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詢問

作者︰尋路者123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夸塔立斯注意到了白夜話語之中關于「信仰分流」的技術,而新技術代表新財富,不過在賺取錢財之前,得先避免宗教迫害。「我的意思並非不可以兼信,而是不可以都虔誠!」

「我親愛的先生,信徒越是虔誠,就越難以兼修,就像人只有一條生命,一個靈魂一樣,虔誠的信徒,不能夠有兩處靈魂的歸宿。」

東西差異之︰死後的靈魂歸宿。

東方︰好壞都往陰間走,陰間歸地府管,做了壞事的地獄受罰,普通的再次轉生,好人當公務員領香火供奉。(土地、山神、河神、有學識的也可以做城隍、判官)

西方︰不論好壞通通下地獄,地獄不是惡魔就是魔鬼,里面每天的生活都是「生的自由,死的隨機」,每一個魔鬼都想方設法的想要逃回人間。

只有有信仰的信徒才能被神明接引去神國。而教典里說神國可以享受人間的奢靡,前提是去神國的人要對這些奢靡不感興趣。(你必須先有畢業套才能進副本.jpg)

當然,某些世界中神國的信徒只是失去個體思維的能量提供者,神力服務器,以及降神時的高級打手,而無信者的靈魂也不是跑到地獄,而是要被糊在牆上的。

哦,哪怕經歷了本土化的佛教也差不多。

此外,為了避免地方上有心人士利用民眾宗教信仰的虔誠之心,轉變成為斂財、騙色的工具,甚至是成為反對當權者的有力武器,是以士人文官們皆認為對于宗教信仰之限制必須從嚴管制。

對于國家而言,塑造正統神祇的方式最方便也最為普級的辦法則是以「賜額」、「封號」的方法,讓百姓們暸解誰才是國家認可的、可以接受享祀的正統神祇。

所以基本沒有哪個正經的宗教敢去宣揚原罪論,不然就等著皇帝伐山破廟滅婬祀,封神敕仙立正信。

說到婬祀,就又有一點。婬祀︰婬者,放縱,過多,過度,失其節制,不合法度。包含了越份之祭與未列入祀典之祭兩種。

于是又有東西差異之︰信仰在生活的佔比,身份與信仰的關系。

西方有專門的教堂用于禱告、懺悔、禮拜,而東方寺廟道觀卻並不一定常有香客。宗族的祠堂的地位要更高的多,遇見真正的大事去宗祠也更常見。

去廟里只為求個好運氣,而真的要判決什麼事情,找玄學上的見證,絕對是找自己家的先祖,而不是找尋神魔。

《禮記.曲禮》謂︰「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婬祀。婬祀無福。」就是說祭祀了不該祭祀的對象,是不會給你帶來好處的,甚至還有害。

俗語也有「請神容易送神難」。

東方並不覺得神可以決定人的一切,對于神也多少有一些「敬而遠之」。

中國神祇有三大部份,分為天神、地祇、人鬼。

天神、地祇由國家規定,不同朝代之中的國家祀典當中的神明或與本地的神明都不盡相同。

人鬼即為人所祭之人鬼,除了家家戶戶自己的祖先之外,就只能是有功于國家、地方者方的人得受祠祀之享。岳飛、孔子、武廟十哲等。

其他的如祭祀民間白蓮教的一些邪神,山精樹怪之類的精靈,都屬于婬祀。

而且重「禮」的古代,祭祀對于身份與時節都有講究。

道教之中金齋,為帝王所修,保鎮國祚。玉齋為王侯大臣所修,保其祿位。黃齋為一般士民所修,消災延壽。如果一般市民越級修奉金、玉大齋,即為婬祀。

如果諸侯越級祭祀名山大川,即為婬祀。就比如泰山封禪,一般默認非大功績者不可為,因為宋代某一位皇帝越距(沒啥東西還硬上)之後,之後的皇帝就已經基本放棄在泰山大張旗鼓的正經打卡了。

並且一般來說,東方不是某一些節日,是不會專門的去祭祀某一方面的神靈。對于普通人來說,最多就祭祀祖先的時候,順便將正神祭祀一下,而後換一換門神桃符(對聯)之類的。

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都差不多。紀念逝者也好,慶祝豐收也好,與高高在上的神明有關系,卻又沒有那麼緊密。

神在活動中,是絕對不會是佔據主導甚至是核心地位的,所有慶祝活動的核心,必然是人。

而西方,一開始出生的洗禮,到最後的入土,信徒的一生之中神明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天主教規定七件聖事,即洗禮、堅振、告解、聖體、終傅、神品和婚配。

洗禮(Baptism)

洗禮是為兒童或成人施行的儀式,意義在于滌除罪孽,使領受者開始與上帝在一起的新生活。教士將水灑在受洗者的頭上,說道,「我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義為你施洗。「

堅振(Confirmation)

堅振是接受經過洗禮的人為教會正式成員的儀式。由主教,有時也可以是神甫,將聖油涂在領受者的額頭上。

聖油表示領受者受到聖靈的鼓舞,將能夠始終不渝地實踐他們的信仰。

從17到20世紀,嬰兒時受過洗禮後,堅振在兩歲到七歲之間施行。到了20世紀末,堅振通常推遲到十二三歲。

聖餐(Eucharist)

