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科學的開端

「這位曹兄乃是京城人,是學生昨日在京中閑逛的時候遇到的朋友,一見如故,因過一會兒學生有事要與曹兄一起去做,所以也將曹兄帶來。」周述的弟弟周偉說道。

「不知曹兄是何身份?」這些人雖然看不出來他會武藝,但也能感受到他與他們都不一樣,所以有人問到。

「在下是京城衛所世襲的武將,並非是讀書考科舉之人。」曹徵說道。

那人被噎了一下。依照孔子的本意,讀書是為了明理,但現在的人讀書都是為了做官,因為科舉做官的道路最通暢所以考科舉,考不上進士的入國子監,曹徵此言頗有諷刺他們的意味。

既然話不投機,他們也就不與曹徵說話,只與周述兄弟談論今年的會試殿試題目。

曹徵自己也不在意,在一張小桌子旁坐下,要了半壺酒與兩樣下酒菜自飲自酌起來;倒是周述雖然與曹徵沒什麼交情,但感覺很過意不去,與他們說話的時候也不停的看向他。

過了一會兒,周述將這幾次策論題目說了一遍,周偉也大概說了說自己的理解,就站起來團團一揖︰「李兄,諸位朋友,在下今日還有事,就先告辭了。」

他們當然要挽留。可周偉雖然態度溫和,但語氣非常堅定,他們看了看周述見他沒有阻止的意思,也就不再強留。

周偉拜別他們,走到曹徵的桌子前笑道︰「走吧。」

曹徵放下酒杯,大聲招呼客棧的小二過來結賬,與他一起離開客棧。

一邊走著,曹徵還說道︰「這可都是你這一科的進士,你還不多與他們打交道,咱們的事情推遲一日也不打緊。」

「若不是家里人都逼著我來考試,我才不來參加會試。」周偉說道︰「雖然在家里人的逼迫下我不得不認真讀書,但對于做官絲毫興趣都沒有。」

「至于家人的期望,還有我大哥在呢。他不僅善于揣摩陛下的心思,結交友人也很擅長,將來必是能當大官的。我就在京城或者地方當一個小官,研究咱們喜歡的事情就好。」

「我若是明年選官到了外地,你可要經常去信給我。」他最後半開玩笑道。

曹徵听了這話心里思索,正要說話,忽然察覺到了什麼抬起頭來看向前方,就見到兩個勁裝大漢站在面前,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道路這麼寬,你們兩個站在這里做什麼!」周偉當即斥責道。

他們二人沒有理他。周偉心里不高興,正要再出言呵斥,忽然曹徵拉住他的胳膊,在他不解的目光中對這兩個大漢說道︰「不知二位大人攔下我們二人有何事?」

「你認得我們?」其中一個大漢問道。

「在下曾在安南見過。」

「既然認得我們,那就更好。」這大漢說道︰「跟我們過來。」隨即這兩個大漢就轉過身來向一家客棧走去,絲毫不擔心他們兩個不跟過來。

曹徵身子略有些顫抖,拉著周偉跟了上去。

不多時,他們來到另一家客棧,大漢要了一間上房,帶著他們兩個走上去,讓他們在房內待著不得出去,隨即關上門離開了。

到了此處,周偉見曹徵一臉緊張的模樣,馬上問道︰「曹徵,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具體情形如何,我也不知曉。但應是有一位大人要見咱們兩個。可他要見咱們二人的目的我也不知曉。剛才那兩人,就是這位大人的侍衛。」曹徵忐忑不安的說道。

「大人?能有這樣侍衛的人,若不是獨當一面的大將,就是尚書之列的高品文官,這樣的人見咱們兩個做什麼?」周偉自言自語了一句,又問曹徵︰「曹徵,這位大人物到底是何人?」

