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 莊嚴肅穆

大明皇陵其實有很多處,中都鳳陽的英陵,南都金陵的孝陵,興都鐘祥的顯陵那都叫皇陵。

不過,大明皇陵最多的地方還是位于燕山南麓的天壽山,這里足有十座皇陵。

這天並不是什麼重大的節日,泰昌也不是來拜謁皇陵的,不過,他來都來了,不到皇陵瞻仰一下實在說不過去。

沒辦法,他只能帶著一眾朝廷重臣在天壽山轉了一圈,親自燒了些錢紙香燭,看望了一下列祖列宗。

說實話,這皇陵的規模是真的大,光是神路就長達十多里,每位皇帝的陵寢那更是樓台高聳,殿堂處處,壯觀無比。

那青石大道,漢白玉凋塑,蒼松翠柏等等更是遍布整個皇陵區域,就這,還只是地面以上的區域,下面的地宮規模更大。

這些皇陵加起來怕是比皇城都要大,建起來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銀子。

泰昌默不作聲的帶著一眾朝廷重臣在皇陵區域轉了兩個多時辰,這才帶著眾人回到皇陵車站,坐上專列,往大明忠烈的埋骨之處趕去。

這會兒有了火車就方便多了,從京城到皇陵將近百里的距離他們總共也就花費了不到一個時辰時間。

而從皇陵到大明忠烈埋骨之處將近三十里的距離他們總共才花了不到半個時辰。

泰昌一下火車就開始認真起來。

他看了看簡陋的站台,立馬皺眉道︰「這邊怎麼連個車站大堂都沒有,將士們的家卷來拜祭的時候在那里休息?

清明時節那可基本上是細雨紛紛,這連個車站大堂都沒有,不是讓將士們的家卷淋雨嗎?」

畢懋康連忙解釋道︰「皇上,這會兒正是大搞建設的時候,運過來的材料太多了,如果修建車站大堂,那建築材料不但沒地方擺放,搬運起來也不方便。

所以,微臣想把這軍都山一塊建得差不多之後再修建車站大堂。「

泰昌看了看四周堆積如山的石料、木材和鋼筋水泥等建築材料,這才微微點頭道︰「嗯,是朕錯怪你了,這會兒的確不適宜修建車站大堂。

不過,等軍都山這塊陵園修建好以後一定要建一個大點的車站大堂,山里埋葬了多少將士和公侯勛貴,這大堂就得能容納多少家卷。」

呃,這車站大堂得建多大?

行吧,您皇上,您說了算。

畢懋康連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泰昌微微點了點頭,這才帶著眾人往陵園走去。

這邊的路面倒是看上去比皇陵那邊要漂亮多了。

因為這會兒有水泥,完全可以把路基填平,而且路面都是用的機器加工好的大理石,不但整齊劃一,還有精致的花紋,寬達十余丈的路面看上去著實壯觀無比。

沒過多久,眾人便順著大理石修建的大道來到了山谷的入口處。

這里就更壯觀了,一塊將近兩丈高的巨石就挺立在入口處的旁邊,上面刻著「軍都山陵園」五個鮮紅的大字。

旁邊還有一列小字落款,大明內閣首輔徐光啟敬提。

緊接著,便是一個三丈多高的牌樓挺立在路口的中間。

橫批是︰大明忠烈。

左邊是︰流芳百世。

右邊是︰名垂千古。

落款是︰大明內閣次輔工部尚書畢懋康敬提。

泰昌見狀,不由點頭贊賞道︰「嗯,不錯,子先、孟侯,這大明忠烈埋骨之所就得有這氣派。」

牌樓過去就是神路了。

皇陵那邊神路上兩邊不是龍鳳就是傳說中的聖獸凋塑,而這邊全是戰馬。

兩排整齊的漢白玉戰馬凋塑一直延伸了十余里,看上去倒也挺壯觀的。

泰昌又忍不住點頭贊賞道︰「嗯,這戰馬的凋塑不錯,誰想出來的?」

畢懋康頗為尷尬道︰「這個是微臣不得已為之,因為皇上您定下的是一個多月時間就要讓忠國公能在這里下葬,如果訂購不同的凋塑,肯定是來不及了。

微臣命人查了一下,民間正好有家大作坊,購買了一些機器輔助加工,他們說,如果能做成統一制式的,一天就能凋出來幾百個。

微臣覺著將士們不都以馬革裹尸還為榮嘛,就讓他們統一都凋成白馬了。「

原來是用機器輔助加工出來的,難怪看上去一模一樣。

泰昌微微點了點頭,又帶著眾人繼續往前走去。

沒想到走著走著神道旁的一個山谷里面竟然傳來一陣痛哭之聲,里面還隱隱有煙火冒出。

泰昌見狀,不由皺眉道︰「這是怎麼回事?」

兵部尚書南居益連忙解釋道︰「皇上,這是原薩爾滸之戰西路杜松大軍陣亡的將士家卷正在祭拜呢。

皇上恕罪,您說的是要把海外陣亡將士的骨灰送回大明本土來安葬,但是,軍中很多人听到這個消息卻極力跟微臣懇求,請微臣組織人手把當初薩爾滸之戰的將士遺骨起出來,運到這里安葬。

特別是那些將士家卷,一個個都痛哭流涕,悲痛不已。

微臣沒有辦法,只能派人去薩爾滸附近找了找,當初西路大軍留下了姓名的墓穴,微臣都命人把將士們的遺骨起出來,運到這邊來安葬了。」

薩爾滸之戰,那可是讓大明精銳幾乎盡喪的大戰。

難怪南居益有點不願提及,那簡直就是大明的恥辱!

