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去火星(求月票!)

作者︰烏鴉一號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正是繞月計劃被華國領先,導致阿美利肯在登陸火星的馬爾斯計劃上選擇了較為激進的路線。

阿美利肯之前每年在NASA上的投入在兩百億米元到三百億米元的區間範圍內。

而他們的華國同行ASA的預算少一大截。

華國在航天領域的投入僅在17年的時候公布過,大概在20億米元,那一年NASA的預算是200億米元。

後來網上流傳的SA預算一百億米元,都是國外機構根據SA的發射預估的。

實際上SA的人力成本和制造成本都要大幅度低于NASA,這也導致華國的實際購買力要超出預算不少。

即便如此,華國的實際投入依然要落後NASA。

近幾年NASA的預算從之前的兩三百億米元,飆升到了八百億米元以上。

「所以我們這次選擇了在明年的中旬登陸火星。

這次登陸火星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失敗的後果大家都知道。」

「預算如此充足的情況下,國會的老爺們是不會允許我們失敗的。

如果失敗大家都得下台。」

在面對華國在航天領域的步步緊逼,記者們在各種公開場合逼問阿美利肯的高官們。

而NASA的局長在面對兩院問詢時,回答都是︰我們一定會在2027年把阿美利肯人送上火星。

因此高官們在對外同樣保持了口徑的一致︰

「華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和我們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我們並不是不能在近月軌道建造繞月空間站,只是NASA現階段的目標是全力以赴前往火星。

月球不是我們的最大目標,整個NASA都在為進軍火星做準備。」

NASA的局長由總統直接任命,但是需要經過參議院的審批同意。

如果NASA跳票,後果就是換人,從上到下的換血。

登陸火星和登陸月球存在著極大的差距,差距比谷歌和百度之間的差距要大得多。

最關鍵的點在于,從藍星去火星,有時間窗口,也就是藍星離火星最近的距離。

藍星和火星每二十六個月接近一次。

如果采取燃料最優的霍曼轉移往返方式,以藍星2020年的技術,去程和返程都需要花費兩百天左右,在火星上得駐留五百多天。

總計花費九百天時間。

首先是需要攜帶的物資,其次是對航天員心理健康的挑戰。

五十年前阿波羅一號飛往月球僅僅花了75個小時。

而如果搭載大量物資,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

後來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帶了航天員和物資,花了四天多的時間才在月球著陸。

「九百天的時間,目前我們沒有哪個航天員的心理素質能夠忍受如此漫長的等待。

以現在的燃料技術來看,最多支持一個人去火星。

一個人要在太空中度過漫長的九百天,我覺得要不第一位去火星的航天員,別給他使用魔腦了?

使用魔腦給人體造成的未知影響無法預計。

阿姆斯特朗只在月球呆了兩個半小時,而我們這次的航天員要在火星上呆五百天!

我們已經在馬爾斯計劃上選擇了激進的計劃,在其他方面就要相對慎重。

我擔心的點在于,航天員使用魔腦,思維活動會變得更加活躍。

以往做的心理判斷會失效。

雖然目前來看使用魔腦後,性格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但是對于一趟九百多天的孤獨航程,即便是微弱的變化也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

NASA的設想是給馬爾斯計劃的航天員使用魔腦。

希望能夠在火星上圍繞魔腦展開一系列的實驗。

比如說測試看魔法論壇的延遲時間。

電磁波信號傳遞是需要時間的。

阿美利肯的第五艘火星探測車在2021年的時候成功登陸火星,當時從火星傳遞火星畫面回藍星,需要花十三分鐘。

他們很好奇,魔法論壇的數據傳遞回藍星是否有延遲,延遲的時間是多久。

這很重要,關乎到判斷魔腦采取的信號傳遞方式。

之前魔腦數量有限,月球和藍星的距離太近,類似實驗無法產生明顯的區分度。

而現在這些條件都已經成熟了,NASA就想在火星上圍繞魔法開展一系列的實驗。

另外想測試在火星上是否能夠使用魔法,強度如何。

這是最重要的目的。

倫敦發生的事件,其他國家雖然無法知道全貌,但是都有各自的渠道大致知道倫敦發生了什麼。

以及魔法只在倫敦範圍內有效,這點不僅他們知道,也被倫敦方面證實了。

因此阿美利肯懷疑,梅林提供的魔腦,通過魔腦獲得的施法能力會不會到了火星就失效了。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施法效力在火星和藍星有什麼區別。

