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文武爭錢

李鳳鳴很快回到大都督府。

蘇熊、文景明、姜之魚等人立刻圍攏上來。

趙王蘇熊地位最高,他直接詢問道:「李參謀長,陛下對于軍方今後的發展,有什麼安排。」

蘇熊已經被封王,王爵作為貴族能獲得的最高爵位。

他封無可封,只等待皇帝蘇河拉開海外封王的大幕。

他成為一名藩國的開國君主。

蘇熊這段時間,請教學者治國的知識,同時拉攏一些人,為他自己開國打好班底。

他還要掌握好勢力的規模,不能讓皇帝蘇河認為他有其他想法。

但他弟弟蘇虎,好友蘇壯、李大壯等人,不斷用各種方式催促他。

蘇熊作為大都督府都督,大華軍方地位最高的人。

這些人讓他推動朝廷向外擴張,他們好獲得軍功,晉升自己的爵位。

李鳳鳴簡單講述皇帝蘇河的態度。

蘇熊等人眼神中有些落寞,但還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他們都能感覺到皇帝蘇河的態度,近期不會大規模擴張,但大華不會放棄擴張。

蘇熊只希望,大華不主動擴張,但能被動擴張。

大華被其他勢力挑釁,以他對皇帝蘇河的了解,肯定會出重兵消滅這個勢力。

蘇熊認為呂宋島的西班牙人,就有這種潛力。

李鳳鳴大聲說道:「南洋運過來大量的黃金,銀行即將把它們制造成金幣。

陛下的想法是把這些金幣盡快花掉。

我們軍方趁著這個機會,必須要爭取大量軍費。

我們要讓大華皇家軍隊沒有短板,一旦有戰機出現,軍隊能立刻動員起來,快速趕赴戰場。

軍隊現在發展的太慢,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加速軍隊的發展。

陛下限制大華擴張,可能是軍方的實力,還沒有達到陛下理想中的狀態。

我們軍方必須要主動為陛下掃除後顧之憂,向陛下證明我們能打勝仗。」

蘇熊听到李鳳鳴的說法,他眼神一亮,說道:「二十一萬兩金幣。

現在銀行公布金幣和銀幣兌換的價格,長期保持在一兩金幣兌換十兩銀幣。

這就是二百一十萬兩銀幣,如果能全部吃下這筆錢,軍隊必將會迎來大發展,彌補軍隊主要的短板。」

海軍部長李青木在一旁听他們的談話。

他本來以為這是陸軍方面的事情,沒有太在意。

李青木听到蘇熊說出這筆數額龐大的錢,立刻忍不住走過來。

「這麼多錢,能制造五艘戰列艦。

這是南洋上繳的黃金,我們海軍在南洋立下足夠的功勛,軍費必須要分給海軍一些。」

蘇熊看到李青木過來爭軍費,其他人想要與李青木發生爭吵。

他立刻站出來道:「現在爭什麼爭,錢還沒到我們手中,這有什麼可爭。

我們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想辦法爭取更多的軍費。

爭來的軍費足的夠多,陸軍和海軍都能分到很多軍費。….

