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攻緬——勃固的起義

「你說什麼?再說一遍?」沐昂十分激動地對面前的探馬說道。

「沐將軍,小的親眼所見,仁安羌城周圍並無任何兵馬。」單膝跪在朱楩面前的探馬側過身子和沐昂說道。

沐昂仍舊不信,將其他幾個探馬叫過來,一一單獨詢問,但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看來這是真的,勃固人退兵了。」朱楩說道。

「看來是真的了。」沐昂說道︰「這麼多探馬都匯報說仁安羌城外並不任何兵馬。」

「但我還是不敢相信,明明前日派出的探馬來報,在仁安羌城下至少有五萬大軍,不僅三面包圍城池,河上也有船只巡邏,怎麼今日勃固人突然就退兵了呢?」

「或許被大明嚇到了吧?」朱楩笑道︰「他也應該知道明吉斯伐修投降之事了,既然和他相爭多年的阿瓦國都敗亡,他也自知勃固不會是大明的對手,所以就撤退了。」

「他們南邊的這些蠻夷不是頗為自大麼?怎麼會撤退?」沐昂說道。不過他雖然如此說,但心中也認定了是這個緣故。

「既然如此,那就繼續南下,收復馬圭城再撤兵返回,同時試探一下勃固人的底線。」朱楩說道。他起了得寸進尺的想法。

「那明日就繼續南下。」朱楩的提議正和沐昂的意,所以他馬上出言贊同。

「不過明日到了仁安羌城還是詢問一下這里的守兵,勃固人撤退時是怎樣的。」沐昂不失謹慎的又道。

第二日大軍行進到仁安羌城,那羅塔出面接洽了當地的守軍。對于這里的人來說他們的主人只是從明吉斯伐修換成了他的大兒子那羅塔,並無不適,對那羅塔知無不言。

詢問過後那羅塔回來對朱楩和沐昂說道︰「殿下,沐將軍,這里的守兵說勃固人退去的很匆忙,仿佛是突然知道了什麼事情所以退去。」

「可他們並未留下什麼東西。一般來說,若是匆忙撤退不是都會在驚慌之下落下什麼東西麼。」一旁的嚴武說道。

「這,我不知道。」那羅塔說道。

「看起來不像是得知我軍來到仁安羌城所以撤兵。」朱楩說道︰「他們的探馬根本走不出多遠,知道咱們已經向這座城而來時,我軍多半已經距離勃固人很近了,他們應該會很匆忙的撤走、以防與我軍打仗才對。」

「並且若是他們真的懼怕我軍才退兵,應該會留使節遞稱臣的文書,而不是就這樣退去。」卓敬敏銳的注意到了這一點。

眾人受到卓敬的提醒,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頓時覺得勃固人退去和知道大明軍隊來到應該沒什麼關系,頓時討論起來。

突然大家听到有人大聲說道︰「這有什麼好討論的!追上去,直到追上勃固人的軍隊並且將其擊破,將他們的國君生擒後詢問不就知道了麼!」

卓敬馬上對著說出這句話的人沐昂說道︰「不可!之前定下的目標就是馬圭城,豈能隨意改變目標?追到馬圭城即可。若是能在馬圭城追上他們就罷了,若是沒有追上不可再追。」

「不和他們打一仗,讓他們知道大明的厲害,他們豈會臣服?」沐昂說道。

卓敬當即和他辯論起來。他是岷藩右相,還是很受允熥信任的人,也不怕沐昂;並且雖然理論上他是文相,但允熥任命左右相時並未明確區分文武,若是何福在此或者朱楩已經下定決心,那卓敬說啥都沒什麼用;可現在何福留守阿瓦城不在,朱楩也有些猶豫,卓敬就可以和只是被朱楩通過‘友情’請過來,在岷藩並無正式職司的沐昂爭辯。

朱楩十分猶豫。他腦海中有一個聲音告訴他︰‘應該繼續南下一直到追上勃固人為止,並且擊潰他們讓他們知道大明的厲害。’

可另外一個聲音說道︰‘在你臨行之前,以及這幾年的書信中,陛下都叮囑你多使用蠻夷之兵對付蠻夷之兵,你自己也認可;可這次出兵多是漢軍,土兵甚少,拼起來死掉不值得。’

