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 奸細

御書房中,泰昌看罷孫承宗呈上來的奏折,不由眉頭深鎖。

寧遠附近果然聚集了兩百多萬遼民,這些人都已經失去了家園,根本就沒有獲取食物的途徑,唯有靠朝廷救濟。

兩百多萬人,在後世好像不是很起眼,因為後世超過兩百萬人口的城市不知凡幾。

這會兒可就不一樣了,要知道,當今世界第一大城金陵也就一百來萬人口,京城的人口還不到百萬,也就是說南北兩京的人口加起來還沒寧遠城外聚集的遼民多呢。

這麼多的人,哪怕光是喝稀飯,一個月最少也得消耗幾十萬石的糧食,朝廷根本就負擔不起啊!

孫承宗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建議,盡快調集人馬,趁建奴在遼東立足未穩之機,開始堡壘推進。

只要能一舉收復大凌河到大遼河之間的良田,這兩百多萬人就能勉強養活自己了。

這想法貌似沒什麼問題。

問題,這麼倉促行事,恐有不妥啊!

泰昌當然也想過這兩百多萬遼民怎麼養活的問題,但是,他想的跟孫承宗想的不一樣。

他原本是想將這兩百多萬遼民遷徙到京畿附近,甚至通過漕運大船運送南直隸去。

因為京畿有很多的皇莊,南直隸也有很多的皇莊,如果讓這些遼民進皇莊干活,肯定不會餓死的。

而且,兩百多萬遼民中肯定還有不少的匠戶,完全可以讓他們補充到王恭廠、盔甲廠、戰車廠、兵器廠等地方干活,這樣這些匠戶不但干活的人多了,那些匠戶還能養活自己,養活家人。

問題,孫承宗為什麼絕口不提將遼民內遷呢?

難道孫承宗沒有想到這點?

不可能啊,將遼民內遷他就沒這麼大的負擔了,也沒有這麼急迫的進攻壓力了,何樂而不為呢?

泰昌想了想,還是對著門口道︰「傳戚金前來覲見。」

他對遼東的形勢還不是很了解,而戚金在遼東待過幾年,而且戰略眼光獨到,對遼民的處理,還是听听這位老將軍的意見比較好。

戚金本就在外城西北角操練神機營,離皇宮並不是很遠,不到半個時辰時間,他便在內侍的引領下匆匆趕來。

君臣一番見禮之後,泰昌也不嗦,直接就將手中的奏折遞給戚金,隨即問道︰「戚將軍,這兩百多萬遼民為什麼要留在遼東,遷徙到京畿甚至南直隸不是更好養活嗎?」

戚金聞言,仔細看了看奏折,隨即拱手道︰「皇上,遷徙遼民之舉萬萬使不得啊,孫大人的做法才是萬全之策。」

咦,這兩個人想法竟然一樣!

泰昌不解道︰「為什麼?」

戚金連忙解釋道︰「皇上,您有所不知啊,這些遼民里面有很多建奴的奸細啊!當初經略袁應泰袁大人就是看在建奴鐵蹄下流離失所的遼民可憐,所以將這些遼民安置在沈陽城和遼陽城中。豈知,當建奴前來攻城之時,這些遼民中便竄出許多的奸細,又是趁夜放火,又是偷襲城門,搞得沈陽城和遼陽城中的守軍疲于應付,這才是沈陽城和遼陽城都堅持不到幾天便陷落的主要原因啊!如果將這些遼民遷徙到京畿,則京城危矣,皇上,萬萬不可啊!」

泰昌聞言,不由一震。

他猛然間想起了,王恭廠莫名其妙的大爆炸,還有,建奴在歷史上入寇京畿時就如同進了自己的地盤一般,縱橫睥睨,熟悉的不行了。

很有可能,這些事都是建奴奸細所為啊!

