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好友間出現隔閡,以往不在意的小細節,就會被放大,比如此時余瓜的態度,在他自身看來,詢問的態度是沒有什麼的。
然而,趙君宗卻覺得余瓜的態度,是在質問自己,他就有些不高興,這就使得此次會面,彼此頗有些話不投機。
兩人都覺得自己沒問題,是對方的態度有問題,雖然沒有惡語相向,最後還是不歡而散。
原本完成數百個任務的好心情,也因此次會面的不愉快而喪失,趙君宗悶悶不樂的踢著郊外路面的小石子,做任務的心情是徹底沒有了。
猛然,皇轉來一道「信息」。
若是屬于「皇」則就是「傳輸」,若是外界通過「趙君宗」留下的通訊印記,則會先由皇接收,然後轉接給他。
上祇們各有手段安全的接收,由意志凝聚成的通訊符,而由皇轉接過來的自然是很安全,再說他還有百分百預判危險。
「天羅峰會?」
此道通訊符的傳送者已然隱匿,為避免引起誤會,基本上是不會去溯源的,內容則是通知趙君宗參加,由天羅眾聚集的宴會。
趙君宗頓時有了興趣,而聚會只有截止日,從接到通訊符那刻,就可以消耗偉力值,從通訊符內汲取「錨點」。
偉力具現「青面獠牙」面具,警危司制服、笠盔、長刀、長靴,這是標準的緝事員裝扮。
警危司制服款式類似「飛魚服」,也就是地球天朝錦衣衛的制服,笠盔是圓頂的斗笠款式,也稱為鐵笠盔,都是古夏傳統的服裝。
聯邦已是明令禁止此等裝扮,COS也是不行的,隱然是給雨天帶刀不帶閃建立獨一無二的「人設」。
連接錨點進行「遷躍」時,猛然轉化為真身狀態,趙君宗很淡定,消滅危險靠皇,預判危險靠大恐怖。
知道皇與百分百預判危險並非一體後,趙君宗就重新撿起好久沒用的大恐怖之名。
雖不是一體,皇與大恐怖之間,必然有緊密聯系的,否則,不會一個世乃無危,一個百分百預判危險。
真身狀態預示著,已經進入類似虛暗、禹淵的區域,觀想在此處居然被屏蔽,仿若鐘鳴般的聲音響起,飄乎的「語句」出現。
趙君宗也隨而知道所處的區域是「太一鐘川」,這讓他頗有些吃驚,從所獲知的信息可以知道,太一鐘川是難以進入的。
而他此時也並非真正進入,那些飄乎的「語句」是鎖,要打開鎖需要回答這些「語句」,讓他松口氣的是,所有語句都與黃弓蛇、天羅眾有關。
「黃弓蛇影像、原主影像」乃至皇影像,事實上都是匹配度接近100%的任務,而這些「信息」則就是儲存在未知區域的「機密檔案」。
那些影像都是已發生的事實,趙君宗在「知情」後,也就完成了最後一環,從而皇解開這些「機密檔案」。
「原主影像」多達1745個,這跟「原主」參與其中有關,而「原主」其實就是如今的趙君宗,等于趙君宗參與其中,已然是「知情」。
「黃弓蛇影像」總數是9,皇影像只有1個。
由于任務總數多達七萬余,趙君宗沒有耐心一一查看,暫時不知道任務里,還有沒有與黃弓蛇、皇相關的任務。
問題在不斷的變更,時間也有限制,但其實並不需要多長時間,已知的答案就儲存在塵緣,只需將導引出來,也就完成答題。
所有答題完全正確,他面前就出一團五色漩渦形成的衢,走入衢的當即,他就直接成為「倒掛」的姿勢。
擁有太初碎片讓他可以迅速調整方位,姿勢恢復正常,而在恢復正常之時,已是被衢自動傳送進太一鐘川。
震耳欲聾的湍流,以「曲線」方式起伏著奔騰,周圍的景物,仿如濾鏡加的太滿,而呈現出異樣的「扭曲」。
趙君宗再次對方位進行確定,否則,看似遙遠的山峰,實則很近,看似很近的「湍流」,其實距離很遠。