聖餐是慶祝「最後的晚餐「的禮儀。在最後的晚餐上,耶穌將面包分給門徒,說道,「這是我的身體。「然後又將酒遞給他們,說道,「這是我的血。「

天主教徒稱這一儀式為「彌撒「(Mass)。

彌撒分為兩部分。頭一部分是禮拜儀式,包括祈禱、唱詩、誦經和講道。第二部分再現耶穌和他的門徒們的最後的晚餐。

根據天主教教義,在這部分儀式力,神甫以耶穌的名義行事,借助聖靈之力,將面包和酒轉變成耶穌的真實的肉與血。此時信徒們前去領取聖體(即走向祭壇、下跪,讓神甫將一張小薄餅放在舌上)。

在禮拜六晚或禮拜天,在聖誕節等宗教節日里,天主教徒必須去望彌撒。

他們必須每年至少在復活節領一次聖體。

告解(Penance)

告解,又稱為懺悔,是天主教徒向神甫告明他們所犯罪過的聖事,以此表明他們真誠的悔意和痛改前非的決心,然後神甫以上帝的名義寬恕他們。

若罪行嚴重,天主教須每年至少懺悔一次。

告解通常在告解室里進行。是一個光線暗淡的小室,里面有格柵將神甫與懺悔者分開。每個天主教堂里都會有告解室。

進入告解室前,人們要檢視自己的良心,為告解做好準備。在告解室里,告解人要下跪,向格柵另一側的神甫低聲詳細訴說自己犯下的罪過。神甫一般要向他們提出幾句忠告,鼓勵他們棄惡從善。然後,神甫給他們布置「補贖「。

神品(Holy orders or ordination)

神品即神職授任的聖事。通過這一儀式得到授權而成為助祭、司鐸(神甫)或主教,充當教會的精神領袖。

婚配(Marriage or matrimony)

婚配是男女起誓永遠生活在一起、永遠相愛的聖事。

教會通常不承認正當結婚的夫妻為再娶或再嫁而履行的離婚。

但準許理由正當的分居(如丈夫或妻子不忠或有虐待行為)。

終傅(Anointing of the sick)

終傅是為臨終老人、重病人或因其他原因瀕于死亡的人舉行的聖事。儀式包括誦經、祈禱、在領受人的五官(眼、耳、鼻、唇、手)涂聖油。在緊急情況下,只涂額頭。

據信這一儀式有助于病人蒙受聖靈的恩佑,使罪過得到赦免,靈魂與得到撫慰和強化,從而恢復健康。

因為意識形態的差異,西方中神的信徒可以通過懺悔解除「原罪」,而東方自己懺悔是沒有用的,神職人員的赦免,更是安慰效果都沒有的。

不過如果生了一個文曲星,而文曲星又中了狀元,倒是可以減免刑罰。

如果那個時候還進得去考場的話。

認識到了對「神」的理解不同之後,白夜就放棄了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神庭」體系,而是開始理順「資本主義」的相關知識。如何利用資本,如何剝削。

在這里,自然的古神已經衰落,主體神系是信仰支撐的今神。

隨著歷史的變遷,神祇不斷更替,神職也在不斷變化。

沃金女神是絕對中立陣營的神祇,不過陣營這東西主要是指你做了什麼事情,才會偏向什麼陣營,而不是你屬于什麼陣營,就必須要做什麼事情。

陣營是一個範概念,不是約束行為的標準,神靈都有可能因為其他影響生陣營偏移。就比如從精靈神後變成蜘蛛神後羅絲。

陣營之中的「善惡」可以理解為預見危險時,對自身與對他人的優先度判斷。

「善良」意味著利他主義、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眾生尊嚴的關注。「邪惡」意味著為了自己可以傷害、壓迫和殺害他人。

對善惡持「中立」態度的人對殺害無辜者感到內疚,但缺乏為保護或幫助他人而做出犧牲。

「守序與混亂」可以視作對于「權威」的服從與否。

「守序」意味著榮譽、可信、服從權威和可靠。另一方面,可能包括思想封閉、對傳統的反動堅持、判斷和缺乏適應性。

「混沌」意味著自由、適應性和靈活性。不利的一面是,混亂可能包括魯莽、對合法權威的怨恨、武斷行為與不負責任。

對守序和混亂持「中立」態度的人通常尊重權威,既沒有服從的沖動,也沒有反叛的沖動。

守序邪惡的代表人物是律師、暴君和魔鬼。

律師雖然懂法律,但是某一些無良的最經常干的事情就是鑽法律的漏洞,法律案例看多了,心會一點點變冷的。

暴君喜歡用殘酷的手段來統治其他人,自己的律法被人違背,那麼那個人會被施以酷刑,相反對于自己卻很少約束,很多時候都驕奢婬逸。

最後是魔鬼。魔鬼是守序邪惡的極端體現,如果說其他物種邪惡點數只有5,那麼魔鬼的邪惡點數就是50。

它們講究紀律和秩序,用殘酷的手段統治。任何魔鬼都會按照契約行事。

只是下位魔鬼始終在尋找機會和策劃陰謀來鑽秩序的漏洞,然後干掉自己的上面的魔鬼取而代之。因此契約里的陰謀含量是百分之一千。

守序善良的聖武士也會墮落,做出來一些看很邪惡的事情(對其他人和種族),地獄的魔鬼也有白化的欲魔等等。

按三觀的標準來看,費恩現在這些神祇,信仰的根基都還停留在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層面上。

