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獲滿滿

作者︰疑似風月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劉一菲勢必全程缺席《滾蛋吧!腫瘤君》的宣傳。

但劉一菲喜得千金的熱搜卻為影片貢獻了前所未有的熱度。

程玉安親到現場答謝首映粉絲的支持。

「非常感謝大家對影片,對一菲的支持。」

「一菲現在還在修養,我代表一菲向劇組和觀眾朋友們表示歉意。」

《滾蛋吧!腫瘤君》首日票房(含點映和零點場)超7000萬,終結了《捉妖記》霸佔單日票房冠軍的局面。

一菲生產是一個熱度,還有一個就是,觀眾看過劉一菲短發,但真的沒看過劉一菲光頭的樣子。

《腫瘤君》劇組在宣傳時,放出了劉一菲事先錄制好的視頻,她談到了自己的光頭形象︰

「……不會想好看不好看,只是尊重編劇和導演的創作意願。熊頓剃了光頭,我也就剃了,其實我私下里也一直想剃光頭,這次算是借這部戲滿足自己的願望吧。」

劉一菲的演技借著《腫瘤君》這一部電影終于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以往她飾演的角色要麼是男主身邊的瓖邊女主(《盜夢空間》《環太平洋》),要麼是打女(《疾速追殺》),要麼是不需要什麼演技的女主(《北西》)。

而在《腫瘤君》這部小成本電影里,劉一菲飾演一個情緒起伏極大的癌癥病人,她常年打磨的演技和自身的積累和努力終于在電影中得到了釋放和證明。

「我看還有誰敢說茜茜是花瓶,說她沒有演技。」

「茜茜在《腫瘤君》中奉獻了她目前為止最好的表現,值得一座影後獎杯。」這就有點吹過了。

《腫瘤君》單日壓制住了《捉妖記》後,繼續領跑單日票房,首周四天收入2.61億。

4000萬成本在首周即實現盈利。

也創造了胡哥和劉一菲從業以來最好成績(國產電影)。

而在大洋彼岸,北美暑期檔也即將落下帷幕。

一家大電影(動畫)公司在今年全力以赴,從打頭陣的《末日崩塌》(5月29)到7月10號上映的《小黃人大眼萌》,總共六部影片。

暑期檔總票房收入超過30億美元!

成功問鼎北美暑期檔冠軍寶座,把傳統六大統統踩在腳下!

而環球、迪士尼、福克斯等合作伙伴在這個暑期檔上也賺得盆滿缽滿。

他們視一家大電影公司為他們最優質的合作伙伴。

「這個東方人能為我們帶來非常可觀的利潤。」

而韓國市場,由YC Studio出品,希杰娛樂發行的《老手》在韓國票房已突破900萬人次,問鼎韓國年度冠軍!

希杰等和遠程再度和解後,對YC Studio的扶持力度是空前的,因為程玉安真的把他們的投資帶進了好來塢,投桃報李,希杰一時也不作妖了,老老實實合作。畢竟他們一時半會兒還真找不到比YC Studio更好的合作方。

但YC Studio卻留了個心眼,已經停止開發新項目,正把人員和精力逐步向土豆(韓國)轉移。

今夏,土豆(韓國)打出了最響亮的一炮,7月播出的《上流社會》和《oh我的鬼神大人》以及8月播出的《記得你》為網站爭取到了超百萬的付費用戶。

土豆(韓國)的會員費不算貴,9700韓元/月,折合50元人民幣每月。

遠程在韓國深耕多年,和韓方大大小小各制片方關系都很不錯,取得這樣的成績在意料之中。

但是在日本市場的拓展就沒這麼順利了。

如今都8月了,土豆(日本)都沒能推出一部自制劇集。

不過網站已與日本本土地頭蛇集英社取得聯系,雙方會展開超20部動畫劇集的影視化合作。

沒辦法,日本人喜歡看動畫,土豆想進軍日本市場,最好是用動畫。

土豆(日本)已獲得集英社授權,第一部動畫劇集《一拳超人》將在10月首播。

真人劇集也陸續在談合作。

為什麼如此著急?

因為奈飛要來了!

這個月5號,奈飛宣布將于9月2號在日本推出服務,正式進軍亞洲市場。

程玉安是奈飛大股東,但他沒有投票權,干預不了奈飛的決策。

就算他能干預又能怎麼樣?難道他還能在董事會上說你不要來,亞洲是我的自留地?

不現實。

而奈飛方面也明顯感覺到了在亞洲市場來自土豆的威脅,土豆依靠超級網劇計劃坐穩了國內視頻網站自制劇老大的位置後,逐漸把手伸到亞洲各地區。

《高天之上》

日韓兩國的市場架構已經建立,新馬泰及印度、港台等地區也在抓緊時間布局。

這讓奈飛急不可待,亦步亦趨地趕上,想要攻略亞洲市場。

奈飛擁有龐大好來塢片庫,拼片庫資源,十個土豆也拼不過奈飛。

只想依靠先發優勢看能不能在亞洲市場站穩腳跟應對沖擊。

程玉安結束一天的工作,來到《流浪地球》的演員訓練組。

李憲和趙金麥最先進組進行體能訓練。

兩人全程要穿著90多斤的防護服拍戲,不訓練,一般人根本頂不住。

實際的宇航服一般在200斤以上,這還是為了拍攝需求特意減輕了主演的宇航服重量。

體能訓練的同時,表演指導老師還為兩位年輕演員量身定制了表演訓練,特別是趙金麥。

她以前拍的是三流兒童片,她幾乎所有的表演習慣在《流浪地球》上都不能用。

雖然《流浪地球》對演技的要求不那麼高。

王春梓特意拿了一台攝影機給趙金麥培養感覺。

「錯了!」王春梓對趙金麥要求非常嚴格,「別看鏡頭!」

程玉安在一旁默默看著王春梓訓練演員。

「麥麥,我今天教你表演第一課,別看鏡頭。

「忘掉鏡頭的存在,你眼里只有你的對手演員和你周遭的環境。」

「你看哪里都行,就是別看鏡頭。」

鏡頭感是一個非常害人的東西。

別說年輕演員了,很多老演員都改不了這個習慣。

除了個別特寫需要演員盯著鏡頭看,比如《殺人回憶》最後一幕,絕大多數導演都十分討厭演員找鏡頭。

王春梓沒向趙金麥解釋什麼是第四堵牆,這個概念對13歲的小姑娘來說太艱澀了。

只是告訴她︰「鏡頭代表觀眾的眼楮,除非特別安排,演員不能看向觀眾,這樣會打破觀眾對整出戲劇的觀賞代入感。」

「給出你最真實的反應,你偷吃零食被媽媽抓到,你肯定是羞愧得低下頭,你會看你媽媽的眼楮嗎?不會吧?你媽媽的眼楮這時候就是鏡頭,明白嗎?」

「嗯。」這個比喻小姑娘還听得懂。

「好,我們再來一遍。」王春梓道,「李憲你也過來,別以為畢業了我就治不了你。」

就算畢業了,學生還是怕老師。

程玉安看了半晌,也投入到對演員的訓練中,和王春梓一起反復折磨趙金麥和李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