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全面反攻!

作者︰三林校尉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劉義真此時見到士卒群情激奮,便決定要麼不做,要麼把事情做的絕!

「朕受天命,當繼先帝遺志,繼續北伐!不破索虜誓不還朝!」

台上王弘的面容已經扭曲,一副求求你不要再說的模樣。

謝晦等人也差不多同樣如此。

只有士卒們振臂高呼,向天地宣告自己的志向!

在南郊完成祭天,劉義真便立天子旌旗,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樂舞八佾的進入洛陽皇宮進行最後的儀式。

儀式完畢,已臨近夜晚。

劉義真還未月兌下袞服,便已經命人召王修、檀道濟、謝晦、王仲德、朱超石、傅弘之議事。

「陛下恭安!」

現在再次面對劉義真,其他人也不能向以往一樣隨意,需行君臣之禮。

只是其中謝晦臉上還有幾分不忿。

這當然不是對劉義真繼位不滿,而是對劉義真不按規矩辦事的憤慨。

現在劉義真當著數萬將士說出「不破索虜,誓不還朝」的話,那就意味著這仗,哪怕咬著牙也要打下去!

劉義真一見到幾人的第一句話就是︰「諸位,根據朕在南方多地的考察,今年南方很有可能會出現大旱,所以戰事還是要盡早結束的好。」

眾人︰「……」

為何劉義真說起這話來听起來怪怪的?

感覺好像是我們逼著你在這打仗,你還在擔心後方百姓一樣。

現在名你佔了,鍋卻要讓我們背?

大家都一陣牙疼,以前怎麼沒發現劉義真還有這種天賦?

莫非「劉氏天子多狡詐寡情」的事在經歷了兩百年後又要輪回不成?

很多雙眼楮都看向王修。

大家明白別看王修現在還只是一個刺史,不是什麼中樞高官。

但作為劉義真的近臣,傻子都知道他要飛黃騰達!

別的不說,未來的宰輔當中必有王修的一席之地。

見眾多高官都不願意搭話,又不能讓劉義真冷場,王修只得是硬著頭皮問道︰「天子此言莫不是要速戰速決?」

「知朕者修也!」

劉義真給了王修一個贊嘆的眼神,其他人看到這膩歪的場景卻只覺的心里發酸。

王修這何止是要飛黃騰達,明明是簡在帝心啊!

劉義真將目光轉向檀道濟。

王修雖為近臣,但劉義真更知道專業的事要讓專業的人來。

眼下王鎮惡在建康,檀道濟自動就成為了劉宋軍中的首席統帥。

檀道濟見躲不過去,只得出席向劉義真解釋︰「陛下,這戰事想要短時間年解決怕是不太可能。」

西有赫連勃勃扣關,牽扯住朱齡石。

東有拓跋嗣攜勝利之威虎視眈眈,想要短期內結束這場戰爭簡直是天方夜譚。

「檀將軍,話不能這麼說。」

劉義真喚人拿出輿圖,上面畫的是大河以北的北魏諸多軍事堡壘。

「關中北部的防線是朕在關中時就派人開始修繕的,如今有蕭關在手,朱齡石將軍又是當世帥才,有他坐鎮關中,關中並無大憂。」

言下之意,劉義真根本不打算去管赫連勃勃,而是先收拾北魏!

劉義真此時起身,手持天子劍指向輿圖。

「如今河東還在我軍手上,我軍可以遣一支軍隊從河東直插晉陽,捅向北魏心髒!」

「到時候我軍主力則可以在河北牽制奚斤大軍,憑借大河與之周旋,卻不與對方決戰。」

「此戰術為敵進我退,敵退我進。就是疲兵之計!」

揚長避短才是勝利的法門。

就如劉裕北伐時軍勢再盛也不會選擇河北作為決戰的主戰場。

而眼下劉義真自然也不會頭鐵的去往河北撞,而是打算利用劉宋強大的水軍來和北魏打仗。

檀道濟卻皺起眉頭,他有些不解的問道︰「這般戰術固然可行。只是……這不就成了持久戰了?」

不和對方主力決戰,宋軍的戰術玩成花都沒用。

之前听劉義真的意思是要速戰速決,怎麼現在就選用這般耗時間的戰術。

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了?

劉義真卻泛起冷笑。

現在耗不起的不光是劉宋。

劉宋現在的問題是南方權力中樞的轉交和糧食問題。

北魏看似強大,卻埋藏了一個巨大的炸彈。

拓跋嗣!

這家伙的壽命估計也不長了!

一旦拓跋嗣身亡,劉義真絕不會給拓跋燾收攏兵權的機會,會趁著北魏的這個宕機狀態一鼓作氣拿下河北!

所以劉義真表面的戰術是在拖延魏軍,實則是在耗費拓跋嗣的心血。

只要拓跋嗣一死,也就意味著北魏死亡的鐘聲將要敲響。

只是如何與宋軍解釋呢?

托夢?

未免有些神神叨叨。

天象?

劉義真連北斗七星在哪都找不到的人讓他去說天象實在有些強人所難。

但是……

朕現在是皇帝啊!

劉義真翹起嘴角。

朕,用得著和你們解釋?

他平靜的看著檀道濟,卻是賣了個關子︰「此戰必有重大轉機,按此戰略行軍必然會勝利!」

過程不重要,結果才重要!

打贏這一仗,一切的質疑都會煙消雲散!

一個口含天憲,天命在身的聖天子不是吹出來的,而是要用實際證明的!

眼下此戰,便是劉義真證明自己的最好機會!

檀道濟張了張嘴不知道說什麼。

而謝晦等人依舊默不作聲。

他們現在都開始懷疑劉義真是不是接著北伐為掩飾會在南方搞什麼動作。

這個懷疑並不突兀,東晉一百年來「名為北伐,實為爭權」的事並不少見。

劉義真如此做倒也無可厚非。

只是……

謝晦眼中有些許的失望。

劉氏天子,不該以北伐為借口去完成自己的圖謀。

這固然多了幾分穩妥,卻少了王道與天子的堂皇。

同時,這也與他們心中的天子不符……

但天子之命已下,諸將領也只有服從的份。

十天後,宋軍全軍縞素,開始了大動作。

王仲德率領三萬大軍前往河東。

檀道濟、朱超石率眾在大河南岸擺出全面進攻的姿態。

只是這一戰除了三個人以外,兩面的高層都不認為宋軍會真的如劉裕在世那般氣吞萬里如虎的北伐。

這三人宋軍軍中有兩個,一個是劉義真,一個是王修。

還有一人則是北魏皇帝拓跋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