只爭來幾萬兩銀幣,那能用來干什麼?」

蘇熊強壓下陸軍和海軍的分歧。

他安撫眾人後,達成了統一意見。

陸軍和海軍不能互相拖後腿兒,要靠自己的項目爭奪軍費。

哪個項目能得到皇帝蘇河認可,這要看各自的本領。

………………………………

明月高懸,首相王仲策家中依然燈火通明。

巨大的鯨油蠟燭燃燒,照亮了整個書房,卻沒有一絲

異味。

王仲策看著過來的內閣大臣和六部尚書。

他開口說道:「事情就是這個事情,朝廷獲得一筆意外的收入,他能用到實處,能解決朝廷現在遇到的很多問題。」

王仲策沒有說明白,所有人卻都明白,他在說什麼。

他們作為大華朝廷地位最高的文臣,消息都極為靈通。

皇帝蘇河沒有想要隱瞞這件事的想法。

周雲胥從皇宮出來之後,南洋地區金礦產量極高,上繳大量黃金,運到京城準備制作金幣的消息,就在京城流傳。

工部尚書金銀花感慨道:「南洋武總督派人來工部辦理金礦采礦證。

那時戶部和工部正處在動蕩之時。

這是由陛下交代的事情,很快就辦理好相應的手續。

誰知道這座金礦,產量竟然會這麼高。

每個月都有十噸左右的黃金,這已經遠超山東等地的金礦產量。」

戶部尚書錢富文說道:「金尚書只了解金礦的規模,不了解金礦有多少人。

戶部統計的消息,短短兩個月時間,就有四十萬青壯涌入南洋淘金。

南洋金礦據我了解,除了主礦脈,大量金礦都由私人承包。

私人小金礦,都選擇盡快開采。

金礦短時間內產量極高,等到私人承包的金脈衰竭,今後的產量肯定沒有這麼高。

除非南洋那里還能找到更多的金礦。」

王仲策看到這些尚書,討論起金礦相關的情況。

他輕咳一聲,說道:「咱們沒必要金礦的產量。

至少在短時間內,金礦產量不會發生太大的波動。

最關鍵的事,朝廷有了這筆意外的收入,要用在什麼地方。

大家都接到旨意,陛下明天就召開御前會議,商討這筆收入的分配。

內閣和六部先要達成一致意見,最好由內閣分配這筆收入。」

內閣大臣李志升說道:「我們要一致對外,至少不能讓軍方分太多的錢。

那些戰爭狂人,讓他們肆意妄為,早晚有一天會把大華拖進泥潭中。」

涉及到錢的分配,每一個人都不再謙和。

王府書房之中,迎來了劇烈的爭吵。

哪怕是有王仲策以身份強壓眾人。

工部尚書金銀花和禮部尚書韓翠柏,他們兩人一時控制不住怒氣,在書房中打了起來。

韓翠柏和金銀花在四川共過事。

韓翠柏是知府,金銀花卻是巡撫,他的頂頭上司。….

金銀花是李志升為代表的舊儒改良派。

韓翠柏加入王仲策的新儒心學派。

這兩個派別,根本沒辦法調和。

他們兩人有著很深的矛盾,又是新上任的六部尚書,急著做出政績。

王仲策看到兩人扭打在一起,他立刻指使侍衛拉開兩人。

這場會議也不歡而散,只達成了大致意見,沒有達成具體的分配方案。

………………………………

蘇河在乾清宮召開御前會議。

銀行行長周雲胥在開始之前,給大家介紹相關情況。

蘇河看到所有大臣都了解這件事。

「這是一筆不菲的計劃外收入,這段時間朝廷過得很艱難。

現在有這一份收入,能解決很多問題。

其中其中三萬兩金幣,調撥給錢明義,用于黃河工程支流修建。

黃河工程所需的費用,按照工程進度撥付。

工程款總額很多,但不

用一次性撥付,分批進行撥付,還剩下這麼多錢。

內閣和軍方分一分,用這筆錢解決你們急需的問題。」

蘇河的話音剛落,海軍部長李青木立刻站出來。

「陛下,這段時間海軍戰列艦和巡洋艦造的極多,軍力完全能守護好海疆。

兵器研究所那里研究出極為好用的水雷。

布雷艇等輔助艦艇,海軍的需求極大。

臣希望朝廷能劃撥五萬兩金幣,用于完善海軍的艦艇配置。」

大都督府都督蘇熊,緊接著提出建議道:「陛下,大華皇家陸軍的發展,每年劃撥的軍費已經足夠使用。

但這些軍費,只能滿足武器更新換代、戰爭需要的軍費和發放軍餉。

大華皇家陸軍掌握著最強的武器,沒有任何一支同等規模的軍隊,能擋住我軍的炮火。

現在唯一限制大華皇家陸軍的發展,就是軍隊的行軍速度。

軍隊的大部分物資,還要靠著士兵肩挑手扛。

臣請陛下劃撥五萬兩金幣,用于采購騾子和馬。

大華皇家陸軍今後的目標,就是成為一支騾馬化的軍隊,補上行軍速度慢這個短板。」

總參謀長李鳳鳴,站出來說道:「陛下,朝廷已經消滅漠南蒙古、女真部落,外喀爾喀蒙古向我們臣服。

吳杰都督正在進攻東察合台蒙古和厄魯特蒙古。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統治遠超中原地區的草原。

陛下的意見,這次大華不會像其他中原王朝那樣,把草原地區交給其他草原勢力統治。

而是由大華軍方直接控制這些地區。

控制茫茫大草原,需要成立至少三十個騎兵師。

我們現在只有六個騎兵師,這與預計需要的兵力,差距太大。

臣請陛下先拿出八萬兩金幣,成立十六個騎兵師,掌控龐大的蒙古草原。」

李志升听完軍方的說法,他忍不住站起來說道:「你們軍方也太放肆了,竟然想獨吞十八萬兩金幣。….

