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 望遠鏡里看大明

會試早就結束了,不過,兩萬多考生並沒有離開京城。

因為他們都在等放榜。

這年頭,如果是院試和鄉試,那還有可能回家去等著放榜。

畢竟院試和鄉試還沒出省,離得近的一兩天也就收到消息了,離得遠的有驛站報捷, 一兩天也能收到消息。

而且院試和鄉試考完最少也要等一年左右才有後續的考試,完全不用在考試的地方等著。

就好比範進,考完鄉試之後就是餓著肚子走了兩天,走回家去等消息的。

這會試就不一樣了,會試的考生不管離得多遠都必須赴京城趕考,而且, 如果考中了,上了貢士榜, 接下來還要參加殿試。

會試和殿試中間間隔就一個月, 而原來在沒有火車和輪船的情況下,遠一點的省份光是趕考路上耗費的時間就不止一個月。

如果回去了又收到消息,考中了,上了貢士榜了,再回來參加殿試肯定是來不及了。

所以,貢士榜不出來,一般考生是不大可能離開京城的,這是幾百年來延續下來的習俗,就算這會有了火車和輪船,一般考生還是不會離開京城。

很多考生就算明知考得不好的,那也會心存僥幸,等著看結果。

畢竟,別的考生也有可能考得不好不是。

要是大部分考生都考得不好,那還是有上榜希望的。

還別說,懷著這種想法的考生還不少。

原本,大家都以為貢士榜怕是得殿試前一兩天才能放出來,因為這次參加會試的人太多了。

那人山人海的景象是誰都看到了的,以前才幾千人, 放榜都得等最少半個月,這次足足有兩萬多人,放榜還不得等到殿試前一兩天去啊?

沒想到,離殿試還有十來天的時候,禮部便在京城各處貼出通告,三月初五,早上卯時,準時放榜!

整個京城頓時轟動了,不知道多少考生在奔走相告。

殿試前十天就放榜,的確出乎了大多數考生的預料。

第二天一早,卯時還未至,京城貢院外的廣場上便已經人山人海。

這貢院是新建的,盤下了足足半條街,貢院里面的考棚都多達三萬六千余個,貢院外面的廣場自然不會小到哪里去。

畢竟,考生進考場之前都是要排隊搜身的,如果廣場不夠大, 怎麼站得下兩三萬考生。

這廣場是夠大, 擠下四五萬人都沒問題。

放榜的牌坊也比原來大得多, 貼上幾千人的榜單都沒問題。

問題就是,這牌坊所在的位置有點怪。

這放榜的牌坊竟然在廣場的最邊上,而且,還在一個半圓形的巨坑里面。

這一點著實讓考生們覺著奇怪,為什麼這放榜的地方要挖個將近一里方圓,足有半丈深的巨坑呢?

而且這巨坑還就在路邊上,他們要想進貢院去考試,要麼繞將近半里遠,繞過這個巨坑,要麼就得從台階走下去,走進半丈深的巨坑里面走上將近一里遠,再從對面的台階走上去。

這不坑人嗎?

這放榜的時候更坑。

因為巨坑里面最多也就能擠進去萬來號人,其他人,要麼只能站半圓弧形的台階上,要麼就只能站上面的廣場上。

這麼遠的距離,根本就不可能看清榜單上的字啊!

正當一眾考生議論紛紛的時候,貢院的大門突然打開了。

這又是怎麼回事?

一眾考生皆是滿臉驚奇的朝後面看去。

這會兒還不到卯時啊!

不是說卯時準時放榜嗎?

結果,從貢院大門里面走出來的根本就不是什麼錦衣衛,也不是什麼京營將士,更不是什麼禮部的衙役。

這會兒從貢院大門里面走出來的竟然是二十來個大明西洋商號的掌櫃,而且,他們每個人身後還跟了一輛平板車。

這到底是干神馬?

一眾考生皆是莫名其妙。

這些就是大明商號的掌櫃,很多人都見過,因為這些人就是西長安街上大明西洋商號各個商鋪里當值的掌櫃,甚至,跟在他們身後推車的店小二都有很多人見過。

大家正等著放榜呢,大明西洋商號來湊什麼熱鬧?

很快,所有人便明白了。

因為那些大明西洋商號的掌櫃帶著那些推車的店小二左右一分,在貢院大門外排開之後,便紛紛在馬車上豎起了牌子。

牌子上還都用斗大的字寫著︰出售望遠鏡,兩里左右能看得一清二楚的望遠鏡,十兩銀子一個,僅限考生購買,數量有限,欲購從速。

那牌子剛豎起了,一眾考生便炸鍋了。

他們當然知道望遠鏡是什麼東西,甚至,有些考生還借別人的望遠鏡玩過。

不過,考生里面基本沒人買得起。

因為那東西太貴了。

歐陸蠻夷帶過來的望遠鏡最少也要幾百兩銀子一個。

而大明產的望遠鏡一直都只提供給明軍將領使用,民間根本就買不到。

至于原因,其實很簡單。

原本大明工部做出來的望遠鏡本就不多,而且還都是那種高精度的,視距有五里甚至十里的。

這種望遠鏡,泰昌自然不可能會賣出去,要是輾轉到敵人手里,那不給自己找麻煩嗎?

不過,出售望遠鏡的想法他倒是早就有了,甚至,在京城貢院翻新之前就有了。

畢竟,這東西只要能量產,那就是暴利。

望遠鏡的成本能有多少錢呢?

