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慈不掌兵

北直隸順德府城上的大明龍旗換成秦軍的軍旗。

蘇河在警衛團的護衛下,走近順德府城。

看到城內有很多倒在地上的秦軍士兵。

蘇河簡單估算這個區域士兵傷亡的人數。

這次攻打順德府城,士兵的死亡數量明顯多于以往。

蘇河沒有理會城內,還不斷響起的槍聲。

他直接來到城內的野戰醫院。

重傷員已經被士兵抬著,運到新搭建好的野戰醫院中。

輕傷員只能由軍醫簡單包扎傷口,他們互相攙扶著,結伴來到野戰醫院。

秦軍將士們看到蘇河,不顧自己受傷,立刻向蘇河行禮。

「秦王萬歲。」

蘇河看著行禮的秦軍士兵,立刻制止他們,讓這些人安心治療。

他同時簡單了解,這些人受傷的原因。

他走進野戰醫院,看到第三軍祝師陸波,正在統計秦軍傷亡的情況。

蘇河一直在城外,觀察這次第三軍攻打順德的過程。

攻破城池之前,一切都很順利。

攻破城池之後,第三軍仿佛不會打仗了一般,這場仗打得稀爛。

耗時兩天時間,才完全奪下順德府城。

順德府和大名府實力差不多,第三軍卻沒有第七軍打的干脆。

順德府城只有一個百戶所,城內明軍力量極為單薄。

陸波看到秦王蘇河到來,他立刻上前恭敬的說道:「校長好,這次是我們第三軍打的不太好。

第三軍第一次遇到這麼難纏的敵人,我們沒有認識到戰爭的殘酷性,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導致士兵傷亡非常大。」

蘇河沒有听陸波的解釋,直接詢問道:「第三軍傷亡有多少。」

陸波猶猶豫豫的說道:「校長,第三軍死亡六百八十三人,受傷一千八百四十二人,其中失去戰斗力的重傷員三百四十五人。」

蘇河听著傷亡情況,攻打順德府,這個傷亡比較高。

蘇河生氣的不是傷亡高,打仗哪能沒有傷亡。

導致他生氣的原因,是產生了本可以避免的傷亡。

重傷員比死亡人數少,這是正常的情況,現在的醫療水平不高。

一般只能救助四肢受傷的人,軀干受傷的人很快就會死亡。

「這次傷亡有些高,陸波,你要統計戰果,吸取這次戰爭的教訓。」

蘇河在野戰醫院,看望受傷的秦軍士兵和軍官,向他們了解受傷的經過。

這次順德府戰役,戰場上的一些重大變化。

他們之前的敵人,都是明軍。

明軍的作戰特點極為鮮明,很少會主動出擊,一般都是打防守戰。

一旦戰敗之後,這些明軍逃跑和投降速度非常痛快,他們根本不會死守城池。

這次第三軍的對手,主要是士紳團練武裝。

這個組建還不到一個月時間的民間武裝,就給第三軍造成極大的傷亡。

主要是士紳團練武裝不講武德。

他們正常守城時,表現的與明軍差不多。

一切變化,都是在秦軍攻破城池之後。

士紳的團練武裝,沒有像明軍那樣一哄而散。

士紳組建團練武裝,就是為了保衛自己的田地,保衛自己的財產不受到侵害。

他們繼續指揮手下,與進城的秦軍打巷戰。

不是正常軍隊打巷戰,而是用各種陰險的方法偷襲。

他們穿著基本和普通百姓一樣,還用普通百姓做肉盾。

由一名名士紳帶領下,組成一個個小隊。

他們用俘虜婦孺老人吸引秦軍的注意力。

他們布置好陷阱,躲在陰暗處。

通過陷阱、弓弩和火槍,對秦軍造成傷亡。

團練武裝的數量還極多,這座小小的順德府城,士紳們就拉起了一萬四千多團練武裝。

秦軍產生的主要傷亡,都是進入城池之後,與團練們打巷戰,因為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傷亡。

