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監軍出場

張濤是在三天後抵達涇延鎮,徐金勝打算讓武夷軍休整三天便往杭城方向行進,免得王府軍孤軍深入,吃了倭寇的虧。

可張濤卻到了,作為按察司僉事正五品的官員,正宗的文官系列。之前從山東趕路去京都,當時就有些趕得急,使得身子骨有些勞損。

到京都後,得知自己職務的變動,朝堂顯然是在給自己一個機會。在京都時也是興頭上,之前身體的勞損被自動忽略。可從京都往涇延鎮來的路途,便深切地感受到在外行走的勞苦。

到了涇延鎮,原本想好好地睡幾天,才可能將身子骨養過來。但也明白,到了涇延鎮後,第一時間要與徐金勝見面,不然,自己這個監軍職權,可能被幾方軍兵們輕視。

強打著精神到徐金勝的臨時駐軍軍機處置點,張濤的頭微微後仰,這是文士該有的姿態。在軍中,任何一個文人都比這些軍中粗鄙之人要高等,自然不需要正面看著對方。

有隨行先進軍營報了張濤的行蹤,徐金勝也是早得知消息,見張濤到了涇延鎮後,不再回避與自己的見面,也走到軍營外去迎接張濤。

領軍大將軍是徐金勝,在作戰上的職權如此,可對整個行軍打仗的主導權,卻一直會在監軍張濤身上。如果對某一決定張濤這個監軍沒點頭,那就不能執行。

除了徐金勝,軍營中其他幾個核心的決策層,也都聞訊到軍營外趕,去迎接這個遲遲到來的監軍。

張濤在門外十幾步處站立不前了,是在故意等著讓徐金勝等人出來。徐金勝在門內見張濤站在那里觀望,似乎是看這里的景象與布局,實際用意,徐金勝心里明白。不過,這時候也無需要去計較,在軍中,本來監軍的職權就大一些。

走出門外,徐金勝笑容掛在臉上,朝張濤走去,說,「張監軍吧。」

見徐金勝這樣的態度,張濤還是比較滿意的,當即說,「下官張濤,是蘇杭剿滅倭寇的監軍。將軍是……徐將軍吧?」

「本將軍是徐金勝,張監軍到了,那太好了。張監軍,一路過來都安穩吧。」徐金勝說,「請張監軍。」

其他人也紛紛與張濤招呼,對其他的人,張濤對同知劉瀟杰就比較客氣,因為同為文官系列,在級別上兩人也一樣。而知州吳思陽的待遇也不錯,可田雄邦這個武將就不同了,張濤只是看他一眼,沒听田雄邦多說話。

到軍中,張濤坐在主坐上,這時候是軍中核心們在一起,而不是軍中升帳點兵發令的時候。徐金勝雖說是這次作戰的總指揮、大將軍,但在內部討論會上,張濤的決策權更大一些。

先客套招呼,相互介紹,各路軍兵領軍人物也都在張濤面前露臉,自我介紹一番。不管張濤態度如何,這樣的見面總該有的。

張濤雖體力盡耗,疲憊不堪,但在這些兵將面前,總要保持自身的威儀。听各人介紹之後,他覺得有些不對勁,便對徐金勝說,「徐將軍,怎麼還有哪支軍兵沒到嗎。」

「張監軍,從荊蠻楚地過來的王府軍一萬人,三天前從涇延鎮往杭城進發。因此不在此地。」徐金勝說。

「何故如此?徐將軍,據吾所知,朝堂給下的軍令,是讓各軍在涇延鎮集中之後,才整軍與倭寇對戰。王府軍敢不听令?不怕殺頭之罪?」張濤今天初見其他人,自然要借機發威,使得以後在軍中才有威望。

「張監軍,王府軍開拔是本將軍給了軍令,不算違反軍紀。」徐金勝說,雖說對這次軍兵開拔,他說有保留意見的,但已經給了軍令,倒是不將責任推給王府軍。

「這是為何?」張濤沉聲說,軍兵開拔,他這個監軍都不知情,那就是大事。

徐金勝便將發生在李家寨的事情,說給張濤得知。對于倭寇可能報復李家寨,讓王府軍一萬人設伏,圍殲倭寇的意圖說明了。張濤听後,說,「王府軍戰力如何?倭寇行蹤未定,他們不來又如何?倭寇若是來了幾千,王府軍一觸而潰,又如何?」

徐金勝也知道這次寫吃下倭寇,未定因素太多,但當時他也不想讓王府軍開拔的。可蠻族軍丟下話走了,那對未來的作戰就會更亂。只是,這個理由卻是不好說出來,因為最終決策的還是他。

「張監軍,大將軍也是心憂倭寇禍亂地方。李家寨距離杭城百余里,一旦倭寇佔據李家寨等地,他們對杭城的威脅就大了。」劉瀟杰說,作為地方配合軍方的人員,他是文官體系,與張濤這個監軍說話,要比徐金勝更便利。

「劉同知大人言之有禮,只是軍兵沒得到休整、沒得到操練,匆忙上陣,這不是取勝之道啊。如若倭寇不足千人,或能戰勝,建立軍功。可若是倭寇幾千人,那就枉送王府軍了。」張濤這也是說給徐金勝听到,意思是如果這次分兵冒進,失敗了,完全是徐金勝的責任。

「其余四萬軍兵,是進是退,徐將軍有和打算?」張濤說。既然王府軍已經出發三天,這里余下的軍兵如果不動,那王府軍一萬,很可能以後都用不上了。對于文朝軍兵的作戰意志,張濤在山東那邊也接觸軍伍的,知道詳情。

「張監軍,原本計劃是明天全軍往杭城開拔,到杭城外再做整軍操練。然後再尋機與倭寇決戰,一舉平定倭寇之亂。張監軍,意下如何?」徐金勝在軍務上,自然要尊重張濤的意見。

「也可。不過,我得在涇延鎮停留幾天,大軍到杭城外圍整軍即可。」張濤知道自己的身體,可不想因為趕路,將自己累死在路上。

做出這樣的決策,徐金勝表示遵從張濤的意思。當即對田雄邦說,「田將軍,明早,你率領你部二萬眾作為前軍,一面行進,一面打探王府軍的進程,也關注李家寨那邊的動向。其他兩軍分別做中軍和後軍,也在明日拔營前進,抵達杭城匯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