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聰明人的游戲

電影開映後蘇長青進去看了三十分鐘就離開了。

情懷這種東西基于記憶,大都經不起驗證,對蘇長青而言半小時的緬懷已經足夠。

而且就像柳雨菲說的︰「愛惜偶像最好的方式是保持一顆包容的心,並保持距離。」

文人相輕,影人也一樣,蘇長青很欣賞王墨鏡的才華,但也僅僅是欣賞而已。

從文藝的角度看王墨鏡是成功的,他有一套強烈個人風格的敘事手法,乍一看非常吸引人。

而且他與北野武一樣非常擅長講自己的故事,這一點蘇長青有點羨慕。

記得王導寫過這樣一個經歷,十九歲他在香港九龍的一間牛仔褲店里打暑期工時喜歡上一個女孩,就是他後來的妻子。

磨蹭了一個夏天,到了暑假的最後一天他終于鼓起勇氣向女孩要了電話號碼,當時女孩說︰「我可以給你號碼,但只告訴你前五位,最後一位你要自己試出來。」

王導沒有當天打電話,磨蹭了三天才終于開始試撥號碼,試到第四個就找到了。

這故事听起來有股特別的味道,但只有最終成功的人才能這麼敘事,否則毫無魅力。

後來這段往事被王導稍加修改放到了自己的電影處女作《旺角卡門》中,他讓張曼玉飾演的乖乖女對劉德華飾演的黑道表哥說︰「我買了幾只杯,我知道不用多久就全部都會打爛,所以我藏起了一只,到有一天你需要這只杯的時候,打個電話給我,我會告訴你藏在什麼地方。」

這麼一改就更有味道了,這是個真會講故事的人。

蘇長青就沒法這麼講故事,他永遠不會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王導最被人詬病的就是拖延,都說王導拍電影沒有劇本、沒有分鏡表、沒有進度計劃,蘇長青不這麼看,同為創作者更加能理解他的做法。

現代電影早已是工業化產物,有些基本規則天才也得遵守,看似不合理的事未必真不合理。

王墨鏡編劇出身,搞過幾部賺錢的商業片,中規中矩水準並不高,真正放飛自我是從《阿飛正傳》開始。

有人說王導一輩子就拍了這部電影,其余都可視為這片的續集。

當初他對投資者鄧光榮承諾拍一部保證賺錢的警匪槍戰片,因為《旺角卡門》賺了一千多萬,于是拿到了四千萬投資。

然後王導就開始改劇本了,後來許多參演明星的話听起來匪夷所思︰王導總是在改,每個人都不知道他想拍什麼、在拍什麼。

《阿飛正傳》開拍前梁朝偉約了王導說戲,一談就是兩個小時。

哥哥听說後不甘落後也立刻約了談戲,面談四個小時。

華仔一看兩位都見了,也一定要單獨約見導演,談六小時。

幸好張學友沒約,那不得八小時?

後來三位湊在一起聊天,發現雖然王導和他們都講了一遍故事,但每人听到的版本不一樣。

即便導演再跟同一個人講一遍,又會和上次講的不太一樣。

至于實際拍攝起來,都是到了現場才知道當天的台詞。

如果王導最後徹底失敗了,無疑就是個騙子大忽悠。

《阿飛正傳》改著改著就面目全非了,已經不是當初承諾的商業片,完全變成王墨鏡風格的文藝片。

按照蘇長青理解,王導不可能不知道自己要拍什麼,否則根本剪不出成片,這是很淺顯的道理,他這麼拍肯定是故意的。

王導當時沒有名氣沒有獲獎記錄,也知道自己想拍的東西很難賺錢,拉投資不容易,于是就雲山霧罩地折騰,不讓任何人明白他在干什麼,只要能拍攝到自己需要的素材就行。

最後的剪輯他也是不允許別人插手的,一個人關起門來剪,最終剪出了自己真正需要的影片。

後來林青霞回憶拍攝《重慶森林》︰當時整部戲導演就讓我在重慶大廈里走過來再走過去,也不告訴我劇本,所以我其實都不知道自己在演什麼,一開始我以為自己演的是一個女明星,直到開槍那場戲,我才知道自己是一個女殺手!

至于拍攝《東邪西毒》,梁朝偉本來演的是東邪,剪出來後一看,導演把他剪成了盲武士。

鄧光榮投資《阿飛正傳》的四千萬最終只收回零頭,急火攻心住院打點滴續命,而後公司倒閉。

《東邪西毒》投資更大,收回的錢更少。

不過王導憑這些片子聲名大震,拿了幾次香港金像台灣金馬。

一部獲獎影片對一個已經不存在的公司還有意義嗎?

肯定沒意義,但對王導有意義。

其實這些獎項不過是港台電影界自娛自樂的獎項,局限于兩岸三地,規模、檔次還不如金雞百花。

王晶和王墨鏡是很好的朋友,他曾經說︰「我和王家衛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商人,只是一個販俗,一個販雅。」

然而販雅也是可以賺錢的,比如北野武、賈樟柯甚至老謀子,虧錢可就算不上販雅了。

《阿飛正傳》雖然票房撲街,但是拿了不少港台的獎,于是明星間開始流傳,拍王導的戲可以獲獎。

王導拍戲也的確只用一線明星,二線都不考慮,翻來覆去就香港那幾個人。

香港電影投資邏輯是倒推的,只要請到了大牌明星,總能找到願意投錢的,至于題材什麼的這些人不太懂也不太關心。

在蘇長青看來,王導雖然害羞內向,但無疑是個聰明人,他充分利用了他人的功利心理,膽子也大得出奇。

籌備這部參展的《春光乍泄》時,王導很早就確定讓哥哥和梁朝偉出演,但仍記得梁朝偉曾發誓不拍同性戀題材。

為了說服他,王導拿出一個假大綱,角色正是梁朝偉喜歡的那種類型,演一個偵探。

這麼看王導是還拿得出劇本大綱的。

于是梁朝偉就被勾到了阿根廷,王導隨即沒收了他的護照,不拍完別回香港。

這肯定不是說服,是否算佳話得看這次有沒有獲獎。

《春光乍泄》將成為王墨鏡導演生涯的頂點,而後雖然仍拍了類似風格的片子,但再無超越,再之後就和鞏小姐一樣成為電影節的評委甚至評委主席,甚至北京上海電影節上都有他評委的身影。

在蘇長青看來,王晶和王墨鏡是香港導演中的兩個極端,一個只在乎票房不在乎口碑,另一個求名不求利,都是他該引以為戒的。

下午三點《入殮師》進入展映,按照慣例主創人員應該到場,中午的時候主辦方通知蘇長青,伊莎貝爾‧阿佳妮將參加首場放映。

這令蘇長青很振奮,也很意外,伊莎貝爾‧阿佳妮是這屆戛納電影節的評委主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