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安秦李薛

之後又陸續拍賣剩下的四匹馬,其中三匹的成交價格也都差不多,四千貫多一些。大明侯爵的年俸位于兩千貫到兩千五百貫之間,算上為官的年俸,正好是四千貫左右。或許不是所有今日來競買這四匹馬的人都算清楚了這一點,但他們不約而同的在馬匹的價格達到了四千貫後就謹慎起來。

唯一的例外是,李景隆以八千貫的高價競走了最後一批馬,在現場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九江這是在想什麼?今日來競買馬匹的人,也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出得起八千貫的價錢,大家都留著余地呢,就算是真的想要一匹馬,出五千貫也就罷了,一下子出到這麼高,想干什麼?」藍珍對常森說道。

「誰知道呢?九江的行事,我一向是揣摩不透的。」常森冷笑道。除了他們兩個之外,還幾個人在竊竊私語,不時瞅一眼李景隆,顯然是在議論他。

李景隆當然知道很多人在議論他,但他絲毫沒有在意,只是走近秦松,對他說道︰「秦指揮使真是辛苦了。」

秦松有些莫名其妙︰他不是勛貴出身,錦衣衛指揮使的職位也不適合和勛貴、官員多接觸,所以他其實和李景隆沒什麼交情,李景隆和他說話到底是什麼目的?

李景隆繼續說道︰「這次出賣馬匹,一共得了兩萬四千五百貫錢,陛下一定會嘉獎秦指揮使的。」隨後他又和秦松寒暄了幾句,離開了,只留下十分不解的秦松站在原地。

……

……

「看來李景隆看出了朕的目的。」允熥對秦松說道。

秦松點頭。此時他已經置身于乾清宮,向允熥匯報這次賣馬的結果。一路上他已經想清楚了李景隆那幾句話的意思。

李景隆分明是明白了允熥出賣馬匹不是為了番國,更不是一時沖動,目的就是為了改變現在賞賜馬匹的制度。他既沒有選擇與朋友說此事,更沒有選擇旁觀,而是高價購買馬匹,表示對允熥的支持。

「可見五軍都督府的差事還是太輕,所以他有空思考這樣的事情;若是一天到晚忙的腳不沾地,哪有閑心想這些!」允熥卻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李景隆的行為。

不過允熥開始認真思考給他派別的差事。李景隆打仗當然是不行的,不過就憑借他能夠平安的帶著五十萬大軍到達北平城下,就說明他不是完全的無能之輩,屬于可以使用的人。

「擬旨,任命李景隆為廣東都指揮使。」允熥派人把金善叫過來,對他吩咐道。

金善很快就把旨意擬好,允熥加蓋玉璽,派他去曹國公府傳旨。

等金善出發了,允熥又對秦松說道︰「現在兩廣的錦衣衛能用麼?」

「陛下,兩廣的錦衣衛當然能用。但自從洪武二十六年以來勢力衰弱的厲害,監視大臣、刺探地方情況可以做到,若是其他事情就力所不及了。」秦松道。

「擴大兩廣的錦衣衛規模,要快。朕不僅是要讓它在國內起作用,更是要讓錦衣衛在安南活動,刺探安南的情況。安南不是有許多宋末過去的漢人?可以利用這些人刺探安南的情況。」允熥道。

「是,陛下。」秦松道。不過他雖然這樣答應了,但他知道雖然安南的漢人還自認為漢人,但他們在安南的生活不算差,即使心里親近大明,也不會願意為錦衣衛效力。

「還有西北,現在亦力把里與瓦剌和大明的關系很好,利用負責外事之人和商販刺探這兩地的情況。」允熥不管秦松在想些什麼,吩咐道。

「是,陛下。」秦松頓了頓,又道︰「陛下,現在秦王殿下也在仿效錦衣衛建立刺探情況的衙門,這到底如何應對?」

「只要尚炳沒有向三秦行都司等國內的地方派人,就不必理會,監視著就行了。他身為一個藩國的國君,這樣做是很正常的,不必大驚小怪。」允熥說道。

隨後秦松退下,允熥派人將鎮司的掌司使郭洪濤叫過來,向他吩咐了同樣的事情。

很快時間就到了晚上,允熥將面前的最後一份奏折批答完畢,讓王喜派侍衛去通政司和五軍都督府送奏折,自己站起來活動了一下筋骨,向坤寧宮走去。

一邊走著,他一邊和王喜聊天。現在王喜每個月準許休假一天,昨日正是他的休假日。每次休假日他都會回家,每次他回來後允熥都會和他聊聊天,順便問問京城民間有沒有什麼事情。

「陛下,奴才的二哥之前留在漢中沒有跟著奴才的母親來到京城。最近從漢中傳來消息,奴才的二哥考中的秀才。」王喜高興地說道。

「不錯。」允熥道。但他馬上又疑惑起來︰「你們家以前還有錢供人讀書?」會把小孩子賣掉當宦官的人家都是窮到極致的,怎麼會有錢供孩子讀書?總不可能王喜的二哥從去年開始讀書,今年就中秀才吧?