人生觀是指對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對于人類生存的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其中對待自己與他人的「價值與意義」的看法,就是近似與「善良/邪惡」的評判。

人生觀的形成是在人們實際生活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不同社會或階級的人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

而「善良/邪惡」這個標準因為缺乏「世界觀」界定,所以與人生觀相比,神職者對于「善惡」的分界,顯然具有階級、時代、地區、種族這幾方面的局限性。

人生觀是一個人陣營的先天偏向,也是避免陣營偏斜的主要束縛。

價值觀是指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近似「守序/混亂」,又有所區別。

因為價值觀不僅僅局限于是否服從「權威」(統治者、政府、神靈……),也有「人生觀」和「世界觀」中對于自我、他人與世界的內容。

價值觀既有價值目標(自己的目的、理想、渴求),又作為價值尺度和準則(做事的方法、底線,容忍損失的程度)。

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構成了價值觀體系。

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也是陣營九宮格的陣營偏斜出現的真正的根源,以及陣營反饋的核心參數(不同行為數量佔比決定歸屬)。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由于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觀。

世界觀的基本問題是精神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根據對這兩者關系的不同回答,劃分為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基本類型,即唯心主義世界觀和唯物主義世界觀。

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區別在于物質和精神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唯心主義認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

而這種不存在並列選項的抉擇之中,唯物與唯心必然是沖突的。

並不是有「神靈」的世界就不唯物,不科學。如果一個世界里真的有神明,那麼作為客觀存在的事物,神明必然是具有物質性的,不然ta就無法被觀測,也無法去干涉。

這里的「精神」並不是常見的設定之中由靈魂衍生的精神力,也不是能量(能量也是物質),而是意識、思維、想象……

唯心世界是意識可以扭曲規則的,類似腦洞大爆炸之中的那個腦洞,客觀的物質規律要屈從于腦洞的意識精神。

而其他的法師也好,神明也好,都是通過精神能量影響元素,在由元素影響世界。這個過程之中體現的並不是「精神決定物質」,而是「元素特性」——元素可以被精神力影響。

神明也一樣,當神明還需要信徒,需要神力,受限于神職的時候,就意味著他並沒有憑借自己的「精神」扭曲世界。

希瑞克之書似乎達到了精神決定物質,但是這本書是真的無中生有,還是另有秘密,能量的來源實際上是符合物質規律的?強化突破不到至高是有原因的?沒有人知道。

哪怕是克系世界也不代表唯心,因為克系的知識只是「人無法理解」,「人被知識追逐」,從來沒有說過這些知識不符合科學,沒有規律,是唯心的。

作者們創造的世界觀里,大多數世界觀都是「規律未知」,「特殊能量」,而不是「沒有規律」。

現實世界的物理法則已經根治與每一個創作者的潛意識,很少會超出思維局限。

當然,真的要說「精神決定物質」的世界,最典型的應該是「海綿寶寶」,完全的精神第一,然後是「喜洋洋」等比戰力的時候會直接被除外的兒童向與搞笑向動漫。

而這個世界明顯是物質第一性的,只是有「元素規則」和「信仰規則」而已。

不然人們總結的知識就啥也不是了。

只是這個世界,不論是哪一個教派,哪一代的教宗,在編寫教典的時候,顯然沒有考慮過世界觀。世界觀並不是指創世背景之類的內容,而是由自然觀、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四部分組成。

世界觀是一個人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觀建立于一個人對自然、人生、社會和精神的科學的、系統的、豐富的認識基礎上。

一個優質的信仰,應該由生到死一條龍,甚至是死後投胎都應該安排的明明白白。

表述清楚「我們生活在怎麼樣的一個世界」,「我們的信仰想要建立怎麼樣的一個世界」,以及「那樣的世界之中的風景是怎麼樣的」。

而不論陣營體系顯然不包含這些方面的內容,死後的神國風景顯然也沒有描述過。二十一點五萬除以三千等于71.6666666667,近似七十二。這七十二,牛女乃,葡萄干之類的事情也沒有人說。

劍與魔法似乎與黑暗的中世紀綁定了,而各大教會也似乎完全是現實宗教的投影。

這並不對,在一個真正有神的世界,教廷的神職人員必然是符合神明的神職與教義的,哪怕他們的善良具有階級局限,哪怕只對貴族階層服務,也絕對不可能是小說里的最終BOSS。

這是由「神性」決定的,除非神明已經墮落。

但是就算那樣,神也不會隱藏自身的改變,因為原本的信徒的信仰,那時候對于他們就沒有用處了。

于是,白夜開始跟老板討教沃金的教義,老板也欣然同意了——在白夜拿出一枚猩紅的寶石(血精)之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