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燕王心滿意足

作者︰墜歡可拾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正在細細品嘗粽子之際,張家管事走到門口,說是船上的東西送過來了。

張旭靈又跑出去接這些東西,心想這屋子里的人,連爹在內,都是他的魔星,兩條腿都快讓他們給溜細了。

燕王就是為了這東西來的,當即將筷子放下,目光灼灼的等著張旭靈將東西送來。

很快,張旭靈就讓人抬著一個樟木箱子到了書房外面,兩個下人小心翼翼將箱子放下,張旭靈揮退二人,彎腰撅 打開箱子,從里面陸續搬出兩個白瓷甕。

甕高約有一尺,上面和酒甕一樣封著一層黃泥。

「酒?」燕王走過來,滿臉疑惑,「天寧節送兩甕酒?」

張瑞也起身走了過來,只有張旭樘還坐在那里,慢吞吞地吃。

張瑞示意張旭靈打開其中一甕,並告知燕王,他們以防萬一,並不止準備了這兩甕,真正要用的只有一甕。

張旭靈將白瓷甕搬到小幾上,撬開上面一層泥封,下面還封著一層蠟油紙,將這一層也揭開之後,他取來一只干淨的茶盞,將里面的東西倒在了茶盞中。

「不是酒?」燕王狐疑地看向茶盞,茶盞里盛的好像是清水,既沒有酒味,也沒有特別的香氣。

「怎麼像是水?」

這時候張旭樘總算是吃完了粽子,克化不動似的坐著沒有動彈,他目光掠過燕王,落在茶盞上︰「這就是水。」

燕王不信張家就讓他送一甕清水給今上︰「這一甕水可有什麼說法?」

張瑞笑道︰「這是一甕黃河水。」

燕王仍然是不解,難道送一甕黃河水,就能讓今上認為他心系百姓?

倒是和燕王送稻穗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這一甕水,實在是太輕了些,他越想越覺得自己遺漏了什麼,可是不等他想出來,張瑞低聲道︰「王爺,黃河水清啦。」

燕王愣住,看著張瑞和張旭靈的笑臉,忽然意識到這一甕水有多麼珍貴,神情先是狂喜,之後抑制住心中激動,變得肅然起來。

黃河已經數十年不曾清過了!

他十分激動地去捧茶盞,將茶盞放在眼前仔細地看,小小的茶盞里,仿佛是盛著乾坤,里面有些微的渾濁,但是都不影響它的清亮。

他長長久久地看過之後,將茶盞珍重地放回桌上,笑容和煦︰「這可是天大的祥瑞!」

隨後他又疑惑道︰「黃河水清,乃是大功一件,為何不見有人上報?」

張旭靈看了看一言不發的張旭樘,笑道︰「是吳保志在河北東路澶州發現的,他一直瞞著,說自己治河無功,擔不起這樣的祥瑞,他兒子吳昊卻不願意錯過這樣的大功,便悄悄寫了信給老二,

老二心里記掛著天寧節,要讓王爺您壓下晉王去,便立刻回信給吳昊,讓他不要聲張,並且取幾甕水放在澶州碼頭,由商船帶去了廣南東路,掩人耳目運回京來。」

張旭樘大費周章,為的就是瞞住晉王耳目,不讓「黃河清」這樣天大的祥瑞之兆被晉王攪和。

燕王坐不住了,興奮地看向張旭樘,不計前嫌道︰「辛苦旭樘了。」

張旭樘扯著嘴角一笑,也不知是譏還是諷。

燕王滿心都是「黃河清」,不曾留意張旭樘似笑非笑的神情︰「吳保志治河有功,又虛懷若谷,天寧節後,一定要好好賞他。」

得了「黃河清」,他滿心喜悅,從張家回到燕王府,嘴角就沒下來過。

直至端午,節物風流,人情和美,朝上朝下,一片祥和。

端午剛過,粽葉余香還在,五月初六朝會過後,今上召見董童英,詢問年稅一事,董童英請旨帶元少培一同前往,今上應允,在文德殿見了二人。

文德殿董童英以前還常來,和張瑞、岳重泰一起,在這里接受今上垂問,後來今上召見他的時候越來越少,所有政事幾乎都握在張家手里,他來的就更少了,再往後,三司都是張家的人,他這個計相名不副實,更是沒有機會踏足文德殿。

沒想到從晉王進京開始,一切就開始有了轉機。

文德殿里南北窗全都大開,和煦的風自兩側徐徐而入,吹的人渾身舒泰,元少培在這種暖風里跪著,看著地上的金磚,神情並無絲毫面聖的激動和無措,反而十分冷淡。

從年前進京,一直到過完端午,他幾乎沒有離開過三司度支公廨,理完去年的帳,接著看前年的,一年一年往前看,心里就知道今上並不清明。

今上坐在檀香御椅中,並不覺得清風和煦,反而讓這風吹的頭腦嗡嗡作響,示意內侍將窗關上。

殿內泥塑一般的內侍驟然而動,輕手輕腳的分別走向南北兩側,將檻窗闔上。

檻窗一關,文德殿便愈發的靜了下來。

今上仍嫌不足,又讓人將外間隔扇也都關上。

隔扇一關,整個大殿便靜的能听到自己的呼吸聲,香爐中一線香冉冉升起,里面燃的是「雲頭香」,馥郁芬芳,在大殿中無聲舒展,沾上衣帶。

如此一來,今上才感覺自己心勉強靜了,不似之前那般心煩氣躁。

他先仔細打量元少培,見元少培面目中並無刁鑽古怪之色,便讓其起身,站著答話。

「董計相,」今上看向董童英,「朕今日先不問你年稅一事,另有一事,你得好生回答朕。」

董童英拱手道︰「臣知無不言。」

今上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低頭看向案上,鎮紙壓著一張銷金花白羅紙,紙上所寫,只有他能看到。

眼楮看著紙,目光卻有幾分游移,似乎並不想多看,他慢慢道︰「璋德二十二年,鹽稅是多少?」

十多年前的事,董童英一時之間如何記得,正想告罪,再回去查閱,元少培卻垂頭低聲道︰「是二百萬兩。」

今上點點頭,又問︰「璋德二十三年,鹽稅又是多少?」

「二百四十萬兩。」

「那麼璋德二十一年是多少?」

「二百三十三萬兩。」

今上听罷,目光沉下去幾分,然而心中仍舊抱著一絲希冀︰「這三年間可有災禍?戶帖可有大的變動?」

戶都上的事情,元少培並不清楚,便緘默不語,董童英對此倒是記得很清楚。

凡是有大災禍,百姓死傷眾多,戶帖才會有大的變動,每一次大的變動都很沉重,無數姓名從黃冊上消失,因此他都記得十分清楚。

「這三年,黃冊並無大的變動。」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