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明政一二事

作者︰煌煌華夏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都察院的一切對陳雲甫來說都是新鮮的,但新鮮勁總有結束的時候,陳雲甫又閑了下來。

誰讓自己待的這個都察院實在是沒什麼正經事。

時溥給陳雲甫安排進了照磨所,也就是檔案室,一個全都察院上下最閑、最閑的單位。

每天的工作簡單來說就只有喝茶看報紙。

明初有邸報,但不會抄送到都察院,陳雲甫能看的其實就是一摞摞早都落灰的檔案而已。

比如,轟動全大明的胡惟庸案!

也叫淮西案。

胡惟庸是淮西勛貴集團的代言人,旗幟性人物,他的落馬可不僅僅只是自己一家滿門誅絕,連帶著沾親帶故、門生舊吏、老家親隨可殺可不殺的全死的干淨。

可惜他老家的土狗,這輩子是沒機會入宮當看門犬了。

胡惟庸案的卷宗特別多,多到足足放滿了兩間屋子,除了編寫胡惟庸本人的罪狀之外,更多的還是那趨近兩萬人的涉案人員。

怎麼殺了那麼多人。

陳雲甫看的心驚肉跳。

卷宗里給胡惟庸定的是謀逆大罪,誅了九族,可胡惟庸九族加一起才寥寥兩百余人,這一案波及的可是足足兩萬多人,難不成兩萬多人全打算造朱元璋的反?

卷宗太多,疑點也就越多,反正陳雲甫是看的不甚明白。

不明白也懶得問,整個照磨司攏共才十五六個人,完後一把手照磨還回老家丁憂去了,這里最大的就是一正九品品軼的檢校。

檢校也姓陳,和陳雲甫五百年前估模著能是一家,叫新立,今年快奔四十的人了。

小四十歲,正九品,這輩子也就如此了。

在檢察院待了十幾天,陳雲甫心里對明朝的官職制度也算有了基本認識,簡單做了一個換算。

一品大臣就是國家級。

二品三品呢就是高官。

四品五品司局級。

六品七品縣處級。

八品科級。

九品股級。

不過還是有一些出入的地方。

比如地方布政使司的參政。

參政行使布政使司副職權力,但級別只是四品,而且明初還將一些府、縣分為上、中、下三級。

戶口多的為上級,戶口寡的為下級。

不同級別的府縣其一把手的品軼也不同。

最懸殊的時候甚至能差出兩品來。

比如最早的鳳陽知府,朱元璋大手一揮就是個正四品的冠戴,而偏遠如兩廣一帶,很多知府才不過從六、正七。

這幾乎已經是計劃單列市和縣級市的差距了。

除了行政編制紊亂以外,大明最要命的還是沒有一個中央級機關!

所謂的中央級機關簡單來說就是缺少一個類似內閣的中央政府。

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順手就裁汰掉了中書省,那這就造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後果,地方的政務該向哪里匯報?

通政使司嗎。

通政使司本身的職責類似于中央辦公廳和國務辦公廳的二合一,他並不具備直接批復、指示省府縣三級司衙的權力,所以,地方的事一股腦全要送給朱元璋來辦。

這便有了那句‘事無巨細、悉至御前’的說法,造就了朱元璋加班狂魔的形象。

最忙時,朱元璋一天三朝,早朝、午朝和晚朝,三朝結束之後,朱元璋又要處理來自全國各地的奏本。

涉及政、軍、刑案等多領域。

上到一省賑災減稅,下到一個縣出個影響力巨大的凶殺案,朱元璋都要親自批復乃至下詔。

這些案子的卷宗可都在照磨司里存著呢,就陳雲甫自己翻看到的都已有十余起。

老朱也是夠累的。

也因此,便有了最初的內閣雛形。

洪武十五年也就是陳雲甫穿越來明的去年,朱元璋下詔設立殿閣大學士。

而之前引薦他陳雲甫入都察院的邵質,就是洪武朝第一批大學士。

去年,邵質是華蓋殿大學士,翰林學士宋訥為文淵閣大學士,殿前檢討吳伯宗為武英殿大學士,典籍吳沈為東閣大學士。

不過此時所謂的大學士可還沒到宣德朝時那般柄權輔國的地步,他們只是作為朱元璋的秘書存在。

大學士的品軼也只有正五品。

這些位大學士品軼低、無實權,說起來就好似陳雲甫一般,是朱元璋身邊的刀筆小吏。

幫著替老朱看看各地的奏本,挑其中緊要處以筆墨勾出,這樣朱元璋就不用費心費力看長篇累牘的廢話了。

誰讓地方官員給皇帝寫的本子廢話太多。

三百字的正事前起碼先寫五千字的請安,五千字的馬屁話啊,還不帶重樣的,這得多大能耐。

「我要是皇帝,非把這些個寫廢話的都革職不可。」

陳雲甫撇嘴,如是想著。

一道題本寫上萬字?還是拿毛筆寫的繁體字,多大功夫。

他陳雲甫抱著鍵盤寫小說一天都碼不到日更上萬。

「 ~申正,一刻!」

窗外響了報更的聲音,陳雲甫揮去腦子里的胡思雜想,開始收拾起面前的卷宗。

到點下班。

「陳檢校,下吏告辭。」

走到正對門的位置,陳雲甫沖那檢校陳新立做揖禮別,卻被後者喊住。

「雲甫且慢。」

說著話,陳新立站起身,面帶微笑邀請道︰「今晚老夫設宴,咱們照磨司一起吃頓便飯如何?」

這算是單位團建嗎。

陳雲甫眨眨眼,又不好拒絕,便作揖應下。

「勞檢校破費了,下吏遵命。」

管他是不是團建呢,反正老子沒錢,一年就那二十兩的年俸,可別指望我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