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2年(公元1645年),一月一日,唐努烏梁海陸軍大營。
大華皇家陸軍第十九軍軍長馬祥麟從帳篷中走出來。
早上八點,這里還是滿天星,他已經聞到餃子味兒。
今天是新年,全軍殺了上千頭羊,就為了讓全軍上下吃口餃子。
參謀長蘇誠裹著淡黃色的軍大衣,戴著厚厚的棉手套,走到馬祥麟面前。
他們兩人並排向軍中的大食堂走去,在路上聊著十九軍的情況。
「老馬,你催一催後勤部,讓他們盡快把棉衣運過來。
我軍還有三分之一的軍人只穿毛衣作戰。
唐奴烏梁海這地方太冷,一旦這個時候,庫茲涅茨克的俄軍向我們進攻。
我軍在這冰天雪地的時節,連保暖的棉衣都沒有,還怎麼作戰?」
馬祥麟看到蘇誠參謀長一臉焦急,這也是沒有辦法。
唐奴烏梁海之前風雪交加,俄國人不會在這個時候進攻,前段時間風停雪歇。
唐奴烏梁海這里的氣候,又沒有中亞山區惡劣。
俄國人可是不過新年,很可能在這段時間,就向他們發起進攻。
那時候總不能讓軍人,躲在帳篷中用煤爐取暖。
馬祥麟無奈的說道:「蘇兄,你也不用著急。
前段時間什麼情況,大家都了解。
我們軍中的物資,主要是從蘭州運過來。
蘭州到唐努烏梁海,沒有直達的火車,連水泥路都沒有,只有一條小山路。
需要用騾馬馱著物資,一點點把物資運到這里。
前段時間大雪封山,騾馬隊根本無法通行,這才導致一大批棉衣沒有運到。
現在風雪停了,後勤部應該會加緊運輸。
風雪把電報線刮折了,通訊兵正在搶修。
要不然我們就能通過電報,了解到騾馬隊所在的位置。」
蘇誠听著馬祥麟的解釋,這個情況他也有所了解。
他就是太著急了,騎兵師的探馬,發現的情況很不好。
他們這里很可能是俄國人主攻的方向。
電報線路有損壞,沒辦法了解外界的情況。
蘇誠不知道圖木府主力那里的情況。
他想盡快完成軍中的備戰工作。
蘇誠長嘆一口氣道:「咱們這里道路難行,後勤部想運輸物資太難。
之前天氣還沒有那麼冷,運輸的主要物資都是武器彈藥。
還好咱們武器彈藥儲備充足,要不然戰爭真的來臨,這場仗都沒辦法打。
不知道總參謀部為什麼把我們從阿爾泰調到唐努烏梁海。
咱們十九軍在阿爾泰建立的工事和軍屬工廠,全部打了水漂。」
馬祥麟猜測道:「我認為是總參謀部,從各種渠道預測俄國人會主攻唐奴烏梁海,這才把我軍緊急調往這里。
用我們十九軍來啃硬骨頭,這是朝廷信任十九軍。」
馬祥麟鼻子嗅到更加濃烈的餃子香味兒。
「咱們十九軍從周圍的蒙古部落,買了上千頭羊。
其中一小半羊,都在昨天殺了包餃子。
羊肉餡餃子,將士們平常還吃不到,今天可是有口福了。」
馬祥麟在食堂門口與十九軍的高層會合,他們一起進入十九軍二旅三團的大食堂。
這個團是馬祥麟帶來的白桿兵後代,組建的骨干團,它一直是十九軍的英雄團,他們最先來到這個團。
他們進入大食堂,這里生著煤爐,又是做飯的地方,里面十分暖和。
「馬振飛,你讓將士們吃飯,看好多人都饞得流口水了。」馬祥麟笑罵道。
他端起三團長馬振飛送來的餃子,向著將士們說道:「大家新年快樂!