陛下,內閣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李志升說完,他示意六部尚書盡快講述各自的項目。

再不團結一心,這些錢就全被軍方拿走。

他示意工部尚書金銀花立刻講述自己的項目,禮部尚書韓翠柏卻先行一步。

韓翠柏站起身,他極速起立,牽扯到右肋下的傷口,差一點摔倒在地。

站穩身體之後,向皇帝蘇河行禮表示歉意。

「陛下,現在全國主要縣城,小學都已經覆蓋。

但一些貧困的鄉鎮,那里的孩子只能上私塾。

他們或是步行三四十里地,去縣城上小學。

小學的學費,也是一個大問題。

臣請陛下拿出一筆錢,把小學覆蓋到重點鄉鎮。

並由官府出面,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可以在上學階段免除學費,工作之後再償還學費。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

工部尚書金銀花,看到韓翠柏挑釁的目光。

他立刻站起身說道:「陛下,全國四個重工業中心,發展極為迅速。

這四個重工業中心,帶動周邊數個城池的發展。

人才高度集中在這幾個城池,也有利于技術的發展。

輕工業中心卻沒有達到相應要求,反而還限制相關城池的發展,其他城池想發展,卻沒有官府的支持。

臣建議取消輕工業中心,由民間商人自行決定,他們要在哪里置辦何種公司。」

蘇河听到工部尚書金銀花這個建議。

他立刻說道:「這個要求朕準了,當時是國內工業發展初期,只能集中力量辦大事。

這才成立十幾個輕工業中心,現在隨著國內的公司越來越多,沒必要設置輕工業中心。

金尚書的建議比較好,這個建議省錢。

朕還以為你們今天,都是來向朕要錢。」

金銀花鞠躬行禮道:「臣謝陛下的支持,臣還沒有說完。

這個建議是臣用時數月時間,考察各個地方的工業,統計出相應的數據,這才提出來的建議。

工部是燒錢大戶,有很多的工程等待開工。

報紙上總有人呼吁,要想富,先修路。

這是至理名言,多個地方都已經驗證,這句話的正確。

朝廷早期修建的水泥公路,花費極高,質量還不太好。

臣接到匯報,石油工廠生產 火油時,有一種叫做瀝青的副產物。….

它加熱之後與小石子混在一起,鋪成的道路平整堅韌。

前期經過試驗的道路,它與水泥路做對比,質量遠超水泥路。

石油礦產在國內很少,但南洋舊港府,有大量的石油礦。

 火油作為蒸汽機鍋爐的燃料,它比煤還便宜。

南洋總督府,大量開采石油,生產的 火油,供應南方的工業城市。

瀝青這種副產物,現在等于廢品,它的價格極為便宜。

哪怕是從南洋運到國內,瀝青路修建的成本,不足水泥路的三分之一。

臣請在全國範圍內,大量修建瀝青路。」

蘇河听著工部尚書金銀花的匯報。

這里有很多情況,他都是第一次了解。

南洋是石油主產區之一。

內燃機需要的加工技術太高,現在根本不可能。

石油之前只是進行初步提煉,生產汽油和柴油等各種油的混合物 火油,主要作用是燃料。

之前使用最多的地方,那就是各地的祖廟,用來焚化尸體。

還有一些石蠟和瀝青等副產物,只有石蠟價格比較高。

蘇河都沒有想到,南洋那里大量開采石油,價格比煤還便宜,作為鍋爐的燃料。

石油工廠同時生產大量的瀝青。

瀝青路比水泥路成本便宜,還更耐用,這確實要大力支持。

蘇河看著大都督府和內閣用各種項目爭錢。

這些項目都極為重要,他想全部支持。

但只有這點錢,只能支持少量的項目。

他一時拿不定主意,哪一方分配更多的錢。

首相王仲策看到皇帝蘇河猶豫不定。

他立刻站起身說道:「陛下,臣認為軍方不缺錢。」.

風嘯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