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知我者,羅幼度也!

作者︰無言不信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魏仁浦放下碗筷,說道︰「軍國之大事,未慮勝,先思敗。這存亡之間,最忌不留余地。現今局面大好,某以為更不能破壞此番情況。」

大周現在局面一片大好。

但是大好的局面之下,靠的是那薄弱的根基支撐。

唐末五代十國造成的動蕩對于中原地區危害太大。

以領地而言大周佔據中原,疆域確實最廣。

但是各地久經戰亂,經濟凋零,民生疲敝。

這些年郭榮接連動兵,先與北漢、契丹決戰高平,又取蜀國四州逼降孟蜀,接著又馬不停蹄地與南唐大戰江淮。

沒有出現問題並不代表沒有問題,而是勝利掩蓋了一切問題。

一旦遭受一場大敗,各種潛在的問題就會一次性地冒出來。

王樸作為郭榮最信任的謀臣,在郭榮親征時坐鎮汴京,對于大周潛在的危機再了解不過了。

能夠理解魏仁浦「未慮勝,先思敗」這六個字的意思。

以道理計,現在的大周確實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

不是短時間的恢復元氣,而是長時間的休養生息,三年五年的那一種。

只要有個五年的恢復,大周現在的情況完全有實力拉出二十萬大軍,到時候別說現在的三萬騎兵,五萬、八萬都不在話下。

這真不是吹。

一直有人拿宋朝沒有養馬地,沒有騎兵的事情說事。

但實際上宋朝起家的資本僅次于隋朝。

宋朝並不缺馬,

缺的是一個好的馬政以及騎在馬背上的人。

太宗北伐時期就有馬十七萬。

大宋朝的將官甚至視契丹的好馬皆常品。

宋軍不只有馬還很挑,壓根瞧不上契丹的馬……

宋真宗有一次與朝臣對話就說︰「今諸將喜用騎兵,

以多為勝;且騎兵之多者布滿川谷,

而用之有限,

苟牆進而前,小有不利,

則莫之能止,非所謂節制之師也。」

連這位宋朝的皇帝都直說︰咱缺的不是馬,而是騎在馬上的人。

故而不存在沒有養馬地,

施展不了馬政一說。

後周宋初的馬政還是很高明的,只是後來發現養馬太費錢,這大投入,換來的回報不甚明顯,

自己荒廢掉了。

羅幼度嘆道︰「魏相公老成謀國之言,在下焉能不知。只是三年五年,變故太多,就怕時不與我!」

現在他心底有兩大心事。

其一,

也是最關鍵的,

郭榮的壽命。

郭榮今年三十六,精力旺盛,

正當壯年,

能拉弓跑馬,

羅幼度一點也沒看出他有什麼問題。

兩年後會不會病故,羅幼度完全猜不準。

如果郭榮因為自己的出現而長壽,

那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沒有人敢在郭榮的統治下造反,

這跟找死沒區別。

可一但事情不可逆,郭宗訓是不可能鎮得住滿朝文武的。

國力必然會大受影響,

周邊的諸多割據勢力,也會另懷心思。

到了這個時候,離分裂內斗就差一步了。

大周實力不可避免地大受影響,

到了這一步,

憑什麼再取幽州?