曹徵十分躊躇,不知要不要和他說;可就在此時,只听‘吱呀’一聲門被打開,三個如同剛才那勁裝大漢的人簇擁著一位看上去好像貴公子,又頗有氣勢的人走了進來。

曹徵見到這人,頓時忘了剛才自己的盤算,腿一軟就跪下說道︰「臣曹徵見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是陛下?’周偉听了曹徵的話,頓時呆在了原地。他雖然殿試的時候見過皇帝一面,但他的會試名次不高,站的位置靠後,況且也不能一直盯著皇上看,沒有記住皇上的長相,現在才知曉原來皇上長這個樣子。

過了一會兒一名侍衛呵斥道︰「還不拜見陛下!」周偉反應過來,馬上渾身顫抖著跪下說道︰「學生見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允熥坐下來,對他們二人說道。

待他們二人站起來後,允熥溫言道︰「曹愛卿,周進士,你們不必緊張,朕召見你們二人,只是因為有些好奇。曹愛卿,你家里可是勛貴,小時候還見過朕的,現下又在衛所里當武將;周偉你呢,是朕剛剛點的二甲進士,又是江西人,按理說與曹徵毫無干系,你們二人是如何這般要好的?」

這個理由能勉強解釋的通,但他們二人仍舊疑惑︰‘皇上日理萬機,如何會連這樣的小事都要關心?’

不過曹徵旋即想起前幾日自己家里父親的臉色不太好看,整日與大哥嘀嘀咕咕的,好像事情牽連到了朝堂上的斗爭,頓時以為允熥之所以關心他與周偉交往是擔心他在拉攏新科進士,畢竟周偉自己的名次雖然不靠前,但也是二甲進士,他的哥哥更是連中三元,值得拉攏。

「砰砰砰」曹徵想到這里,馬上磕了三個響頭,沉聲說道︰「啟稟陛下,臣和周偉周進士結交,與我們二人的身份全無干系。」

「臣自小喜歡研究一些非常之事,而周進士也與臣類同,所以臣前幾日與周進士偶然遇到後一見如故,所以結交。」

周偉也說道︰「稟報陛下,學生在偶然遇到曹百戶前並不知曉其人身份如何,即使現在也只是知曉其為京城衛所的百戶,其余一概不知,確實因為興趣相投所以結交。」

允熥未置可否,只是問道︰「你們二人有何相投之興趣?」

「陛下,臣喜歡研究地理。但與一般將領研究地理不同,喜好鑽研地形為何會如此,為何會有地震,為何會有火山噴發之事。」

說著,曹徵咬咬牙又道︰「臣還研習過天文之事。十分好奇為何日月星辰會懸掛在空中不掉下來。臣曾仔細研習上古蓋天說與漢代張衡之渾天說,但這兩種說辭均未能解釋此事。況且即使日月星辰為何懸掛空中不會掉下不去談它,不論蓋天說還是渾天說也均不能解釋日月星辰為何會如此移動。」「臣對天文頗為著迷,想要解開這兩個問題,正好周進士也與臣類同,所以臣二人一見如故。」

「臣自知研習天文之事乃是犯忌之事,請陛下責罰。」他心想自己曾經多次與別人談論仔細喜歡天文之事,若是皇上派人去查一定能查到,不如自己坦白從寬,當場請罪。

「陛下,學生也是喜歡研習天文之事,請陛下責罰。」周偉也說道。

曹徵說過這些話,本以為允熥會馬上出言斥責自己不務正業,並且研究官方禁止的天文學,斥責一番後再以什麼理由寬恕了自己與周偉。但過了許久,他也沒有听到允熥的聲音,心里暗自詫異,但也不敢抬頭,只是跪著。

他哪里知道,此時允熥已經被巨大的驚喜包圍了。

允熥剛才在另外一家客棧見到曹徵後對他為何會在那里出現十分詫異,听了一會兒牆角明白原來是這個叫做周偉的新科進士與曹徵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一見如故,過一會兒還要和他一起去做些什麼,所以帶他過來。

