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貢士榜

會試結束之後,所有考生離開貢院,貢院的大門又鎖上了。

這時候,主考官、副主考官、監考官、閱卷官、彌封官、譽錄手等皆不得離開貢院。

這就是《科舉成式》里的瑣院制度,不但考生考試的時候要鎖貢院里面,所有參與會試的考官更要鎖貢院里面,不到試卷閱完,貢士榜定出來,任何考官不得離開貢院,也不得與外界通信。

這樣做是為了防止舞弊。

當然,防止舞弊的方法還有很多。

比如,閱卷官看到的並不是考生本人的答卷,而是譽錄手抄出來的抄錄版,這樣就能防止用特殊的字跡來作弊。

而且,閱卷官所閱的試卷都是抽簽抽出來的,上面只有抄錄後的編號,沒有任何考生信息。

也就是說,閱卷官根本不知道自己看的誰的試卷。

而負責密封考生信息的彌封官和負責抄錄的譽錄手則不得參與閱卷,他們甚至自始至終都不能跟閱卷官見面說話。

這樣層層隔斷下來,貌似就沒法作弊了。

其實不然。

因為閱卷官跟監考官基本就是同一批人。

幾十個監考官呢,難道關貢院里讓人家睡個十天半個月,然後再抽調另外幾十個官員關進來閱卷?

這個自然是不可能的,監考官肯定不是關貢院里睡覺,他們一般都會參與閱卷工作。

所以,這記考生答卷的內容就是考官內部作弊的通用模式。

一般會有很多考官串通好,閱卷之前他們都會把各自作弊對象的答卷信息以各種方式告知其他參與的考官。

這樣一來,作弊考生的試卷基本都能通過閱卷官的初選。

當然,這些考生最終能不能名列貢士榜,還得看主考官和副主考官的最終判定。

如果主考官和副主考官都參與了作弊,那麼作弊的考生是鐵定能名列貢士榜的。

也就是說,如果是顧秉謙又或者其他閹黨官員出任主考官,那麼,吳孔嘉等事先拜在魏忠賢門下的考生是鐵定能上貢士榜的。

可惜,這會兒主考官是泰昌皇帝,而且兩個副主考官都是皇黨。

那麼,結果會如何呢?

會試結束了,貢院內依舊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那一排排的譽錄手正坐在會經堂各個謄錄廳中奮筆疾書,飛快的抄錄著考生的試卷。

那一排排的閱卷官也正坐在至公堂各個受卷廳中認真的查閱著抄錄好的試卷。

兩位副主考官徐光啟和畢懋康則坐在聚奎堂中仔細篩選著閱卷官初選上來的試卷。

都察院派出的監察御史和六部篩選出來的給事中則正在四處游走,不斷的巡視著。

還有神武營將士。

整個貢院各處通道,各個路口,前門後門,所有樓閣的大門小門處皆是站得筆挺,如同木雕般的神武營步卒。

如果沒事,他們也就是負責給考官們端茶遞水,傳送試卷,又或者把外面的吃食送進了,分發給這些考官,就如同勤務兵一般。

當然,如果有事,他們也可能把某些考官拖出去砍了。

泰昌作為主考官,本來也應該鎖貢院里面的。

不過,他是皇上,自然不受這個鎖院制度的限制。

一般他都會在午膳過後駕臨貢院,直到夜幕降臨才會離開。

時間就這麼如同流水一般匆匆而過,閱卷都閱了將近二十天了,尚未抄錄的試卷已經沒多少了,是時候開始定貢士榜單了。

這天午膳過後,他又如同往常一般來到貢院,假假意思在各處巡視了一番。

緊接著,他便來到聚奎堂中,坐在主考官的位置上,拿著一疊試卷認真的翻閱起來。

劉宗祥、孫元化、宋應星、宋應昇、程苑丹等人的試卷他都已經看到了。

這些人事先就知道題目,自然考的不錯,通過初選肯定是沒問題的,如果通不過初選,那才有問題。

他們通過初選以後徐光啟和畢懋康自然也不會卡著,所以,這些人已經是貢士了。

不過,泰昌並不打算將他們列在前三名,因為那樣太扎眼了,有心人一看便會知道他在帶頭作弊。

而且,這些人的才華主要不在科舉上,做出來的八股文章也不是那麼的拔尖,排前三甲著實有點勉強。

他是可以作弊,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被人一眼看穿了就不好了。

要知道,讀書人有時候是真不好惹,特別是這會試的時候,特別不好惹。

如果把所有參與會試的舉人全惹毛了,那基本上就等于把全天下的讀書人給惹毛了。

這治理國家還是需要讀書人,他自然不會傻乎乎的得罪天下所有讀書人。

所以,他決定,前三名,按真才實學來排,不把自己的親信塞進去。

反正他的親信只要在殿試的時候能排到二甲,掛個翰林院庶吉士便能入閣為相了,完全沒必要佔著這前三名來招惹天下讀書人。

他所看的試卷就是徐光啟和畢懋康篩選出來的,文采出眾且報國之心洋溢于試卷中的幾個。

這幾個肯定都不是什麼書呆子,要是書呆子,三道加料題肯定答不好。

就好像那些事先拜在魏忠賢門下的,那都是急功近利,死讀《四書五經》,就為博取功名,進入官場,爭權奪利的那種。

那幫家伙,三道題簡直答得一塌糊涂,不知所謂。

所以,全被淘汰了,而且是光明正大的淘汰了,就算那些閱卷官把他們的卷子全通過初選送上來了也沒用。

問題,這幾個徐光啟和畢懋康篩選出來的佼佼者,到底誰排第一,誰排第二,誰排第三呢?

泰昌拿著一疊試卷翻閱了好一陣,這才抽出三份來,遞給一旁的劉時有,交待道︰「去把這三個考生的答卷拿來,把彌封官、監察御史和給事中也全叫過來。」

他其實也就是想演場戲來顯示自己的公正。

這些彌封官、監察御史和給事中里面肯定有閹黨,但也不可能全是閹黨,他們的身份正好能代表現在朝廷上的大部分官員,在這些人面前表演一番,也就差不多了。

很快,劉時有便捧著試卷,帶著十余個彌封官和十余個監察御史和給事中進來了。

這里面竟然還有熟人,像姚宗文、魏應嘉這些閹黨里面經常跳出來搞事的給事中和御史赫然在列。

泰昌也沒管這些家伙,君臣一番見禮之後,他便一本正經的道︰「殿試就在幾天後,這閱卷也閱得差不多了,是該開始考慮貢士榜名次了,朕仔細查閱了一番,這三個人應該是這批考生里面最有才華的三個了,所以,朕決定,現在就拆開這三個人的試卷,給他們排定名次。」

呃,這樣合規矩嗎?

好像也沒什麼不合規矩的,因為試卷這兩天就要閱完了,而貢士榜也必須在這幾天張貼出去,要不然,殿試的時間都要到了,貢士榜都還沒出,那就有點貽笑大方了。

所有彌封官、監察御史和給事中都沒有開口,這意思就是默認了。

當然,他們也清楚,這個時候不默認也不行,人家可是皇上,他們完全沒必要在這種事情上無緣無故得罪皇上。

貢士榜前三名又沒太大的關系,這又不是最後的殿試金榜,就算是魏忠賢也沒想著自己的干孫子一定要排前三啊!

泰昌見大家都沒吭氣,這才抬手對領頭的彌封官道︰「那就開封吧,我們一起看看,這三位才華橫溢的考生到底姓甚名誰!」

那麼,這三個人到底是誰呢?

說實話,泰昌是真不知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