪了他一眼,「子厚,你湖涂啊!一旦西北戰事膠著,北遼乘虛南下,危急之時,難保不會有人趁機興風作浪?」

章惇的三角眼也一瞪,「哪又如何?你以為官家沒有最壞打算?曾保華和潘意分別為開封府和京畿內外都部署,除了拱衛安全,說不定就是在最危急時刻,護著太後、後妃以及文武大臣等退入西安。」

「你還是樞密院事,怎麼連官家常念叨的‘人存地失,人地皆存’都忘記了?官家果毅堅韌,凡事做最壞打算,往最好處努力。恐怕在他心里,已經做好最壞打算,就算那些奸人一時得逞。官家帶著主力大軍,揮師東進,大不了再打出一個大宋來。」

許將听到這里,也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官家還真是這樣的人,他真得下得了這樣的決心。

隨即,許將也領悟到章惇話里的意思︰「章相,你覺得官家此舉,是一次引蛇出洞?把經過幾次風雨洗禮,藏在最深處的某些人釣出來?」

章惇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只是又提醒了一句︰「除此之外,官家恐怕還有另外一個目的,想看看三省一院,他親手制定的大宋軍國中樞,在他離開京城的日子里,能不能鎮得住場子,維持著國政的正常運作。」

許將臉色微微一變,「你是說官家要放權?」

「是的,放權。當初官家就跟老夫說過,國政當悉數托付給三省一院,他只管方略和監督。」

「這樣,妥當嗎?」

「妥當嗎?」章惇不置可否,「官家此前跟老夫討論新官制時,曾經說過,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官制,只有最合適。而且還有兩點最關鍵的就是,留出暢通的反饋渠道和及時的糾錯能力。」

反饋渠道,許將知道,學習會上各種提到。糾錯能力,這就有點新奇和有意思了。

「章相,這糾錯能力是什麼意思?」

「沖元,熙寧變法為何會功虧一簣?除了反饋的信息有偏差外,更重要的就是沒有糾錯能力。首先是王相公本身性子執拗,在種種阻撓下,把糾錯當成了妥協,于是一條道走到黑。其次就是神宗皇帝後來親自下場,推動新法。天子怎麼能有錯呢?所以最後一點糾錯機會也沒有了。」

許將心領神會,「所以官家就吸取教訓,放權給三省一院。一旦反饋出新政哪里有錯,把三省一院的某部門訓斥一番,順理成章就調整過來了。」

「可不就是這樣嘛。新政,在于一個新字,走的都是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只能確保方向沒錯,但是走的每一步卻可能有錯。可能走岔了,不及時糾正過來,就是一錯再錯了,最後所有的心血都會付之東流。」

听了章惇的話,許將很久都說不出話來,最後只能千言萬語,化作短短的幾句話。

「官家即位以來,老夫原本看不透,後來以為看明白了,可是很快,發現還是沒有看明白。今晚得章相提點,似乎又看明白了些。不過有一點倒是肯定的,官家,真的是在走前人從來沒有走過的路。」

章惇點頭贊嘆。

「是的。這條路要是走好了,我大宋就此中興,千秋萬世,永耀中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