但真要如此判斷,又必然是錯誤的,湍流、山峰、平原等等,都因為方位的錯亂,並沒有遠近的區別。
太初碎片的權威是「主宰東方」,但它也具備五方確定的功能,所確定的範圍,決定偉力值消耗的多寡。
趙君宗如今的偉力值依然是接近30萬億,任務獲得的偉力值總數是一千余萬,也就沒必要計算在內。
不管之前衢的方位確定,還是如今所處環境的方位確定,消耗的偉力值都是以「億」為單位的。
消耗15億偉力值,環境頓時豁然開朗,天羅峰會的場景也正式展現,並沒有正常宴會的布置,十數個高達萬米的真身,將一座座山峰當成椅子。
趙君宗不是最早來的,也不是最晚來的,他學著其他天羅,將一座山峰當成椅子坐後不久,陸陸續續又來了不少的天羅。
黃弓蛇當初只招收60位天羅,而大多數天羅,都被做為棋子放出去,致使「他」遭遇背叛時,身邊沒有多少天羅可供驅使。
又或者說,當時留在黃弓蛇身邊的天羅從,都已經選擇背叛。
意外卻又不驚訝的是,六御天羅、五色天羅都前來赴會,顯然天羅蜂會已是將恩怨暫時擱置。
十譜天羅、六御天羅、五色天羅,是趙君宗私下命名的,天羅眾並沒有相關的「組合」,七使權威固然崩解,卻不代表存在七使天羅——
太上執兵御器真厲譜的歷史,簡括而言,就是五方與鍥融解的過程
原始且構築太上諸天宇宙的,即是五方鍥。
五方鍥也稱為五方兵器太上鍥,並沒有具體的名稱,特征就是刀、劍、弓、扇、槍、雕像。
龍、鳳凰、神、魔、巫、妖,六個位面的「主宰」,融入太上鍥,為九鍥太上天的形成埋下伏筆。
非混沌五方的星球,被稱為位面,即是指前後左右上下。
太上鍥是唯一凌駕五方兵器的意志,當六位主宰融入其中,本我意識固然被抹滅,意志卻是融合。
致使凌駕五方兵器的意志,不再是唯一,或許是二,也或許是三,但不會超過「七」,太上執兵御器真厲譜的運行機制,也因此出現分歧。
分歧出現時並未造成太上執兵御器真厲譜的崩裂,但五方兵器卻開始「無序」的吞噬位面。
失去位面的「主宰」們,面臨著「六個」可活下去的選擇,一是進入太上鍥,一是進入五方兵器。
早期的位面主宰,不約而同的選擇太上鍥,致使太上鍥的分歧更多、更大,但依然保持凌駕五方兵器的權杖。
中期被吞噬位面的主宰們,部分選擇太上鍥,部分選擇五方兵器。
而棲息于五方兵器的位面主宰們,經過漫長歲月後,知道太上鍥會抹滅本我意志。
後期被吞噬位面的主宰們,已然提前知道太上鍥會抹滅本我意志,不再選擇太上鍥進行棲息,都選擇了五方兵器。
五方兵器固然龐大,卻也不可能無限容納,而位面主宰們都依然堅持修煉,修煉就必然需要資源,資源就是五方兵器形成的源。
最終,五方兵器崩解,棲息于其中的主宰們無一幸免。
而太上鍥此時依然尚未崩解,不管出于何種本能,將主宰們溢散的意志全部吞噬。
太上執兵御器真厲譜此時已然「崩裂」,但整體依然保持著「完整」,太上鍥內不知數量的意志,開始互相融合,最終誕生九鍥太上天。
九鍥太上天受諸天主宰們的意志影響,誕生之初就擁有各自的「名」,即是太初、太素、太極、太始、太易、太鯤、太鴻、太昊、太。
失控的太上執兵御器真厲譜,瘋狂的吞噬著所遭遇的一切,致使「裂痕」不斷擴大,內部也隨著擴張,但依然保持著「整體」。
發現燧星時,太上執兵御器真厲譜已然進化為太上諸天宇宙,而九鍥太上天也融合了更多的意志。
雖然沒有本我意識,卻依然本能知道燧星的特殊,也就有了造成燧星物種大滅絕的鍥字雕像降臨。
鍥字雕像在降臨燧星時,自動融解為數量不明的祇,而所有鍥字雕像則是「有序」的,統歸于五天五地,又稱天地十鍥。
