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 蒙古內戰 (二合一)

作者︰無限循環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梟雄,很多時候能配得上這個稱號,就在于他們劣勢局面下的應對能力。

順風局誰不會打,只有逆風局才能展現一個人的真正實力!

天聖汗也先知道自己中了埋伏,前來參加「九白」大禮的根本不是什麼建州女真三衛,相反是阿剌知院的巴圖特部,以及孛來的喀喇沁部兩支伏兵。

不過這又如何?

只要自己瓦剌綽羅斯部的族人還在,只要效忠于自己的怯薛軍還在,便能碾碎草原上一切敵人,就如同當年一步步擊敗韃靼部獲取汗位那樣!

「怯薛軍的兒郎們,你們是本汗最忠誠的勇士,該如何處置大元的叛賊?」

面對近在遲尺的叛軍,也先朝著瓦剌部族親衛喊了一句。

這批兵馬跟隨他南征北戰,從最初僅是三分草原的蒙古部落,西征哈密,南戰明國,東伐韃靼,硬生生統一諸部創建了天元汗國。

現在又到了倚仗他們的時刻,歷史將會再度重演!

「殺!」

上萬怯薛軍兵馬,用最為簡短的方式回應了也先的詢問,然後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策馬朝著另外兩支蒙古部落對沖了過去。

自古騎兵作戰,講究的就是一個狹路相逢勇者勝,誰能把戰馬提速更快,誰能用馬刀 開敵人的戰線,誰就能在一輪輪騎兵對沖中活到最後。

不管對方有多少人,是不是佔據著絕對數量優勢,怯薛軍心中的信念只有一個,那便是殺光眼前的叛軍!

不得不說瓦剌綽羅斯部能統治草原,並且做到非黃金家族血脈稱汗,確實是有著足夠的勇武底蘊。

除了直屬于大汗的怯薛軍迎戰,也先長子博羅納哈勒以及次子蒙古太師阿失帖木兒,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率領著所屬杜爾伯特部跟準噶爾部,揮舞著馬刀奮勇沖鋒。

他們兩個人都很清楚叛亂的原因,那就是阿剌知院誓要奪取蒙古太師之位。當初也先把這個職位給了次子阿失帖木兒,引發了蒙古內部諸多不滿跟猜忌。

一個毛頭小子寸功未立,憑什麼能躍居立下汗馬功勞的阿剌知院之上?

別說是蒙古諸部,就連長子博羅納哈勒同樣不滿,他覺得無論是功績還是按照漢人王朝立嫡立長的傳統,蒙古太師的位置都應該屬于自己!

想要掃除這種猜忌跟偏見,那麼就得拿出實打實的戰功證明自己。博羅納哈勒跟阿失帖木兒,都準備當著蒙古諸部首領貴族在場的時機,來證明自己的勇武跟能力,自然不甘示弱。

相比較也先兩個兒子爭相恐後,曾經瓦剌部的二把手,掌控著右翼阿蘇特部的伯顏帖木兒,卻罕見的沒有主動出擊,依舊跟隨在也先的身後,臉上表情流露著一種掙扎!

要知道瓦剌內部三分天下,阿剌知院這些年是跟隨也先立下戰功赫赫,但身為兄弟的伯顏帖木兒,又何嘗不是出生入死?

阿剌知院還能公開表達不滿,覺得也先對待自己不公,期望能獲取更大的權力跟地位。伯顏帖木兒身為綽羅斯族人,天然無法向自己的哥哥討要更多東西,只能成為那個襯托的綠葉。

如果單單當一片綠葉,伯顏帖木兒是能接受的,但隨著也先稱汗想要整合蒙古諸部,逐漸就把權力下放給自己兩個兒子,不斷侵佔其他部族的奴隸、牲畜、乃至于族人!

伯顏帖木兒身為瓦剌二把手,首當其沖是被削弱的對象,程度甚至更勝于戰敗的韃靼部跟阿剌知院。

就算伯顏帖木兒與也先有手足之情,兩人關系稱得上很不錯,但在草原上族群人數就是立身之本。等到下一代自己的佷兒上位,沒有了那種同生共死過的兄弟之情,瓦剌右翼阿蘇特部還能延續下去嗎?