通過魔腦獲得施法能力的法師沒有法力一說,更沒有什麼冥想法能夠提高施法能力。

阿美利肯的法師們找不到什麼是決定施法強度的影響因素。

「讓一個人上火星需要花的成本很高,我們需要盡可能多的實現戰略目標。

魔法是下一個時代最重要的研究對象,而這次的登陸火星是我們在魔法上和其他國家拉開差距的一次絕佳機會。

我相信阿美利肯的航天員不會被這一點小困難擊垮。

而且並不是讓他在藍星成為法師後再上去,而是讓他到了火星之後再使用魔腦成為法師。」

NASA的首席科學家沒有把話說完,他的潛台詞是,即便航天員使用魔腦後在返程的時候出現心理問題損失不大。

只要他們的目標能夠完成,損失一個航天員是能夠接受的代價,雖然航天員培養起來成本高昂。

反正魔腦使用者在死亡之後,magi對應的使用權會被釋放出來。

這種級別的潛台詞,在座的NASA高管們全部都心領神會。

「我認為可以這樣做,我們進入最後一輪的航天員,我相信他們能夠圓滿完成任務的。」

NASA的馬爾斯計劃進入到最終備選名單的航天員有四位。

在登陸火星的前夕,會通過抽簽的方式對四位航天員進行排序,按照順序執行航天計劃。

默認是1號執行馬爾斯計劃,但是如果1號的體檢沒有通過就換2號,依次順延。

至于為什麼通過抽簽如此原始的方式,是因為航天和航海類似,航天不過是二十一世紀的航海。

由運氣決定的執行計劃人員,在後續執行計劃過程中也能夠發揮他的好運。

阿波羅計劃入選的十八位航天員,就是通過抽簽的方式確定先後順序。

到了這個千萬人里挑一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運氣甚至比其他方面的條件都更重要,成了決定性因素。