听到這番話,允熥頓時就起了心思,派人將他們二人叫過來。

允熥早在安南的時候就想召見曹徵。天文地理學與數學這可是近代科學的兩大起源學科,其它所有科學門類的發展無不與此密切相關,他要發展大明的科學,就必須著重發展這兩個學科。

但允熥後來又一想︰雖然徐景昌不至于在他面前說假話,但只是普通好奇與認真研究可不是一碼事,真正以研究天文學的原理為目的,與以研究天文學為手段終極目的還是研究哲學同樣區別很大,前者就好比托勒密提出地心說,後者好比教會借助地心說支撐神學。

並且允熥貿然召曹徵入宮覲見也存在問題。若他僅僅是一個普通百戶也就罷了,大臣即使不解也不會在意;但他是曹興之子,允熥毫無理由的召見很可能會引起大臣們的諸多猜測,引發政治斗爭。即使曹徵回去後和旁人說皇上召見自己是為了聊天文,旁人也不會相信的。

因此允熥本打算某天去巡視他所在的衛所,同時貌似無意地詢問他有關天文學的事情,以確定他是否真的在研究天文學。

可剛才允熥已經確定曹徵確實真的在研究天文學了。關心為何日月星辰不掉下來與研究它們的運動規律有哲學上的意義,但研究它們為何會如此運動就沒有哲學上的意義了,凡是研究這一點的人絕對不是奔著哲學的目的來研究的。

更何況,允熥還發現了另外一個也熱衷于天文學的人。周偉既然能夠與曹徵一見如故,說明周偉也不可能是奔著哲學的目的來研究天文。

所以允熥一下子發現了兩個可以成為天文學家,甚至往大了說能夠成為中華近代科學的開創者的兩個人,他如何不高興?

過了許久,侍立在允熥身旁的侍衛宋青書不得不俯子輕聲說道︰「陛下,即使陛下要處罰曹徵與周偉,也不必讓他們如此久跪。」

「啊!」沉浸在自己思緒中的允熥穆然被驚醒,反應過來說道︰「你們二人起來吧。」

曹徵與周偉惴惴不安的站了起來。剛才皇上讓他們兩個跪了這麼長的時間,還不知會怎麼處罰他們。‘莫非不僅是要罷了我的百戶之職,還要下大獄?’曹徵想著。

可允熥接下來的話出乎他們預料。「朕不會對你們二人有任何處罰。」

曹徵與周偉不由得對視一眼。皇上為何對他們如此寬容?

「朕只所以不會因此對你們有所處罰,並不是對你們二人有所優待,」看出他們二人所想的允熥說道︰「自古以來之所以歷朝歷代禁止民間之人研習天文,無非是以為能以佔星天文判斷福禍吉凶,知曉天下大勢。可朕對此大謬不然。」

「若是研習天文就可躲避災禍,知曉福報,那蒙元如何會滅亡?他大可以通過欽天監夜觀星象知曉何處即將有人造反,從而提前將那人殺死,不就沒事了麼?」

「同理可知,若是夜觀星象真能知曉天下大勢,那宋代時在完顏阿骨打起兵後就應知曉其當為日後的心月復大患,就不會與其聯合滅遼以至于國破家亡。」

「由此可知,天文就是天文,星象就是星象,可以依照其來制定歷法,知曉什麼季節會有東南風什麼季節會有西北風,但無法以此得知福禍吉凶與天下大勢。」

允熥必須破除不許民間研習天文的規定。天文學作為現代科學的起源,若是不能破除這一點,如何能夠發展起來?若是天文學發展不起來,地質學、力學、幾何學都不可能發展,大明的科學也就會永遠落後下去,直到被外人打上門來。

「青書記著,待朕回宮後,就擬旨宣布,從明日起廢除《大明律》中先帝所定下的嚴禁修習天文星象之制。」允熥又對宋青書吩咐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