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東林黨誤國

作者︰愛吃糖三角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一路暢通無阻地來到乾清宮門外,趙靖忠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對著周寧拱了拱手。

「周大人,還請您在這里稍等片刻,且容咱家先去向陛下稟報一番!」

口中的話音落下以後,趙靖忠便自行走進了乾清宮之內。

「宣錦衣衛指揮使周寧覲見!」

沒用多長時間過去,一道高昂尖銳地唱喏聲,緩緩自威嚴的宮門內傳了出來。

耳中聞得此言,周寧的眉頭不禁微微一挑,他對這道聲音的主人並不陌生。

對方正是天啟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魏進忠的聲音,

現如今的魏進忠,已經被天啟皇帝賜下了忠賢二字為名,負責提督東廠。

天啟年間權傾朝野的九千歲魏忠賢,就此開始正式踏上了大明的舞台。

「你先在這宮門外候著,等候陛下的旨意!」

回頭朝著手捧情報卷宗的裴倫叮囑了一番,周寧當即昂首闊步走進了乾清宮內。

低頭行至正殿中央,周寧躬身行禮拜見道︰「微臣周寧,拜見陛下!」

「靖安回來了,坐下說話吧!」

上首的龍案後方,天啟皇帝朱由校抬起頭來,淡淡地出聲說道。

從朱由校的話音當中,周寧能夠听出這位大明天子,心里面好似充斥著濃濃地怒火,卻始終不得發泄那般。

「謝陛下!」

再次躬身行了一禮,周寧這才抬起頭來,他迅速地打量了一番乾清宮內的情況。

此時此刻,這偌大的宮殿之內,僅有寥寥四人而已。

除去朱由校和侍奉在他身邊的魏忠賢以外,殿中還有另外一人。

對于此人,周寧也並沒有感到陌生。

他正是周寧昔日在東宮陪伴朱由校進學之時的先生,東宮左庶子孫承宗。

周寧朝著對方點頭示意了一番,隨後才小心謹慎地做到了右側的椅子上。

「靖安此行可還算順利?」

朱由校的臉上勉強浮現出了一抹笑容,他很是關切地看著周寧說道。

「托陛下的洪福,一切順利!」

周寧趕忙站起身來,拱手回話道︰「微臣已經在各個衛所之內設立錦衣衛監察校尉,保證各地軍務能夠隨時被陛下您所掌控。」

說到這里,周寧稍稍頓了一頓,而後繼續稟報道︰「除此之外,微臣還將江湖武林整頓了一番,將不少武功好手收納到了錦衣衛之內。

微臣準備將這些人派往遼東,用以刺殺後金的統兵將領!」

「靖安,這里有沒有外人,不必如此拘泥于禮數,坐下說話就好!」

靜靜地聆听完周寧的稟報,朱由校的面容之上終于泛起了一抹由衷地笑意。

他點了點頭,出聲感慨道︰「還是你辦事讓朕放心!」

說到這里,朱由校重重地一拍身前龍案,他怒不可遏地沉聲冷哼道︰「說起遼東,有件事情,靖安你怕是還不清楚吧!

遼陽城,被袁應泰那個蠢貨給丟了!」

耳中聞得此言,周寧的眼眸深處也不禁泛起了一抹驚異的神色。

他雖然並未親自前往遼東戰場,但是卻也清楚遼陽城的重要性。

那里可是大明抵御後金的重要防線,如今遼陽城被破。

這使得整個遼東戰場的形勢,都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地境。

就在周寧準備詢問具體情況的時候,朱由校那滿含怒火的聲音傳入了他的耳畔。

「魏大伴,你將袁應泰那個蠢貨干的好事,仔細給靖安說一說!」

魏忠賢躬身一拜,神色恭敬地說道︰「微臣遵旨!」

隨即,只听魏忠賢緩緩出聲講解道︰「時年大雪,蒙古不少部落遭了雪災,再加上有後金騎兵的劫掠,所以有近萬蒙古人來到遼陽城尋求庇佑。

袁督師不顧遼陽城眾將士的反對,力排眾議收下了那些蒙古人。

結果當後金努爾哈赤進攻遼陽城的時候,這些蒙古人里應外合,直接在城內引起了混亂。

使得後金長驅直入遼陽城內,最終致使遼陽城被破。」

魏忠賢口中的話音剛剛落下,坐在周寧對面的孫承宗亦是發出了一聲冷哼。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袁應泰死不足惜,只是可惜了我遼陽城的將士們!」

相比較于孫承宗,周寧卻是看的更為長遠。

袁應泰此人,錦衣衛的情報系統之內,也有著明確的記載。

他乃是萬歷二十三年進士,東林黨人,標準的儒家子弟。

不可否認,袁應泰能夠從科舉當中月兌穎而出,他絕對可以被稱之為英才。

但是此人的才能,沒有半點與軍務相關聯。

論及築長堤、修水利,袁應泰的才能,放在整個大明朝廷之內,那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但如果讓袁應泰領兵統將,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結果就是這麼一位工部干才,竟然被提拔成為了遼東巡撫,總領遼東戰場的軍務。

這其中究竟有多少貓膩,可想而知。

袁應泰之所以能夠總領遼東軍務,全賴于他東林黨人的身份。

自萬歷三十二年以後,大明朝堂之上的黨爭極其劇烈。

東林黨壓制住了齊楚浙等諸多黨派,所以東林黨的要員,就在遼東的權勢爭奪上面佔據了上風。

眼下遼東戰場失利,朝堂之上的黨政之爭,絕對是最為根本的原因。

「黨爭誤國啊!」

思及此處,周寧的臉上也不禁泛起了一抹寒霜,他冷哼一聲說道。

「讓一個工部侍郎去總領遼東戰場的軍務,朝堂那些東林黨人,也當真能夠想得出!」

耳中听聞周寧的話音,朱由校再一次怒拍龍案,他滿臉都是憤怒的神色。

袁應泰的晉升過程,朱由校這個皇帝自然是十分清楚,那還是泰昌帝在位時所發生的事情。

泰昌帝剛剛登基之時,前任遼東巡撫周永春因為母親去世,需要返回金鄉葬母守孝。

遼東巡撫這麼大一個肥缺空出來,大明朝堂之上的諸多黨派,自然是為此紛爭不斷。

最終東林黨略勝一籌,將袁應泰推上了遼東巡撫的位置。

無論是泰昌帝也好,又或者是朱由校也罷,都清楚袁應泰根本不是統兵領將的那塊材料。

只不過因為短期之內,接連發生皇權交替,所以朱由校尚且還沒有騰出時間來處理袁應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