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9章 回到京城

「咱們總算逃出升天!」宰希爾對扎希德說道。他們從巴赫曼尼蘇丹國沒命的逃了兩天,離開德里城的時候還有的三千士兵已經不夠一千人,損失極大,但總算逃了出來。

「是啊,總算逃了出來。」扎希德回頭向東北方看了一眼,低聲說道︰「既然讓我逃了出來,早晚有一日,我要替蘇丹報仇!」

「在印度的戰爭告一段落了。」允手里拿著從印度而來的書信,自言自語說了一句。

「陛下,印度的戰爭結束了?」這時擔任夏輔官的練子寧正好走過來將自己批答的奏折放到允的桌子上,听到這話,出言問道。

允沒有在意他略有些不妥的詢問,回答道︰「確實如此。大軍早在年前臘月二十六就打下了德里城,生擒德里蘇丹國國君賽義德,並于臘月三十將他處死。之後他們遵從朕的旨意,將除孟加拉之外的大明此戰奪取之土分為三個總督府轄地,分別交由秦松、張無忌與沐昂擔任總督統轄百姓。之後巴赫曼尼蘇丹國請降,藍珍等人顧慮其國情形復雜,決定暫且不剝奪這一國國君之權,改命他為巴赫曼尼總督,但受沐昂節制。至于印度其他地方,因現下奪取之土已經十分廣大,等于東南數省人口土地之和,已經治理不易,所以暫且不奪取。因此,在印度的戰爭告一段落。」

‘終于結束了。’練子寧在心中嘆道。征伐印度的戰爭從建業十四年年中開始籌備,從建業十五年正月正式開始,一直到現在建業十六年二月底,戰爭終于結束了。這場遷延了近兩年,連同藩國在內出兵超過六十萬的戰爭是僅次于伊吾之戰的自從太祖起兵以來規模第二大的戰爭,但伊吾之戰雖然出兵八十萬,但僅僅持續了幾個月而已,可不像印度之戰持續了一年。當初伊吾之戰允前後準備四年才保證了軍需補給,可印度之戰只有不到一年的準備時間。若不是在印度連戰連捷許多東西都能就地取材,即使以大明之強,也難以長時間供應這麼大的軍需補給。即使有印度當地的補充,也對大明國力是極大的消耗。

「陛下,臣敢問,可從印度得到了許多金銀財貨?」練子寧深吸了一口氣,又出言問道。

「自然有許多財貨。」允想起藍珍在密折中提到的數字,忍不住咧開嘴笑了起來。即使每年都有從漢洲大陸運回來的金銀,允第一次看密折的時候也被嚇了一跳。他不禁感嘆道︰‘印度人果然這麼熱愛黃金。這還僅僅是查抄了天方教富戶,大多數婆羅門教富戶並未被查抄得來的黃金,就已經超過了連續數年從漢洲大陸運來的黃金總和。若是將整個印度的有錢人都抄家,也不知能得到多少珍貴的黃金。’允當時想著,甚至忍不住呼吸都粗重起來,似乎下一刻就會給藍珍等人下旨,讓他們暫且不要從印度撤兵,將整個印度的有錢人都抄了之後再說。

「冷靜,冷靜。大明子民是文明人,朕當然也是文明人,這次攻打印度是為了將先進的中原文明傳播到印度,以及將受到迫害的婆羅門教徒從天方教徒的壓迫中解救出來,並不是去搶劫的,這些黃金白銀是大明軍隊將婆羅門教徒解救出來應得的報酬。即使想要再從印度人手里得到金銀,也要通過文明人的方式,比如將價錢低廉的工業品傾銷,不出售到印度,或者將幾種必需品劃為總督府官營的物品,不允許印度人販賣。對,一定要通過文明人的方式。」允冷靜了好一會兒,才將心中的**壓下去。

「那就太好了。」練子寧當然不知道允的心理活動,他听到回答後長出了一口氣。「陛下,數十萬大軍消耗的布匹、鎧甲、火藥等都極多,幾個月的時間根本籌備不齊,只能從民間大肆購買布匹,使得布匹的價錢還發生了上漲;臣與李都督等人商議過後也只能將各個衛所替換鎧甲的時候向後退,將這些鎧甲挪用給出征之將士;裝備了火銃、火炮的衛所也只能減少訓練使用火銃、火炮的次數,……,如此這般才湊齊了這些物什。」