答桉其實已經呼之欲出。

所以不管伯顏帖木兒多麼不願意,為了保存自己的部族,為了維系子孫後代的權力,他都注定站在了天聖汗也先的對立面。

這就是蒙古部落制的本質,丟失了中原的花花世界,他們就一同丟失了中原皇帝至高無上的法統,沒有那個首領願意「解甲歸田」。

「大汗,別怪我!」

伯顏帖木兒痛苦的喃喃一聲,然後拔出了腰間佩刀,直接就朝著前方天聖汗也先砍了過去。

此時也先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前方,壓根就沒有想到背後還會有人朝自己出手,更想不到這個人會是自己的親兄弟伯顏帖兒木。

當這一刀高高舉起的時刻,也先才從抽刀聲音中反應過來回頭望去,見到是伯顏帖木兒出刀向自己砍來,剎那間也先呆立在原地沒有任何抵擋動作。

但就在這關鍵時期,也先的心月復部將博羅茂洛海反應了過來,此時用兵器擋刀已經來不及了,他能做的只有從馬上飛身朝也先撲了過去,用自己的身體去抵御。

鋼刀砍在博羅茂洛海的戰甲上面,哪怕蒙古高級將領已經裝備了上等好甲,依舊扛不住伯顏帖木兒這全力一擊。甲胃破碎在胸膛劃出了一道長長的口子,鮮血迸射出來飛濺到了也先的臉上。

溫熱跟咸腥的血液,驚醒了天聖汗也先,從震驚到憤怒的轉變就在瞬間!

「伯顏帖木兒,你居然也背叛我!」

也先一邊抱著部將博羅茂洛海,一邊朝著伯顏帖木兒咆孝了一句。

要知道哪怕面對設計埋伏,也先都沒有出現過太大的情緒波動,相反戰意洶涌號召自己的怯薛軍就準備大戰「平叛」。

但是伯顏帖木兒的背叛刺殺,卻讓也先感到無法接受,這可是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同母胞弟,並且無數次在戰場上面出生入死。

誰都可以背叛自己,包括阿剌知院,唯獨伯顏帖兒木的背叛,傷到了也先的內心情感!

也先的聲嘶力竭質問,讓伯顏帖兒木臉上神情充滿了痛苦。他也不知道為何兄弟兩個會走到這一步,可能是受到了阿剌知院的蠱惑,也可能是兄長的剛愎自用,觸及到了自己的核心利益。

但事已至此,伯顏帖木兒已經沒有退路可言,草原上父子兄弟相殘不再少數,哪怕大元開國皇帝忽必烈,都是從自己兄長手中奪來的汗位。

自己今日戰敗,不管曾經有多深的兄弟感情,都只剩下死路一條。

與其自己死,不如也先死!

「大汗,是你要吞並蒙古諸部,不給族人們活路,我沒有選擇。」

听到伯顏帖兒木反叛的理由,也先心中有著一股說不出來的刺痛,他一直認為這個胞弟是最了解自己理想跟抱負的人,卻沒想到對方僅是把不滿給埋藏了起來。

「伯顏,你經歷過蒙古四分五裂的局面,更應該清楚我統一諸部的重要性。」

「一盤散沙只會如兀良哈三衛那樣,被明國給逐個擊破吞並,難道你想要讓成吉思汗的子孫,淪為被漢人歧視的韃虜,永遠窩居在漠北草原過著饑寒交迫的日子嗎?」

「中原的花花世界,才應該是屬于我們的牧場!」

換作是別人,按照也先的性格是絕對不會說這些,他只會強硬滅族來威懾諸部。但眼前的伯顏帖兒木,不僅僅是他的兄弟,用漢人方式來形容,還是理想道路上的志同道合之輩。

正是因為蒙古這些年的分裂,才會導致被明國給壓著打,才會在兵臨京師城下的關鍵時刻功敗垂成!

也先不認為自己吞並諸部是錯誤的,他只恨自己的時間不夠,以至于漠南蒙古這塊草原,如今成為了漢人的疆土。伯顏帖木兒是明白這些道理的,他為何還要放棄當初光復大元榮光的崇高理想?

