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戰爭準備

陸元鵬站在乾清宮的角落,這個大華帝國的權力中樞,他激動萬分。

數十人爭奪通政司的職位,他這名新科狀元一路過關斬將,勝過所有競爭對手。

他最感謝自己的師傅宋康年,沒有戶部尚書宋康年的照顧,他連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陸元鵬現在作為通政司的速記員,專門負責記錄御前會議君臣討論的內容。

這個職位要求很高,記憶力要好,寫字的速度要快,內容還要求一個字都不能有差錯。

但這個職位,他是距離皇帝最近的職位之一。

權力的大小,不看明面上職位的大小,而是看距離皇帝的遠近。

陸元鵬看到皇帝蘇河與眾位大臣陸續到達,他深呼吸幾次,準備開始第一次速記工作。

皇帝蘇河看著帝國的重臣。

今日大都督府的官員,來的較多一些。

對于前會議熟悉的人,一看這個陣容就知道,今日主要討論關于戰爭的事情。

皇帝蘇河表情嚴肅道:「距離褚盛愛卿帶來俄國入寇的消息,已經半年有余,帝國對于戰爭,準備的怎麼樣?」

首相魏時鳴立刻起身,匯報道:「啟稟陛下,內閣按照陛下的指示,全力支持這場戰爭。

內閣已經給大都督府撥款三千二百萬兩銀幣。

同時拿出八百四十萬兩銀幣,用于采購各項物資,運到位于前線的伊犁圖木府。」

首相魏時鳴作為文官代表,他最先表明文官對于這場戰爭的支持。

防止戰爭不利,大都督府把鍋甩給內閣。

文官現在無法統軍,但也不用承擔,戰爭失敗後帶來的清算。

戶部尚書宋康年隨後起身說道:「陛下,國庫之中還有六千四百余萬兩銀幣。

哪怕是戰爭線路到長久戰,國庫也有足夠實力,支持戰爭繼續下去。

朝廷隨時能發行戰爭債券,再向民間籌集數千萬兩銀幣。」

皇帝蘇河听完首相魏時鳴和戶部尚書宋康年的匯報,他臉上露出笑容。

戰爭打的就是銀幣,只要有充足的銀幣,哪怕是前期劣勢,這場戰爭都不會輸。

更何況他相信大華皇家陸軍,在同等兵力下,他們與俄國那些農奴軍作戰,輸掉戰爭才讓人感到意外。

工部尚書金銀花,看到同僚讓皇帝蘇河開心,他只能硬著頭皮站出來。

前明時期,一遇到戰爭,最難的就是戶部尚書,國庫根本拿不出錢。

現在大華帝國,一遇到戰爭,最難的人,卻是他這個工部尚書。

「陛下,工部沒有達到預期,臣請罪。」

金銀花鞠躬到底,把認錯的態度拿出來。

他隨後說出工部遇到的難題。

「西北鐵路建設,遇到了之前無法想象的難題。

例如開鑿隧道、永久凍土上修建鐵軌的難題。

導致工期一拖再拖,現在的鐵路終點只是前推到吐魯番府。

吐魯番府前往圖木府,主要是依靠之前修建的瀝青路。

通過載重馬車,運輸大量的物資。」

工部尚書金銀花,硬著頭皮把事情說出來。

他在之前信心滿滿,認為一年之內,把鐵路修到伊犁府,問題不大。

西北鐵路真正開始修建,金銀花才發現,在西北地區修建鐵路,有太多的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西北地區的沙漠與長時間的嚴寒,只是他們遇到最簡單的問題。

