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九鼎記

作者︰以閃電之名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洛城的事情交給當地官方去處理,他不再插手,畢竟京都那邊暗戰的非常激烈。越往上走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誰能更進一步,那也代表著家族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以保持地位上的領先優勢。

錢家和郝家都是京都最頂級的世家,如今郝家老出了這檔子惡劣事件,已經嚴重觸犯了所有人心中的逆鱗,誰敢保郝家上位?

李墨來到洛城也是為了暫時避避風頭。

回到酒店後,李墨躺在床上翻看著網上的輿論。洛城這邊已經有消息在發酵,除了那巨大的地下密室外,還有就是目前在洛城外圍發現了五處大墓,考古專家團隊已經在做保護性發掘前的準備工作。

這些消息還沒完全沖上熱搜,明天估計會大大轉移網友的注意力。

正準備去洗澡,柳盈盈手機視頻打了進來,他連忙接通,就看到盈盈那張俏臉出現在鏡頭中,而在她身邊的則是師公宋師至。

「小墨,看看這位是誰?」

「師公,你什麼時候去到京都的?」

「今天上午剛到,在老家一直閑著也沒什麼事情,趁著天氣不再那麼熱了就出來走走,散散心。哪知你小子跑的可真快,都到洛城那邊去了,有什麼發現沒有?」

「師公,你可不知道,我在這邊找到了一個盜墓賊密室,那規模絲毫不比一個博物館差,里面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文物古董,上到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下到隋唐陶器,漆器和金器。師公,好東西太多了,我眼饞的狠。」

「你小子可真能折騰,還要在洛城幾天?」

「我雖然找到了盜墓賊密室,但不會參與後期的清點工作。現在在等關于九州鼎的消息,如果能夠找出一點線索的話我可能會多待一段時間。如果沒有線索過兩天就回京都,到時候陪您老到處逛逛,帶你去琉璃廠或者潘家園淘寶去。」

宋師至還是第一次听到有關九州鼎的消息,他想了下說道︰「小墨,如果你真能找到九鼎,那師公這輩子再也沒有任何遺憾了,我和你師父的大名終究會凋刻在不朽的豐碑上。」

「師公,你可不能對我抱有太高的期待,否則我會有壓力的。」

「哈哈哈,行了,師公就看著你好好表現。」

宋師至聊完,柳盈盈拿著手機走到陽台上笑著說道︰「外公知道我有身孕了,特地從老家趕過來的,還給我親手做了一對瓖金銀金絲楠木手鏈,非常漂亮。」

「那邊高樓大廈的,師公可能會不習慣,再堅持兩年,等我們搬新家了,那邊是蘇式園林別墅莊園,有湖有地的,可以養魚養雞,適合養老,到時候把師公接過去跟我們一起生活。」

「切,誰要和你一起生活呀。」柳盈盈一撇嘴,不過嘴角的笑意是隱藏不住的,她模模自己還沒顯懷的小肚子,「你說他們怎麼長的那麼慢呢?」

「十月懷胎,這才兩個多月,你著什麼急。在家里要好好休息,想吃什麼跟我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要你想吃,我一定給你弄到。」

「就是閑在家里特無聊,我媽就怕我出去後出什麼意外,非要讓我好好待在家里。」

「現階段你的心情很重要,真覺得悶那就出去逛逛商場什麼的,沒關系,我安排幾個女安保陪著你。」

「別,那動靜太大,反而玩的不自在。現在京都這邊還是挺熱的,南方降溫要明顯,你在那邊注意身體。」

「放心,我很快就回京都了,今年就不再到處亂跑。」

「嗯嗯,那我掛了,拜拜。」

李墨掛掉電話,和思睿又視頻了會兒,這才洗澡睡覺。

次日,李墨正在酒店健身房里跑步,陳小軍面帶笑容的走到他身邊說道︰「小師叔,那個周家棟還算言而有信,他看了我們進入密室的視頻後說出了他知道的關于九州鼎的消息。」

李墨關掉跑步機,慢慢停下來後用干淨的毛巾擦擦臉上的汗珠道︰「到休息區那邊坐下說。」

「他們這一脈的祖師爺曾經留下過一句代代相傳的話,就是洛城湖畔,水干涸,神光現,九鼎出。」

「沒了?」

李墨咕冬咕冬喝了幾大口礦泉水,這幾句話听起來有點像尋寶秘訣。但是稍微琢磨下卻發現,這句話純粹就是瞎嘰歪,湖畔是指哪個地方?

更別談什麼’水干涸,神光現,九鼎出’,完全就是胡說八道。

「沒了。」陳小軍抓抓頭,「小師叔,那個周家棟是不是在忽悠我們?就這幾句話,無異于大海撈針,根本沒有頭緒。」

「夏鑄九鼎距今已有超過4000多年了,在這段時間內,關于九鼎遺失的說法層出不窮,說法不一。比如《史記》中就說九州鼎在秦朝滅亡後就消失不見了,而《封禪書》又說九鼎在東周的末期就遺落了,和秦朝無半點關系,《漢書》又說九鼎淹沒在了泗水彭城里面。所以說,關于九州鼎的下落說法有很多,但是都無從考究。」

「但是值得欣慰的一點是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現九鼎被毀壞的記錄,這也給我們帶來了希望。」

「小師叔,你跟我們多講講關于九州鼎的記載唄。」

李墨用毛巾擦擦脖子上的汗珠,笑著說道︰「其實我知道的也不多,基本上都是古書上記載過的只言片語。」

「關于九州鼎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得國得九鼎,失國失九鼎。從夏代開始,一直經過了商、周、秦這幾次變遷,九鼎也成為了國家權力的標志。」

「從西周開始,列鼎制度就是這樣一個產物,也就是說,鼎數越多,權力越大。比如,九鼎象征天子,七鼎象征諸侯,五鼎象征卿大夫,這個制度把禮樂制度推到了白熱化。」

「到了戰國時期,禮樂制度崩壞,就連一些王侯和卿大夫都開始大搖大擺地使用象征最高權力的九鼎。而且一些沒落的貴族和百姓為了體面,都不再用銅鼎,取而代之的是陶鼎。」

「在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出來之前,九鼎就相當于傳國玉璽,代表著天子身份的正宗。雖然後來九州鼎失傳了,但是九鼎代表無上權力的這個思想還在影響著後面的統治者。」

「比如在秦漢之後,許多統治者都開始重新鑄造九鼎,延續九鼎傳國的觀念。有史料記載,就連武則天也讓人在洛城鑄造九鼎,在這個過程中一共損耗了五十六萬斤銅。隨著時代更迭,九鼎的權利象征已經不再受到重視,但是鼎依然可以作為祥瑞的象征,現身于各種場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