五天即是,皇天、蒼天、丹天、天、素天。
五地則是,山地、陵地、阜地、丘地、林地。
天地十鍥由九鍥太上天所融解,也可以說各自創造出天、地。
之所以是五天五地,而不是五天四地或四天五地,並非不匹配,而是存在一個天或地,「凌駕」其它的天、地。
具體來是哪個天或地,則難以知曉,但可以知道,所有的祇,都是來自天地十鍥。
此時的鍥已然降低層次成為了,但對燧星所有物種而言,祇依然太過高端,無力承受,紛紛被祇反噬成為給養。
但天地十鍥所屬的祇,並未被九鍥太上天回收,原因暫時不明,發現殷星時創造的方,層次上與祇是相同的。
只是並非由天地十鍥融解出來的,也不是由溢散于燧星的祇轉化而成的,方的創造者依然是九鍥太上天。
不同的是,天地十鍥融解的祇,是擁有權威的死物,而方鍥卻是一個非血肉之軀的智慧種族。
九鍥太上天在方創造上,顯然形成統一的意志,細節上也更有層次、秩序,也就是王侯將相的法則。
但最早的王侯將相法則,是境界的階梯,而不是「皆有種」或「寧有種」。
初始化的方,都蘊藏著不同的「信息」,通過修煉「獲得」這些信息。
隨著時間推移,在智慧增漲上會出現差距,也就是有些方族修煉極快,有些修煉的慢,境界也因此各不相同。
慢慢的,境界的不同,演變成「階級」,王公侯伯子男,士庶野夷的區分也就隨之出現。
方族嚴格來說也是「天生上祇」,只是當時尚未有上祇的概念,而是演化出帝的概念。
這其實是修煉到王祇後,自然而然獲得了「信息」,王祇再往上,其實是將進化為鍥,但方族卻是演化出帝祇的概念。
帝祇在當時已是鍥的化身,但也因此僅是「化身」,不足以創造出新的五方兵器,九鍥太上天也就沒有其它的操作。
方族出現十位帝祇時,時機已然成熟,但能接收到九天太上鍥信息的,只有十位方帝。
「智慧」種族從來都是難以掌控的,當今唯一被稱「聖帝」的那位方帝,不知是猛然知道「真」相,還是本身有什麼想,引爆了篡位之戰。
篡位之戰後的方,降格為方譜即兵器譜,又隨後融解為譜牒、昊種、兵器。
如此也就能得出兩個序列,五方兵器太上鍥—融解—九鍥太上天—創造—天地十鍥—融解—燧。
五方兵器太上鍥—融解—九鍥太上天—創造—方鍥(族)—融解—兵器譜—誕生—譜牒、昊種、兵器。
譜牒、昊種、兵器都是存在于兵器譜中,昊種是「智慧」物種,譜牒是修煉信息、憑證等等,兵器則又存在著更多的分類。
可以說兵器譜三子,彼此即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而這些「不同」,則是具體在于「修煉」種族。
以夏星種族修煉為例,塵緣要達到1寸或以上,然後獲得兵器,通過五色霧激活,使兵器與兵器譜連接,獲得譜牒。
再以虞星種族修煉為例,塵緣要求不變,但不需要通過五色霧激活,直接將兵器吃掉,就可獲得譜牒,再修煉獸形訣。
殷星同樣是「吃」,只不過吃的是「昊種」,其五音塵緣能夠直接消化昊種,從而進化出「手臂」。
塵緣寸數代表著「胃口」有多大,1寸就只能吃一個昊種,而且也不能亂吃,1寸塵緣就只能吃庶方昊種——
趙君宗有些驚異,這些信息可不是他走神時,胡亂想出來的,而是突然接收到的,有些信息是知道的,有些則是糾正了一些錯誤,有些是新的信息。
比如他以為燧星的祇,是篡位之戰後降臨的,但其實不是,而是沒有被九鍥太上天回收的天地十鍥。
皇任務庫內,大量任務的匹配度猛然增漲,說明剛剛獲得的「信息量」,都是「正確、真實」的,只是究竟是誰「傳輸」的。