「就按照這個方案來,讓航天員攜帶魔腦上天的同時,預留一枚magi的使用權。

我們把魔腦的兌換地點定為航天員在火星的著陸點。

對于梅林的遠程傳送能力我們一直有疑問。

雖然當年我們接收到的無線電信號是從冥王星傳來的,但是這只是計算得出的。

法師很有可能能夠偽造信號的來源,因此對于梅林能否實現如此遠距離的物品傳送,我們需要通過實驗來進行驗證。」

在馬爾斯計劃的首次登陸火星計劃中,求穩的是少數,大多數都是激進分子。

即便NASA已經把一部分過于激進的分子分流到SpaceX等商業航空公司去了,內部依然激進分子佔主流。

內部還潛藏著大量信奉爆炸才是藝術的狂熱分子。

其實主要還是技術不夠成熟,如果技術夠成熟,完全可以讓航天員在旅程中進入休眠狀態。

就跟睡了一覺一樣,航天員只要在進入軌道前和月兌離軌道後保持清醒。

除此之外的旅途中,都可以進入休眠狀態。

如果能夠實現太空休眠,不僅能夠極大程度上緩解航天員的心理壓力,而且能夠明顯減少需要攜帶的食物。

只是現在技術上還有一些難點無法實現太空休眠技術。

主要是在太空中,駕駛艙是很小的,在一個狹隘而又缺乏光亮的空間里生活會感到逼仄和壓抑。

雖然NASA這幾年陸續發射了三顆中繼通信衛星在火星的軌道上。

航天員在前往火星的路上,完全可以聯網,使用WiFi跟藍星的網絡連通。

延遲比較高,不影響航天員瀏覽網頁和聊天。

但是NASA不敢開放這個權限,因為要減少航天員受到的外部刺激。

萬一藍星上的某些咨詢刺激到航天員,引發難以想象的後果。

特別在有著兩百天的旅途,需要盡可能減少類似影響。

不過考慮到這次如此漫長的旅途,NASA給航天員配備了一些娛樂設施。

其中就包括物理斷網的腦機連接VR,里面預裝載了一些游戲。

另外還帶了一個亞馬遜的kindle,書能讓人在旅途中感到平靜

阿美利肯提供給NASA的預算大幅度增長,帶來的是商業航天領域的高景氣度。

本來阿美利肯的商業航空公司,很多都是為NASA服務的。

華國同樣如此,在航天領域的上市公司,最大客戶就是SA。

受到此利好消息的影響,SpaceX的星鏈計劃,比預期的更早成型。

星鏈名義上是馬斯克打造的衛星互聯網——民用基礎設施,但是實際上卻能夠在軍事上發揮很強的作用。

2022年初的大規模行動中,本來以為把基礎網絡設施炸掉就斷網了,結果對方借助星鏈源源不斷的把消息傳出去。

SpaceX借助非常低的火箭發射成本,成批的把衛星送上天。

早在五年前的時候也就是2021年,SpaceX每次發射星鏈衛星都是以60個左右的數量進行發射。

之前馬斯克發射的星鏈衛星數在2250顆左右,佔整個藍星歷史發射數目的一半。

而馬斯克原本計劃在2027年的11月完成12000顆星鏈衛星的發射。

受到整個商業航空領域高景氣度的影響,在2025年的年底星鏈衛星已經發射了12000顆。

在2026年的年底,這個數量變成了15000顆。

星鏈已經覆蓋了整個藍星的所有區域,從北極到南極,從撒哈拉沙漠到珠穆朗瑪峰,都可以使用星鏈的衛星通信服務。

從上網速率的角度來說,星鏈的傳輸速度只有 5G 的幾千分之一,效果和4G相仿。

星鏈衛星實現網絡傳輸的技術原理很簡單。

網絡通訊最重要的一個指標是流量密度,5G 每平方公里可以提供 100Tbps 的帶寬。

它依靠的是是大量的基站做保障。

你在使用5G的時候如果覺得和4G差不多,沒有體驗到5G的優勢。

這是因為你周邊的5G基站還不夠多。

華國建造的5G 基站,每個可以提供 15Gbps 的帶寬,而星鏈計劃中每顆衛星是20Gbps。

如果單做比較,星鏈的單顆衛星的效果要比基站要好,但問題是兩者在數量上完全沒有可比性。

截止到2022年,中國搭建了近160萬個5G基站。

未來會根據需求持續增加。

而星鏈計劃完工也不過 12000 顆衛星。

也就是說,單從硬件數量上星鏈也就是 5G 的千分之一。

但是星鏈最關鍵的是,對于無人區的應用。

在無人區,你沒辦法把基站修到那個地方去,但是星鏈能夠實現4G網速的信號傳輸。

至少直播是完全夠了。

也就是說荒野直播類,用2020年的技術眼光來看,好像不太現實。

在荒野哪里來的網絡?

但是到了2026年,藍星軌道上15000顆星鏈衛星,在源源不斷的為沒有基站的地區提供通信服務。

荒野直播成為相當熱門的頻道,人類的獵奇心理在這上面體現的淋灕盡致。

雖然100米元每個月的價格,對普通人來說有點貴。

但是對于無人區作業的企業來說,這個價格太便宜了。

同時對于搞荒野直播的狠人博主,他們靠直播賺的也遠超100米元。

它在應急通信、救災響應和軍事上的用途都相當巨大。

當然這里的軍事用途僅僅指極端情況下的通信,像網上吹噓的什麼星鏈衛星攔截核彈頭,這純屬吹牛逼了。

星鏈離做到這一點還有非常非常遙遠的距離,幾乎不現實。

而且從商業的角度來說,這玩意不賺錢。

因為成本太高,安裝費用在500米元,然後每個月的使用費100米元。

------題外話------

這兩天限免,求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