軍中條件有些艱苦,本將只能請你們吃餃子。
這是美味的羊肉餡兒餃子,大家開吃,不要客氣。」
將士們听到馬祥麟的話,立刻開始吃餃子。
羊肉餡餃子,羶味兒有些大,很多人都沾著味道濃郁的調料。
馬祥麟還走到他熟悉的軍人附近,與他們聊一會兒,了解基層的情況,鼓勵他們奮勇殺敵。
他與十九軍高層,以極快的速度,走訪了十九軍麾下的各個團。
蘇誠參謀長捂著肚子走出來。
「總算能休息一會兒,我這肚子都吃撐了。」
馬祥麟也捂了捂肚子,哪怕是在每個食堂象征性的吃一口,也需要極好的胃口。
他剛想說幾句,就看到他的警衛,向著這里跑來。
「軍長,參謀長,電報通了,電報通了。」
他們兩人對視一眼,立刻騎上馬,向著中軍趕去。
馬祥麟和蘇誠站在電報前,看著電報滴滴嗒嗒響個不停。
這種剛出現的通訊工具,剛剛在軍中普及,就顯現出極強的重要性。
第十九軍失去電報的這段時間,他們都感到很煎熬,就像一個正常人,突然失明失聰一樣。
蘇誠參謀長感慨道:「不知道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上次通電報,那還是統帥吳杰決定讓騎兵師作為主力。
第四軍不太滿意這個決定,我們第十九軍確是非常擁護這個決定。
第十九軍的後勤補給比第四軍差太多。
真的讓我們主攻,我都懷疑打一兩場仗,彈藥就供應不上。
騎兵師彈藥打光了,他們可以跑,我們步兵能跑到哪里。」
他們兩人正聊著天,第十九軍的發報員,已經給各地發報,說明電報線路剛修好,沒有接收到之前的電報,請求重新發報。
蘇誠等了一段時間,電報員已經整理出,相對重要的情報。
他看著這幾份情報,臉色漸漸變得凝重。
「吳杰統帥發來的消息,俄軍在庫茲涅茨克城屯兵十五萬,這是東進的俄軍主力。
這個消息意味著,我們這里很大可能是俄軍的主攻方向。
朝廷知道我軍後勤補給困難,已經調來兩支道路建設兵團,準備打通蘭州和伊犁前往這里的道路。」
馬祥麟點了點頭,他也拿出來一份電報。
「這份電報表明,俄軍明顯是兩路出擊。
步兵集中在庫茲涅茨克,這里距離俄軍的月復地更近,更有利于後勤補給。
庫茲涅茨克這座城,俄軍已經佔領將近三十年。
有煤有鐵,這里是俄軍在亞洲的鋼鐵廠,能生產大量的武器。
哥薩克騎兵卻在中亞地區活動,那里更適合騎兵活動,應該是想用騎兵牽制帝國的主力。
我們要做好迎接大戰的準備。」
蘇誠參謀長自信的說道:「我們第十九軍,從來不怕硬仗。
我們是後成立的軍隊,身上也沒有包袱,又不怕失敗。
只要我們不冒進,在內線進行作戰,我還想不到能打輸的原因。」
馬祥麟看著不斷傳來的電報,俄國人想要從他們防線進攻的證據更加明顯。
他立刻通知全軍,做好戰爭準備。
今天是新年,警惕性也要拉滿,防止俄軍突襲。
他們過新年,俄軍可不會過新年。
………………………………
俄國西伯利亞重工業城市——庫茲涅茨克。
俄軍東進戰爭統帥,俄國侯爵奧列格‧伊萬諾夫正看著地圖發呆。
俄國東進兵團步兵指揮官,俄國伯爵亞歷山大‧奧努科維奇站在一旁等待。
他神色有些焦急的問道:「奧列格侯爵大人,我們已經準備好,我認為可以試探性的發起進攻。
對面的華國人,他們只有不到四萬人。
庫茲涅茨克屯兵十五萬人,只要帝國的後勤能跟上,這十五萬人全部損失,再損失十五萬人,我們也損失得起。
這些農奴兵,國內供應上百萬人,完全沒有問題。」
亞歷山大‧奧努科維奇認為俄國的人口眾多,有著充足的兵力,他們完全可以用絕對兵力,壓垮對面的華國人。
他們選擇在庫茲涅茨克屯兵,就是這里距離歐洲最近,又有著煤鐵礦,是一座工業城池。
他們可以選擇更東的地方屯兵,但非常容易被華國人切斷補給,這樣做太過危險。
奧列格‧伊萬諾夫侯爵听著亞歷山大‧奧努科維奇伯爵的建議,他一點都不意外。
他前往歐洲戰場進修過,知道在火器時代,人數的優勢已經不再是優勢。
帝國內的很多軍官,他們去痴迷于人數的優勢,因為只要有充足的兵力,那就會戰無不勝。
他們一句話,就能拉來上萬農奴兵。
對于手下的軍隊,基本不會把他們當同胞,而是成為增加自己軍功章的工具。
奧列格‧伊萬諾夫侯爵表情嚴肅的說道:「我們這次的敵人,那可不是向蒙古這些土著部落。
