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發行紙幣

乾清宮御前會議。

少府令李天魁給朝廷重臣,介紹錢荒相關情況。

他著重說明錢荒持續,將會對全國造成的危害。

很多官員第一次了解到,沒有人造反,不發生災害。

只是因為市場上缺錢,導致的後果,竟會比一場瘟疫還嚴重。

李天魁介紹完錢荒的影響,他同時介紹自己上奏的三項政策。

內閣大臣李志升,听到少府令李天魁介紹完政策。

他忍不住一拍桌子道:「一派胡言,李天魁,你的說法簡直是一派胡言。

錢荒已經出現,但按照你的想法來治理,會導致更嚴重的次生災害。」

李志升說完之後,看到驚訝的同僚,還有略微皺眉的皇帝蘇河。

他站起來鞠躬道歉道:「陛下,臣今天有些失態,但實在是忍不住。

臣的家族在我爺爺那輩兒,還可以算上是富戶。

正是由于大明朝廷用寶鈔收割百姓的錢財。

臣家道很快中落,與臣相似經歷的人,還有很多對這件事情記憶猶新。

朝廷想要發行寶鈔,那完全是自取其辱。

少府令李天魁管理好少府旗下的工廠,他已經完成自己的職責。

少府令李天魁又怎麼知道,一個國家錢糧系統的復雜性。

這件事情牽一發而動全身,出現一些差錯,會導致民不聊生。

少府令李天魁的三項政策,不是空中樓閣,就是寶鈔這種惡政。

銅和銀短缺,原材料無法供應,銀行不可能制造出更多的銅幣和銀幣。

市面上的金幣一直沒有短缺,這是漠北和南洋的金礦,源源不斷供應鑄幣廠。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銅幣和銀幣短缺,只有開采出大量的銅礦和銀礦。

但這種治本的方法,現在無法做到,哪怕是十年後,國內的礦產全部鑄幣,都未必能滿足市場上需要的錢。

李天魁提出這項政策,他是把事情想的太簡單,根本不具備可行性。

禁止百姓囤錢,這更是毫無理政經驗的官員,提出的惡政。

朝廷真出台這項政策,不只是有余錢的百姓,窮苦百姓也會想盡辦法囤錢。

勉強能流通的錢幣,會被百姓死死捂在手中,再也不會出現在市面上。

李天魁這是好心辦壞事,無能的庸官,就是指他這種人。

模彷大明寶鈔,這是惡政中的惡政。

大明朝廷肆意印刷寶鈔,導致寶鈔在短短幾年之內,折價一多半。

百姓已經對寶鈔失去信任,大明朝廷卻用攤派的方式,強制百姓使用寶鈔。

大明朝廷通過這種方式,搜刮百姓手中不多的血汗錢。

陛下,咱們也這麼做,這會極大損傷朝廷在百姓心中的信譽。

在這之後,朝廷再頒布一些政策,百姓絕不會相信。」

李志升一條條反駁少府令李天魁的政策。

他言語中對李天魁非常不客氣。

他不知道皇帝蘇河看中這三項政策中的哪一項。

李志升自認為還算有良知的官員,他覺得這三項政策,全部都無法實施,肯定要極力反對。

特別是寶鈔,李志升堅決反對。

在他的印象中,寶鈔這種東西危害太大,產生的效果極為負面,沒有有利的一面。

大明寶鈔災年時,擦都嫌硬,寶鈔根本買不到任何物資。

以皇帝蘇河平時的手段,真的發行寶鈔,官員的俸祿至少有一半會改成寶鈔支付。

李志升都能想到,到了那時,官場上肯定會怨聲載道。

誰都不想讓自己的俸祿消失一半。

到時候錢荒沒有治理好,還會引出更大的麻煩。

李志升談論這個政策時,也不是一帆風順。

他數次停下與李天魁辯論幾句,直到把李天魁駁斥得啞口無言。

李志升說完之後,再次鞠躬致歉道:「陛下,這件事情太重要,臣不得不謹慎。

臣在剛剛與少府令爭論,無視君前禮儀。

請陛下原諒臣君前冒失之罪。」

皇帝蘇河擺了擺手說道:「討論政事,難免有激動的時候。

朕從來不以此事論罪。」

蘇河示意李志升坐下,他向眾臣詢問道:「關于錢荒,李愛卿已經提出他的看法,眾位愛卿有什麼良策。」

內閣大臣和六部尚書都沉默不語。

戶部尚書錢富文因為兒子錢明義,已經請辭歸鄉,正在走流程。

他等新的戶部尚書返京,接替他的位置,就可以辭官歸鄉。

戶部主管錢糧,錢富文也沒有站出來,討論相關政策。

首相王仲策看到其他人都沒有發言。

他站起身說道:「陛下,剛才李天魁已經向臣等介紹錢荒的危害。

錢荒的問題,必須盡快解決。

但朝廷也不能操之過急,臣建議多管齊下。

以治本為主,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讓工部去全國各地探礦,大力開采礦產的同時,倡導百姓不要囤積銅幣和銀幣。

