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前傳之御駕親征(1)

作者︰牧野之雲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前傳 御駕親征

洛陽皇宮分為南、北兩宮。兩宮之間以復道連接,南北長七里。南宮是皇帝及群僚朝賀議政的地方。?北宮主要是皇帝及妃嬪寢居的宮城。南宮的百官朝會殿是舉行大禮儀式、制定國策的處所,居于外朝,屆時天子親臨其所。德陽殿是北宮正殿,日常議事也常在德陽殿定奪。不過今日天子特昭群臣在百官朝會殿,乃是國策大事。

天子牧野鉉,身長七尺三寸,額頭寬闊,眉秀目炬,鼻直唇長,美須髯,威容德器,率眾莫及。

「代王韓靖起兵造反,叛接匈奴,割獻?水川十三城,包含代國都馬邑。如今匈奴左賢王破樓煩關,入汾陽。韓靖破雁門關,佔原平,破赤塘關,合圍晉陽,晉陽城破,晉王盧館戰死,韓靖前鋒已致銅鞮,匈奴前鋒已致昭余祁湖。河東太守率太岳派為首的河東義士堅守冷泉關,上黨太守率神鑄門為首的上黨義士堅守壺關。並州岌岌可危,如今眾卿何策應對?」

左丞相徐堰道︰「夷蠻戎狄,謂之四夷,九服之制,地在要荒。居絕域之外,山河之表,崎嶇川谷阻險之地,與中國壤斷土隔,不相侵涉,賦役不及,正朔不加,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今匈奴受代王蠱惑,不懼羈旅懷思之憂,不懼山川遠征之苦,所圖者財貨也!莫如以財貨賄之,許以歲賜、關市、和親,則匈奴必退,則代王孤,擒之如覆手。」

右丞相張湯道︰「《春秋》之義,內諸夏而外夷狄。以其言語不通,贄幣不同,法俗詭異,種類乖殊;我大匜朝豈可與匈奴議和!其性氣貪婪,凶悍不仁,弱則畏服,強則侵叛。禹平九土,而西戎即敘。文王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獫狁之難,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賓服。殷商帝武丁伐鬼方、羌方,三年克之,殷商復興。今我大匜朝當召北宮錯、燕王率勁旅,一舉破之。」

御史大夫徐堰道︰「匈奴之單于乃雄杰也,西擊月氏,東攻東戶,南破樓煩、白羊,擁河南地,河南之富饒,陰山之固,黃河之險,不復為我中土所有。」

越騎將軍王恢道︰「秦斝兩朝,山河殘破,兵民疲敝,莫不收河南地,入河套,守陰山,築長城,武備匈奴,今我大匜朝反倒軟弱可欺麼?」

太中大夫董舒道︰「秦斝兩朝彈師遠征,窮徼成城,害元元之生,黷明明之靈,所以亡國而失宗廟社稷。是以有道之君牧夷、狄也,惟以待之有備,御之有常,雖稽顙執贄而邊城不弛固守,暴強為寇而兵甲不加遠征,期令境內獲安,疆場不侵而已。」

車千秋道︰「為今之計,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郡國二千石各上進畜馬方略補邊狀,與計對。由是不復出軍。,以明休息,思富養民也。」

……

牧野鉉拍案道︰「思厥先祖,曝霜露,斬荊棘,以有牧野之地。朕欲御駕親征,以破匈奴之患。」

王恢雲︰「千鈞之弩,不為鼴鼠而發,萬古之鐘,不因莛撞而響。聖上萬鈞之軀,豈可深入塞外冒險。」

牧野鉉道︰「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疑事無功。今日之議,不得有二。朕意已決,勿復多言。沽名賣直,耿直之諫,定斬不饒。勿謂言之不預也!」