玻璃實現量產之後壓根就不值錢,兩塊鏡片基本上只需算加工費就行了。

那兩個瓖嵌玻璃鏡片的圓筒倒是值點錢,因為那都是銅皮制成的。

不過,這銅皮制成的圓筒完全可以做出模具來,用蒸汽機車壓制。

這樣一來,加工費又可以忽略不計了,只要算銅皮本身的成本就行了。

也就是說,只要望遠鏡能夠實現量產,鏡片也能用蒸汽機床加工出來,那一個望遠鏡的成本也就在那幾兩銅皮上,就算加上蒸汽機床的能耗和人工總共也不到一兩銀子。

而這年頭可供娛樂的東西本就不多,只要望遠鏡的售價不是太高,根本就不愁銷量。

問題就是得實現量產。

泰昌當初的構想就是設計出能磨鏡片的蒸汽機床來,量產出來的望遠鏡視距能比歐陸各國的望遠鏡遠那麼一點就行了。

這個精度還不是最大的問題,大明既然連視距五里以上的望遠鏡都能做出來,視距兩里左右的望遠鏡自然不會有什麼精度的問題。

望遠鏡之所以一直不能量產,主要還是玻璃的材質和加工工藝的問題。

普通的玻璃和水晶並不一樣,從材質上來說普通玻璃比水晶更容易碎,更容易開裂。

這樣的普通玻璃其實不適合做望遠鏡的鏡片,加工起來很容易形成毛刺和裂縫。

而且,普通玻璃加工成型之後拋光難度也要比水晶大得多。

這些問題工部一開始並沒有足夠的認知,他們的改進方向也不對。

他們一直認為是拋光粉的問題,所以一直在讓老匠戶們試用各種各樣的拋光粉。

其實,材質才是最主要的問題。

他們一直以為玻璃只有一種,所以根本就沒有想著添加各種材料,試制不同的玻璃。

結果自然效果不佳,幾年了,量產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直到前些天泰昌提出了材料研究的問題和各種合金的構想,他們才意識到,玻璃可能也不止一種。

他們添加了各種不同的配料一通試,還真燒制出一種特別適合加工成望遠鏡鏡片的玻璃。

這種玻璃完全可以用機器加工,基本上不會產生什麼毛刺,也不會開裂。

這一下就不得了,原本只能通過老匠戶慢慢磨出來的望遠鏡鏡片一旦能用蒸汽機床加工,那生產效率瞬間便提高了上百倍。

原本工部集合了一堆經驗豐富的老匠戶,一天也才能做出幾個高精度望遠鏡來。

現在卻只需幾個老匠戶開動機床加工,一天做出幾百個望遠鏡都不是問題。

當然,這種望遠鏡的精度還不能做到太高,視距也不能達到五里以上。

玻璃的材質雖然改進了,真正的高精度望遠鏡還只有經驗豐富的老匠戶通過蒸汽機床的輔助才能做出來。

不過,有這樣的進步已然足夠了,蒸汽機床加工出來的望遠鏡鏡片視距達到兩里左右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于是乎,便出現了貢院外面這一幕。

工部日夜趕工造出了五千個視距在兩里左右的普通望遠鏡,專門讓西洋商號的掌櫃拿到貢院外面來賣。

這自然也是泰昌的主意,他想通過望遠鏡先給這些考生來個開胃菜,讓所有考生見識一下技術進步的驚人成果,同時也讓這些考生去免費打打廣告。

十兩銀子一個望遠鏡,真的太便宜了。

這年頭,歐陸各國的望遠鏡也不能量產,而且加工水平遠沒有大明高。

他們造的望遠鏡最少也要幾百兩一個,而且,你有錢還不一定能買得到。

考生一看那豎起的告示牌,頓時便炸鍋了。

他們終于明白貼榜單的牌坊為什麼要立在一個巨坑里了,因為用望遠鏡完全可以在巨坑外面的廣場上看啊,位置多得是,視線也不會受到一點阻擋。

當然,前提是得有望遠鏡。

于是乎,坑外面但凡身上有十兩銀子的考生都瘋狂的涌向大明西洋商號的掌櫃,甚至,坑里面也有好多人听到消息之後,也竄了上來,瘋狂的往這邊涌來。

這年頭的舉人雖然還不是很富有,能拿出十兩銀子的還是大有人在。

更何況,有些本不是舉人的,一看那些大明西洋商號的掌櫃壓根就不問身份,也在瘋狂往里湊,想趁機撈個便宜。

五千個用精美木盒裝著的望遠鏡那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變少,外面沒擠進來的考生都快急得罵人了。

買到望遠鏡的考生又不一樣了。

他們拿著精美異常的木盒都覺得物超所值了。

這木盒做得真不是一般的漂亮,不但表面刷了帶有雲紋的油漆,四角還包覆了刻有龍鳳雕文的銅皮,中間更是嵌了一塊精美異常的銅牌子。

大明工部監制,高精度望遠鏡。

就這兩列字,看上去都高端大氣上檔次啊!

精美的木盒打開之後,里面毛絨布包裹的望遠鏡更是精美異常,那銅制的鏡筒上甚至都有花鳥走獸的雕文。

那麼,這望遠鏡的精度到底如何呢?

很多人都迫不及待的舉起望遠鏡看起來。

頓時,整個廣場上又響起一陣驚嘆之聲。

這望遠鏡太清晰了,視距也比歐陸蠻夷造的望遠鏡要遠得多,兩里左右的距離,甚至連頭發絲都能看清楚!

一個望遠鏡就能看出很多東西來。

現在的大明,加工水平真不是一般的高,技術水平也不是一般的高,歐陸蠻夷,根本就沒得比。

如果以歐陸蠻夷那破爛貨的價格算,大明造的望遠鏡放到歐陸去賣一千兩都不是問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