蘇河了解到這次作戰的細節,他接著去審問一些被俘虜的團練武裝成員。

在審問俘虜之前,蘇河通知警衛團團長秦山水:「第七軍祝師潘宏才在邯鄲縣組織後勤。

你派人騎快馬通知潘宏才,讓他盡快趕來順德城。」

………………………………

蘇河召開軍事會議,包括騎快馬趕來的潘宏才在內,所有中高級軍官都參加這個軍事會議。

他一拍桌子說道:「一連串的勝利,讓你們心中都有些驕傲。

以為明軍不堪一擊,你們隨便作戰,就能打到順天府。

所有人都飄飄然,覺得自己的實力無敵了,沒有認認真真打好每一仗。

這次攻打順德府這座小城,傷亡兩千五百多人。

我們有幾個兩千五百人,打這個小城,都能傷亡兩千五百人。

攻打保定、逐州、通州這些明軍重點防守的城池,你們準備付出多少傷亡。

難道要把軍隊打光了,我們最後望著順天府,只能灰溜溜的回去。」

蘇河看著低下頭顱的軍官們,一連串的勝利,讓軍中上至軍長下至小兵,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傲氣。

總是一副看不起明軍的樣子,總是覺得勝券在握,明軍已經不堪一擊。

這次攻打順德府,就是因為傲慢,第三軍出現了不必要的傷亡。

這件事情可大可小,但蘇河為了遏制住秦軍軍中產生的傲氣。

他只能讓第三軍作為典型,讓這些軍官們意識到,他們現在還沒有勝利,還沒有資格看不起明軍。

哪怕是有了必勝的把握,但沒有獲得最終的勝利,都不能表現出勝利者的姿態。

蘇河盯著蘇虎問道:「我在建軍早期,就已經說過,凡是沒有放下武器的人,都是我軍的敵人。

第三軍為什麼沒有貫徹我的意志。

戰爭還沒有平息,正常的百姓都戰戰兢兢躲在家中,哪有心思搞歡迎儀式。

一點警惕心都沒有。

結果讓隱藏在百姓中的團練武裝偷襲,導致一個連的秦軍被打殘。」

蘇虎站起身,他低下頭說道:「王上,我有錯。

看到百姓們歡迎秦軍入城,我沒有注意到隱藏的風險。

之前戰爭的順利,也讓我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情況,沒有及時察覺出戰爭形勢已經發生變化。」

蘇河看到蘇虎認錯態度良好,讓蘇虎繼續站著反省。

他對眾多軍官說道:「現在戰爭形勢已經發生變化。

根據暗衛和軍情局的情報,明軍在收縮兵力。

明軍的主力都已經調往保定等明軍重點防守的城池。

其他的府城和縣城,都由當地有名望的士紳,招募百姓組建團練武裝。

這些團練武裝听命于士紳,手段極為凶殘。

他們會用百姓做盾牌,也會隱藏在百姓之中,像毒蛇一樣對我們發起致命攻擊。

我們對于這些人,絕不能心軟,他們不是百姓,他們就是我們的敵人。

絕不能對敵人心軟,在戰場上遇到士紳團練武裝,要徹底消滅他們。」

蘇河說完,看到這些軍官都在沉思。

秦軍的軍官,特別是基層軍官,都出身于底層,很多都是之前大字不識的泥腿子。

秦軍之前的教育,也是讓他們盡量不要襲擾百姓。

這些軍官們,潛意識之中,就不會把百姓當做敵人。

他們沒有弄清楚,戰爭時的百姓和戰爭勝利後百姓的分別。

再加上秦軍平時的教育和軍中逐漸蔓延的傲氣,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才造成秦軍產生輕敵的思想。

因為輕敵不重視,才導致沒有第一時間反應過來,被士紳的團練武裝偷襲。

蘇河現在,就是要糾正這種現象。

他示意秦山水,從外面帶進來兩個人。

其中一名秦軍軍官打扮的人,立刻敬了一個軍禮,進行自我介紹道:

