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2章 南洋風雨——第三個法子

「誰知道你說的是真的假的?」听了曹徹強調這些兵不是他台灣鎮的解釋,朱高煦雖然在心里已經相信了,但嘴上還是這樣說道。

曹徹與他不是很熟,也不知他心里在想些什麼,但也沒有繼續爭辯,而是笑著說道︰「蘇王殿下,這次下官幫你守住了這座城,您打算給下官什麼賞賜?」

「你可是听從陛下之令前來南洋,還要賞賜?而且你也不是我蘇藩之官員,本王給你賞賜也不合適。」朱高煦半開玩笑道。

「這有什麼不合適的?」曹徹說道︰「大軍出征遠地,對立功的將士給予賞賜,也不需六百里加急讓皇上定奪。您就是大軍統帥,下官就是奉命來援的一名戰將,您就按照統帥賞賜立功之將領給下官賞賜便好。」他的聲音十分平穩,讓人猜測不出在想什麼。&1t;i>&1t;/i>

「那本王就對你賞賜一番!不過得等過幾日,仗打完了再說。現下本王手里可什麼都沒有。」朱高煦大笑著說道。他一開始半開玩笑的說話是在試探曹徹是開玩笑還是真的向他討賞,一听曹徹的回答就知曉他確實是在討賞,朱高煦也就只能答應。雖然朱高煦是王爺,但也不敢得罪曹徹。一來,曹徹身為駙馬,妻子又是允熥的親妹妹,自己出身景川侯家,長兄又非常受允熥信任,在允熥心目中的地位未必比自己低;二來,就是曹徹的官職也很重要了。

曹徹身為台灣鎮總兵,位于從南洋前往京城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與朱高煦有關的船只每年經過台灣海峽的不少,若是得罪了他,稍微動動手腳,自己就會有損失;像台灣鎮這樣的鎮守總兵權力又非常大,與番國相比只是沒有外交權,沒有動戰爭、沒有獨立任命官員的權力(但實際上除了副將、政治司主事等少數職位,推薦其它官職的人選都能得到批準),鎮守地方的軍政大權一把抓,自己將來沒準還會有事情求到他頭上,這就更加不能得罪了。&1t;i>&1t;/i>

這也是他從一開始就自稱‘本王’,而不是‘孤’的緣故。孤這個詞听起來太過于拉遠距離,本王提干起來就親民多了。

「而且本王現下也沒什麼錢,恐怕也賜不了你太多的現錢,只能是許多珍貴的古董了。不過你放心,本王這次在爪哇島西部征集民間的財貨,得了不少好東西,不會讓你吃虧。」朱高煦想了想又道。雖然這次從爪哇島搶來的錢不少,但他還需要還錢,藩國內的開銷也很不少,不願給曹徹太多錢,只能給他很值錢的古董了。這些古董的價值都很高,但想要變現卻不那麼容易,朱高煦不願費那個事,就要直接送給曹徹。

不過曹徹似乎也不願接受古董,笑著說道︰「殿下此次在爪哇島打了這樣一個勝仗,又包圍了滿者伯夷國國君所親自統領的大軍,之後若是答應放威格拉瑪瓦爾達拿一條生路,必能得到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真心’奉送的許多金銀;若是執意全殲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統領的大軍,之後帶兵去苦橘城打開滿者伯夷國的官庫任意取用也十分容易,豈會沒有錢?」&1t;i>&1t;/i>

「這,」朱高煦原本還以為他對于戰局並不清楚,想要暫時忽悠住他,等他答應了過後也不好改口;同時也有著他喜歡古董或其他珍寶的想法。現在兩種想法都落空了,朱高煦一時間竟然找不到合適的話來應付。

他不得不打了個哈哈,生硬的轉移話題道︰「曹總兵,正好您來了o,本王正要找人商議事情,就與曹總兵商議商議。」

朱高煦拿出一份爪哇島地圖,指著地圖繼續說道︰「您帶兵入了城,即使威格拉瑪瓦爾達拿手下的將領有人看出來這一萬多人並非都是能征善戰的將士,現下也來不及了,城內多了這一萬多人,能一直堅守到糧食耗盡,八馬蘭的援兵也會遠遠不斷的前來,威格拉瑪瓦爾達拿再無攻陷城池之可能。」

「既然如此,他必定會再次求和。本王想與曹總兵議一議,到底是放他一馬,還是執意將他帶領的軍隊全殲?」&1t;i>&1t;/i>

朱高煦雖然是為了轉移話題說的此事,但也確實想與別人討論一番兩種做法的利弊各是什麼。他原本的打算是在重重的敲了威格拉瑪瓦爾達拿一筆錢,又差不多消耗手上近半的軍隊後放他一馬,滿者伯夷國內同時有威格拉瑪瓦爾達拿與威拉布彌兩股實力差不多的勢力,讓其國內內戰不休,他作為第三方維持這兩股勢力的平衡,一直將滿者伯夷作為無限取用的錢莊。

可經過了半天慘烈之極的守城戰後,他心中十分想要至威格拉瑪瓦爾達拿于死地,又不想放過他與他的軍隊了。他也認真思考了一番,覺得這樣一來,雖然滿者伯夷國內不會內戰不休,但實力也損失嚴重,之後數年甚至數十年都無法恢復元氣,只要自己操縱的好,也能一直壓制滿者伯夷國,不會有太嚴重的後果;而且這樣一來自己也能一次將苦橘城劫掠一空,有了足夠的金錢讓蘇藩快展。綜合來看,未必比前一種做法差了。&1t;i>&1t;/i>

