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資本運作

作者︰橋上風景獨好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夏景行之所以笑,是因為他想起來了。

8848,中國最早的電子商務公司,又被稱為中國電商鼻祖。

成立于1998年5月,比易趣早,比阿狸更早。

但因為資本的短視、野心太大、創始人話語權太弱、趕上互聯網泡沫等多種原因,這家公司在2001年就沉寂了下去。

不過其也輝煌過那麼兩三年,早在阿狸之前,其于1999年就和招商銀行達成了合作,提供網上支付,還有網上購買電影票等多種創新服務。

其創始人王峻濤名氣更是不小,筆名老榕,寫過著名的看球感想《大連金州沒有眼淚》。

而譚智作為這家公司的CEO,曾經也是新、舊世紀之交的國內互聯網風雲人物,顯赫一時。

但因為8848的衰敗,譚智也被資本趕出了公司。

這位曾與前新浪總裁兼CEO王志東、瀛海威創始人張樹新、科利華董事長宋朝弟等人一道,被媒體打入了「中國互聯網發展這十年之人物志——十大出局人物」名單。

這可不是什麼好榜單,全是一些失意之人,從山峰滑到谷底的那種。

此時的譚智已經年過半百,銀發斑白雙鬢,從UT斯達康副總裁,到微軟中國副總經理,再到8848的CEO,事業三起三落,所有人都認為他沒機會東山再起了。

但夏景行知道,這位最終還是爬出了泥潭,先是成為了分眾傳媒的CEO,後來又加入了鄧鋒的北極光投資,出任合伙人一職。

怎麼進入的分眾傳媒?

答案就落在了目前的這家公司,框架傳媒身上。

夏景行現在徹底回憶起來了,分眾傳媒最終並購了框架傳媒,讓其成為負責鏡框廣告業務的子公司。

沒有死在創業半道上,而是被上市公司並購。

從創業角度來說,不算大成,但也算是小成了。

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夏景行收回思緒,笑著問道︰「譚總,我想了解一下框架傳媒發展到哪一步了,以及接下來的商業計劃。」

陳宏咳嗽一聲,拿來了紙筆,遞給了夏景行,笑說︰「這是保密協議,例行公事,景行你得簽一下。」

夏景行點點頭,接過協議,仔細閱讀完以後,簽上了大名。

譚智腰桿打得筆直,看著夏景行,微笑說︰「好,那就開始吧,我先從液晶屏廣告說起。

在這個市場,目前分眾傳媒、聚眾傳媒已經形成了巨大競爭優勢。

他們完成了多輪融資,手握重金,跟很多樓宇簽訂的合同都是長期的,並且享有獨家的續約權……

所以,在這個市場,我們基本沒有機會了。

上個月,我們把液晶廣告業務以17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分眾傳媒,徹底放棄了這個市場。

甩掉包袱的同時,也回收了可觀的現金流。

接下來,我們打算集中所有的精力和資源,對準鏡框廣告市場。

這是一個諸侯混戰的市場,我們可以避開分眾、聚眾,打一場差異化的戰爭。

我的想法是,整合同業公司,提升我們在鏡框廣告的市場份額,壯大公司體量。

只要我們守住樓宇廣告的一塊細分市場,進可以和分眾、聚眾競爭,謀求上市;

退可以和他們兩家之一合並,並獲得一個比較理想的估值。

因為他們兩家公司目前競爭火熱,戰況膠著。

誰吃掉框架傳媒,勝利的天平就可能往誰那邊傾斜。」

夏景行點點頭,他大概理解譚智的思路了。

放在國外,這就是一起標準的資本運作案例。

把一堆小公司打包整合成一個大公司,然後賣個高價。

听起來很容易,實際操作會有很多問題。

收購談判、談判後的整合、尋找買家等等,每一步都得踩準,不然就會砸手里。

陳宏在一旁笑著說道︰「景行,你覺得怎麼樣,這符不符合我說的那四個特點?」

夏景行點頭,「挺符合的,投資大、回報大、回報快,當然了,風險也非常高。」

「其實還好。」

陳宏了譚智一眼,「他剛剛不是說了嗎?進可以上市,退可以被並購,風險不會說特別大。」

譚智點頭附和起來,「沒錯,總體情況比較可控。

我進駐框架傳媒的這三個月時間,一直在忙著整頓公司,目前已經初見成效。

公司內部是沒有問題的,接下來就只等壯大的過程了。

這些都是可以盡調的,我也不會有任何夸大宣傳。」

夏景行听兩人這話,知道對方是在為估值報價做鋪墊了。

框架傳媒具體賣了多少錢,他記不太清了,大概就是1.8億美金左右,折合當時人民幣15億元。

由于采用的是現金+股權支付,並且帶有一年的業績對賭。

等到一年後進行交割時,分眾傳媒股價翻了兩倍多,交易對價變成了30億元人民幣。

譚智,也因此一戰成名,九個月時間收購整合九家同業公司,速度快得一匹,同時還創造了當時的資本增值速度之最。

一年多,不到兩年時間,回報率達到了將近100倍。

當然了,具體的回報不是這麼算的。

因為框架傳媒整合了九家同業公司,進行了大量的換股操作。

框架傳媒的初始股東回報率,據傳只有25倍,這是按初始的15億元交易對價得出的。

以框架傳媒目前3500萬元估值粗略計算,回報率其實是有40多倍的。

少掉的十幾倍,自然是被換股稀釋了一部分權益。

夏景行差不多品到意思了,陳宏估計是想拉自己入伙,為框架傳媒投入大量的現金,為接下來的收購、整合行動做準備。

前世,沒有他的加入,框架傳媒全是采用的換股操作。

而如果有他提供大量現金,則可以極大的避免股權被稀釋。

漢能投資、IDG為什麼不再注資,自然是規避一定的風險。

拉遠景資本入伙,屬于順水人情,反正接下來的收購整合行動也會存在股權被稀釋的情況。

夏景行心中感嘆,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明白了自己的利用價值在哪,夏景行也就不客氣了。

淡淡說道︰「如果要完成同業整合,需要很多資金吧?」

譚智點點頭,「這個不瞞你說,起初,我們打算是全部采用換股收購。

如果有投資機構願意給我們提供現金,使用現金收購,無疑是最好的方式,能保證大家收獲最大的利益。」

夏景行笑了笑,「那咱們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了吧,你們需要多少錢?對框架傳媒的估值又是多少?」

「一億元的投前估值,融資五千萬元人民幣!」

譚智笑說,「我們計算過,有了這筆錢,加上框架傳媒的自有現金,再進行一些財務操作,基本上可以拿下市面上的九家主要競爭對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