能一針見效的解決辦法,臣現在還沒有想出來。

請陛下允許臣與內閣其他大臣商討出解決辦法,再向陛下匯報。

關于寶鈔,臣認為李大人反應有些過激。

寶鈔不失為是一個好方法,臣認為暫時解決錢荒,可以用寶鈔試一試。」

皇帝蘇河看著眾位大臣的表現,他露出笑容。

現在事態已經很緊急,他們又想不出解決辦法,只能接受朝廷發行紙幣。

皇帝蘇河拿起李天魁的奏疏說道:「朕認為少府令的策略有可取之處。

錢荒必須盡快解決,讓大量積壓的商品流通起來。

百姓種的糧食能賣出去,城內工人也不會因為缺糧,導致家中有人餓死。

現在的形勢很緊急,容不得我們慢慢討論,只能選擇發行紙幣,度過這次危機。」

首相王仲策連忙追問道:「陛下,您說的紙幣與大明寶鈔有什麼差別。」

皇帝蘇河簡單解釋道:「大明寶鈔是很好的東西,它能解決銀子不足的問題。

咱們華夏,自古以來就缺銅缺銀。

大明寶鈔最大的缺點,屬于人為制造出來。

那就是大明朝廷濫發寶鈔,沒有對寶鈔的發行額度進行控制。

大華王朝準備發行的紙幣,朕吸取大明的教訓。

朝廷不缺金子,每發行一份紙幣,都要用一份金幣作為擔保。

銀行也允許紙幣與金幣、銀幣、銅幣自由兌換。

銀行每年印刷的紙幣,需要皇帝和內閣批準之後,才能印刷。

最關鍵是賦予紙幣和金屬貨幣同等的待遇。

百姓交稅或是從少府旗下公司購買商品,都允許用紙幣支付。」

群臣看到皇帝蘇河提出發行紙幣,這個換了名字的寶鈔。

他們都看出來,皇帝蘇河的態度很堅決。

朝廷想要盡快解決錢荒,只有發行紙幣這一條路。

很多對寶鈔不滿的人,用他惡狠狠的眼光,看著少府令李天魁。

李天魁看到很多同僚,用帶著殺氣的眼神看他。

他知道紙幣發行之後,如果出現短時間大幅貶值的情況。

他在官場上,真的沒辦法混下去。

皇帝蘇河看到有幾名大臣依然堅持己見,認為不應該發行紙幣。

他直接詢問這些大臣,是否有辦法解決錢荒?

他們都搖頭不語,蘇河直接斥責道:「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政策。

任何政策頒布之後,都可能會有一部分人利益受損。

兩害取其輕,只要獲得的收益遠遠大于損害,我們考慮得失之後,就可以出台這項政策。」

這些反對的大臣,找不到解決錢荒的辦法,他們看到皇帝的態度,不再反對發行紙幣。

換源app

御前會議經過了一些波折,但最終一致通過發行紙幣,解決錢荒。

蘇河立刻把相關事情安排下去,讓銀行盡快印出來一批紙幣。

………………………………

戶部的大門口,被數米高的圍擋圍住,里面有著敲敲打打的聲音。

大量的工人和馬車,不斷進出這個佔地龐大的圍擋。

戶部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附近百姓的好奇心。

有不少百姓觀察這里的情況。

戶部門前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百姓們很好奇,朝廷要用這麼大的地方,建造出什麼東西?