所謂雨露雷霆,天心難測,牧野鉉乃乾綱獨攬之主,天威赫赫,眾人皆俯首,不敢危言而招罪愆。

齊王牧野道︰「大匜朝之興也,非英雄所冀。況匈奴及賊人哉!代王之謬思亂類,不過跳梁小丑,螳臂之拒走輪爾。我皇家垂福萬葉,豈虛然哉。當今乃堯舜之世,道無不行,謀無不臧,君聖臣賢,運泰時康,必然勢如破竹,復定河朔。」

長子牧野身長八尺三寸,垂手過膝,有勇力,善騎射,讀書不多,人世磨練多年,卻是一口熟練的奉御章表之詞。

牧野鉉霽威而笑︰「齊王說得好,那你就隨朕御駕親征吧!」

牧野大喜道︰「願為先鋒,陷陣破敵以振三軍,執鞭墜鐙以奉父王。」

大殿東側是諸位皇子。居中是太子牧野玒隆準日角,天表粹溫,進止中度,識量深重。秦王牧野瓚冠服端嚴,儀表瑰杰,風度高爽,睿智多謀。晉王牧野玦姿貌端華,眉目如畫,美姿儀,少敏慧,今上及後于諸子中特所鐘愛。

牧野鉉道︰「儲君者,出曰撫軍,守曰監國。朕今親征並州,恐怠政務,留東宮居守,蓋古之成例,今命太子監國,爰簡左丞相以及文武才德之臣,為爾襄助。爾宜執衹勤佩服,悉心求益,勿負朕付之重。」

牧野玒拜道︰「兒臣領旨。」

牧野鉉召太傅司馬德,囑托道︰「桑榆非晚,檸月如風,正是為後輩打造基業的時候。牧野、皇甫、司馬,三家為大匜朝之砥柱。公素來束帶矜莊,徘徊瞻眺,矩步引領,俯仰廊廟。太子監國,司馬公當將政務循序以教太子。」

司馬德叩首道︰「老臣當盡心輔助太子,繩愆糾繆,補繕紕漏,不復聖上所托。」

牧野鉉又召皇甫羽,道︰「朕擢汝為中郎將,太子監國,二三子,雲程發軔,致知力行,朝乾夕惕,忠心護佑太子,而非斗雞走狗等逾矩之事。」

三署郎有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居宮禁中,分領中郎,更直宿衛,戟衛宮陡,掌宿衛殿門、出充車騎,奉命持節策贈印綬。

這番擢拔,年輕的皇甫羽也算是宿衛中機的要臣了。

皇甫羽惶恐道︰「踔厲奮發,踵事增華,以承王事。」

牧野鉉又召一眾皇子,訓斥道︰「大匜朝乃兄弟之國,朕與燕王並肩廝殺疆場,同生共死,牧野宗族方得上蒼垂寵,國運昌隆,希望你們兄弟同心,共輔太子。若是不法祖德,暴戾婬厲,妄蓄大志,四處鑽營謀,即國之賊,法斷不容。」

「秦王為國鎮守關中,然年輕不收鋒芒,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雲。三秦之地人事繁雜,當思正道。恫以權勢,誘以名利,詐偽之術豈可是皇子之德?谷粱儒學乃中正溫慎之學,但是听說你卻暗讀《商君書》,商鞅所述不過馭人之術,壹、弱、疲、辱和貧,皆非正道。國家基石何以安,傾覆之危尚不自知乎?」

秦王牧野瓚道︰「兒臣愚鈍,卻也知君子慎獨,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貞,懷瑾握瑜,風禾盡起。自今日起,兒臣自當修德立信,不負父皇之教導。」

「晉王尚未之藩,當好生讀書,卻學那些風流才子,吟風賦月,不事正務。切記︰生棟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垂。你不思好生讀書修德,一心玩鬧,小心朕扒了你的皮。」

晉王牧野玦唬得跪地道︰「兒……兒臣謹領聖訓。」

牧野鉉早有準備,十日後領軍遠去,天子淚目遠送至邙山,正是︰虎為百獸尊,罔敢觸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