但是這兩大問題,就導致鐵路無法修建。

皇帝蘇河听到工部尚書金銀花的說法,他毫不意外。

大華帝國烏思藏和西北,這兩個地區修建鐵路的技術極高,它們是世界最難修建鐵路的地區。

以現在帝國初級的鐵路修建技術,想要征服這兩個地區,難度還是非常高。

皇帝蘇河語氣平淡的說道:「朕知道了,有些難題確實無法克服。

俄國向前線運輸物資的方式,也是畜力運輸。

他們後方距離前線,還比帝國更遠。

朕對你們的要求只有一個,保質保量把物資運送到前線。

至于用什麼方式運到,這個不是重點。」

工部尚書金銀花听到皇帝蘇河的說法,他這才放松下來。

還好他實話實說,沒有夸下海口。

現在能取得皇帝蘇河的諒解,一旦隱瞞事實,造成惡果,他這個工部尚書也就無法再當下去。

工部尚書金銀花激動的說道:「陛下請放心,臣一定能保證,物資安全運到前線。」

吏部、禮部、刑部、醫部這四部與戰爭關系不大。

四部尚書沒有參與御前會議的討論。

大都督馮三秋看到文官不再發言,下面是他們大都督府的主場。

馮三秋起身匯報道:「陛下,大都督府得到俄國可能入寇的消息。

大都督府就開始調兵遣將、囤積物資,同時讓參謀部進行兵棋推演,制定戰略戰術。

西北戰場的統帥由蔡公吳杰擔任,統領第四軍和第十九軍。

第四軍負責防守圖木府-巴爾喀什湖一線。

第十九軍負責防守伊犁北方的烏梁海一線。

西北戰場的兵力,一共有兩個軍,九個騎兵師。

二十八萬大軍駐守在西北,才能保證西北萬無一失。

絕不會讓俄國軍隊,打破前線的防守。」

馮三秋大都督信心十足,介紹完西北戰場的情況。

參謀部總參謀長王世元,開始介紹前線具體的情況。

「陛下,大都督府得到消息之後,通知西北地區整軍備戰的同時,立刻派出細作,進入哈薩克等中亞地區的部落,調查那里的情況。

細作同時偽裝成商隊,調查俄國的情況。

大都督府匯總情報後發現,俄國確實在進行戰爭準備。

同時向與帝國接壤的邊境,調集軍用物資和大軍。

大都督府根據最新的情報,隨時調整前線的預警。

有一些人風言風語,覺得大華皇家陸軍,消耗數千萬兩銀幣的軍費,卻選擇屯兵不動。

前線屯兵不動,這是因為現在屯兵,對帝國更有利。

這次戰爭勝利的天平偏向哪一端,只看哪一方的後勤補給更好。

帝國等待俄國的進攻,作為防守方,我軍的後勤補給不會成為問題。

消耗俄軍的實力後,再讓大軍出擊,可以搶奪俄軍的戰略要點。

西北地區作為之前,戰爭烈度最低的地區,他們也是最後一批更換最新武器的地區。

現在全軍,還有大量的軍隊,沒有裝備新式武器。

我軍在伊犁府和圖木府建造兵工廠,生產一些武器彈藥。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北地區軍隊會完成換裝,戰斗力大幅提升。

時間站在帝國這一邊,開戰時間更晚,我軍勝利的機會就更大。」

王世元總參謀長,還有一個原因沒有說出口,但會議的眾人都了解。

那就是在之前,騎兵師主要的任務是鎮壓草原部落。

隨著草原的收復,朝廷向草原大量移民。

同時針對有反骨的部落,進行反復的掃蕩,蕩平草原的反對勢力。

騎兵師主要任務是草原剿匪,這也是帝國向四周擴張,卻唯獨沒有向西北地區擴張的原因。

現在隨著數年的發展,草原匪患已經控制住。

當地移民組成的民兵,他們也能獨立處置,不太嚴重的蒙古部落反叛。

只需要留下不多的軍隊,就能鎮壓一片區域的蒙古部落。

騎兵師這才能從草原地區抽調出來,前往西北地區與俄軍作戰。

大都督府的主戰派,已經在謀劃趁著這場戰爭,把東亞地區征服。

總參謀長王世元在沙盤前,開始講述俄軍入寇之後,西北戰場的應對。

西北戰場全殲敵軍、擊退敵軍、防線失守等各種情況。

總參謀部都已經做好預案,最差的情況就是圖木府或烏梁海淪陷,前線部隊傷亡慘重。

那時只能調遣甘肅和四川的軍隊,前往伊犁支援。

皇帝蘇河看到大都督府準備的很完善,他高興道:「朕很滿意。

這是西北戰場應對俄軍,是帝國與西方第一次正面沖突。

大華皇家陸軍,必須要打好這一仗,打出帝國的威名。

副總參謀長曲天作為朕的特使,前去西北督戰。

負責協調西北各軍之間,還有軍方與地方的事物。

前線將士們奮勇殺敵,朕也不會吝嗇賞賜。」

副總參謀長曲天立刻站起身,敬軍禮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把陛下的指示帶到前線,激勵前線的將士們奮勇殺敵。」

