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斷後

作者︰三林校尉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拓跋嗣言罷,就不願再耽誤時間,率先帶人追上去。

後方的將士高呼︰「陛下小心!宋軍走的蹊蹺,小心宋軍伏兵!」

「呵!宋軍倉促而逃,劉義符也不過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兒,哪有時間布置伏兵?」

拓跋嗣想的確實沒錯。

但劉義符身邊可有謝晦與蒯恩。

兩人一個作為劉裕的首席戰略謀士,一個作為劉裕的貼身護衛,都是沙場宿將,怎會如此大意?

況且上黨多山地,不拿來搞埋伏實在可惜了。

一開始拓跋嗣身邊不過數百騎,他們從宋軍大營直撲南面,希望能追上劉義符部。

只是這些人沒走幾步就發現在一處狹窄的道路上被人用巨石堵住道路。

拓跋嗣這才不耐煩的讓身邊士卒下馬前去清理巨石。

就在其搬運巨石的時候,從兩側的山地上卻是突然出現幾百名宋軍士卒推出弩機,給北魏士卒送來一場驚艷的「弩箭之雨」。

要不是拓跋嗣身邊的親衛舉起馬鞍護在拓跋嗣身邊,拓跋嗣一代帝王說不定就要在這小小的一場埋伏中飲恨當場。

退出宋軍的埋伏範圍後,冷靜下來的拓跋嗣一邊不停的咳嗽,一邊回想起宋軍這幾天的動作。

等到後方的大軍一齊趕來,拓跋嗣才說出自己的疑惑︰「宋軍為何突然有此計策?」

按照拓跋嗣的想法,宋軍現在應該是群龍無首一片混亂才對。

別說用疑兵之計掩護上黨宋軍撤退,就是好好調度這一帶的宋軍都不一定能做到。

可此時這些宋軍似乎有化零為整的趨勢,這讓拓跋嗣心中警鈴大作。

「宋軍……必然有什麼變故!」

拓跋嗣對于宋軍的變化自然是看在眼里,之前的宋軍和現在的宋軍宛若是兩幅模樣,這一切都讓他有了不好的預感。

「快點!追上那支宋軍!」

一力當破萬法!

只要剿滅這些宋軍,佔據洛陽,拓跋嗣就可以徹底擺月兌已經如同夢魘的宋軍!

此時之前埋伏拓跋嗣的那批宋軍士卒也趕上前面的大部隊。

當听到拓跋嗣這麼快就追上來的時候,劉義符也變得面色陰沉起來。

他本以為昨晚的動作能延緩一些拓跋嗣的速度,哪只這不到半天拓跋嗣就追了上來。

劉義符望著連綿不絕的大軍,心中布滿陰霾。

宋軍士卒已經是在全速進軍。

但是兩條腿又怎麼比得上四條腿?

更何況既然拓跋嗣敢追上來,說不定已經識破了劉義真的疑兵之計。

一旦拓跋嗣給奚斤傳信,那不光劉義符部會被徹底堵死在上黨郡中,就連已經渡河的劉義真部也會被奚斤的騎兵淹沒!

不能這樣下去了!

劉義符看向身旁的蒯恩,又看了看背後。

「蒯將軍,拓跋嗣馬上要追上來了。」

「嗯。」

「孤要留下斷後。」

此言一出,蒯恩瞪大雙眼。

之前謝晦還和蒯恩抱怨過劉義符行事就宛若一個孩童般稚女敕,蒯恩也就當個笑談不以為然。

可這一次他是真的感到了頭大。

「楚王殿下!若現在留下,很有可能……」

現在留下斷後,基本就是十死無生。

那謝晦、劉義真做的豈不都是無用功?

劉義符點頭︰「孤知道。」

「但是拓跋嗣如今就在身後,再這麼下去,我們根本走不出上黨就會被拓跋嗣追上!」

「到時候若這上黨大軍無法與二弟匯合,被拓跋嗣與奚斤各個擊破,那才是真正的麻煩!」

劉義符並不是看不清局勢,相反,作為劉裕的長子,他在戰爭局勢的判斷上同樣有著得天獨厚的天賦。

只是看清歸看清。

因為性格使然,劉義符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若是其他將帥,大半會選擇犧牲一部分士卒來給其他大軍逃生的機會。

但若是劉義符,他卻做不到。

善良,這種優秀的品質,在某些時候卻又會成為制人于死地的毒藥。

劉義符不容蒯恩拒絕,便開始分割軍隊,將最後方的三千人留下來。

這三千人見到劉義符如此安排,似乎也知曉了自己的命運,變得極端安靜。

直到他們看到劉義符也來到他們身前和他們站在一起的時候,臉上才多了幾分困惑。

「楚王殿下……您,不走嗎?」

劉義符握住手中長槍︰「不走了。」

其實哪里是不走,只是不想拋下大家走罷了。

作為一個錦衣玉食的貴公子,劉義符身上並沒有絲毫的嬌氣。

但卻沾染了幾分魏晉風流的浪漫。

這份浪漫說不上是好是壞,只是劉義符能明顯感到大家看他的目光不一樣了。

留下的三千士卒此刻都知道了劉義符要與他們一同留下御敵斷後的消息,這讓他們的眼中再次充滿了光芒。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大家怕的從來都不是死,而是被拋棄。

正如現在。

哪怕是留下,他們也知道他們不是棄子,而是犧牲。

雖然都是死,但卻不盡相同。

被留下斷後的三千士卒紛紛振臂高呼︰「楚王殿下萬勝!」

「楚王殿下萬勝!」

這一刻,地動山搖。

蒯恩見到這一幕,對著身旁的副將交代幾句後也是策馬來到劉義符身邊。

「蒯將軍,莫要再勸,你現在盡快帶著剩余人馬朝南方突圍。」

誰知蒯恩將手中大刀橫置于馬背,用一只獨眼瞥了眼劉義符︰「臣也不走了。」

劉義符一臉錯愕。

「臣雖為軍中將領,卻亦是劉氏家臣。」

「身為家臣,豈有棄主君而私自逃生的道理?」

蒯恩這句話絲毫不像解釋,反而如同在給劉義符開月兌一般。

他早在劉裕剛剛從軍時便一直護在劉裕左右,如此已是度過大半生。

心存死志,早就不足以形容蒯恩的狀態。

之所以還硬撐著,不過是因為劉義符還在軍中。

眼下既然劉義符選擇留下,蒯恩又豈能再離開?

跟著劉裕走南闖北大半生,他也累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