「王上,各位長官。

我是後勤兵團一名團長,從開封到順德這一路。

我們已經打下主要城池,但一些縣城和鄉鎮,還沒有徹底佔據。

有很多士紳組建的團練武裝,他們幾家團練武裝聯合起來,攻擊後勤補給線,準備搶掠後勤物資。

這些團練武裝,還會經常破壞橋梁毀壞道路。

他們的實力不強,但不斷對我們後勤補給線進行騷擾,影響我們運輸隊行軍的速度。

運輸隊有我們保護,物資沒有受到太大損失。

團練武裝借著自己熟悉當地的地形,一旦被我們擊退,很快就躲到其他地方。

我們害怕中了調虎離山之計,根本不敢派兵追上去剿滅他們。」

這名軍官說完,蘇河讓他站到一旁等待,向著跪在一旁的人問道:「朱縣令,據我了解的消息,其他地方都是士紳組建團練武裝。

你這個邢台知縣親自組建團練武裝,這還是非常少見。」

「呸,要殺要剮你們隨意,想要我投降,根本不可能。

我與你們黃衣賊勢不兩立。」

蘇河看著邢台知縣一副視死如歸的表現。

他揮了揮手,讓警衛團開始用刑。

剛用上一般刑罰,周知縣的慘叫聲響起。

「饒命啊!我招,我什麼都招了。」

蘇河讓警衛團停止用刑,等待周知縣招供。

周知縣看到秦軍停止用刑,他不斷喘著出氣。

以前都是給別人用刑,第一次親身體會,這種生不如死的感覺太難受了。

「秦王,我是一個附廓知縣。

管理的事務非常少,听到朝廷辦團練的消息。

我就聯合順德府的士紳辦團練,妄想在順德府抵抗秦軍的進攻。

這些士紳正需要有人出頭,我在邢台縣還有一定的威望,在士紳的大力支持下,很快組建了團練武裝。

要面子的人,通常會丟了里子。

別人給予這個人的面子,那都是從這個人身上獲得了其他利益。

這就是在生活中,老實人好欺負的原因。

你們秦軍是仁義之師,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仁義之師既然要了仁義這張臉面。

秦王為了維護仁義之師的名聲,就不會在乎秦軍士兵的傷亡。

我仔細研究過,秦軍的作戰方式。

只要扮作百姓,必然能輕易接近秦軍。

哪怕用幾名團練換掉一名秦軍,對秦軍造成巨大殺傷,我們也贏定了。

秦軍的數量有限,傷亡太大,軍隊承受不住,就會退兵。

我們掌握著這些團練們的妻子和兒女。

他們幾代人,都靠士紳活命,哪怕讓他們與秦軍同歸于盡。

這些團練們,也必須頂著壓力出手。

他們對于傷亡的承受力,要遠高于明軍。

最關鍵的是,這些團練不會投降,會戰斗到最後一刻。

因為他們投降,家人就會被處死。

這些戰術,都是我從真定府高家那里學來的。

我們還從真定府那里了解到堅壁清野戰術。

把所有不听話的百姓,糧食掠奪一空,用他們消耗秦軍的軍糧。

我們的人在混入其中,趁機偷襲殺死秦軍。

讓秦軍看向每一個百姓,眼中都充滿了仇恨。

那樣秦軍必然會對百姓展開屠殺。

只有調動所有百姓,數百萬人團結一心,才能把秦軍擋在北直隸之外。

因為秦軍來的太快,後面的行動我們還沒有開始,城池就被秦軍攻破了。」

蘇河听著邢台知縣的介紹,他只覺得這些人太天真。

百姓中的文盲居多,但哪些人對他們好,還是能分辨出來。

這些士紳想用這種方法,那只能適得其反。

蘇河指著周知縣,對著軍官說道:「你們看到了沒,這些士紳及其爪牙們極為凶殘。

在他們沒有投降之前,就是極為凶殘的敵人,絕對不能留手。

你們要記住慈不掌兵,對待敵軍,要充分展現軍隊暴力的一面。

手下犯錯,你們不能輕輕放過,包庇手下的錯誤。

敵軍沒有投降之前,也不要對他們懷著任何仁慈之心。

只要戰爭沒結束,用武器對準我們的人,全部都是敵人。

哪怕他們是老弱婦孺,也絕對不能留手。」

蘇河再一次重申,秦軍一直踐行的作戰理念。

他同時下達幾個命令。

對這次傷亡最大第三軍第三師全軍記大過一次,全軍通報批評。

調整第三軍第三師的軍官。

警備軍負責佔領北直隸沿途的城池和鄉鎮,人手不足,可以通過後勤隊和俘虜補充人手。

士紳團練武裝和明軍,列為同一檔次的敵人。

當有百姓處于戰場上,默認他們是士紳團練武裝,不用辨認他們的身份,可以直接開火。

秦軍在剿滅團練武裝時,對于誤傷百姓的情況,沒有故意虐殺,一般不做處理。

蘇河知道他下達這幾道命令,必然會誤傷一些百姓。

但能有效打擊士紳團練武裝,絕不能讓士紳團練在北直隸這里成氣候。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