………………………………

曲天披著呢子大衣,戴著狗皮帽,從吐魯番火車站下車。

寒風把他的臉吹得通紅,他踩在沒到膝蓋深的積雪,向著外面走去。

御前會議結束,曲天作為皇帝的特使,他立刻乘坐火車趕往前線,一刻都沒有耽擱。

曲天看著外面的鵝毛大雪,他感慨道:「鐵路太方便了,只需要給火車頭裝上鏟雪裝置,就無懼大雪天。」

他看向前來迎接的軍方後勤部官員,詢問問道:「這個天氣,你們能把物資順利運到前線嗎?」

後勤部官員如實說道︰「曲大人,這個天氣沒辦法通行。

我們要派人,緊急把被雪封上的路開通出來。

西北地區之前大雪封山,那都是長達半年時間無法通行。

現在只能動用大量的人力,盡快疏通道路,讓馬車能夠通行。」

曲天點點頭,他看著這里的天氣情況。

這場雪的範圍小,道路還能快速疏通。

這場雪如果是整個伊犁,道路疏通的速度會很慢。

曲天在火車站等了兩天,馬路才正式疏通,可以繼續通行。

他乘坐馬車與運輸隊一同出發。

這里的運輸隊,一部分屬于後勤部的運輸隊,還有大量的民間運輸隊。

他們接到官府的訂單,把相應物資運到前線。

主要運送食物、棉衣、生活用品等物資。

曲天騎著馬,來到一個比較大型的民間運輸隊旁,準備了解物資的運輸。

他穿著呢子大衣,戴著狗皮帽子,一看就是身份非凡,運輸隊的掌櫃,立刻前來親自迎接。

看上去50余歲的掌櫃,主動搭話道:「這位先生,您應該是第一次走這段路。」

曲天點點頭,道:「老丈貴姓,我確實是去圖木府辦事,旅途有些無聊,想向您了解這段路的情況。

老鄭怎麼一眼就能看出,我第一次走這段路。」

掌櫃激動的回道:「免貴姓喬,您叫我喬老七就好。

我們是隆昌號的運輸隊,承接官府的任務,運一批物資前往圖木府,咱們正好順路。」

喬老七指著自己運輸隊的馬,又指了指曲天騎著的馬。

「西北地區天氣變化無常,特別是近十幾年,天氣反復無常。

嚴寒天氣時常會出現。

別說人受不了,畜生都受不了。

我們運輸物資的主要是畜生,主要是騾子,它們更耐寒。

即便這樣,我們都會給騾子穿上棉衣,帶上腳套。

防止騾子因為嚴寒死亡。

大雪過後,道路比較濕滑。

帶上腳套還能防止騾子滑倒。

您的馬不耐寒,還沒有給它穿上衣服。

現在這段路還可以,再向西北走,這匹馬很可能扛不住。」

曲天從喬老七那里,買了一份棉馬衣,給自己的馬穿上。

他沒有給警衛的馬買棉衣,用作對比。

曲天听到喬老七的建議,他心中立刻想到,前方的軍隊可沒有馬衣。

如果馬衣真的影響軍隊戰力,需要立刻給馬補上,防止因為嚴寒影響騎兵師的戰力。

隊伍走在瀝青路上,已經建好的道路非常平整,也不會讓人迷失方向。

他們路過一個山口,巨大的風吹拂著沙礫,從山口沖出來。

載重的馬車,都在風吹下搖搖晃晃。

曲天只能下馬拉著馬,跟在馬車後面向前走。

車隊里不時傳來馬車翻倒的聲音和騾子的慘叫聲。

他們走過這段路,喬老七無奈的說道:「這是死亡山口,這里的風又大又急。

這次沒有死人,那就是萬幸。」

曲天詢問道:「這一路上,這樣的險地多嗎?」

「不多,一共也只有三處。

死亡山口風大,鬼見愁懸崖太深,沙漠容易迷失方向。

這些都是天災,比較容易克服。

真正的災難,那是不時出現的馬匪。」

喬老七說完,他從懷中拿出燧發短槍。

「全靠這些硬貨,我們運輸隊才能無懼馬匪。

現在的馬匪,只敢打劫小商隊,他們不敢打劫大商隊。

近段時間這條道路治安更好一些。

後勤部的運輸隊經常走這條路線。

那些人手中可是有快槍,把馬匪打得嗷嗷叫。」

曲天又記下一條,督促伊犁巡撫衙門,清剿沿途的匪患,保證運輸線的暢通。

他們翻過數座山口,順著道路來到終點,圖木府城旁邊的軍方營地。

(本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