「但鎧甲也要替換,火藥也要分發,總不能一直拖著。這下好了,出征的將士從印度返回,帶回來的部分物什就能交還回來,也有足夠的金銀購買布匹等物什了。」

「練卿,確實會有許多金銀從印度送回,但出征之將士帶回來的物什交還回來也就罷了,但不能大量從民間采購布匹等。」听到練子寧的話,允卻皺了皺眉,說道。

「為何?」練子寧不解的問道。

「嗯,愛卿可注意過秋收時節糧食便宜,春荒時節糧食貴之事?」允想了想,決定給他打個比方。

「臣自然知曉。」

「那其中的緣故呢?愛卿可明白?」

「因為春荒時糧食少,大家又需要糧食,糧食漲價也能賣出,所以糧食貴;秋收時糧食極多,人比糧少,糧食若是不降價想要售出困難,所以不得不降價。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了,陛下的意思是若朝廷大肆購買布匹等物什,布匹就會如同春荒時的糧食一般了。」練子寧很聰明,雖然年紀已經很大了,但仍馬上明白了允要說什麼。

「愛卿所言不錯。布匹不比其他,乃是百姓必須之物,朝廷有從印度來的金銀,可百姓卻沒有這樣一筆意外之財。若是布匹漲價,對百姓不利。所以朕囑咐你不要從民間買太多的布匹等物什。」其實即使沒有印度的這些金銀,他也不缺錢,內庫還有很多錢呢。但他為了不讓必需品漲價太多引起社會動蕩,就推說錢不夠了。即使他知道通貨膨脹有利于工商業發展,也只能這樣做。

「臣明白了。」練子寧也躬身答應一聲。但他隨即又道︰「可火藥必須盡快籌備,鎧甲至少要為北邊的那幾個衛所準備齊全。」

「火藥與鎧甲又不是百姓必需之物,漲價影響不大,可以從民間大量采購。」允吩咐道。「過一會兒朕將戶部尚書與大都督府的人呢叫來,你們商議一番到底需要多少鎧甲、火藥,又要為此花多少銀錢。要將漲價考慮進去。」

「是。」練子寧又答應一聲,與允又商議了幾件事情,躬身退下返回自己的座位繼續票擬奏折。

允卻被練子寧最後這幾句話勾起了心思。就在十日前,從北邊的軍鎮傳來消息,草原上的蒙古人似乎有所異動。實際上,去年秋天蒙古人就不安分,接連有人南下劫掠村寨。雖然損失不大,但也是近年來少有的事情。之後到了冬天消停幾個月,現在開春了,蒙古人又要動起來了。

允對于蒙古人這種趁火打劫的行為十分憤怒。他們應當是得知大明派出重兵征伐印度,覺得無力征討草原才頻繁南下劫掠的。「哼,朕要讓你們知曉,大明擁有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實力,即使數十萬大軍遠在印度,也能派出軍隊,拿出足夠的糧餉軍械攻打草原!’

「不過,此戰以誰為統兵大將呢?能征善戰的將領大多在印度,留在中原都是稍差一些的。朕這次要派出的兵馬也不少,對他們可不放心。要不,交給藩王?十五叔和十七叔還在遼西和大寧。不可不可,讓他們做副將統領六萬八萬將士可以,但不能讓他們做主將。預防一件事情,最好的辦法是不讓這件事情發生的條件都具備。」允又自言自語道。

他想了一會兒,沒想到合適的人選,暫且放在一邊,等手頭沒什麼事情了再琢磨。反正大軍出動不急于一時,他還有時間。

又批答一會兒,允將桌子上所有奏折都批答完畢,側頭看了一眼見到時間已是午時,站起來與四輔官說了幾句話,吩咐小宦官因今日有大喜之事傳來給官員們準備豐盛的午飯,之後抬腳離開了乾清宮。

「官家,可是去坤寧宮?」他隨身的宦官盧義問道。

「去什麼坤寧宮?你真是越來越不曉示,快去承乾宮。」允笑罵一句。

「官家您平時都是去坤寧宮,奴婢只是照例問一問。」盧義嘟囔道。

「說你不曉示還不服氣!今日去承乾宮是因為,罷了罷了,朕也不與你多解釋,快去承乾宮。」允又道。

「是,是。」盧義委屈的答應一聲,命人抬來一具步攆,抬著允前往承乾宮。但在允看不到他的表情,其他宦官也都看不到他的表情的時候,盧義臉上卻露出了一絲笑容。

步攆很快就到了承乾宮,允從步攆上下來,不理會跪下請安的下人,走進殿內叫道︰「抱琴!」

「妾給夫君請安。」抱琴匆匆走過來,給他請安後問道︰「夫君,怎麼今日這個時候來了妾的府邸?發生了什麼事?」她忽然有些慌張︰「莫非是……」

她話沒有說完,就被允笑著截斷︰「不必擔心,不是你想的這事,是有關文之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