「陛下,奴才的二哥去別人家當了倒插門女婿,那家人供他讀書。」王喜道。

「那你和朕說這件事,是老太太不想讓他繼續倒插門了吧?」允熥馬上想到。

「什麼都瞞不過陛下。奴才的母親想讓奴才的二哥回家,但當初簽了死契,那家人也不同意,所以想讓奴才出面讓二哥回家。」王喜道。

「既然簽了死契,總不好違背。這樣吧,若是你二哥只有一個兒子,那就仍舊依照死契姓你二嫂家的姓;若是能有二兒子,就姓你家的姓。」允熥思索片刻後說道。

他當然明白王喜和他說這些話的意思就是在向他請示這件事,所以他深思熟慮後提出了這個解決辦法。他當然不能完全偏向自己的奴才,不說此事本來就是王喜家不佔理,單說可能造成的影響他就不敢太過偏頗。若是事情鬧大了,引起文官、勛貴、武將和宗室對于宦官干政的疑慮,他很可能不得不殺了王喜以謝天下。

「是,陛下。」王喜道。他也明白允熥的考量,所以並無不滿。

他們二人又說起了別的事情。正說著,忽然允熥听到了小孩子的笑聲,隨即感覺自己的腿好像被什麼撞了一下。

他忙低頭看去,就見到一個面生的六七歲小姑娘坐在他腿前,頭朝向他的腿,伸出小手揉著自己的腿。

允熥覺得她應該是現在養在京城的宗室女子之一,或許還是他的堂妹,于是笑著問道︰「這是在干什麼?跑得這樣快?」

他不認識這個小姑娘,可這個小姑娘卻認識他。听到允熥的話,她馬上站起來恭敬地說道︰「民女薛氏見過陛下。」

‘薛氏?是熙瑤的娘家佷女薛岱雯吧。’猜到她身份的允熥剛要說話,就听到敏兒的聲音道︰「岱雯,我抓到你了!」允熥抬頭,就見到了敏兒在他身前三四丈遠的地方喘著氣說道。

「你們這是在玩什麼?」允熥對敏兒笑道。

「我們在玩藏貓貓。爹,要不是你攔了岱雯一下,我還抓不到她。」敏兒說道。

「既然是被為父攔了一下你才抓到她,那麼這就不能算是你抓到的。」允熥笑道。

「表叔說得對,岱雯不能算是敏姐姐你抓到的。」另外一個小姑娘走過來說道。這個小姑娘允熥認識,常升的女兒常繼珺。

「不對不對,……」敏兒和她辯駁起來。

允熥本想就此離去,但見敏兒和常繼珺辯駁起來,又停下了腳步。若是敏兒以身份壓人,允熥會馬上將敏兒帶回坤寧宮訓斥一頓。

不過雖然敏兒對常繼珺的話並不認可,但並未以身份壓人,讓允熥很欣慰。

過了一小會兒天就已經黑了,允熥制止了她們的辯論,對她們說道︰「先去吃飯,吃過了飯再說。」

她們自然不敢違背允熥的話,跟隨允熥返回坤寧宮用飯。

吃飯時,允熥問熙瑤道︰「你和尚惜說了麼,他親哥哥要讓她嫁給宋晟的次子宋琥的事情。」秦藩、燕藩的所有郡主現在都居住在京城。

「已經說過了。尚惜沒有反對,紅著臉答應了。」熙瑤道。

「這就好。若是她不同意,尚炳有可能以為是我從中作梗。」允熥說道。

「我讓你查的事情,你都查到了麼?」允熥又道。

「已經確定了,坤寧宮、乾清宮等要緊地方的宦官宮女,無牽無掛或者對親人冷漠的一共有二十幾人。」熙瑤道。

「這些人都打發到不重要的位置上去。以後新選宦官、宮女,先選家住京城附近、與家人關系好的人。」允熥道。

熙瑤答應著。

允熥又扒拉了兩口飯,想起了什麼說道︰「我記得一共選了四個人入宮陪敏兒讀書,但我今日看她們玩的時候,只看到了薛岱雯、常繼珺和梅明洛,李景隆的小女兒李仙惠呢?」

「曹國公派夫人入宮說思念女兒,今日接回家去了。」熙瑤說道。

「是麼?」允熥笑道︰「那就多給李仙惠放幾天假,讓她多陪李景隆幾天。過幾天就見不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