但他又懷疑這是自己在心中已有偏向之下的想法,所以要找第三人來商議一番。正好曹徹在此,就與他商議。

「嗯。」曹徹想了想,說道︰「下官初步想來,第一種想法更穩妥些。讓滿者伯夷國內兩虎爭雄,殿下如同春秋時期的霸主一般居中調節,不讓哪一方勢力受損太多,更加穩妥。」

「第二種法子卻也不差。滿者伯夷過雄霸南洋上百年,在建業元年陛下派兵之前一直是南洋霸主,都城內所積累的財貨定然十分多,說不準就連京城也比不上,將其一次掏空,滿者伯夷國數十年都不會回復元氣;而殿下您的蘇藩又能得到許多財貨,國力更為強大,也是一個好辦法。」

「這些本王都已經想到了,正是因為將兩種辦法的好處都想到了,而且覺得不分伯仲,所以才難以決斷,與曹總兵商議。」朱高煦略有些不太高興的說道。他對于听自己已經想到的沒有興趣。&1t;i>&1t;/i>

曹徹沒有受到他的情緒影響,而是將地圖拿起來,仔細看了看,又問了朱高煦幾個有關滿者伯夷國和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為人的問題,過了一會兒忽然指著地圖的中間說道︰「殿下,地圖中間這里的山有多高?可險峻?能否容納大軍通行?」

「這座山倒不算多高,最高的山峰大約一千多丈,是滿者伯夷國內的人自己量的,也不知真假;雖然是連綿不斷的山嶺,但大多數地方算不上多險峻。山脈中有能容人通行的道路,不過並不寬敞。你也知曉,南洋這邊的人都懶,很少有官府會在山中開路,反正大多數山脈又不長,繞過去便好,滿者伯夷國也不例外,所以並無能容納大軍通行的道路,若是數萬將士走山路,估計最頭的已經出了山脈,走在最後的還沒上山道呢。」

&1t;i>&1t;/i>

說完這段話,朱高煦忽然明白了曹徹的意思︰‘你是擔心威格拉瑪瓦爾達拿讓將士從山路逃走?」

之後他沒等曹徹回答,又自問自答道︰「不會,山中並無容納大軍通行的道路,他手上的數萬大軍若是從山路逃走,軍隊就散了,就算他逃回去,也得過很長時間才能將軍隊重新組織起來。這期間他手上沒有多少可信任的軍隊,保不住王位的。」

「保不住王位,也比將性命與大軍都丟在你手上要好。」曹徹淡淡的說道︰「若是你想要全殲威格拉瑪瓦爾達拿帶領的這支軍隊,在被逼無奈之下,他也會采用這樣的法子。南洋這邊也不一定要對異姓前任國君趕盡殺絕,威格拉瑪瓦爾達拿與威拉布彌又是親眷,威格拉瑪瓦爾達拿就算在威拉布彌繼位後失去了權勢,應當還能保住性命,在苦橘城中錦衣玉食。」&1t;i>&1t;/i>

「況且下官听聞,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現下並無子女,按照滿者伯夷國王位繼承的規矩,本就應當威拉布彌或其子繼承王位,滿者伯夷國內的大臣也不會太過反對威拉布彌,這一國多半會迅穩定下來,雖然失去了苦橘城中積攢百年的財寶,將來未必沒有重新崛起之可能。」曹徹不停的分析道。

「你的意思是,用第一種法子,放威格拉瑪瓦爾達拿一條生路,讓滿者伯夷國內亂不休?」朱高煦問道。

「殿下,下官不是這個意思。」出乎他的預料,曹徹卻如此回答道。

「那你是什麼意思?」朱高煦變得有些糊涂。雖然被人當面指出了自己思慮不周的地方面子有些掛不住,但他當然會接受曹徹的意見;可曹徹的意見竟然不是自己理解的意思,那到底是什麼意思?&1t;i>&1t;/i>

「殿下,下官的意思是,用第三個法子。」曹徹說道。

「第三個法子?你自己想出了什麼法子?」朱高煦楞了一下,說道。

「不僅要一舉殲滅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統領之兵,而且假意撤兵,讓威拉布彌放松警惕,派兵奇襲他,一舉將威拉布彌也消滅!」曹徹高聲說道。

之後他解釋起來︰「殿下,適才下官說‘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現下並無子女,按照滿者伯夷國王位繼承的規矩,本就應當威拉布彌或其子繼承王位’,這一點不僅能夠解釋為何不能用第二個法子,也能解釋為何不能用第一個法子。」

「在陛下派兵插手南洋之前,滿者伯夷國十分強大,乃是南洋霸主,威格拉瑪瓦爾達拿與威拉布彌都是從國家還是南洋霸主之時走過來的,心中應當會緬懷當時的滿者伯夷;可現在他們二人這一國卻變得如此弱小,甚至內戰不休,想必威格拉瑪瓦爾達拿與威拉布彌心中都不願這種情形繼續下去;之前只是他們二人爭奪王位,無他國插手,他們還能假裝忘記此事;可若是按照第一個法子,消耗威格拉瑪瓦爾達拿近半的軍隊後放他回去,讓滿者伯夷國內內戰不休,殿下居中平衡,勢必讓他們更加緬懷當年國強之時。這樣一來,某一方勢力處于弱勢的勢力退讓,讓國家重新統一起來,也不是不可能的,尤其適才下官重復的那句話,若是威格拉瑪瓦爾達拿一直沒有孩子,未必不會主動推讓將王位交給威拉布彌。若是這樣的事情生,殿下您的謀劃可就出了差錯。」&1t;i>&1t;/i>

「而且,滿者伯夷國內的其它勢力也未必不會緬懷當年滿者伯夷之強,若是他們為了結束戰亂全部投靠某一方,另外一方也無法再維持平衡,必然失敗,滿者伯夷還是會重新歸于統一。讓盤算落空。」

「所以,下官覺得,第一個法子也不能用。」。m.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