「大汗,你是統一了蒙古諸部,成為了天聖可汗,甚至有機會殺入明國京師加冕皇帝。」

「但我們呢?」

「這幾年過的跟奴隸無異,隨時隨地要被抽調牲畜族人,就連兩位台吉都在不斷擴張自己的部落,蒙古諸部早就已經怨聲載道!」

「我也有自己的族人跟子孫,所以別怪我,兄長。」

伯顏帖木兒說最後這句話的時候,沒有用大汗的稱呼,而是換上了兄長。

緊接著他臉上的痛苦神情褪去,轉變成為了一種決然,今日這片曾經元上都的廢墟,注定兄弟之間只能活下來一個!

皚皚白雪的草原上,伴隨著蒙古汗國的諸部內亂,仿佛被染上了一層紅妝。大明這邊收到消息,受限于大雪封路等等天氣因素,已經是大半個月之後的事情了,再快馬加鞭傳遞到京師兵部跟內閣。

沉憶辰看到這份軍報,時間已經跨過了明良元年,來到了明良二年的正月。

這一個來月的時間里面,沉憶辰基本上是在完善軍戶改革,並且整合各州府以及京倉的儲備,來賑災在寒冬臘月出現的各地災情。

小冰河時代的下雪範圍,已經擴散到了整個大明南部疆土,每年受災的範圍跟人數還在不斷攀升中。雖然沉憶辰不太認同李賢激進到「黨同伐異」的官員考核標準,但事實上隨著大批中低層「沉學」門人上位,賑災的速度跟效率出現了質的提升。

換做正統朝時期這種情況,路有凍死骨那是隨處可見的場景,到了明良二年哪怕災害愈發嚴重,事實上凍死跟餓死災民的數量,已經降低到了千人左右。

這放在後世是一個應該問責的數字,放在明朝中後期卻稱得上太平盛世,僅僅就在幾年前這個數字翻上十倍都不止,這還不包括各州府無法統計跟隱瞞的數量。

除了關注軍戶改革,沉憶辰還在為南征軍主力「復員」做準備。

大明南征軍數量始終維持在十五萬人左右,算上運輸後勤的輔兵跟民夫,那更是高達五十萬。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代出兵,動不動就是號稱五十萬、一百萬,里面除了夸大的成分,更多是把民夫跟輔兵給包含在內。

正常情況下古代遠征,一名戰兵需要三名輔兵或者民夫來保障後勤,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跟盛世王朝,壓根就沒有辦法維系開疆闢土的戰爭規模,戶部動不動就哭窮也正因如此。

輔兵跟民夫的安置不需要考慮,他們回鄉就是普通百姓,這十幾萬戰兵為國出生入死,加之又踫到了軍戶改革,沉憶辰絕對不能虧待他們。

否則輕則令人寒心,重則引發兵亂也不是不可能。

對于這些南征軍將士,願意繼續從軍入伍的,沉憶辰將把他們納入職業士兵,每人登記在冊發放雙倍全額軍餉,並且每人十兩軍功銀。

厭倦戰場不願意繼續征戰的,安排他們回鄉「復員」,每人發放二十兩安家費,並且還有五畝田地補助。為了保證這些封賞能確實下發到將士手中,沉憶辰特地派了一批《文報》編輯前往南方發行報紙,避免出現欺上瞞下的情況。

另外還在兵部名下成立了一個退役將士事務部,專門處理跟監督南征軍將士以及其他各州府裁兵事宜,確保整個大明衛所兩百多萬士兵,能平穩完成軍戶改革,把衛所兵總數降低到一百二十萬人左右。

別看裁軍百萬好像很夸張,事實上這里面大多數都是一些空餉名頭,僅僅賬面上的數字。但把這些水分給擠掉之後,就能實打實的把軍費節省下來,用來加餉給真正戍邊為國的將士。

處理完這兩件事情,沉憶辰才把目光跟注意力挪到蒙古內亂上面。

他之所以把蒙古方面事務優先度降低,就在于這份軍報內容實在是太過于模湖,除了寫明阿剌知院借助建州女真歸附的「九白」大禮反叛,也先胞弟伯顏帖木兒參與叛亂之外,對于傷亡以及結果一概不知。

對于這種情況,沉憶辰沒有過多苛責邊軍情報部門,畢竟這種惡劣天氣能傳回消息已經實屬不行,想要弄的明明白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蒙古身為百年世敵,出現了內戰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大明僅僅袖手旁觀好像說不過去。沉憶辰召集了內閣成員,想要集思廣益從這份簡短軍報中,分析出一些有用的內容,來確定大明是否介入戰爭,乃至于開展北伐!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