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管稅

董倫還真是問對人了。

董倫和解縉不同,解縉除了董倫以外,也就和幾個茳西老鄉關系還可以,其他就沒有朋友了;而董倫交際廣闊,認識的人很多,關系不錯的也有不少,和幾個中書舍人都有交情,也不一定非要來找解縉。畢竟,解縉身上的事情很多,正常情況下,解縉就是知道此事,恐怕也不知道詳情。

但是董倫不知怎的,就是覺得解縉應該了解此事,所以就來問他了。

解縉得意地笑道︰「安常(董倫字),你若是問別人,就是楊子榮他們幾個,也未必清楚。但我卻對此事清楚的很。」

董倫知道解縉這個人雖然愛吹牛皮,喜歡享受其他人羨慕地目光,但總不會無中生有隨口瞎說,定然是知道些什麼的。所以開口問道︰「大紳兄(解縉字),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陛下,不僅是要夸贊管仲的功績,而是真的想要施行管仲的政策。」解縉說道。

董倫一愣,然後斟酌著說道︰「大紳兄,此事我們當然知道,但是陛下到底是想施行管仲的什麼政策?」

他也不是傻瓜,當然知道允熥號召大家學習管仲,是打算實行管仲的什麼政策。他想問的,其實就是允熥想要施行哪一項政策;當年管仲施行過的政策很多的。

解縉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笑道︰「我想差了。」頓了頓,接著說道︰「陛下,想要施行的是管仲關于稅賦之策。」

「稅賦之策?」董倫疑惑。

「是的,稅賦之策。」解縉又道。「陛下,對于現在的稅賦制定不太滿意。」

「莫非陛下想要提高稅賦不成?」董倫大驚。

「陛下覺得現在城中的商稅略低,農稅也想更加靈活一些。」

「當年管仲,對于農稅的征收可是十分靈活的。豐年征收一成半的農稅,平年征收一成賦稅,下年征收半成賦稅,災年免稅。」

「商稅可就更加靈活了,不同貨物的稅賦都不一樣的,有的很低,有的很高,有些貨物還並不征稅。」解縉說道。

「這,」董倫不知道說什麼好。依照孟子的觀點,農稅十稅一是一條鐵線,超過十稅一就是暴政,反之就是仁政。若是陛下要提高農稅超過十稅一他們當然要堅決反對。管仲在他們看來畢竟還是比不上孟子。

可是商稅不同。儒家鄙視商人,允熥如果提高商稅或者對部分從前不交稅的東西征稅,並且舉出管仲的例子——他這些天當然也認真研究了一下‘《管子》集注’知道管仲當年的商稅和關稅制度,他們儒家學者也很難辯駁。

「但是,這與輕徭薄賦的傳統相違背,即使僅僅提高商稅。」董倫最後說道。

「呵呵,歷朝歷代,真正輕徭薄賦的能有幾個?尤其是商人,不都是被官府盤剝的肥羊?管仲之策,已經是歷朝歷代對商人最好的了。」解縉說到。歷史上大明後期商稅之微薄,是他現在想象不到的。

「哎,既然陛下這樣想的,那我們也只能接受了。」董倫說道。不過他馬上又對解縉說道︰「大紳兄,你這樣清楚的對我透露陛下的意思,恐怕是得到了陛下的準許吧,不然,你多半只是說一些模稜兩可的話。」

「安常兄果然聰明。確實是陛下讓我們在有友人詢問陛下意思的時候,透露出來。」解縉說道。允熥對于保密還很是重視,對于自己要保密的事情都會和他們強調,他們也不敢違背。

允熥其實不僅想要施行管仲的稅賦之策,還有其他一些施政方略,雖然並沒有明說,解縉大概已經猜到了。但他絕對不敢和其他人說。

不過,解縉嘴上卻說道︰「就算陛下沒有準許,別人我不會告訴,安常兄我一定會告訴的。」

董倫笑了笑,也不知道有沒有相信解縉的話。

董倫既然已經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又見到解縉好像很疲憊,也就告辭離去了。解縉也沒有留,看來是真的很疲憊。

不僅是董倫,其他很多與允熥身邊之人熟悉的官員都去詢問允熥到底是什麼意思,于是允熥不便于親自出口的真實目的就這樣散播出去了。

和董倫一樣,大多數人最後都抱著「若是陛下提高農稅就全力進諫,若是僅僅提高、開征商稅就不說話」的想法了。

所以當允熥于朝堂之上正式提出對妓館進行征稅並且公開了李貫的奏折之後,大家除了在會後對李貫的人品表示鄙視以外,並未有什麼反對意見,開征‘風俗稅’的事情就這樣通過了。他提出的提高城中商戶的稅率之事也通過了。

允熥才不會現在就提高農稅。現在大明的農稅稅率很低,大多數地方也就三十稅一至十五稅一,表面上看起來提高一些沒什麼。

但農村的實際情況十分復雜,不是這麼簡單的。雖然允熥在朱元璋生前最後幾年取消了官員士紳免稅的特權,但士紳們就像歷史上清代一樣,‘發明’了長短價,將更多的稅賦壓在了普通農民身上。另外還有農村征稅的糧長之類貪污,農民的實際稅賦比官方稅賦多得多。允熥暫時也沒辦法,只能暫且這樣去了。

此事讓所有的妓館知道以後,大家頓時以為前一陣子的‘移風易俗’就是要讓妓館乖乖交稅。所以雖然稅率高的讓她們背後的東家都咬牙切齒,但是大家都老老實實的交稅了。

之後正如她們所料,警察對于妓館的巡查輕了一些。她們不由得暗道︰「轉這麼一個大圈子為了收稅,還不如在‘移風易俗’之前就說出來呢,難道我們還敢不交稅?」

但其實對妓館巡查的少了並非是允熥的吩咐。允熥其實是叮囑黃淮‘要一如既往的重視對妓館的巡查’。

可基層巡警不由自主的就降低了對秦淮河兩岸的青樓巡查。允熥吩咐的任務不少,又要清查暗娼,又要準確征收風俗稅,這些巡警實在是有些忙。

所有人都有偷懶的想法,巡警自然也不例外。當他們發現應天府的官員對于在秦淮河兩岸的青樓‘移風易俗’不太重視後,馬上就開始偷懶了。

而允熥,此時也忽視了此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