其實,努爾哈赤對于遼東的滲透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可怕,遼民之中大部分是忠于大明的沒錯,但投降建奴的也不少,甚至,其中還不乏文臣武將和大富大貴之家。

比如佟養性,此人被就是遼東有名的富商,家資巨萬,富甲一方,努爾哈赤尚未一統建州女真諸部之前他就已經暗中投靠,跟人家合伙做生意,幫人家出售劫掠來的贓物,又幫人家購買糧食、生鐵等戰略物資。

可以說,建奴的崛起,他功不可沒,如果沒有他,建奴根本就弄不到什麼糧食、生鐵等戰略物資,也沒什麼錢擴張。

所以,努爾哈赤拿下沈陽之後便將其封為二等總兵,並將三貝勒阿拜之女下嫁,而其弟佟養真的孫女佟佳氏更是成為順治的嬪妃,生下了康熙,使得佟家成了漢八旗的翹楚,地位甚至超越了很多滿八旗世家。

又比如撫順守將李永芳,此人不但率軍投降努爾哈赤,還利用自己在遼東的人脈關系為努爾哈赤刺探情報,策反明軍將領,甚至引建奴大軍進攻沈陽和遼陽,為攻克沈陽和遼陽,甚至拿下遼東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所以,努爾哈赤拿下沈陽之後便將其封為三等總兵,並將七貝勒阿巴泰之女下嫁,其子李延齡更是官至順治朝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閩浙總督。

還有遼東有名的官宦世家之後,範文程。

這家伙更不得了,他曾祖父範銳乃是嘉靖朝兵部尚書,其十七世祖更是北宋名相範仲淹!

可以說,範家就是遼東最出名的書香門第,也是最有權勢的官宦世家。

他的能力那也是相當不凡,什麼進攻遼東之策,拿下蒙元諸部,出兵屬國朝鮮,繞道入寇大明京畿,策反明軍將領以為先鋒南下等等,皆是出自他的謀劃。

可以說,他就是努爾哈赤的軍師,皇太極的宰輔,順治朝的文臣之首!

這些人原本都是遼東的名門望族,他們的關系網之廣,簡直無法想象,所以,努爾哈赤安插在遼民中的奸細那是數不勝數。

如果將遼民遷徙到京畿地區,將遼東的匠戶安排進工部在京城內的各處工廠,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啊!

還好,泰昌听了戚金的解釋之後立馬就警醒了。

這些遼民,絕對不能內遷!

既然如此,那孫承宗的建議就是最好的了,因為大凌河與大遼河之間的河道縱橫,土地肥沃,乃是遼東最為適合載種糧食的區域,如果能收復回來,養活兩百多萬遼民肯定是不成問題的,而建奴的奸細只要不混進城池堡壘之中,在那種地方也很難有什麼作為。

問題就是,這個時候實施堡壘推進之策,合適嗎?

泰昌又不恥下問道︰「戚家軍,建奴此時氣勢正盛,而遼東邊軍新敗,正是士氣最為低落之時,此時我們實施堡壘推進,合適嗎?」

戚金聞言,不由微微嘆息道︰「如果要說合適,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因為此時的遼東邊軍根本就不是建奴的對手。不過,一定要選個開戰時機的話,這會兒反而是最好的時機。因為建奴剛剛侵佔遼東幅員千余里的土地,肯定要分散兵力去鎮壓地方,要不然,很有可能整個遼東就亂套了。如果等他們整飭好地方甚至招納更多的兵源之後我們再行堡壘推進之策,那肯定更費勁。」

這話的確有道理,如果說現在建奴的兵力是十萬,那麼,遼東那麼大的疆域,他們最少要分兵五萬以上去鎮壓地方,也就是說,他們現在能動用的兵力才五萬,要不然後方就會大亂。

如果等他們穩定了後方,甚至招納了五到十萬新軍,那可麻煩了,到時候人家最少能集結十多萬甚至二十萬大軍,那時候就不是大明堡壘推進了,而是他們大軍壓境!

泰昌又沉思了一陣,隨即微微點頭道︰「嗯,看樣子只能如此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