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想通

作者︰破賊校尉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趙似離去後,章惇坐在書房里久久不能平復。

章授端上一碗茶,輕聲道︰「大人,茶冷了,兒子給你換了一碗熱茶。」

章惇猛地被打斷思緒,三角眼轉過來,就像雄鷹看到了獵物一般,嚇得章授手一抖,差點把茶杯掉到地上去了。

看到是自己兒子,章惇把目光一收,顯得無比地疲憊。

「三郎,」

「大人,兒子在這里。」

「好好用心,要多听多學,爭取跟上官家的腳步。」

「大人,兒子不是很懂你的意思。」

「三郎,我們都老了,跟不上官家的腳步,能做的就是幫他穩住局面,緩緩過渡。」

「大人,過渡?過渡到哪里?」

「過渡到按照官家施政理念培養出來的人才,開始接管朝政為止。」

章授有些明白,可還是有些不明白。

章惇懶得管他的思緒波動,只顧著繼續往下說,「章佃、章依、章仿他們還在治經義?」

他問的都是幾位孫輩,正在進學,準備延續章家的輝煌。

「不要再治經義,夠了。老夫腆著臉,請幾位翰林院和成均學堂的教授來,給他們開開竅。」

章惇突如其來的一句話,嚇得章授一個激靈。

「大人,官家不科試取進士了?」

「科試?當然要繼續,做官的還是得從讀書人里選取。只是考什麼,就不好說了,肯定會大改。進士,可能還會再取,但是官員還會不會從中擇取,不好說。」

「大人,」章授急了,「這科試之法,可是祖宗之法,怎麼能輕廢?」

「三郎啊,你也是讀過史書的人,科試從隋唐才開始有,本朝只是沿襲而已。從太祖皇帝開始,科試一直在改動,或大或小而已。怎麼,到官家手里,不準改了?」

章授啞口無言。

章惇默然一會,突然笑了,「‘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後,第一步就是統一思想,然後官員就是決定的因素。’老夫終于可以確定,龍泉山人是誰了?」

「龍泉山人?經常在《半月雜談》和《東京時報》等報刊上發表時政文章,引起巨大議論。有眾多反對者,也有許多擁躉的龍泉山人?大人,他到底是誰?」

「就是官家!」

章授仿佛被雷電集中了五髒六腑,內焦外女敕。

「三郎,以後你們要多讀這兩份報刊,仔細研讀。尤其是龍泉山人的文章,一個字一個字地用心琢磨。」

章惇切切叮囑道。

在回宮的路上,趙似思緒非常活躍,他把心中一個很大的疑惑終于想明白了,忍不住跟李芳和于化田傾述。

「朕觀父皇和皇兄,還有仁廟先帝的朝中黨爭,最大的問題就是各持己見,卻沒有評判標準。應該做裁判的諸位先帝,也是搖擺不定。」

「朕苦思冥想,想出了以律法為標準,先定下評判標準,再確定評判手段—以數據和事實為準繩。這樣就能避免拿著義理做標準,公說公有理,母說母有理。但是朕知道,再客觀,只要是人在斗,都免不了構陷、誣陷等手段。」

趙似一臉苦笑著,自顧自說著,兩邊繁華的景象,根本看不到。

「準繩和標準是死的,人卻是活的。那些宦海浮沉多年的家伙,一個個都是人精,肯定會找到漏洞。這黨爭,此後還是避免不了。只是朕該如何將其控制在合理範圍,不要耽誤了治理政務?」

趙似喃喃地說著,李芳和于化田都安靜地听著。韓甲先在稍遠一點的地方,警惕地盯著身邊走過的每一個人。

「所以最好還是要統一思想。可是在此之前,必須要搞清楚新舊兩黨為何爭得如此慘烈?此前朕一直沒有想清楚,剛才與章公討論劉安世,談到傲慢這個詞時,一下子都想通了。」

「我朝百年對文官優待,讓這些文人儒生們養成了傲慢之心。沒錯,他們確實都心懷天下,憂國憂民,都是想改變這個國家的有志之士。但是傲慢蒙蔽了他們的心和眼,傲慢讓他們以自己為中心,堅持自己所學的才是真理。」