在我們的火槍下,他們毫無反抗機會。
大華帝國也是有著強大火器軍隊的帝國,對于這種對手,我軍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我們之前也與大華帝國,發生一些小規模沖突,哥薩克騎兵卻慘敗。」
亞歷山大‧奧努科維奇伯爵滿不在乎的說道:「那些蠻子騎兵,手上都沒有幾桿火槍。
哪像我們的軍隊,幾乎每三個人就有一桿火槍,已經是強大的火器軍隊。
庫茲涅茨克城內的煉鐵爐還在運轉,我們軍隊中的火槍比例還會持續增加。」
奧列格‧伊萬諾夫侯爵看到亞歷山大‧奧努科維奇伯爵自信的模樣。
他知道亞歷山大‧奧努科維奇伯爵這個態度,就是瞧不起大華帝國。
他們俄國東進的速度太快,根本沒有遇到太大的阻礙。
俄軍中的很多人,在潛意識中就瞧不起這個地方的人。
他們只有在戰場上寸步難行,才會更加尊重對手。
奧列格‧伊萬諾夫侯爵平淡又嚴肅的說道:「我們還是要等一等,至少要保證軍人全部學會怎麼瞄準開槍。
火槍的普及率達到每兩人一桿槍,沒有槍的人,讓他們使用手榴彈。
這種簡單輕便的武器,在近幾年的歐洲戰場,那是聲名遠播。
現在可是冬季,士兵們穿著破舊的棉衣,在外面作戰容易凍僵。
注意關鍵的是後勤補給跟不上。
火器和火藥能在庫茲涅茨克城里解決。
西伯利亞這里可不是糧食產區,還需要從國內運糧。
軍中一旦斷糧,造成的可怕景象,你也應該知道。
必須要保證囤積足夠的糧食,再發起進攻。
一旦歐洲戰場有變,很可能還會再向遠東這里調集軍隊。
我們指揮更多的軍隊,急劇增加勝利的機會。」
亞歷山大‧奧努科維奇伯爵看到冬季趁著華國人虛弱的時刻,突然之間發起戰爭不太現實。
他有些不解的詢問道:「沙皇為什麼會答應英吉利和法蘭西的請求,派遣重兵進攻華國人。」
奧列格‧伊萬諾夫侯爵對于這件事,他有著自己的見解。
「對于這件事情,國內的說法很多。
有人說英吉利和法蘭西,為帝國提供大量的貸款,促進帝國的發展。
有人說帝國與英吉利和法蘭西合作,共同對付神聖羅馬帝國。
帝國有希望染指巴爾干地區,取得地中海的出海口。」
奧列格‧伊萬諾夫侯爵離開地圖前,他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咖啡,繼續講解。
「這些說法都不太全面,我與帝國的很多大人物交流。
我認為沙皇這麼做,這是在擴展帝國的生存空間。
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其他的都只是順帶而已。
帝國就像是被絞索勒住的巨龍,沒有自己優良的出海口,無法參與到殖民地的爭奪。
波羅的海出海口太過靠近北極圈,地理位置不佳。
帝國想要巴爾干地區,聯合同種的斯拉夫人,神聖羅馬帝國是我們的阻礙,短時間內不可行。
克里米亞地區有著出海口,黑海卻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封鎖,只是一個稍大的澡盆。
帝國唯一的突破方向,就是在遠東地區。
我們無論是東進打到大洋邊上,還是拿下中亞之後,南下印度。
帝國身上的束縛,都將會徹底解除。
就像克里米亞對于帝國的重要性,哪怕是付出幾代人,我們也要拿下東方的出海口。」
亞歷山大‧奧努科維奇伯爵听著奧列格‧伊萬諾夫侯爵的講述。
他對于帝國的戰略更加清晰。
他之前還以為,帝國這樣大動干戈,是想要奪取英吉利和法蘭西所說的財富。
例如一月能出數萬匹布的織布機、不需要馬就能在路上跑的車。
歐洲已經傳遍,華國人極為富裕。
他們這場戰爭勝利,每個領兵的人都會暴富。
現在看來,對于帝國來說,更重要的東西是東方的出海口。
帝國如果沒有出海口,就只是面積大一些的內陸國,發展很快就會陷入瓶頸。
亞歷山大‧奧努科維奇伯爵想到這里,他也能看出奧列格‧伊萬諾夫候爵指揮的藝術。
以庫茲涅茨克和中亞草原為主攻方向,這兩個方向無論哪一個方向取得突破。
帝國都將有希望達成戰略目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