朱楩在這兩個聲音之間,一會兒傾向于前一個聲音,一會兒又傾向于後一個聲音,讓他委實難決。

過了好一會兒,朱楩才說道︰「先到馬圭城再說。」

可到了馬圭城,仍然沒有追到勃固人的大軍。明軍向城頭轟了兩炮,馬圭城的守兵就開城投降了。

朱楩只能繼續糾結。他又糾結了半日,最後說道︰「向南再追擊五十里,若是仍未追到勃固人的大軍,就收兵返回蒲甘。」

這個命令一宣布,卓敬和沐昂都不太滿意,但朱楩已經下了命令他們也只能執行。

隨後留部分軍隊駐守馬圭城,大軍繼續南下。

因為此時已經深入勃固人的地盤,所以大軍非常小心,一天只行進了二十五里就安營扎寨。

第二天又行進了半天,沐昂已經放棄了能和勃固人打一仗的希望時,忽然探馬傳來消息︰「前方十里發現勃固人的大軍。」

沐昂驚喜不已,馬上催促進兵,同時他不斷地听探馬的報告。

「殿下,沐將軍,勃固人的大軍正在和一些人交戰。這些人我們看著不像是正規軍,武器不怎麼樣,衣服也很破爛,但戰斗意志非常頑強,死戰不退。」

「我們也被他們發現了。他們多半以為我們是勃固人的軍隊,馬上上前進攻,我們好不容易才逃出來的。」一名探馬說道。

「你不是說他們不是正規軍,武器也不怎麼樣麼?怎麼會讓你們如此狼狽?」沐昂疑惑地問道。

「他們雖然武器不怎麼樣,看著也從未訓練過,但悍不畏死,即使前頭的人被射殺後頭的人也馬上沖過來,我們所有的箭矢都射光了仍舊不能讓他們退卻,只能狼狽逃回。」探馬道。

「這听起來像是發生了百姓起義啊。」朱楩覺得不可思議的說道︰「這些蠻夷也會起義?」在他看來,這些蠻夷都十分听從頭人的話,反抗精神和漢人差遠了,怎麼會起義?

不僅是他,其它在雲南待得久了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在他們看來,蠻夷百姓從來不會違背頭人的話,面對頭人十分溫順,怎麼會起義。

若說這是頭人反抗勃固國君的統治也不像,如果那樣,頭人肯定會提前進行訓練、搜集武器,不至于這樣業余。

可事實就明明白白的擺在面前,他們不相信也不成。面對這種毫無預備的情況,朱楩最後下令︰「去看看再說。」

過了一會兒,朱楩已經能夠清楚地听到前方傳來的喊殺聲了。朱楩下令全軍停下,派出探馬去前方探听情況。但他忘記了一件事情。

……

……

「這些人是什麼人?」在明軍所在的道路旁濃密的叢林中,一個衣衫襤褸的中年男人使用一種語言說道。若是朱楩能听到這句話,他就會發現這種語言他從未听過。

隨後他身邊響起了一陣嘰里咕嚕的聲音,之後兩個潛伏在這里的人悄悄地離開了。

……

……

「能確定是勃固國內有百姓起義了。現在咱們怎麼辦?」朱楩將所有的武將和土司都叫了過來,詢問道。

漢人們都陷入了沉默。從短期利益來講,應該幫助起義軍消滅勃固朝廷,以暫時解除勃固國對岷藩的威脅。

可依據他們從史書上得來的經驗,凡是發生大規模起義的國家都很腐朽了,新生的國家卻會煥然一新,實力要比前一個朝廷末期強得多,從長遠來講是大患。

但幫助勃固現在的朝廷平定叛亂?別開玩笑了,他們做這樣的事情干什麼,為共產主義事業奉獻終身麼?

所以漢人們都傾向于撤兵,不摻和勃固人的這些事情,就連之前最主戰的沐昂也一樣。

土司們倒是躍躍欲試,對他們來說幫誰打仗都無所謂,只要能有戰利品就行。

思量一段時間後,朱楩還是說道︰「馬上撤兵返回蒲甘,勃固人的這趟渾水咱們不趟了。」

武將們都沒有異議,躬身稱是;有些土司雖然有意見,但也不敢違背朱楩的命令。他們只能出了朱楩的大帳,召集本部兵馬準備撤兵。

待眾人都出去了,刀白鳳一邊給朱楩按摩肩膀,一邊說道︰「消耗這麼多糧食,這就回去了?」

「要不然怎麼辦?留下來怎麼辦都不對。」朱楩說道。

「可以帶兵進攻這附近的村落或者寨子,搶些錢糧回去才好。若是在我們寨子里,出兵一次,又沒有打敗仗,若是什麼都沒撈到頭人們都會不滿的。」刀白鳳說道。

「你現在是我的愛妾了,哦,不,你現在還不是我的愛妾,過些日子成婚後才是。」朱楩被刀白鳳掐了一下,不得不改口道。不過他看起來十分享受,一點沒有不高興的意思。

「但不管如何,你也應該多看看我們漢人的書,知道我們漢人的規矩。」朱楩說道︰「這次出兵,搶東西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削弱勃固國。現在勃固國內自己發生了起義,不用咱們的兵打仗就達到了目的,為何還要打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