「最關鍵的是,傲慢讓他們固守陳見,不思變革,只見到眼皮底下的四書五經,見不得其它的任何東西。納百川才能成海,固步自封,就是死水,會發臭的。」

說到這里,趙似下定了決心,「那就好好打掉他們的傲慢,讓他們知道,這世上的真理,不拘于四書五經這麼一點點!」

想到這里,趙似覺得腦海一片通明。

他抬起頭,看到身邊的開封城,大街小巷已經燈火通明。人流如織,歡聲笑語。有絲弦歌聲幽幽地從遠處的樓閣里飄了出來。

「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巢燕引雛渾去盡,銷魂殷勤,恰似當時枕上聞。」

歌聲纏綿哀婉,這是一曲寫端午的詞,深婉含蓄,彌漫著一種深入骨髓的孤獨寂寞。現時的文人,尤其是這開封城里文人墨客,醉生夢死,偏偏喜歡這種哀苦的詞作。

「這是誰寫的詞?」

「官家,請稍等,小的去問問。」于化田連忙答道。

過了一會,于化田回來稟告道︰「回官家的話,是李之儀李端叔的《南鄉子.端午》。」

「李之儀?」趙似覺得這名字很耳熟。

「官家,李之儀是大蘇先生門人。元符元年,他監內香藥庫。後來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大蘇公幕僚,不可以任京官,于是被停職。大蘇先生被召回京後,他被復職了。新制後,內香藥庫劃歸了內侍省,李之儀如何安置,小的還不得而知。」

那就是還沒有安置唄。估計他這會跟老師大蘇先生天天吟詩作對,沒有心思做官了。

想起來了,李之儀就是做「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的那一位。

自己讀這首詞時,看過此詞的創作故事。

據說李之儀在宋徽宗繼位幾年後,受元祐舊黨牽連被貶到太平州。

禍不單行,先是女兒及兒子相繼去世。接著,與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事業受到沉重打擊,家人連遭不幸,李之儀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這時一位年輕貌美的奇女子出現了,就是當地絕色歌伎楊姝。兩人一見鐘情,相依為命。

一年秋天,李之儀攜楊姝來到長江邊,面對知冷知熱的紅顏知己,面對滾滾東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萬般柔情,便寫下了這首《卜算子》。

現在換了自己做官家,他只要自己不作死,肯定不會再受牽連。那麼還有機會寫出這首流傳千古的詞來嗎?

不能給後世留遺憾啊,自己給補上?

先記下,找到合適的機會再發表吧。反正現在不行,自己連長江都沒去過,寫出來沒人信啊。

趙似想通了大疑問,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已經有閑心投入到「文學創作」中。

李芳和于化田看到官家心情變好了,也跟著很高興,三人還興致勃勃逛了一趟襖廟附近的夜市,買了些小玩意和吃食,這才意猶未盡地回宮。

剛到崇政殿,梁師成在殿門迎著趙似,稟告道︰「官家,秘書省機要局送來緊急軍報,是定邊軍送來的。」

趙似臉色變得嚴肅,快步向東偏殿里走去。

坐在書桌前,拿起軍報,趙似一目十行,先看了大概,然後又重復細細看了一回。

放下軍報,趙似站起身,背著手,緩緩走出偏殿門口,站在廊道上,看著西邊。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夜色,看到了涼州。

看到趙似默然無語,梁師成輕聲地說道︰「樞密院那邊問,要不要給定西軍去一份軍令?」

「不用了。定邊軍的軍報,已經通報給定西軍。現在那邊的軍情不明,我們不能胡亂下令,就看劉法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想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