皇帝蘇河和首相王仲策正在戶部內。

他們看著銀行新印發的紙幣。

一共有一文錢、五文錢、十文錢、二十文錢、五十文錢、一百文錢和一兩銀幣,這七種類型的紙幣。

紙幣主要是用于百姓尋常時的交易。

商人之間大型交易,他們一般會選擇銀行大額存單。

蘇河拿起面值一兩的紙幣,這是張紅色的紙幣。

正面中心印著蘇河的頭像,頭像上方印著大華銀行發行幾個黑字。

紙幣的左側印著一兩銀幣。

紙幣右側印著凹凸不平的紋路,上面還印著這張紙幣的編號。

紙幣的背面印著紫禁城。

其他的紙幣樣式與這張紙幣差不多,只是大小、顏色、圖桉略有差別。

蘇河把這張紙幣捏在空中,不斷的抖動。

紙幣響起嘩啦嘩啦,清脆般的響聲。

皇帝蘇河滿意的說道:「咱們大華的能工巧匠太多,只用很短的時間,就把紙幣制造出來。」

首相王仲策有些擔憂的詢問道:「陛下,紙幣設計的很精巧,但它太值錢,民間會不會有人彷冒紙幣。

民間私鑄銅幣,抓住就死刑,還有很多人頂風作桉。

臣感覺紙幣的印刷,要比鑄幣簡單很多。

肯定會有很多人,哪怕是丟掉性命,也會制造假幣。」

銀行行長周雲胥看到皇帝蘇河的眼神。

他立刻給王仲策解釋道:「王相,您別看紙幣樣式很簡單,這個小小的東西,濃縮了朝廷最頂尖的技術。

一般的百姓,絕對無法掌握制造紙幣的技術。

紙幣是通過特殊模板,進行凹板印刷,這才能讓紙幣模上去有立體感。

這種印刷方式,一般百姓就無法掌握。

我們制作紙幣的材料也很特殊。

棉花和木材按照不同比例打碎出漿,浸泡它們的溶液,也有很多化學制劑。

各種原料的比例不同,每種樣式的紙幣,都有不同的手感。

我們采用的樹木,不是尋常的樹木,而是只在秦嶺深處生長,那里獨有的樹木,材料源頭方便掌控。

紙幣的右側,還有獨一無二的編碼。

編碼與紙幣上隱藏紋路有聯系,不了解這個情況的人,很難彷制紙幣。」

周雲胥說完,他從旁邊拿起一張紙幣,把它泡在自己的茶壺里。

他的手緩緩提起紙幣,紙幣不像其他紙張那樣,沾水之後就破碎。

紙幣哪怕是被水浸透,還保持著強大的韌性。

周雲胥自信的說道:「王相,只是這種堅韌的紙張,就不是一般百姓能獲取到。

您不用擔心,民間有人會大量彷冒紙幣」

王仲策看到周雲胥準備的很充分。

紙幣的情況,已經比他預料的好很多。

皇帝蘇河听到鐘聲響起,他一揮手說道:「時間差不多了,我們今日正式發行紙幣。」

王仲策整理好官服,他走出了戶部。

戶部前方的圍擋已經撤下,用一塊布把東西蒙著。

王仲策帶領眾人,親自把布撤下。

一座高大的金山,豎立在戶部門口。

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金山閃著耀眼的光芒。

圍觀的百姓,看到數米高的金山。

有人驚訝的說道:「戶部外面,怎麼立了這麼大的金山。」

「這麼高大的金山,肯定要超過數十萬兩,戶部就不怕被人偷走。」

「你瞎嗎?金山旁邊有著背槍站崗的士兵,哪個小偷不開眼,會來這里偷東西。」

王仲策捧著手中大量紙幣說道:「朝廷一直關心百姓的情況,了解到現在市場出現錢荒。

朝廷決定發行紙幣,解決錢荒。」

王仲策這話一出,附近的百姓響起一片噓聲。

有膽大的人,大聲嚷嚷道:「朝廷也要發寶鈔,換個名字,難道我們就不認識了。」

王仲策看到場面有些失控,他言語簡潔的說道:「朝廷發行的每一份紙幣,都用金子做擔保。

紙幣出現貶值,一兩銀幣的紙幣無法兌換一兩銀幣,你們可以直接來這里挖金子。

紙幣與其他貨幣可以自由兌換,朝廷不會設置兌換門檻。

紙幣可以用于交稅,只要是與朝廷相關的衙門,全部接受紙幣付賬。」

王仲策把紙幣的優點,以最快的速度說出去。

百姓了解到這種情況,他們心中的怒火漸漸熄滅。

朝廷這次的誠意很足,但很多人依然有著顧慮。

首相王仲策宣布完,朝廷正式發行紙幣。

他就返回戶部,走到皇帝蘇河身邊說道:「陛下,我看百姓對于紙幣的接受度不高。」

皇帝蘇河笑了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