「每次來,每次都要硬塞這些信息,太一鐘川真是夠死板的」。
听到附近某位天羅如雷鳴的「嘀咕」,趙君宗也就知道,這些信息並非專門傳輸給他,而是每次天羅峰會開啟時,進入的天羅都會收到。
轟隆隆,「嘀咕」的天羅動作有些大,將真身的山峰直接坐塌,他頗有些狼狽騰空,重新找了座山峰,小心翼翼的坐下。
坍塌的山峰並沒有塵埃、泥石流等等,而是隨著塌陷不斷「氣化」。
不知道「峰會」何時正式開始,趙君宗也沒有去問,因為天羅們都只是端坐著,並沒有互相交談,他也就先去查任務。
正查得仔細時,被轟鳴的鐘聲驚動,觀想已是被太一鐘川屏蔽,只能是用眼楮去看,好在真身高達萬米,視野開闊的很。
如此也就看到附近的山峰已是坐滿了天羅,十數位天羅的身軀頗為眼熟,定眼一看,正是十譜、六御、五色等天羅們。
暗中數了數,加上他共50位天羅。
也不知剩下的10位天羅,是不想參加還是趕不及參加,又或者說那十本天羅意志篇章並未被繼承。
皇不是太上,它的核心仍然是,騎馬與砍殺之霸主︰三國群英傳的系統。
只不過它與黃弓蛇數年相處,「復制」了太上,並由于「復制」,而與太上諸天宇宙同化,不再是來自另一個宇宙的產物。
大數據也不是太上,它跟皇有很多相似之處,也存在著一些區別,它是被創造出來的太上鍥。
如此也就意味著,天羅意志篇章的繼承者們,也會獲得太上的輔助,也就是跟趙君宗一樣,獲得「影像」,並通過「影像」指引,了解天羅意志篇章。
在獲得天羅們邀請後,也就可以前往太一鐘川,接受關于「黃弓蛇、天羅眾」的提問,而只要是經歷了「影像」,基本上都能滿分回答。
所以,如今在場的天羅從,應該有一些跟他一樣,都是繼承天羅意志篇章,從而成為新的天羅。
十譜、五色、六御等老天羅們,顯然並不在意新或舊。
或者說,就算在意也無可奈何,天羅峰會不是由哪位天羅組織的,而是由太一鐘川組織的。
天羅峰會居然是綱要討論會,趙君宗也是頗為無語的。
他最早知道六御的信息,是六御做為一個「交易平台」存在的,兵統局早期的修煉資源,都是從六御碑兌換來的。
這些信息倒也沒有錯,只不過「交易」是六御的綱要,而十譜天羅的綱要,名稱不是王侯將相寧有種,而是譜渡眾生。
綱要布施上的策略,跟皇頗為相似,又或者說,皇通過大數據抄襲了這個策略。
十譜天羅的譜渡眾生,範圍是限定在地藍星的,而為了做到這一點,硬生生的從兵器譜篡奪到了部分權威,從而創造諸夏兵器譜。
受到影響最大的是異方族,也就是已經誕生智慧,棲息于兵器譜中的那些兵器。
異方即是指兵器譜的兵器,經過漫長歲月誕生智慧,但並不以方族為修煉目標。
而是以諸夏的五行,或衍星的五元為修煉目標。
兵器譜並不受十譜天羅掌控,這也是為何要篡奪的原因,但也只是「篡奪」了部分,否則,昊種、譜牒、兵器已是沒有棲息之地。
就如不知太上在何處,不知封存「痕跡」的檔案庫在何處,兵器譜的所在也是無從得知的。
十譜天羅能從兵器譜篡奪到部分權威,也是布局頗久的,但趙君宗獻祭黃弓蛇,使大數據進化為太上鍥,這是最為關鍵的。
趙君宗自世乃無危綱要倒是很了解,但問題是綱要不是他創造的,也不是他具體布置如何實施的,天羅峰會的討論也就插不上嘴。
好在不說話也沒關系,倒是知道不少的的信息,讓塵緣儲存了不少有用信息,皇或許會綜合分析這些信息後,對世乃無危綱要進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