泰昌聞言,不由沉聲道︰「起初的將士遺骨有多少?」

南居益頗有些不忍道︰「唉,以前打仗的時候,那基本都是有空才會單獨挖墓穴就地埋葬並留下姓名的,如果沒空,或者是戰敗了,那基本上就是一個亂葬坑,所有陣亡將士全部往里一埋就完事了。

西路大軍陣亡將士足有四五萬,留下姓名的都不到一千,甚至總兵杜松、王宣和趙夢麟的尸骨我們都沒有找到。」

這也太少了!

泰昌抬頭看了看天色,又伸手感覺了一下溫度,隨即果斷道︰「即刻通告大明兩京十三省和所有海外行省,所有屬國,但凡薩爾滸將士的家卷,想要把將士遺骨取出來埋葬于此的,都可以申請去薩爾滸附近查找。

大明兵部負責免費接送和查找期間的伙食,但凡找到的,全部運送到這里來安葬,並給家卷發放一百兩撫恤金。」

這!

南居益不由吃驚道︰「皇上,微臣斗膽,薩爾滸之戰我們陣亡的將士可能不止十萬之數,而且大多都埋在亂葬坑里,根本就分不清誰是誰啊!」

泰昌毫不猶豫道︰「能確認的就在墓碑上刻上名字,不能確認的,最終兵部組織人手全部起出來,運送到這里安葬,墓碑上全部刻上大明忠烈。

還有,不管陣亡了多少將士,只要核查屬實的,確實是在薩爾滸之戰中陣亡的,兵部都要給將士家卷發放一百兩撫恤金。

那一戰不管成敗將士們都是為國捐軀,他們都是大明忠烈,我們不能讓將士們流血又流淚。「

南居益聞言,連忙拱手道︰「微臣明白,微臣替將士們的家卷多謝皇上恩典。」

畢懋康卻是小心的提醒道︰「皇上,如果薩爾滸大戰陣亡的所有將士全部拉過來安葬,這地方恐怕就不夠了。」

這有什麼。

泰昌不假思索道︰「這里不夠就繼續往東擴,東面不夠就往北擴,哪怕整個燕山都變成大明忠烈埋骨之所都行。」

地方倒是沒什麼,問題花費太大了。

畢懋康小心的提醒道︰「皇上,如果全按皇陵的規制修建,那恐怕幾億兩都不夠啊!」

泰昌毫不猶豫道︰」幾億兩不夠就十幾億兩,十幾億兩不夠就幾十億兩,這錢,朕出!」

我的天,皇上這也太瘋狂了吧?

徐光啟忍不住提醒道︰「皇上,這樣一來,內庫恐怕再有錢都頂不住啊。」

你們不懂,朕這是刺激經濟發展呢。

泰昌想了想,這才細細解釋道︰「子先,朕留再多的錢其實都沒有多少意義,內庫的錢那也要花出去才有意義。

你想想,朕留著十幾億兩甚至幾十億兩金銀有什麼用呢?

天天看嗎,讓子孫後代也天天看嗎?

這金銀留著除了看還能干什麼?

朕如果花出去就不一樣了,老百姓都會因此而變得富裕,他們富裕了,買得東西就多了,大家就有大把生意可做了,朝廷也有更多的稅賦收入了。

這樣才叫真正的繁榮富強。

當然,這錢也不能胡亂花,花出去必須有意義才行。

大明的繁榮昌盛可以說是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讓陣亡將士埋骨忠烈之地那是應該的。

我們這麼做還能凝聚軍心,讓將士們都知道,他們哪怕戰死沙場,朕和大明朝廷都不會忘記他們。」

徐光啟聞言,連忙拱手道︰「皇上英明。」

泰昌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又對南居益和畢懋康道︰「子先說的也有道理,這幾年朕的確不能胡亂花錢,因為我們還要跟歐陸聯盟來一場大決戰,朕必須留點錢才行。

這樣吧,暫時就定個一年一億兩的額度,你們好好商量一下,分批把將士們的遺骨運回來安葬。

最多五年之後,你們就可以放開手腳干了,到時候一年五億兩甚至十億兩都沒有問題。

還有,這個材料你們也要看著進購,不能光逮著幾家進購,要盡量分散一點,讓大明兩京十三省的商戶都沾光,這樣才有利于發展。

要是這錢全給幾個人賺走了,那就不好了。

如果踫到個真喜歡把金銀留家里看的,朕這錢豈不是白花出去了?「

畢懋康和南居益連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接下來,泰昌又在畢懋康的引領下來到了忠國公劉碩川的陵墓。

這里也有牌坊,有門樓,有陵殿,不過規模都沒有皇陵那邊大而已。

而且,這邊的陵墓都沒有地宮。

這邊的陵墓都是挖個深坑,四周用水泥加固,再修上階梯,安葬的時候倒是挺方便的。

泰昌仔細看了看,這才微微點頭道︰「嗯,不錯,起碼外面看上去是一個國公陵墓應該有的樣子。

怎麼樣,忠國公的家卷接過來沒?」

南居益連忙拱手道︰「皇上,已經接過來了,這會兒忠國公一家正在武備城候著呢。」

泰昌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忠國公什麼時候到?」

禮部尚書鄒維鏈連忙拱手道︰「皇上,忠國公已經到北太平城了,孫傳庭孫大人是用飛龍戰艦把他運送回來的,估計還有七八天就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