其二、就是他不確定契丹睡皇帝能不能堅持個十幾年不死。

歷史上的耶律璟命硬,面對各種各樣的反叛,

都傷不了分毫,

反而厲害的將對方全數鎮壓。

最後還是因為自己作死,

大醉之後,

索要食物,侍從沒有听到,便要開殺戒,不甘心坐以待斃的近侍小哥、盥人花哥聯合廚師辛古,六個貼身親信將之殺了,跟張飛的死法差不多。

照道理說羅幼度一直活躍于黃河以南,就沒有去過黃河以北,對于燕雲地的影響力不大。

但事實顯示並非如此。

大周因多了一個羅幼度,勢頭之盛,遠超前世。

大周朝的明主賢臣與契丹遼國的明主賢臣一對比,

相去甚遠。

現在最慌的就是那些已經徹底將自己視為遼人的漢臣,尤其是最具代表的韓家。

這些人比誰都清楚,一但中原王朝真正的崛起,

那會是什麼後果。

他們是不可能坐以待斃的。

也是有這兩大心事,

羅幼度才會如此激進。

不管未來怎麼樣,先將幽州拿下來再說。

到時候就算真的出現各種變故,有燕山防線在手,

不至于陷入宋朝無險可守的地步。

這郭榮的生死,自然是不能說的。

所以羅幼度現在只能放大契丹內部的情況。

「不趁著契丹內部動蕩時下手,等到他們內部矛盾解決,就更不好對付了。與我們中原飽受戰火不同,他們的動蕩限于皇室權位之爭,並不動搖根基,很容易就恢復元氣。」

王樸左看一眼,右看一眼,搖頭笑道︰「某算是明白了,二位已經將問題看得通徹。哪里是找某來商討的,分明是做選擇的。」

他沉吟片刻道︰「不如這樣,兩位相公各讓一步。馬政放不得,可以先建根基,

培育優良馬種,至于繁殖,

可以稍微延遲一二。節省下來的錢財可用于購買戰馬,

擴充騎兵。樞密院可以從別處調撥一些錢帛以作購馬之用。」

羅幼度先一步松口道︰「此法倒也是兩全其美。」

他的主要目的就是爭取更多的經費購買戰馬。

殺雞取卵的事情不是不能干,

但這個時代的人不清楚郭榮的情況,僅憑契丹現在的情況,不足以讓大周孤注一擲。

能夠盡可能地獲得購馬經費,已經是一個完美的結果了。

三人做了最後的合計,然後將關于樞密院擬定的大周馬政上繳給了朝廷,走程序等郭榮這皇帝批閱。

樞密院主管軍國大事,奏章走的是特殊渠道,當天下午就送到了郭榮的御案上。

優先處理議政廳、樞密院的奏章是任何皇帝都默認的潛規則,郭榮幾乎第一時間就拿起了樞密院關于馬政的商討結果。

奏章上詳細地寫了樞密院對于大周馬政的改革方式。

看著新奇的購買戰馬的方式,這位大周皇帝忍不住笑了起來,自語道︰「這方法也就他羅幼度想得出來。」

他反復看了幾遍,心癢難耐。

這郭榮喜歡羅幼度並非沒有緣由的。

郭榮性格最大的毛病就是急躁,喜歡冒險也敢于冒險。

歷史上他即位時間僅有六年,打了四仗。

一次被動,三次主動。

不過高平之戰的被動防御,硬生生讓他打成了主動滅國戰。

四仗沒有一次不是郭榮自己力排眾議決定開干的。

高平之戰,受阻于馮道。征伐蜀國之戰,受阻于範質、王溥,淮南之戰,因壽州久攻不下,朝臣大多都在勸郭榮撤兵。

至于最後的北伐幽燕,那就更加了。

之前還是文官反對,這一次反對郭榮攻打幽州變成了武將。

書上記載是「帝與諸將議攻幽州,諸將皆以為未可,帝不听。」

這諸將顯然不願打幽州的不在少數,不知道是不是在壽州城下打出陰影來了。

畢竟壽州攻防戰,羅幼度在是打了一年,在沒有羅幼度的情況下,周兵打了一年半,還險些給劉仁瞻、朱元、林仁肇翻盤。

郭榮的心急,讓大周的文臣武將極為頭疼。

看著好似比自己更急的羅幼度,郭榮感慨道︰「知我者,羅幼度也!」

幾乎沒有多想,郭榮在這份奏章上畫了一個勾,然後命人將羅幼度叫到御前,好是安撫。

「幼度莫要著急,別看朕沉得住氣,心底卻與你一般,恨不得率師北上,收復我中國疆土,震我華夏聲威。朕要讓馮太師知道朕未嘗不能比唐太宗,未曾不能做大山。」

羅幼度啞然失笑,這馮道都去世好幾年了,至于嗎?

這怨念得有多大!

當初馮道勸說郭榮不讓他親征,郭榮就用唐太宗、大山自比。說唐太宗也曾親征,說北漢烏合之眾,若遇我師,如山壓卵。

馮道直接回懟︰陛下不是唐太宗,陛下也不是大山。

郭榮輕捋著胡須,說道︰「馬政確實不能落下,朕想法子從別處調撥一些錢帛用來買戰馬,以充實騎兵編制。」

羅幼度見有著意外之喜,連道︰「陛下聖明。」

羅幼度想了想,說道︰「陛下這北伐之事,至關重要,但民生亦不可忽視。斷然不可為了軍備而短于民生……」

郭榮道︰「這個先生放心,史上諸多前車之鑒,朕皆記心中,斷然不會重蹈覆轍的。」

羅幼度放心下來,作揖道︰「臣下多慮了。」

郭榮看著面前的羅幼度忽然想到一事,說道︰「你現在身為節度使,為何不募集牙兵,護衛周全?這上了戰場,身旁沒有忠心牙兵怎麼行?」

羅幼度略微猶豫,作揖道︰「臣武藝低微,沖鋒陷陣之事,還是讓張瓊他們來吧。無須牙兵陪護左右……而且臣一直以為牙兵是前朝陋習,並不值得推崇。只需些許護衛,保護安全即可。」

郭榮神色略微復雜,若滿朝武臣都有此心,自己何至于寢食難安?

郭榮看著羅幼度,越看越是歡喜,說道︰「樞密院院事不得松懈,御營司亦是如此。此番購得軍馬,朕優先為御營司補齊數額。此舉少不得給李使相、張都點檢埋怨,北伐之時,好好表現,也好堵上他們的嘴。」

「謝陛下!」

羅幼度瞬間興奮,高聲作揖。

郭榮笑著揮了揮手,道︰「去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