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蜀王本紀

作者︰瘋神狂想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李金鯉不能不得意,現在國內能夠發現的龍骨肯定還有,但是真的不多,而能夠流入市場的肯定更少。

而李金鯉一次,居然就買下來了三四千塊骨頭。

涉及到的單字有上千,這可真不簡單。

要知道我國目前發現的甲骨文,總共也只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

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

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歷法、醫藥等科學技術。

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1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當時李金鯉也沒想到,一次蜀川之行,居然收獲會那麼大。

這也是陳文哲財大氣粗的原因,他就是因為背後實力雄厚,才能以財大氣粗的形象,買到很多好東西。

當然,現在川蜀那邊的人,肯定認為他人傻錢多。

可是,如果不是他大肆揮霍,哪里可能有人賣給他大批的爛骨頭?

古代遺留下的骨頭叫龍骨,可上面畫著鬼畫符的就不是普通龍骨了啊!

可惜,就算是文盲,現在也知道這些骨頭都是寶貝。

所以這批甲骨文,他還真就出了很高的價格。

三千多片,不到四千片,平均每片兩萬多,合計一億元人民幣。

不到四千片龍骨,能夠賣出一億人民幣,在國內應該沒有幾個人能夠受得了這種誘惑。

所以,李金鯉輕而易舉的就把這一大堆骨頭買了下來。

現在看來,那批蜀川出土的甲骨文,還真是買對了。

因為那批甲骨文,居然還跟蜀戈有關,甚至還記載著古代蜀國的一些事情。

如果不是有著這麼一批甲骨文,還有陳文哲送出的大批海撈瓷,他們這家新開的私人博物館,哪里能夠引來大批專家?

不說復制三星堆青銅器,就算是鑒定蜀戈,都有困難。

龍骨的事情,陳文哲還真不清楚,不過,就算清楚,他也不太感興趣。

畢竟他不懂的甲骨文,這東西如果不懂,那就是看天書。

他反而更加看中眼前的蜀戈,這東西發現的數量也不多,最起碼比甲骨文碎片可少多了。

既然叫蜀戈,自然是古代蜀國的戈。

所以,川省在歷史上,還存在著一個古蜀國。

不用說,他們買下來的那一大堆龍骨,也屬于古蜀國的東西。

就是有了這堆骨頭,才能吸引來大批專家,也才能準確鑒定出這兩件蜀戈。

而陳文哲,只要研讀一下其他專家的研究成果,就了解這兩件蜀戈的來歷。

「蜀」在商王帝乙之前的甲骨文中,就屢有出現。

這也說明,甲骨文有多麼重要。

陳文哲雖然沒有看在蜀川發現的甲骨文,不知道其上記載的都有什麼。

但是他博覽群書,卻很清楚在發現的商代甲骨文之中,關于古代蜀國的記載很多。

這些記載,都是以算卦的卦詞存在。

迄今已發現有相關卜辭50余條(含殘辭),其中武丁時期有48條,廩辛、康丁時期有3條。

武丁時期帶有「蜀」的卜辭,主要表達的內容有四項。

一是記載了蜀人「頁王事」,就是蜀人為商王做事。

說明古蜀人,早在武丁時期,就歸附了商王朝。

卜辭顯示,古蜀國首領人物在商王朝中大都身居要職,而且地位頗高。

因為能被商王關心而卜問的人,一般都是臣服于商的各氏族或方國的首領一類。

二是記載了蜀人保護商王、警衛王畿的一些軍事事件和其他相關內容。

其中有三條卜辭,聯系起來顯示一整個時間。

甲寅這一天卜問,從蜀征調人是否吉利?

甲寅至丁卯共14天,可能是從蜀征調攻伐缶的人員,還沒有到達或沒有到全。

所以,14天二月丁卯這天又卜問,從蜀調來的兵員伐缶能否取勝?

並連卜兩次,都是吉兆。

過14天後到庚辰這天,商王又再一次佔卜了伐缶之事。

「缶」是一個居地在今晉南永濟西北一帶的方國,因常與商王朝為敵而屢被商王征討。

由此可知,從商王準備派人伐缶到從蜀征調兵員,這些被征調兵員再從蜀長途跋涉至缶地,大概需要28天的時間。

三是記載了商王武丁為祈求蜀國的農業,能有好收成而佔卜的事情。

能讓商王關心到一次又一次地為其年景卜問祈禱,說明蜀在商王朝附屬國中佔有十分重要地位。

四是卜問到蜀國,或在蜀國逗留是凶兆還是吉兆。

這一類卜辭大都發現于武丁後期,大約有12條,說明兩國來往頻繁,關系密切。

武乙、文丁時期3條卜辭記載的內容同武丁後期類似,也主要是佔問商人到蜀國停留之事。

武丁後期至武乙、文丁時期,商人到蜀國如此頻繁,意味著商王朝很有可能派人在蜀國擔任了一些重要的官職。

西陝周原周文王時期的甲骨文,也發現有「伐蜀」「克蜀」字樣。

說明周文王麾下的周人曾經討伐,並最終征服了蜀國。

從文獻記載看,最早提到「蜀」的,是《尚書》。

牧野之戰中作為周武王伐商的八國同盟軍中,就有蜀國。

西漢末年蜀郡川都人揚雄所著《蜀王本紀》,和東晉蜀郡人常璩所著《華陽國志》,對「蜀」更有詳細的記載。

但遺憾的是,《蜀王本紀》已經失傳。

現在能看到的,是北宋時期《太平御覽》的片段輯錄。

《太平御覽》引《蜀王本紀》記載,蜀王的祖先名叫蠶叢,其後為柏濩,再往後名為魚鳧。

三個時期各持續有數百年,最後都修化成神。

「其民亦頗隨王化去」

後來有一男子名叫杜宇,自立為蜀王,號曰望帝,統轄著汶山下的邑郫一帶。

望帝統治有100余年。

荊地有一人名叫鱉靈,杜宇先是提拔他做了相國。

後來杜宇自以為德薄,不如鱉靈,就效法堯舜禪讓,把國家交給鱉靈治理,自己飄然離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