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軍糧濟民穩後方

作者︰木子藍色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此時的黃河是奪淮入海,出海口在東海,這是從弘治年間築斷黃陵崗,以一淮受全黃河之水,也是黃河第五次大改道,在後世濱海附近入海。

「這樣劃分,那小半個淮安府要劃進海州府了。」

「臣是覺得如果把徐、海也劃入江蘇,則從最南的松江到最北的徐州,距離一千多里,地垮長江和黃河,實在太過狹長。而如果把淮安以北的徐州、海州劃給安徽,則就相對好些,這樣一來,安徽還能擁有黃河出海口,可以有海岸。」

朱以海笑了笑,真要說狹長,那如果把徐州劃給安徽,則安徽最西南的婺源,到最北的徐州,足足一千五百里呢。

不過他倒認同給安徽出海口這事,長江口給了江蘇,這黃河口給安徽也不錯。

「也好,那就徐海劃入安徽,淮揚劃入江蘇。」

「沈猶龍任江蘇總督兼巡撫,吳易漕運總督,黃道周安徽總督兼巡撫,原蘇松巡撫王永祚改南贛巡撫,淮揚巡撫改戶部。」

「首輔,你與內閣盡快把各省的分巡兵備道整理出來,各道員銓選干吏任命到任,各廳也安排好合適官員上任。」

在舟山本島轉了一圈,看著一個個正在動工修建的火炮廠、火藥廠、絲織廠、造船廠、鎧甲廠、煉鐵廠等,朱以海非常滿意。

甚至還特意到田野去轉一圈,此時中秋已過,田里的晚稻也已經染上金色,眼看著用不了多久就能秋收了。

「晚稻收獲過後,還能再種些蘿卜或油菜。」

在一些山坡邊角,還種了許多紅薯、土豆,這些美洲傳來的作物,因耐旱和高產,不知道拯救了多少人命,拿來養豬喂牛馬也非常不錯。

不佔耕地,需水少,這些作物十分不錯,如今正大力推廣。

港口,漁船回港,滿載漁貨。

港口有股濃濃的魚腥味,隨處可見的魚蝦,到處都在曬魚干、腌咸魚,還有一張張晾曬的大網。

充滿生機。

「如今大量人口涌入舟山諸島,糧食夠嗎,糧價幾何?」

「精白米現在要三兩六錢銀一石,不過糙米要便宜不少,而麥谷高粱更便宜些,目前舟山糧食供應充足,糧價還在逐步回落,等到秋糧收了,預計能回落到二兩一石,甚至更低。」

三兩六一石的糧,堪稱天價,朱以海也知道實屬無奈。畢竟現在是戰時,今年又遇旱災,這天災兵禍一起,糧價必然大漲。

不過這里面也還有一些人為因素,比如糧商故意囤積抬價。

「之前開始整理地方欠繳,不是從那些地主手里罰出不少糧食了嗎?怎麼糧價還這麼高?」朱以海皺眉。

從嚴州開始的稅賦整頓,已經遍及浙東八府,甚至先前還在浙西杭州等地也追繳了一波,獲得的糧食並不少。

「確實清出不少糧食,但這些糧食目前我們全都存入各地軍倉,劃做軍隊專用,以保證軍糧,供應作戰所需,不敢輕動。」

朱以海又皺了皺眉頭。

「這些糧食多嗎?」

「能保證軍需和官吏們的祿米,另有一些儲備。」

「孤也知道大家想優先保證軍需,但現在情況下,我們也不能坐視百姓饑餓不顧,三兩六錢銀子一石的米,有幾個百姓吃的起?

就算搭野菜、雜糧,沒米也撐不住的。

這些糧食取之于民,也必須得用之于民,之前讓地主鄉紳們補繳,已經鬧的很不滿了,若是我們現在不能把這些糧食供給百姓,那麼兩頭都生怨,則將內亂起,到時可就麻煩了。」朱以海很果決的道,「立即從各地軍倉中抽調一批糧食出來,供應給百姓。」

「殿下,如今情況,軍倉之糧也沒法解決百姓所需。」

「先去做,當然也要注意方式,我提幾點建議。第一,軍倉之糧就近供應百姓,但不能直接上市或分發,而是限量供給,比如每戶按口限量出售供給,一次只賣三五天的糧,甚至這個糧可以先不收錢,記在賬上,等到秋收後還糧,一斗到時多還兩升便好,也可等到明年好轉後再還。」

直接賣糧,有可能被糧商買去然後又囤積不售,所以這寶貴的糧食得謹慎發放。

「在保證軍需的情況下,倉里的糧,要盡量幫扶百姓渡過眼前難關。」

雖然馬上就能秋收了,但月復中無糧,誰也撐不過三五天,何況,以如今的情況,也不是人人都種地有糧收。

江南有大量的月兌產百姓,從事著制造等產業,他們都是靠買糧吃。

「對于那些糧商,不能一味的打壓,要允許他們漲價。」

宋之普有些疑惑,奸商趁機哄抬糧價,為何還允許漲價?

「因為如果我們強制他們以低價出售糧食,那就不會再有商人運糧過來,因為無利可圖,甚至會虧本。」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強行抑制糧價,而是從其它方面入手,比如禁止各地的糧食出我們控制的地區,浙東是前線,那就鼓勵後方的福建、兩廣運糧過來,鼓勵商人從北方運糧南下,只要他們肯運糧來,賣高價了不怕。」

「但有一點,糧運來了可以賣高價,但必須得賣,而不是囤積不售。」

「在缺糧的地區,要嚴禁糧食外流,禁止地主囤糧不售。」

得把那些糧食流通起來,而不是堆積在倉庫里。

你賣再貴,那也不過是市場供需關系導致的,不可能是無限的貴,越貴利潤越大,那就會有越多的糧商運糧進來,糧價也會回落下來。

另一方面來講,再貴的糧,可也畢竟是糧,關鍵時候,黃金白銀都是死物,糧食卻能活命。

圍城的時候,一升糧食有時能賣十幾兩黃金,不就是因此。

官府如果強行禁止糧食漲價,這反而是幫倒忙,因為這是歷朝地方大災後官府犯過的錯,在災區強行抑制糧價上漲,結果便沒糧商運糧進來,而僅靠朝廷,有時往往無法達到所需的糧食量,因此最後硬生生的加劇糧荒。

許多聰明的官員早發現了這個規律。

就好比其實有人做過研究,很多時候糧價高漲並不真正的是缺糧,或者說沒缺到那個地步,只是有人囤積不售或限售。

所以對付高糧價,不外乎兩個手段,一是加大糧食輸入供應,一是把本地存糧拿出來供應。

浙東現在的情況還不錯,起碼沒遭受太大的戰亂,比起關陝、河南這些地方,好太多,那些地方饑荒時,那是真的一根草都找不到,只能吃土,而在浙東這邊,還僅僅是價格問題。

魯監國朝廷現在手里有不少銀子和糧食,供應軍需是得優先,但也得兼顧百姓,否則若是因饑荒而後方鬧出農民起義,那就太打臉,且威脅根基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